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構的馬克思與辯證的《導論》

虛構的馬克思與辯證的《導論》

\author{王蘇談}

近來,筆者研究並重譯了馬克思著名經典文本《Einleitung》,即《〈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論》,現就我的發現與成果,同大家分享。

首先要提到的是,筆者已將自譯的《導論》新譯本相關數據託管於Github上,見github.com/Wangsutan/C_,便於大家查看和複製。

其次,筆者已基本完成自己的畢業論文,待時機合適之後,也會自由地分享出來。

下面,我將涉及一些細節。


《導論》,現有中譯本譯作《導言》,是馬克思於18世紀中期爲他預想中的《政治經濟學批判》(而非《資本論》 )所寫的經典文獻,尤涉馬克思經濟學方法論諸問題。

這個文本,筆者很早,從初中以來,就開始讀了。但是,以往讀的都是諸官方譯本。但是,在進一步研究中,筆者先是對照閱讀了德文版的一些重點段落,卻越來越發現,官方譯本存在大量誤譯,極可能是在故意歪曲馬克思的形象。後來下定決心,終於在2020年3月底將之大體上完全重譯出來。

關涉方法論問題的重點段落已得到較充分的校對。但第2部分關於四個項目之間的辯證關係的大部分文本,及第4部分的大部分,尚未徹底校對。

在研究和翻譯的過程中,筆者發現,現有諸舊中譯本,不僅把經濟學、黑格爾哲學等的範疇翻譯得十分糟糕,而且在翻譯歷史學名詞時,也存在很多缺陷。相關成果,請詳見託管的譯文。

其中 ,對我的研究來說意義重大的黑格爾哲學的範疇,基本上全都被誤譯了。經過較仔細的分辨,再加上我額外翻譯了黑格爾《法哲學原理》第32節、查閱黑格爾其他相關文本,以作必要的德文詞彙上的參考,我已在新全譯本中大體上恢復了它所包含的黑格爾哲學範疇的真正面貌。

在筆者想來,《導論》之討論經濟學方法論,要建基於黑格爾辯證法關於構建總體的成果。果不其然。馬克思在《導論》中大量借用了黑格爾範疇,如總體、環節、調和等等。這些辯證範疇中的大部分,卻被舊中譯本死死捂住,不讓我國讀者有所了解。

這很可能是因為,大陸官方的所謂馬克思主義,皆爲批發自蘇聯的斯大林主義貨色。斯大林主義實屬知性的舊唯物主義,它想證明馬克思的理論是所謂“唯物主義的”。而馬克思之吸收黑格爾成果來闡釋辯證法,卻超出這種狹隘的意識形態。《導論》中大量出現的黑格爾範疇,就是這種繼承關係的表徵。這種知性面對這種辯證法時,就顯得手足無措。官譯本害怕自己所構造出來的東西遭到衝擊,就害怕接觸這些範疇,也害怕大家接觸。

更可作為證據的是,舊中文譯本,由其特定表述來看,大概曾參閱並吸收過大月書店的日譯本。但是,看似詭異的是,卻幾乎沒有從日譯者那裡,學到任何黑格爾哲學範疇的正確譯法。(筆者是在大體上譯完之後再行參校,並未直接照搬其譯法。必須指出,「daseinsformen」本被筆者譯爲「諸定在形式」,後參考大月書店日譯本的譯法「定在諸形態」,改良爲「諸定在形態」。同樣地,改譯「Glieder」爲「肢節」,以避免同「moment」(環節)相重合。)

其實,官定本的意思,是要維護那個舊唯物主義的皮相,所謂“邏輯與歷史的統一”。經筆者長期以來不懈努力,已證明此觀點純屬偽造。馬克思的這種面貌,純粹是後人強加的。馬克思自己已在《導論》第3部分的最後做了總結,徹底否定了“歷史-邏輯”的方法。


筆者在文本中揪出來了不少嚴重誤譯。現特舉若干例,供大家參考。

首先,Moment。這是個黑格爾哲學範疇,可譯作「環節」(國內黑格爾翻譯上已有的譯法)或「契機」(日譯本中的另一種準確譯法)。要理解這個詞,必須根據黑格爾哲學。簡單地說,它指思維進展過程中的特定的層面或層次,等等。體系依環節而不斷上升,就進入更高的環節,就按這樣的逐環節豐富自身的方式,最終抵達那個總體。因此我將馬克思繼承而來的方法也稱爲「環節式上升」。官定本卻完全捺除了「Moment」一詞的辯證含義,翻譯爲「要素」,帶有強烈知性色彩。

其次,第2部分第9段(分段據新譯本)第1句話,邏輯關係完全混亂了。這句話並非將在現實中和在頭腦中的情況等同起來,而是要強調後者。按準確的理解,則馬克思就在強調:主體、社會在頭腦中是既定的。這在結構經濟學體系的方法上,有其合理性,即構建過程必須先將總體視作自己的目標,預先在頭腦中大致確定下來,但這種主體決不是先驗的。官譯本所以要把現實和頭腦中的情況混同起來,是為了假現實這個方面以排斥可能遭受的責罵,罵馬克思是黑格爾那樣的唯心主義者,雖然這種責罵並不真實。而且,「定在形態」「實存規定」同「諸範疇」一起,構成小句子中的主語,剩下的部分才是謂語成分。作此斷言,是根據黑格爾哲學關於範疇和定在等的相互關係的立場。

最後,還要許多經濟學、歷史學上的誤譯,比如,第1部分第2段的「Epoche」,不應像中、英、日若干譯本那樣,譯作「時代」而添加其他成分以補全這個句子,而是要直接譯作「御時者」。所謂「御時者」,是筆者自造的新詞,用以對譯Epoche的另一個意思:一種歷史事件,標誌或開啟一個新的時代,並通常對這個新的時代有統攝力,能產生普遍的、根本的影響。第3部分第1段中的Klassen,應譯作「類別」而非「階級」,它作用於後面三個表示地點的詞。是「英格蘭人」而非「英國人」。是「市民社會」「現代市民社會」而非「資產階級社會」「現代資產階級社會」。等等。

詳情請見新中文全譯本github.com/Wangsutan/C_


由於還需要答辯等流程,現在還不便將我的主要成果和盤托出。

這個新全譯本還很不完善,您可給出批判或建議等,或者也可同我協作,以使它優化。希望大家一起努力,將霸佔《導論》解釋權的斯大林主義給徹底排擠出去,以恢復《導論》的準確面貌 。

编辑于 2020-04-15 1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