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爱因斯坦对日本赞不绝口,却非常反感中国

为什么爱因斯坦对日本赞不绝口,却非常反感中国

米国名校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的最新一本《爱因斯坦游记:远东,巴勒斯坦和西班牙,1922-1923》,引起了一些对于爱因斯坦的非议。书中收录的是爱因斯坦在1922到1923年在东亚等地旅行期间的日记,包括他对一些问题的思索与看法。

爱因斯坦是以一个犹太教徒,作为大科学家的他,在西历1920年代访问过日本,途中路过了中国最富饶的江南地区的大都会----上海,当时的日本正蒸蒸日上,日本人民的精气神让爱因斯坦赞赏,

一 爱因斯坦眼中的中国和日本

“一个像羊群一样的民族……更像是机器而不是人。”

“中国人吃饭的时候不坐在长凳上,而是蹲着——就像欧洲人在茂密的树林里解手时做得那样。就连孩子们也都是一副无精打采的迟钝模样。”

“如果让中国人取代了其他种族,实在是太可惜了,对于我们来说,缺乏思想将是无法言说的枯燥乏味。”

“我注意到这里男女的差别微乎其微,我不明白中国女性具有何种魅力吸引男性到这个程度,让他们生下这么多后代。”

这些带有歧视性的言论,一方面与爱因斯坦短时待在中国有关,另一方面也可能在1920年代是民国军阀割据时期,新旧更迭时候,这些问题也可能是确实存在的。但是像“如果中国人取代了其他种族,那就太可惜了”,这是种族主义的言论确定无疑。



而他对日本的看法更为正面,“日本人不炫耀、正派,总而言之很有吸引力。”“纯洁的灵魂在任何地方都不存在。这个国家值得热爱和钦佩。”


爱因斯坦访问日本期间在艺伎馆饮酒

爱因斯坦是一个的德意志化的犹太教徒,所以日本的文化背景对他是陌生的,不过,这并不妨碍他不遗余力的大力赞美日本:

日本人的审美,清洁,日本性情的严谨刻板 孤寂雅致 在爱因斯坦看来都是良好的国民性和优越的科学基础要素。

二 原因分析

科学家对人民素质有一定的洞察力

表面上看 西历1920年的中国人民,还缺乏一盏指路的明灯,他们彷徨无助,迷惘和贫困潦倒,自然无法做到精致雅致的生活情趣,和蓬勃向上的朝气。

根本原因之一在于,中国人民在历史上乱世特别多,内部战乱和外族入侵使得中国人民放弃了旧有的古典的清洁和讲究雅致的文化情趣,只图苟活于乱世

而日本基本上没有真正被外族暴力蹂躏和征服压迫过,其文化发展的连续性没有受到打断,甚至一些日本古籍还是研究中国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例如 《入唐求法巡礼记》,而中国本土古籍文化在战乱中很多都被烧掉了和破坏掉了

原因之二在于,中国人民当时缺乏凝聚力,只有后来雄鸡一唱天下白,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才让中国人民真正团结起来

发布于 2020-07-03 1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