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于脑人言
心理中的“观察者效应”——压力状态下我们会表现更好还是更糟?

心理中的“观察者效应”——压力状态下我们会表现更好还是更糟?

本文已被知乎日报收录:快别盯着我了,你越瞅,我发挥越失常


文/ @闲看花落


不知道各位学生时代是不是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某一场并不简单而且对你很重要的考试中,你正在紧张地努力答题。严厉的监考老师在到处走动,防止学生作弊。慢慢地,监考老师走到了你的背后,更恐怖的是,他/她(请想象你最害怕的一位老师)停了下来!他/她站在你背后其实也不过半分钟一分钟,甚至或许根本不是在看你的卷子,而只是碰巧那里风扇比较凉快。但那段时间对你来说就像一个世纪那么长。那一刻,你体会到了什么叫做锋芒在背,什么叫做度日如年,什么叫做灵魂出窍……你脑子里飞速地在几个念头当中切换,“老师怎么还不走”,“老师我真的没有作弊啊不要再看了”“这题本来我是会的!但是怎么突然就不会做了,老师你听我解释……”,唯独没有关于如何解题的任何线索。

图1. 那一天人们又想起了被监考老师统治的恐惧(图片来源http://www.school-clipart.com)


姑且不论考试结果如何,现在我们可以给小时候惴惴不安的自己一个迟来的安慰了:你不是一个人,会过分紧张也不是你的错,而是一种再普遍不过的现象。在心理学领域甚至有一个专门的短语来形容这种“迫切想要成功或者证明自己所造成的压力反过来影响了正常发挥”的现象,叫做choking under pressure,直译过来就是“压力下的窒息”,是不是很形象呢?


关于choking under pressure的机制,心理学家们给出了两种可能的解释。第一种解释名为“别瞅了再瞅我削你”(Distraction theories,中文不详。请原谅作者翻译水平有限),即,我们之所以会在高压环境中表现得不如意,是因为我们的注意力被别的类似于担忧或者紧张的情绪所分散,从而不能发挥出集中注意力时能发挥出的正常水平(Beilock & Carr, 2001)。而另一种解释则与之几乎完全相反。“继续瞅让你看看我的厉害”理论(Explicit monitoring theories,中文依然不详。再次道歉,作者已经放弃翻译了)是说,恰恰是因为压力增加了我们对于发挥出优异水平的渴望程度,从而更加把注意力集中在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上,而我们做的很多事情反而是在不那么集中注意力的时候做得更好,因此才会在专注的情况下表现得更糟。简单来说,“别瞅了”理论认为我们发挥失常是因为注意力被分散了,而“继续瞅”理论则认为我们发挥失常是因为我们的注意力在压力环境下更加集中了。


读到这里是不是有点困惑又有点小兴奋?困惑在于为什么截然相反的两个理论可以被用来解释同一个现象(心理学果然是伪科学!),兴奋在于想继续了解这背后的道理(心理学好神奇啊难道这都能圆回来?)。那我们喝口奶茶继续往下说。


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心理学家们发现,之前我们所说的“压力源”其实可以根据不同的特性大致分为两种。第一种压力源是过程导向的(e.g. Gimmig, Huguet, Caverni, & Cury, 2006),我们暂且称之为“老大哥在看着你”,简称老大哥压力(这里的理论在心理学领域中尚且没有统一的命名,作者就自己编了,将就着看)。简单来说就是,在我们完成某项任务的时候,我们的一举一动都被人盯着。体育比赛中有很多情形都可以归为这一类,比如运动员平时训练中时时刻刻被教练盯着,以便于纠正动作,在比赛中甚至动作会被录下来在全世界慢动作播放。与之相对的另一种压力源则是结果导向的(e.g., Jackson, Ashford, & Norsworthy, 2006),姑且叫做“你们都是虫子,主不在乎”,简称虫子压力。这也很好理解,我们的压力源(任课老师,公司领导,等等)其实并不在意我们完成任务的过程如何,而只在乎我们考试有没有通过或是有没有按时提交报告。

图2. 想象一下你在场上,你的一举一动都被那么那么多人盯着,是不是有种“路都不会走了”的感觉?


根据压力源的不同,我们受到的影响也是不同的。老大哥压力通常会使我们把注意力更加集中在完成任务这个行为上,比如舞蹈演员在面对台下观众的时候会时刻提醒自己动作是否到位。而虫子压力则会通过引入新的念头(如果截止日期之前研制不出飞船就会被拍扁好可怕好可怕)而使我们的注意力从完成任务的“行为”上分散出去。


那么我们现在知道了,压力源的不同可以用来解释高压环境下我们的注意力会更加集中还是更加分散。那么为什么无论集中注意力还是分散注意力都可能导致我们的表现更加糟糕呢?这就要说到这个话题中的另一个变量了,那就是任务类型。


通过上一篇文章我们知道,双重加工理论(dual process theory)可以用来解释我们的很多决策和行为,而双重加工理论的重点便是,我们的日常活动都是由两个系统合作完成,快速本能的系统1,以及缓慢准确的系统2(对没错,这是作者下的很大的一盘棋,之前的那篇文章其实是这篇科普文的科普文……)。投射到日常需要完成的“任务”上,我们的“任务”也同样可以大致分为这两种。比如对绝大部分成年人来说,走路和阅读母语文字就是可以单纯依靠系统1来完成的任务,而解数学题和理解高深的学术文章则需要调用系统2(如果对系统1和系统2的特点不明确,可以回去复习上一篇文章哟)。这里我们就要介绍一个很巧妙的实验,这个实验向我们证明了,压力源是否会对我们的表现造成影响,不仅仅取决于压力源的类别,更关系到我们完成的任务更依赖系统1还是系统2(DeCaro, Thomas, Albert, & Beilock, 2011)。

图3. 随性的系统1和理性的系统2


这个实验使用了基于规则(rule-based,以下简称RB)和信息整合(information integration, 以下简称II)这两种不同的类别学习(category learning)方法,分别代表系统2和系统1任务。类别学习,顾名思义,就是我们需要通过观察和试错来总结出一定的规律,来判断几个刺激(stimuli,通常是图像)属于两个或多个类别中的哪一种。这里要稍微注意一下,在心理学中类别学习的概念虽然和计算机中的分类学习(classification/regression)有相似之处,但侧重点乃至于实验范式都不同。


对于RB的类别学习,我们只要把握了某种直观的规律,就可以轻松完成任务。比如从试错中我们知道了,苹果是类别A,松树是类别A,山羊是类别B,鹿鹿也是类别B,那么我们大致可以判断,植物都是类别A,动物都是类别B。

图4. 这是一个典型的RB分类例子。在试错几次之后,受试就能够很容易地归纳出“蓝色背景的图是A类,黄色背景的图都是B类”的规律


但另一方面,II的类别学习就比较微妙了。II学习的特点是,“我感觉有规律但我说不出”。通常来讲,信息整合类别学习的刺激都是在图像的多重维度上同时变动,而这样的变动虽然可以轻易被人感知到,却很难用语言描述出来。这里注意,之前那个RB图片的例子里,虽然图案的变动也涉及到多个维度(背景颜色,内部物体的颜色、数量和形状),但用于判断类别的维度只有一个(背景颜色)。而在II中,几个维度的信息都会用在类别的判断中。

图5. 一个“多重维度上的变动”的例子。这四张人脸的区别涉及到眼距、眼睛高度、鼻子长度和嘴巴的高度。


将RB和II这两种类别学习的特点和我们之前介绍的双重加工理论对比,我们会很容易发现这里存在着一一对应关系。的确,RB类型的学习主要依赖于较为缓慢、有意识、一次只能处理一种信息(一个维度)、需要用到注意力和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的系统2,而II类型的学习则依赖于自动、无意识、同时处理多种信息(多重维度)、不需要用到注意力的系统1。


为了验证这一点,DeCaro和同事们设计了第一个实验。在这个实验中,除了RB/II的类别学习任务以外,参加实验的被试们还有一个附加任务,以此来造成对注意力的不同影响。在“分散注意力”组,在用来进行类别学习的刺激之前会先呈现一个字母或者数字。被试们的附加任务便是判断这个字母或数字是不是某个指定目标(比如大写S)。为了记住指定目标,并且在附加任务中也保证一定的正确率,被试便不得不分散出一部分的注意力来应付附加任务。而在“集中注意力”组,附加任务则要求被试们对自己的类别学习成果做出自信度的评价,这样被试就不得不去仔细考虑他们做出分类决策所应用的方法,从而在做选择的时候更加集中注意力。

图6. “集中注意力”组的任务中,在做出某张图片应该属于哪个类别的判断之后,被试还需要回答对自己的这一个判断有多少信心


该实验的结果正如我们所预料。RB组的被试在被分散注意力时的表现比没有附加任务时明显更差,但在集中注意力时的表现却没有受到影响。II组的被试则与之正好相反,在集中注意力时反而表现更差,分散注意力时没有影响。


那么如果再联想到之前的压力源和注意力的对应(老大哥压力-集中注意力,虫子压力-分散注意力),我们是不是就可以做出老大哥压力->让人集中注意力->影响II任务的表现;虫子压力->分散人的注意力->影响RB任务的表现的推测呢?下一个实验便验证了这一猜测。这一次的附加任务不再是专门用来分散或集中注意力,而希望通过引入不同的压力源来达到影响注意力的效果。在“老大哥压力”组,研究人员除了一直盯着被试以外,还告诉被试,实验过程会被全程录像,录像也会被放给其他学生和研究人员看;在“虫子压力”组,被试们则被告知在类别学习中表现好的人可以得到一定数额的金钱奖励,表现不好的人则没有。

图7. “老大哥压力”组中虎视眈眈的研究人员和弱小可怜又无助的被试(图片来源:Pokemon Go万圣节登入界面)


实验结果再次印证了我们的猜测。II任务组的被试明显受到了“老大哥压力”的影响,但在“虫子压力”的影响下表现并没有太大的变化;RB任务组的结果刚好相反,在“虫子压力”下表现很差,但却不受“老大哥压力”的影响。


通过这么两个实验,不同的压力源和不同类型的任务通过对注意力的控制联系了起来。我们知道,对过程的看重会使人更加集中注意力来完成任务,因此对于不那么需要注意力的任务反而会造成负面影响;而对结果的看重会使人分心,从而影响到需要专心致志完成的任务的表现。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最开始提到的“别瞅了”和“继续瞅”理论都可以用来解释choking under pressure现象。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事物要透过表面看本质。就像是一个人咳嗽打喷嚏,有可能是因为感冒,也有可能是因为过敏一样,表面一样的东西在本质层面可能存在很大的差异。表面上一样的“压力源”或许就会有不同的形式,从而对我们造成截然不同的影响。因此对表面现象不能泛泛而谈一概而论,对症下药才能设计出好实验。



参考文献:

Beilock, S. L., & Carr, T. H. (2001). On the fragility of skilled performance: What governs
choking under pressur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130(4),
701.

DeCaro, M. S., Thomas, R. D., Albert, N. B., & Beilock, S. L. (2011). Choking under
pressure: multiple routes to skill failur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 140(3), 390.

Gimmig, D., Huguet, P., Caverni, J. P., & Cury, F. (2006). Choking under pressure
and working memory capacity: When performance pressure reduces fluid
intelligence. Psychonomic Bulletin & Review, 13(6),
1005-1010.

Jackson, R. C., Ashford, K. J., & Norsworthy, G. (2006). Attentional focus,
dispositional reinvestment, and skilled motor performance under pressure. 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 28(1), 49-68.




我的其他文章在这里,客官来看呀:

闲看花落:我们不聪明,但我们蠢得很有规律


也欢迎大家关注我们的其他平台:

微信公众号:脑人言(ibrain-talk)

网易号、新浪微博:脑人言

编辑于 2018-03-26 02:14

文章被以下专栏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