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什么不能按照你说的去做?(小议专家盲区)

最近,妻子推荐给我看一档综艺节目,为了节省时间,她就把很多不相关的内容跳过,试图给我看“精华部分”。而看完之后,妻子问我,好看不?我感觉节目确不错,但那些被跳掉的部分总让我觉得,少看了点什么。而妻子的答复是,被跳掉的部分其实不看也没关系。不影响整个节目的观看。


然而,这个事情总是让我觉得不舒服,于是我找了一个时间,我把这个节目仔细从前到后的看了一遍。我得出的结论是:的确,这部分被跳掉的内容,看不看无所谓。但是,不看一遍,不补上这部分体验,这个体验本身就是不完整的。


这又让我想到:以前,我的一个朋友想要做开放式厨房,结果一群爱下厨房的人都一致的和她说,开放式厨房如何如何不好,而在和她讨论再三之后,我给出的建议是,去试试开放厨房吧。不做过一次怎么能够知道开放厨房的好与不好呢?那些好意相劝的人她们的确是有过开放厨房的体验之后得出的经验。但这个体验其实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学习过程,而不应被忽略掉。


我们在育儿的过程中,这类问题就更常见了。我们往往希望以一种“高效”的方式,告诉孩子,不要做这个,不要做那个,只要按照爸爸妈妈说的这样做就对了。希望通过简单的语言指导,替代必要的体验。这个愿望是很好,希望孩子少走弯路。


但如果从人类学习的角度来说,这样的想法是一种看似合理,其实非常低效的做法。失败的体验或者说负面的体验本身是构成整个知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像阳光和阴影一样二者通过勾勒出我们的世界。虽然在我们长久的学习之后,我们渐渐的会将一些具体失败的内容渐渐的遗忘或删除,但这个体验中最基础的概念则是成为认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比如:节目中有可有可无的剧情,这个可有可无的概念本身其实是看全这个节目的组成部分。开放厨房在炒菜中带来的呛人气味,以及油烟的散布,得出开放厨房的不方便打理这个抽象的概念。)


那么,我们通过成人的体验回到孩子身上。我们对于孩子或者学生来说,他需要经历很多我们看似“没必要去犯这个错”的事情。


无论从牙牙学语孩子,还是在初中高中,乃至大学的学生。有些体验和尝试不是无所谓的。小到做家务,大到找工作和婚恋。这是我们很多现在的家长,依旧在犯的问题:希望孩子不经过体验和训练,仅仅靠语言文字的经验传递,来让下一代获得一些现实操作要求很强的事情的能力。比如:

小时候各种控制孩子的社交,孩子没有各种看似很低级的,蠢蠢的社交活动的起步,长大了却希望孩子能有个好配偶,有高超的人际交往能力;小时候没有让孩子有各种在厨房或者对着玩具,电器“搞破坏”的经历。长大了很多人连像样的做一桌饭,维修一下家里电器的能力都没有。

现在很多所谓的,年轻人经常犯各种低级错误,没有生活常识,意志力薄弱等等。其实拨开表面,底子里面是他有太多,他们父母认为的:这个东西不重要,不必要。帮孩子跳过了。跳过了犯错的机会,让他只是在当下避免了问题,但同时也让他失去了一次次尝试解决问题的练习。他们变成了只会走正确的路的人,一旦出现意外,如何调整,应对。很多年轻人往往束手无措,甚至陷入迷惑之中。而这构成了很多人天真,抗挫能力差的表象。


但作为父母,看完这部分不是简单的,放任孩子随意去做。而是,要去提供孩子思维成长的支持,这种支持的过程中中其实收益的不仅仅是孩子。


就像之前那个开放厨房的例子。不要一上来否定这个体验。而是让他自己形成自己的认识,和处理方法。有一个开放的心态去对待。开放厨房未必不好,看看有没有新科技,新思路,保留开放厨房的优点,改善其缺点呢?而不是一上来先做出一个,这个事情就是不好的判定。把孩子一定往自己的路上拉。

陪着孩子验证一遍,一方面是给孩子一个思考的模板,其次也是给自己一个审视一下这个事情的机会。是不是随着各种因素的变化,自己既有的观念,其实可以在新时代里面发生改变了呢?

当孩子说,我想要去做这个事情,无论在你眼里看来,这个事情多么可笑,不靠谱。带着他的思路去走一遭。看看这其中有多少是合理的,有多少是有问题的。当孩子经过一次次的尝试和领路了以后,那个最初的幼稚,会渐渐成为一个特有的成熟的风格。

我们在总觉得老一辈人的顽固的判断,不就是因为他们总是喜欢把事情往自己既有的概念拉扯,而不再去重新审视这个事情发生了那些变化,自己的过去的选择已经在新时代之中变得不是最优解了。如果不想成为他们,不想让孩子和你的关系不变得程序化,不是简单的说说:我比我父母好多了(其实老一辈他们也这么觉得,比起更古板的上一代人,他们也觉得自己做得很好了)。而是真正的学会跟随的孩子,跟随着时代,跟随着新认识不断成长。


不要成为一个只看见自己的“专家”,要看见孩子的需求,看到世代的变化。这样才是让自己过得更好,让孩子也学得更好的门路。

编辑于 2018-02-27 1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