首发于汉字
《說文》小篆訛形舉隅——說「兆」

《說文》小篆訛形舉隅——說「兆」

在知乎問題 目前坊间的小篆字体有什么区别?裏,題主對基於《說文》小篆製作的小篆字體(如北師大說文小篆體、漢儀小篆體)與基於秦漢印文製作的小篆字體(如方正小篆體)的形體差異產生了興趣。

該問題下已有一回答,但是基本沒有切中肯綮,最後一段說「最后,特别重要要说的是,说文有的,依据说文,说文所无的,才依据其他。方正的那个桃字,明显说文是具有的,而以其他写法充小篆,不可取。」更是在顛倒是非黑白。

其實,方正小篆體是方正公司請張永明先生手書的。張永明先生雖是書法家,但是在古文字學的方面是下過功夫的,熟讀精研《說文解字》並曉其中諸多訛誤。這是那些照搬《說文》小篆形體的字體(如漢儀小篆體)所不具備的。方正小篆「桃」右側的「兆」形,正是上承殷周文字,中合秦漢文字,下啓隋唐文字的典型「正體」。而北師大說文小篆、漢儀小篆使用的是《說文》中訛誤的「兆」形,竝不曾出現在秦漢文字中。

當然,「方正小篆體」作爲一款商業字體,肯定還是有許多錯誤(比如「稟」篆形下方用了「示」而非「禾」,這是隸楷階段才有的俗體寫法)。

故而本文的目的,竝不是爲「方正小篆體」洗白,而是爲「兆」的正確小篆形體正名。

※※※※※※※※※

「兆」字古文字的演進

「兆」的古文字形體有兩類,一類从水从雙止(下文以「兆A」表示), 一類从水从雙人(下文以「兆B」表示)。

兆A

兆B

「兆A」的甲骨文字形來自師組小字卜辭,用爲「逃」。該字从一折筆,兩側爲兩「止」形。一般認爲該字與「涉」爲一字(「涉」字像兩止涉水),陳漢平先生則以爲該字是「跳、趒」的初文。郭永秉先生在《關於『兆』、『涉』疑問的解釋》一文中基本同意陳漢平先生的看法,但是指出「跳、趒」初文或許與「涉」初文共用同一表意初文,後來才分化爲兩字。

西周金文的「姚」基本都从「兆A」,楚系文字諸多从「兆」得聲的字从「兆A」。

甲骨文中另有从水从雙人的「兆B」字。唐蘭、于省吾先生認爲上古洪水爲患,該字像「兩人背水向外而逃」之形,是「逃」的初文,學界普遍同意該說,目前根據新材料來看果真是不刊之論。《考古》雜誌2007年發表了一件西周早期的靑銅器「[⿰⿱口爻見]公簋」(堯公簋)的銘文,上有一「姚」字,其左側从「兆B」,而不是一般的「兆A」(照片可見本文「兆B」引的金文「姚」,摹本可參劉源:堯公簋銘文摹本)。

秦漢文字傳承了甲金文中「兩人背北」的「兆B」,而與楚文字一律作「兆A」的寫法形成對立。這有點類似於甲骨文中有从「囧」从「月」、从「日」从「月」的兩種「明」,而秦文字繼承了从「囧」的字形作「朙」、六國文字繼承了从「日」的字形而作「明」。

隸變時,「兆B」的相背的雙人形演變成「北」形(「北」本身就是二人相背的構形),中間的水形演變成「乚」,也就形成了上圖《隸辨》中的隸書形態。這種字形直到唐宋時期的書法作品中,都能經常看到。

至於「兆A」,自楚文字之後就已經斷絕,沒有被漢代文字繼承下來,故而在後世文字中找不到其後身。

《說文》中,「?」作爲正字字頭,完整的釋文是(本文爲了顯示效果,將原書直排轉成了橫排):

《說文》對「?」、「兆」的形體解釋是有問題的,經不起出土文字的攷驗。從上文「兆A」中楚系文字出現的「?」字來看,「?」字本就是从卜,兆聲的形聲字。楚文字的「兆」像雙止涉水之形,而絕非什麼「做占卜時燒灼龜甲的裂紋」的象形。《說文》的「兆」形,應是從秦系文字「兆B」訛變過來的,秦漢時期的出土文字中從未出現過這種寫法

按照沈培先生引于省吾先生的看法,「兆」的《說文》字形應是這麼訛變而來的:

但是《說文》將「?」、「兆」的字義理解成「灼龜坼也」,於文獻有徵,問題不大。「?」的形旁「卜」才是「做占卜時燒灼龜甲的裂紋」的象形。作「卜兆」義講的「兆」在甲骨文中是作「?」的,整个字像牛肩胛骨上的卜紋。

筆者估計「兆」演進到漢代,人們已經不太淸楚其構意,又因爲「兆」在文獻中可用作「卜兆」,遂以爲「兆」和「卜」一樣,也像卜紋之形。《史記·文帝本紀》:「卜之龜,卦兆得大横。」是其證。從漢字構形學的角度看,這是一種「理據重構」的現象。

所謂「理據重構」,是指「漢字形體因書寫變異不能與意義統一或者使用者已不能確切知曉其實際構意時,在使用者表意意識的驅使下,重新尋求符合新的構形系統的構意與其新形切合。」現下网民將本像圓形鏤孔窗牖的「」字(即秦文字「朙」所从)理解成是一張萌萌的有點失意的臉,甚至拿來做顏文字使用,其實也算是一種「理據重構」。


————————

往期「《說文》小篆訛形舉隅」專題文章:

《說文》小篆訛形舉隅(楔子)

《說文》小篆訛形舉隅——說「皀」

《說文》小篆訛形舉隅——說「者」,兼論舊字形中的帶點「者」

编辑于 2016-06-03 1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