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的选择,让自己不要后悔。(上)

昨天上班没多久,徒弟没头没脑的跑过来问了我一个问题,她说:“你觉得Elon Musk说的对吗?”然后又给我粘贴了下面这么一大段话:

Elon: If there are 2 paths and we have to choose one thing or the other, and one wasn't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e other, then rather than spend a lot of time trying to figure out which one is slightly better, we'll just pick one and do it. Sometimes we'd be wrong and we picked the suboptimal path, often it's better to pick a path and do it than to just vacillate on a choice.

(简要翻译一下:如果现在有两条路放在你面前,你必须且只能选择其中一条。但你没有办法明显的区分开来他们哪个更好,哪个不好。那么,你与其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考虑哪一个会比另一个好上那么一丁点,倒不如直接选择一条路并且一直走下去。有时候我们或许会选错甚至是走了一条不是最适合的道路,但,选择一条路走下去永远比你一直在选择中迷惑要来的更加有意义。)

我回答徒弟的时候,说的是,没错,这个非常正确,我十分的认同。

不过,在说到我为什么很认同之前,我想要和大家分享一下,怎样可以做到一个不容易后悔的决定,也希望大家通过阅读我所说的思维方式,从中获得好处,并且能一定程度上的调整自己目前的习惯,争取获得更大的利益。

-----------------------------------------------又到了讲故事时间-----------------------------------------------

这次的故事主人公,是我在上文提到的徒弟。(长得很可爱很萌的一个妹子哟。)简单的介绍一下她的背景,沃顿商学院本科出身,现在在Google工作,其他经历免去。。

而这个故事发生的背景,是在去年的上半年,她正在读大三的时候。对于美国留学生来说,大三的暑假是至关重要的一年,因为大三的暑假实习,如果你做得好了,受到公司的重视的话,你就可以获得“return offer”,简单来说,就是公司会在你毕业之后给你一份全职工作。所以,很多人都会在这个阶段拼了老命的去进入好的公司,不管是作为跳板也好,还是未来职业规划也好。选择一家优秀的公司,总归会在未来有很大的帮助。

而当时摆在我徒弟面前的选择,有两个:一个花旗银行IBD(投行部门)的Offer,地址在香港。一个是Google 一个Online Marketing(网络营销?)的部门,属于新兴部门的同时也被大力培养。

而待遇方面,花旗IBD开出的实习工资是接近4W港币一个月,而且有住宿,和超过200一天的车费饭费补贴。而Google 提供的工资算上补贴的话,大约相当于70%多点。

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来,花旗IBD的待遇要远好于Google,而且未来毕业之后只要拿到了return offer就可以轻松达到百万年薪。而对于沃顿商学院来说,进入投行部门也是一个非常合理且绝大多数人都会做出的选择——而我的徒弟呢,经过了一段很长时间的抉择(将近一两个月吧),最终却决定选择去Google工作,舍弃花旗的offer。

至于最后结果如何呢?她成为了那一年的Google Superstar Internship(也就是最高级别),获得了老板,老板的老板以及老板的老板的老板的(好拗口)的一直好评,同时得到了Google的return offer且自己做的非常非常的开心。而且,她不止一次的庆幸,自己当年幸好没有选择花旗而是去了Google,并且一直感激着自己的这一个决定。

------------------------------------------故事讲完了,现在轮到方法了------------------------------------

我在一开始的时候,和大家说到,想要做出一个不后悔的决定,你就需要一个完整地思考体系,下面我会一步一步的给大家讲解刚刚提到“选择Google不去花旗”的整个抉择过程中,她所思考及所做的事情。

1.信息收集

任何的决定,或者如果你想做出一个自己不后悔的决定,你就必须要大量的收集资料,通过各个方面去了解你现在做的事情,大量到什么程度呢?她问了很大很大一批人(保守估计30个往上吧),这些人有在实习的,有曾经实习的,有正在全职的,和曾经全职的,然后她收集到下面的信息。

1)两家公司的工作氛围以及企业文化

2)两家公司的全职待遇以及晋升通道

3)两家公司的工作时长以及可能的节假日休息

4)即将前往的特定部门当中具体工作职责以及日常工作的负担

5)Google总部对待亚洲甚至中国员工的态度。

6)询问不同性格的人,在这些公司里面工作的感受,并且试图去融入自身当中。

当然,除此之外,她还有了解很多其他信息,我就不一一列举了。至于这些信息细节到什么程度呢?她能知道花旗IBD的厕所特别特别的寒冷——为了避免有人在里面偷偷的睡觉。她知道了Google总部做到非常高层的中国人很少,她了解了两边公司的工作氛围并且清晰地知道是否符合自己。。。

2. 筛选信息

尽管她问了很多很多的人,但不是每个人的信息都是切实有效的,那么我们要如何去筛选信息呢?

1)当单个人负面信息过多的时候,适当的减免一点。正面信息同理。

这个原因其实很简单,负面信息也好,正面信息也罢,多多少少都会影响到一个人的情绪。而一个人情绪不佳的时候,所给出来的信息经常都会是负面的,反之亦然。所以,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如果一个人一直给出单面评价(纯负面,或者纯正面),那么你必须要对这个信息进行打折。尽量不要以为:“XXXX说这个公司非常糟糕"就真的代表了这个公司非常糟糕。

2)遇到对立观点时,尽量询问更多的细节内容,并且适当的寻找第三方进行求证,排除掉不重要不合理的内容。

举个例子,如果A说,C公司工作压力很大。而B却说,C公司工作压力不怎么大的时候。你不妨追加几个问题,比如说上班需要上到几点,午休有多久,工作量有多大,平时加班多不多,一般需要多少时间完成特定工作等等等等。。而不是仅仅只问一句:”在C公司压力大吗?“或者”为什么压力大?你怎么觉得压力大?“这种很难获得准确答案的题目。

3)忽略掉与自己无关的信息。

曾经有人和我说,她不喜欢D这个人,原因在于她和D的前女友是室友,而她的室友不断在她面前说D的坏话,以及她们谈恋爱的时候发生的不好的事情,所以她认为D不是一个好人。。。

当时我心中只有一个想法,你又不是做他女朋友,只是去认识他做个朋友,人家的感情生活关你啥事呢?

4)选取信息的时候不要有偏向性。

比如说,你很喜欢E公司,你的喜欢是基于个人的了解以及别人的一些转达。而后来呢,有一天,有个E公司内部的员工告诉你,她说E公司其实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好,工作压力大,员工福利一般,氛围也不怎么好,等等等等。。基于你一开始的喜爱和固有印象,你很有可能会下意识的走到两个极端:一个是否定她的话,并且忽略内容。另一个则是完全的相信,并且扭转过往认识。

其实,都不需要,你只要认认真真的去听取细节,多获得一些不同的评价,你就可以有个完整地判断了。

3. 了解自己的目标并契合自己的目标

当你收集到足够的信息并且到达了开始加以利用的时候,了解自己的目标则是最重要的。这个目标可长可短,可精确可复杂,当然啦,最关键的还是一点——你要清楚的知道自己要什么。

回到我徒弟的例子,她很清晰的知道一件事情,那就是自己未来是要创业的,而且很有可能会回国创业。所以她明确的知道自己需要大量的闲暇时间去看书并且增长知识——而,这个闲暇时间只有Google能提供,因为如果选择去做IBD,每天仅有3小时的睡眠是无法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

与此同时,她比较喜欢一个可以发挥自己各种Soft Skill的氛围,而花旗IBD,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也无法提供这样的环境。进一步的说,过于紧张的工作氛围很有可能会压迫她这方面的能力。

此外,Google的工资尽管不如花旗IBD多,但总的来说也是够用的级别。而且在一个新兴部门里面工作,能够获得的工作机会和提升可能也会更大(事实更是如此)。

加上其他各种原因,她最终选定了最终offer,并且获得了很大的满足。


所以,各位,下次在面对抉择的时候,一定要收集到足够资料,才可以获得一个不让自己后悔的决定。

但是,如果在收集足够资料之后,还是和文章开头一样,没有办法区分开来的话。咱们下期继续讨论。^_^ (不要打我。)

发布于 2013-10-24 1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