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于艺术与美
龙美术馆詹姆斯特瑞尔特展观感 — 不发车,慎点

龙美术馆詹姆斯特瑞尔特展观感 — 不发车,慎点

过年回国,照例又找个展看了一下,这回看了龙美术馆的詹姆斯特瑞尔特展,票是真贵,格瓦拉都要180,不算路费,绝壁是我看过的最贵的展了。好在我去的时间是工作日的上午,几乎没人,所以第一个大装置随便看了个饱。这个装置是他最近搞出来的,叫全域,可谓是他这一类作品的集大成者,效果卓越,看完这个装置,我和小伙伴纷纷认为基本就值回票价了,后面的东西,多看一个都是赚的。。。

不过封面图是这个展览在国外展出时外国人搞出来的彩蛋,龙美术馆这个没有哈

Skyspace系列

詹姆斯特瑞尔的这个大装置,内容是很丰富的,要理解这个,还需要回溯他过去的作品。展览现场播放了一个介绍他在约克郡雕塑公园里一个叫skyspace的作品的短片,一定要整个看一下,对理解他的装置很有帮助。他最早的skyspace系列作品创作于1980年,直至2013年,除了根据不同的场地设计有所变化,其内涵并无不同。用一句话说,就是面对无限的宗教般的崇拜。比如1980年这个skyspace,是这一系列的第一个作品:

詹姆斯.特瑞尔 Skyspace 1980

一间小室,天花板开一个方洞,室内四周靠墙布置一圈座位,观众可以坐在座位上,抬头凝视天空。这个作品其实就已经很成熟了,里面很多细节都是精心考虑过的。

作为景观的天空

首先是这个方洞,他起到了取景框的作用,把天空围了起来,引导观众去凝视他,天空于我们是一个极大的场域,是一个环境,而不是作为一个独立对象存在的。他这么一框,天空便独立出来了,成了一个单独的对象。当然你肯定会说,这特么不就是开个天窗嘛,憋跟我扯犊子。如果只是一个天窗,那效果就差远了,一个寻常的天窗无法起到诱导我们对天空进行凝视的作用,他这个洞口的边缘我们是看不到的,视觉效果如下:

詹姆斯.特瑞尔 Skyspace

超现实的天空

天空如同一个超现实的侵入物,吸引着我们的注意,这种超现实主义的效果他在这次展览中的一些小的装置中也有实现,后文将会写到。可以看出来特瑞尔对建筑是很了解的,他通过把洞口的边缘做成尖劈状,没有了厚度的天窗能叫天窗么?就这样实现了超现实效果,类似于卢塞恩音乐厅那个同样飘逸,超现实的顶:

卢塞恩音乐厅正面

其做法也是一样的:

卢塞恩音乐厅侧面观

通过把屋顶做成尖劈,从正面看就有了超现实效果。

展厅作为供奉天空的宗教场所

其次就是稍微倾斜的座位靠背,观众会自然而然的仰头,视线被引导向这个洞口。另外,围成一圈的座位,产生了一种仪式感,暗示了正中央的特殊地位。总之,特瑞尔通过这些办法,让本应被忽略而且很难被凝视的天空成为了绝对的视觉中心。

特瑞尔的野心并不仅限于这个斗室,他认为天空作为一个对象获得了观众的视觉中心还不够,他还希望将其宗教化,让观看氛围沉浸在一种仪式感中。之后他开始对场所的外观进行设计:

詹姆斯.特瑞尔 Skyspace 展厅设计模型

这些都是他设计的用来观看天空的建筑,充满了仪式感,比如这个:

詹姆斯.特瑞尔 Skyspace 展厅设计模型

又比如这个:

詹姆斯.特瑞尔 Skyspace 展厅设计模型

这些建筑,个个都如同供奉天空的神庙。他们的入口都很小,有的被楼梯层层围绕。前者塑造了一种如同陵墓般的神秘气氛,让人猜想,这个小小的黑洞里面有些什么?而后者则让观众产生一种朝圣般的宗教情感,可以比照美因茨主教座堂的祭坛:

美因茨主教座堂祭坛

这一切都是为了烘托气氛,让观众看那一片小小的天空。这些手法以各种形式用在他的skyspace系列作品中。

位于赖斯大学的Skyspace:

詹姆斯.特瑞尔 赖斯大学 Skyspace 远观

詹姆斯.特瑞尔 赖斯大学 Skyspace 入口楼梯

约克郡雕塑公园的鹿园(Deer Shelter):这个例子是展览中播放的,鹿园是半地下的,入口藏在阴影之下,陵墓一般,很有神秘感:

约克郡雕塑公园鹿园入口

参照一下阿伽门农墓:

阿加门农墓入口

展厅的入口和座位质感厚重,如同进入了墓室:

詹姆斯.特瑞尔 约克郡雕塑公园鹿园 Skyspace 展厅入口

相比温暖的木头,水泥冰冷的质感增强了仪式感和神秘感:

詹姆斯.特瑞尔 约克郡雕塑公园鹿园 Skyspace

Ganzfeld系列

把Skyspace系列作品抽象化,搬到室内,就诞生了这个大装置Ganzfeld(全域),Ganzfeld是个从德语借来的英语词,意为complete field,原本是一个心理学实验,让人的视觉沉浸在单色中,起到剥夺感官的作用。特瑞尔将观看天空时那种自我迷失的感觉用Ganzfeld环境模拟,并将其做成装置,名字就直接叫Ganzfeld了。

进入展厅的门,我们就能看到这个大楼梯:

詹姆斯.特瑞尔 龙美术馆 Ganzfeld(全域) 入口部分

龙美术馆这个是方的,他也做过圆的:

詹姆斯.特瑞尔 Ganzfeld(全域) 入口部分

引导:Ganzfeld入口 — 宗教场所

总之,就是为了一个仪式感。相机很好的再现了现场的观感,刚进入这个黑乎乎的房间,人眼适应了黑暗,对光是很敏感的,所以从下往上看这个发光的洞,就是亮成一片,里面除了人影,其他什么细节都是看不到的,而且他也在这里将洞口做成了尖劈状,形成了超现实感。这就产生了一种神秘感,你很好奇这是什么?为什么会有人在里面?

就进门之后的这个空间,基本是用一种简单的手法复制了他在Skyspace系列作品中的形式。不同的是,他把天空直接移到了收缩的楼梯的尽头,这种神秘感不再如天空一般,只能远观,冥想,他变成可以进入的了,可以接近的了,这股冲动驱动着观众登上楼梯,进入这片光明的“全域”。

初体验:Ganzfeld内室 — 氛围渲染

进去之后,眼睛迅速适应里面的光照,方才发现原来是一个巨大的白色内室,在眼睛完全适应之后,所见之处均是均匀的有色光,此时方才知道全域是何意,大概就是这么个情况:

詹姆斯.特瑞尔 龙美术馆 Ganzfeld(全域) 内室部分

曾经在威尼斯的格拉西宫美术馆,见到过他做的小型“全域”,进入这里,方才知道这是同一个人的作品。他的原意就是让你目光所及之处都是均一的单色,正如上图所示,人仿佛淹没的光色中,感官被剥夺。但现实是残酷的,这一部分的空间做的有点不到位,因为地板上出现了一条条灰色的印迹,直接导致感官剥夺不完全,很容易出戏。虽然进入这个内室需要上鞋套,但因为室内面积太大,人太多,脚印就难以避免了。而威尼斯那个小型的,就没这个问题,因为他小,就算地板脏了,你也看不到,视线就不会被干扰了。

高潮:Ganzfeld内壁 — 光明异域

此时我有点失望了,但我毕竟还是图样,人家艺术家干这个几十年了,什么场面没遇到过?所以为了这样的大空间他还设置了一个很深的内壁。也就是上图中间那片明亮的墙壁。一定要凑上前去体会一下,这个内壁是这个作品的最高潮:


詹姆斯.特瑞尔 Ganzfeld(全域) “光明异域”(中间高光部分)

内壁其实是一个凹陷进去的弧形洞,深约一米,里面布满了无瑕的光色。凑过去看,觉得这就是一个无限深的空间,仿佛要把人吸进去一般,拉着人往里面走。禁不住低头一看,下面也是深不见底,总之你就像来到了一个异域和此岸的交接处,那边的异域无边无际,不知道是个什么所在。此时千万不要向前面迈步,这个坑虽然不是真的深不见底,但也有一米多深,一走进去,轻则崴脚,重则骨裂。。。此时站在这个边上,感官被完全剥夺,人完全沉浸在这个异域空间中。为了方便叙述,我姑且将这个异域称之为“光明异域”。

尾声:Ganzfeld出口 — 黑暗异域

回过头来,就看到了门,此时观看就要结束了,艺术家抓住最后的机会,搞了一个很玄幻的门:

詹姆斯.特瑞尔 龙美术馆 Ganzfeld(全域)内室出口

此时你的视觉已经完全适应了高亮度环境,忽然看到外面,就是漆黑漆黑的,而这又是一个异域!为了凸显这个门洞的意义,他做了一个高亮的框。这个框仿佛是浮在空中的,让你产生一种自己处在和黑暗的世界相异的空间的幻觉。而这个悬浮的框,是这么实现的

詹姆斯.特瑞尔 龙美术馆 Ganzfeld(全域)内室出口结构

结束:踏入黑暗异域

门洞到框其实是一个弧面,但在那种光线环境下,不用手摸你是看不到这个弧面的,按照日常生活经验,你必然认为这是一个跟门洞出于一个平面的墙面,于是相对于门洞的透视,这个亮框就相当于浮在空中了。而通过这个门,进入黑色异域的体验也是十分有趣的,虽然你明显的知道那就是你来的台阶,但因为眼睛宽容度的关系,你什么也看不见,你会本能的,用试探的脚步迈进这个黑色的空间,这就相当于做了你面对光明的异域所不能做的事情,直到你迈出门洞,眼睛适应了低光照环境,看到等待参观的下一波观众,方才出戏,参观圆满结束。

其他小装置

小型异域空间

接着就是一些小型装置了,有一类是将全域装置中那个光明异域小型化:

詹姆斯.特瑞尔 龙美术馆 大玻璃系列

这是一个大概2mx1m的长方形洞口,结构和光明异域一样,但色彩更为丰富。站在近前,就能获得类似的体验。中间这个光柱,非常梦幻,如同悬浮在空中的一个物体。这让人获得一种宗教体验,这个光柱在基督徒的眼里,可能会浮现出基督的形态,在佛教徒的眼里,可能会出现佛,在我的眼里,就是一种不可言说的神秘。

还有横着的:

詹姆斯.特瑞尔 龙美术馆 大玻璃系列

视觉体验一样,但效果大减,那种神秘的宗教感就没有了。

超现实异域

上文说了,Skyspace中通过方洞看到的天空有一种超现实的感觉,特瑞尔为此特意创作了一系列的作品,他在一个房间的角上打洞,制造一个异域:

詹姆斯·特瑞尔龙美术馆 墙角装置

这个生硬的出现在房间转角的异域,就给人一种很强的超现实侵入感,让人觉得这个异域和现实生活如此接近,触手可及,凑近去看,还是一样的,给人一种无边无际,深不可测的畏惧感。这个转角设置在过道,异域的旁边就是观众人来人往,更是加强了超现实的感觉。

看到这里,我们会发现特瑞尔作品的丰富内涵,融合了景观设计,超现实,建筑,宗教,心理科学各方面的东西,最后形成一个非常完整的作品。令人叹为观止。但他最本质的精神内核,还是神秘的浪漫主义,和罗斯科相通,我们来看一下罗斯科教堂,便一目了然:
下为罗斯科教堂入口,和特瑞尔设计的Skyspace场所极其类似:

罗斯科教堂 入口
罗斯科教堂 内部

编辑于 2017-02-22 1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