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于龙芯故事

回望二十年前的“方舟败局”

本文首发头条号芯故事



距离2001年“方舟一号”问世,已经过去了接近二十年。

一场痛彻心扉的失败

2006年开春,北京的刚经历一场倒春寒,67岁的倪光南从科技部的大门走出。过去的两个小时里,他把“方舟”处理器失败的原因全部揽到了自己身上,向科技部领导们负荆请罪。



方舟一号处理器

这是七年前被联想解聘后,倪光南的第二次溃败。

时隔十二年,时任阿里巴巴集团湖畔大学产品模块学术主任、百度集团顾问的梁宁回忆起那一段故事,作为倪光南的助手留下一声叹息,是功败垂成。

在2001年,方舟一号横空出世。这颗芯片之前,中国在集成电路领域已经探索多年,但国产软硬件一直用于特定领域,比如计算原子弹爆炸的103专用计算机。这些离真正的市场都太遥远。

面临英特尔和微软的包围下,方舟一号是中国科研团队第一次为通用市场设计生产的通用处理器,他的意义不言而喻。

然而在欢呼过后,所有人不得不面对一个严峻的问题,造出来的芯片没有人用。

被生态建设拖死的方舟团队

现在我们可能难以想象,在接近二十年前,中国的尖端制造业尚处于刚起步的阶段,一块高速PCB板、一个射频模组对于当时的科技条件来说设计和制造都是极为困难的。




一颗芯片从生产完到用户使用需要经历多少的流程?用户使用的不是芯片本身,而是构建在芯片之上的硬件主板、计算机、操作系统以及海量的应用软件。方舟团队要让普通人用上中国自己的处理器,难度可见一斑。

因此,方舟团队急剧扩张,从一个只负责CPU设计的团队,扩充到包含了design house硬件设计团队、操作系统适配团队、关键软件移植团队等等一直到最终用户服务团队的“豪华配置”。

而此时,还没有普通用户为此买单,整个软硬件生态系统的培育还需要漫长的过程。

方舟团队要做的,是用方舟CPU搭载开源的Linux操作系统,取代建立多年的英特尔配合微软的wintel体系。对于为此买单的用户来说,使用方舟CPU意味着从新开始整个业务模块的搭建,这样的额外成本是用户无力承担,方舟也无法承担的。

最终,北京市政府为办公网采购的几万台瘦客户机成为了方舟最后一次表演,频发的软硬件故障和业务迁移的巨大困难,使这一批瘦客户机成为这个时代的废品。

六年恍如一梦,2006年初,“方舟3号”来自于“863课题”的1538万元研发经费烧完了,方舟的软硬件生态仍然没有起色,国产软硬件在市场的第一次搏杀在2006年的倒春寒里谢幕。

方舟败局反思

方舟为什么会失败?

诚然,如梁宁所说,区区不到两千万,想把整套CPU产业链建立起来,是过于苛求了。国家应该加大投资,用百亿千亿的体量“砸”出一个产业。

从投资的角度说,这个想法并没有错。但是从现实角度上,不可避免会产生一个问题:为什么方舟不挣钱?为什么方舟没人用?

用户“更换门庭”,本质上是对新的软硬件体系产生自发的信任,这也是无法改变的市场规律。

Wintel的产品体系,同样无法逃脱这个规律。英特尔配合微软的软硬件体系在90年代也很弱小,市场上的巨头是IBM和DOS。Wintel抓住了图形化个人电脑的空白市场,打了一场漂亮的进攻战,解决了用户的核心需求以建立用户的信任。

纵观现有的Intel+Windows体系、ARM+Android体系、IOE体系等国外工业领域软硬件生态系统,在设计之初比当前国内的软硬件生态体系缺点更多、性能更差。

但是在体系的配合下,能够针对用户的实际问题需求和应用场景有的放矢,用户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成果反馈到生态体系中,使得已有的体系能够不断迭代成长,软硬件生态系统内的厂商和最终用户形成了围绕解决问题需求的信任,实现了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作为后来者,方舟面对的是无立锥之地的竞争红海,已经无法和用户一起一步一个脚印建立信任,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就无从谈起了。

用户拿到后来者的替代方案,发现没有靠谱的海量参考设计,操作系统还有大量的适配工作量,费尽心思走到了应用软件迁移这最后一步,却发现开发方法和原有的差异太大。用户对于国产软硬件的信任就这样一点点消磨殆尽。

如果贸然进行替代,将承受极大风险。因此,难以形成厂商——用户的良性沟通机制和迭代循环体系,导致了“用户不敢用,厂商不敢推,应用不顶用”的国产化生态替代困境。

有趣的是,即使是方舟团队自己,最终也没有在团队内部的办公网络中全面将Wintel体系的软硬件产品替换为方舟路线的产品。

得不到用户的信任,自己都不愿意用,用户自然不会甘愿充当小白鼠。

发布于 2020-01-30 1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