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于脑人言

疫情过后,为什么我的情绪走不出去?

撰文丨林大白 (复旦大学 神经生物学博士生)

责编丨Danny

排版丨X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无数渺小的个人被隔离、治疗。生之向往,医护人员保驾护航,新增确诊病例在减少,治愈人数在增加。劫后余生,我们产生了新的渴望——好想恢复往日的生活。可是,为什么我却走不出我的负面情绪了?这般的我们很可能正在经历着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的过程 。


01

什么是PTSD?


创伤后应激综合征(PTSD)是指经受极端威胁或暴露于恐怖经历后逐渐长时间发展而来的精神疾病[1]。通常表现为恐惧,精神紧张,在脑中不停地回放画面(flashbacks) 、梦魇、睡眠障碍或是其他症状。

图1.PTSD的症状表现 [2]


根据《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US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5th edition, DSM-5)的诊断症状描述[3],PTSD会表现为侵入性症状(intrusion symptoms)、持续的消极情绪、记忆能力下降、对外界失去兴趣进而封闭自我、情绪和认知的改变和逃避,部分人甚至会产生攻击性行为。由于精神状态长期无法调整,患者的日常生活将会难以维系,工作或是学习将会受到影响,某些重要的任务更难以完成了。


02

先天的定时炸弹or飞来横祸?


据估计有50%至85%的人在一生中都会体验重大的痛苦经历,但是只有少部分人会始终无法从痛苦中走出来,发展成为PTSD[4]。那么,是否有某些先天性的遗传因素使这部分人具有更高的患病风险?尽管研究的难度很大,研究者通过对患病人群进行无偏差基因组关联性分析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GWAS)、动物造模等手段,找到了一部分与该疾病相关的基因。与常人相比,易患病体质人群的部分基因发生了变异,又或者部分基因的表达量被上调或者下调。例如,一类编码伴侣蛋白和糖皮质受体的基因FKBP5,它可以在压力环境因素的诱发下,加剧个体的抑郁及PTSD症状[5]。另一个与PTSD相关性很高的基因PAC1[6],则可以编码调垂体-肾上腺轴激活的多肽,造成我们脑中与情绪相关的杏仁核区域过度激活[7]。


回应开头的问题,在大部分的情况下,后天环境的刺激诱发了先天遗传问题的暴露,进而表现出了PTSD的症状。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林黛玉并不是刚进贾府就想沉湖而去的,而是在贾府的际遇加之天生的多愁善感所导致的。同时,不良的环境因素累积又会造成某些遗传物质本身,或者表达的异常。换而言之,就是本来没有异常,但在重压之下发生了变化而崩溃了。每个人的痛苦经历本身,及身处不幸中的时间各不相同,患病表现的细节又因人而异, 疾病本身就具有多基因交织影响的复杂性,以上问题都加大了研究PTSD相关遗传因素的难度。尽管如此,随着GWAS模型的应用以及后续新工具的开发,我们一直期待着更好地理解PTSD的那天。


03

大脑有何改变?


我们可以认为言行举止是我们脑部活动的外化反应,大脑亦是情绪的“居所”。那么罹患PTSD时,我们的脑中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通过对患者功能性核磁成像(fMRI)以及以啮齿类为主的模式动物的进一步研究, 科学家发现了某些脑区与PTSD症状关联性较高。这些脑区具体包括了记忆与认知功能相关的前额叶皮层、扣带回与海马区等皮层结构(cortical structure),以及与情绪相关的杏仁核、丘脑、纹状体等皮层下结构(subcortical structure)[7]。

图2.人类及啮齿类动物与PTSD相关的脑区[8]


让我们再深入细究某个局部脑区功能与PTSD的关系。以下将以恐惧情绪相关的杏仁核为例进行详细说明。假设你的身边坐着一名PTSD患者阿水,他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经历了种种不幸,虽然他的身体已经恢复,但失眠问题已持续了两个多月。我们来看看此时他脑中杏仁核微环路的变化。


“我害怕极了。”

“不要再怕了!”


控制以上情绪的开关位于皮层下的杏仁核的基底外侧(basolateral amygdala, BLA)及外侧区域(lateral amygdala, LA)。恐惧情绪经过神经环路的兴奋、抑制作用层层传递,在其杏仁核的中央区(central amygdala, CeA)作出了恐惧开关是拨向了害怕还是不害怕的决定[9]。阿水一遍又一遍地回忆着可怕的经历,他的杏仁核中央区增加了对以上恐惧信号输入的响应,于是他的恐惧开关被更强有力地拨向了“害怕”这端。此外,阿水还无法强迫自己忘记这些可怕的经历,这可能是因为他的边缘皮层调控杏仁核的恐惧记忆消除(the extinction of fear memory)的功能发生了障碍

图3.杏仁核中恐惧记忆相关的神经环路组成


阿水的脑中还发生了哪些变化?他在PTSD的初期以及病程的进展过程中,脑内的变化一样么?我们能否通过对脑中的某些指标预判他可能有罹患PTSD的风险,进而预防不幸的发生?目前对于PTSD神经机制的研究总体仍面临不小的挑战,但这也是未来的科学工作者的努力方向之一。


04

普通人能提供哪些帮助?


对于PTSD患者而言,苦难和不幸可能已是现实,但我们仍然可以努力让他们的未来生活减少一些痛苦,生活质量也可以尽可能的提升。由于每个病人都是独特的个体,需要制定针对性的个体治疗方案,因此,具体的治疗就请交给专业的医生。那么,作为一个陪伴者的普通人又能做些什么?


根据梅奥医学诊疗中心(Mayo Clinic, 全球最大的非营利性综合医疗中心)的Craig医生的建议[10]——普通人可以选择成为一个倾听者而不是试图去挽回局面。具体可以做到以下几条:

  • 乐于倾听,而不是施加压力;
  • 选择适当时机沟通;
  • 意识到何时去做中场休息;
  • 在有自杀倾向性的对话出现时获取专业渠道帮助。
图4.倾听是陪伴PTSD患者较好的方式之一


05

尾声


我们如果对PTSD多一些了解,我们才可能更好地帮助PTSD人群,甚至帮助我们自身。在新冠病毒疫情的“蝴蝶效应”中,每个人都是参与其中的蝴蝶。PTSD相关的精神疾病只是由疫情诱发的其中一个问题,但也值得我们关注。


参考文献
[1] Jonathan IB, et al.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BMJ 351:h6161(2015).
[2] Michele Spoont.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 JAMA 314, (2015).
[3]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DSM-5). (APA Publishing, 2013).
[4] Kessler RC, et al.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in the National Comorbidity Survey. Arch Gen Psychiatry 52, 1048–1060 (1995).
[5] Fani N, et al. FKBP5 genotype and structural integrity of the posterior cingulum. Neuropsychopharmacol 39, 1206–1213 (2014).
[6] Lind MJ, et al. Association of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with rs2267735 in the ADCYAP1R1 gene: a meta-analysis. J Trauma Stress 30, 389–398 (2017).
[7] Fenster RJ, et al. Brain circuit dysfunction in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from mouse to man. Nat Rev Neurosci 19, 535–551 (2018).
[8] Ressler KJ, et al.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is associated with PACAP and the PAC1 receptor. Nature 470, 492–497 (2011).
[9] Nicholson AA, et al. Unique insula subregion resting- state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with amygdala complexes in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and its dissociative subtype. Psychiatry Res 250, 61–72 (2016).
[10] Craig N. Sawchuk. Post-traumatic stress: How can you help your loved one? MAYOCLINIC, 2018-06-07
mayoclinic.org/diseases.


往期精彩



关于我

脑人言”是公益的脑科学原创科普团队,由海内外一线科研人员组成,专注于神经科学、认知科学和脑机接口等领域的科学知识和思想的传播。关注请长按上方二维码;转载请联系:trueyLucidity;合作请联系:iam7182;加入作者团队请联系:chinatang2010

发布于 2020-03-30 14:11

文章被以下专栏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