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年轻人,选择越来越多,视野却越来越窄?

为什么很多年轻人,选择越来越多,视野却越来越窄?

先说结论,因为在一个发展程度越来越高的社会里,当下的年轻人,总是比曾经的年轻人更加容易做到“不在乎”。


每个时代,大部分底层人民的视野都是越走越窄的,除了近几十年;

我们能看到,并且已经看到了同龄人中最极致成就的天花板,让我们低估了整体大社会的凶险程度,误以为浪潮之上属于常态,阶级跃升之路似乎还有机会,于是没上车的大龄青年才可能会诞生这个问题。

互联网的爆发给了我们创造了丰富信息渠道的条件,这个条件给了很多人跃升阶级的机会。

这么大规模的机会,放眼整个人类文明都是极为难得的。

(当然,这种机会再多,能不能抓得到另说,不过这是另一个话题)


但是,放在整个文明的尺度,这种大规模的机会很有可能也会是昙花一现的,如果我们不够敏感,迟早还会回到一个黑暗的时代。


观天不忘挖井人

我今天看完一篇长文,讲未来10年人工智能和线上办公潜力的,忽然发现到一个很普遍的现实现象:

【真正的信任都是面对面沟通的过程中建立的】

越年轻的人,线上沟通越为普遍;

最终挤占了建立信任的时间,也反过来剥夺了维护信任的空间,使得更难巩固已经建立的信任。

当下的绝大多数线上生活,削弱了我们平时现实生活中对信任的敏感程度。

但是,我们对信用的需求并没有消失,只是麻木了,被自己和别人透支了。

这导致,在很多人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信任就已经不存在了。

因为对很多人来说,反应不过来的事情,以后也基本意识不到。

比如说催款时才发现可能还不上的网贷、比如说加个微信以后常联系的客户、比如毕业后多年才想起来的老同学。

这最终使得大量的个人缺陷被冠以了别的理由,大量已经建立的信任,被错过,或者被辜负,也因此,大量本可以挽回的小问题,被拖成了一个个毒瘤。

因为我们总会找理由的,找不出真正的原因,也总会找点借口出来。


然而借口永远解决不了问题。


更可怕的是,压根就意识不到问题的存在,因为很多问题中,建立信任的,和辜负信任的,以及付出代价的,可能是仨拨不同的人。

有人永远在默默付出,或不求回报,或在其他领域求得回报。

用人永远在撒气,却从没被揪出来过,或难以被揪出来。

有人永远在背锅,却只能无奈锅从天上来,或转嫁给另一个或另一群倒霉蛋。



目前整个互联网舆论的环境,就充满了“默认别人知道这事件”和“默认别人不知道这道理”的评论;

小到社区、亚文化圈、玩梗、站队、饭圈文化这类阴阳怪气。

大到职场沟通、资本公关、甚至国家的舆论战场。

正所谓“升米恩,斗米仇”,互联网在超多领域极快的为建立信任搭起了桥梁,使得大部分人的意识中,信任属于天然存在的,理所应当的,不用付出成本的。

实际上,还是付出了,只是太碎了,已经无法追溯了。


上文说,建立信任的,和辜负信任的,以及付出代价的,可能是仨拨不同的人。

还有一个奇葩的情况,建立信任的,和辜负信任的,以及付出代价的,是同一个人。

比如目前在00后中有一定热度的一批“陌生人社交APP”,像极了《rick and morty》中的一集,陌生的人,相互匿名,把自己的心里话和真情实感掏心掏肺,然后说换人就换人。很多沉迷于此的人,是没意识到,他们在慢慢的消耗自己对自身的信任。

《rick and morty》S04E02

他们在这一种虚构的环境里,近似的获得了亲密关系的甜蜜感,短期的心理满足,和得不到勇气锻炼的现状,最终使得的现实生活中的心态更加的怂。

没错,这就是自卑者内心长期内耗的翻版!

以前,外部环境让一个人被动自我怀疑,从而丧失自信。

如今,寂寞无聊让一个人主动浪费自信,从而填补空虚。

这种对情感和理性的双重浪费,简直是糟践东西......

我本人直到今天都不太主动去看一些治愈系的文艺作品,不是不喜欢温馨温暖的故事,只是知道相比这些类故事对我的触动,其他类型的文艺作品能产生更多的现实意义。

因为我可以明确我自己追求的东西,是真实、幸福、满足,而不是真实感、幸福感、满足感。先有前者,后者才有意义。




曾经的社会,“辜负信任”这件事还是有点门槛的,即便它不高;

而如今,所谓科技发达使得足不出户就能使千里之外的人憋一肚子气,就是这个意思。

人类已经把太多线上办不到的事情/不该做的事情强行搬到线上了,这造成的负面影响已经大到有点质变的意思。



近期已经开始感受到了这么多的废青和巨婴都是从哪儿来的。

这点确实百闻不如一见,一些人网上沟通挺正常的,当面聊工作连个话都说不利索,沟通技巧为零,抗压能力极弱,逻辑思维稀烂,得过且过,还缺乏危机感。

这类人以前没有吗?有,但数量比现在少,程度也比现在轻得多。



中国变态的发展速度和强大的基建,为人民的基本生活兜了底。

但同时也使得,很多以往仅会短期出现的戾气,有了长久生存下去的土壤。

别说老一辈的环境,就是放在80后们的时代,上述人群也足以被很多事物磨炼出基本的交流能力,这就是让互联网这个完美的工具惯出来的案例之一。

作为和中文互联网世界一起成长的首批既得利益者,我完全没意识到,有那么多还没准备好消化技术爆炸的人们,早在数年前就已被前浪们五花大绑,同时被后浪们抛入深海。


在我人生的前25年里,一直在设想人生的上限,设想比我牛逼的人可以在未来过得有多精彩。

但直到最近,我才开始后怕那个突破底线后的外部世界,我才开始看到,比我弱势的人,最惨可以在未来过得有多么孤独。

作为一个95后,可以感觉到身边的同龄朋友,有非常明显的无用社交和圈子的封闭,即便家境殷实也是如此,除非个人涉猎极为广泛,或者个人性格极其外向,不然视野越走越窄,就成了必然。

今天确实有很多长辈/哥哥姐姐辈/同辈的人,他们只活在公众号里,或者只活在微博/抖音/B站里,但是他们其实无所谓,当一个人生活稳定,已经不需要出圈了,他们自然有有安逸并且沉迷在自己小圈子里的资本。

60、70后不担心无用的社交和浪费,因为他们最不缺的就是社交,他们对人脉需求上的理解,比我们清楚的多。

80、90后也有圈子封闭,但至少不少人也还是有主动拓展圈子的意愿。



诚然,无论哪个时代,人们都缺乏主动地、刻意的建立信任。

但因为【真正的信任都是面对面沟通的过程中建立的】。

60、70后们有的是面对面的机会,80、90后还能有面对面沟通的想法

而00、10后们,他们缺少动机,他们大多一出生,就不觉得沟通的方式有什么独特之处。

除非家教优秀,长辈刻意引导过,不然他们也很难察觉到建立信任的难能可贵。



而且互联网早已经开始把整个10后、以及接下来20后的社交深度撕的稀碎,我已经可以感觉到,他们除了非富即贵的那些少数,其余人都开始在自己脚下挖一口井,不是为了井水,而是为了站的更低一点,便于让别人替自己挡着暴晒的阳光。

最终,我们这些站在地平线之外的前浪,是看不到人头的;

只能在一望无际的大地上看到一个个密密麻麻足以引起密集恐惧症的孔洞。

届时只要一场小雨,就能淹死一片。

那时可能会有人反思,不过可能不是反思他们自己,而是想想当年是谁递的铲子。


很多年后,

一定有人像蚂蚁一样,抱团挤在一起,

却自认永远没安全感,注定孤苦伶仃。


一定有人可以跨星球开黑玩网游,

却同时坚信天圆地方和民科预言,


一定有人会第一天治好绝症,

然后第二天却参加占卜课程。


一定有人使用超算预测宠物爱好,

同时祈祷神明保佑家业风调雨顺。


他们中的大部分,会不会像如今的我们一样,把生活中的苦难和不满,甩锅给自己不了解的领域和上一代人?我不清楚,也不敢预测。


但我相信,他们的世界会比今天更加混乱,更加不确定,更加多变复杂,更加需要未雨绸缪。

不过,这也意味着只要他们的世界没被作死,只会更加精彩。

唯一不确定的,就是有多少人能有眼福去看到那些精彩了。

不过这就是另一个话题了...



PS:拓展视野真有必要吗?这其实就是个“牧童和樵夫”的故事:

砍柴娃和放牛娃聊天,天色已晚,牛吃饱了,柴没砍,这个问题就这么简单。

拓展视野就是为了既保下限又提上限,家里有矿,就是蒙头睡大觉都无所谓,而家境贫寒,再选一个得过且过的人生选择,哦豁,完蛋。

编辑于 2020-06-06 2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