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于理性派HiFi
【预告】市面上主流音箱表现究竟如何?如何通过数据解读音箱的音质?——频响曲线的Q值与再谈瀑布图。

【预告】市面上主流音箱表现究竟如何?如何通过数据解读音箱的音质?——频响曲线的Q值与再谈瀑布图。

本文为预告内容,主要讲述频响曲线的Q值影响与再谈瀑布图。不过,依旧是全程高能。正文将于明天或后天放出。

关于频响曲线Q值可闻性的补充。

相比于高Q值resonance,低Q值resonance更容易被察觉。

察觉与前文提到的低频重要并不冲突,察觉与偏好以及音质和实际表现并不是完全一回事

相比于Pink Noise而言,音乐信号需要的察觉域更多一些。不难发现,如果是Q值很小的谐振,只需要很小的幅度就可以听出可闻区别。但在频响曲线中“看上去”的差别却很小。例如上图中Q等于1时,高频部分几乎“看不到”差异却可以听出差异。

而这对于一些不知道如何看频响曲线或者是没有多少调音经验的人来说,恰恰是他们所忽略的,或者认为不重要的。进而导致一些人认为“两个频响曲线”差别很小但是“一耳朵区别”,所以频响曲线不重要。其本质在于不知道如何看频响曲线,而不是频响曲线不重要。

仅示例

关于Q值的影响,我在一年半之前的第一篇测评里就有提到,后续一些测评也提到过。这个问题实在太过于基础,稍微调过曲线的,EQ也好,Acoustic也罢。都明白很多时候反而是范围越宽的,Q值越小的,“越不起眼”的对声音影响越大。虽然很基础,但这个问题实在太简单太基础,以至于我确实没怎么单独拿出来讲,然而很多“懂HiFi”的大湿却。。。

而另外一个问题,则在于高Q值谐振需要一定的时间或者说过程才能够触发可闻性。即音乐中必须要有内容在这个频率上,并且维持一定的时间,才能够使人听出可闻区别。这也许也是为什么音乐信号相比于Pink Noise需要更高的幅度(尤其是在高Q值)才能触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对于低Q值resonance,在很短的时间就可以触发。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低Q值才更容易暴露一些瞬态问题。也就是那些频响曲线中“看似不起眼”的范围很宽的“隆起或者凹陷”。(缓降和凹陷并不是完全一回事,flat和smooth并不是完全一回事)

而低Q值的resonance恰恰不容易在瀑布图中产生“振铃”


瀑布图可以揭示共振的存在,但瀑布图却并不代表可闻性,而共振尾音的持续时间,除了低频以外,其他频段只是一个有趣的工程问题而已。至少在200Hz以上,谐振的察觉过程依靠的是频谱信息而不是瞬态特征。

既然写到这里了,我想再简单的谈一下为什么一直有人拿瀑布图说事。因为听到了“瞬态”→看到了瀑布图这样一个有时间坐标的测试结果且里面有“振铃”→感觉两者之间有联系→好像是那么回事→就是那么回事。

之前有个人讽刺的很对,HiFi不就是张口就来吗?

是啊,对于一些“懂HiFi的人”来说,HiFi就是张口就来啊。而我这句话可不是张口就来。有人做过科学的调研。

一般人群中对音频有强烈兴趣者,强烈的自作主张倾向,可靠程度,低。

只要我认为科学原理是这样的,就是这样的,不需要理论推导和科学实验证明。

如果是你的听感,你怎么说就怎么说。

可相关原理以及对数据的解释还是不要“想当然”和任意的“自由发挥”。

而至于你的听感,以及你到底如何描述了你的听感。

如果你所做的是一个非盲听测试,你已经知道了你正要听的是什么,你的目光无法忽视你正在听的产品。你会产生一个先入为主的观点,即便还没有播放音乐。

我做了40年心理声学的相关实验,我还是不禁感慨,人类的听觉真的很敏锐,人类本身就是非常好的“声学测试设备”。但前提是,盲听测试,如果你已经知道你在听的是什么,你的主观评价结果并不重要,你的想法我不在乎。

——Floyd Toole博士

(我正在筹备设备,争取把以后我测评中的主观评价部分也做成双盲听)

编辑于 2022-02-07 1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