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于岭外观山
记苏东坡一次“装13遭雷劈”的全过程

记苏东坡一次“装13遭雷劈”的全过程

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三月七日,时任黄州团练副使的苏轼与朋友一起前往沙湖一带春游(应该还有其他目的,下文再做解释)。途中遭遇大雨,同行皆狼狈不堪,苏大学士却开启了“装13”模式: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词内容并不深奥,简单的解释就是:苏东坡先生顶着倾盆大雨引吭高歌、肆意奔走,一阵春风吹来、凉爽惬意,回望树林深处、睥睨众生;

更熟悉的解释就是:

吞风吻雨葬落日未曾彷徨,欺山赶海践雪径也未绝望,拈花把酒偏折煞世人情狂……

真不愧装13之一代宗师也!

且慢。

苏轼出生于宋仁宗景佑二年,此时已经47岁了。孔子曰:四十而知天命;我爷爷曰:人过四十五,半截入了土……即使用今天的标准来说,47岁也算不上年轻。

苏轼任职的黄州大概在今天的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我查了一下,黄冈一带4月前后的平均气温大概是15-20℃。

在15-20℃的天气里淋雨、高歌、吹冷风外加回首嘚瑟一番,惬意的确是很惬意,但考虑到此时的苏轼已经45岁,那么接下来最合理的剧情应该是——

生病。

那么苏东坡先生真的生病了吗?

我认为——很有可能。

因为我找到了《游沙湖》:

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是日剧饮而归。

这里多说一句:上文中的“麻桥人庞安常”实有其人,《宋史》记载他是蕲州蕲水人(大概在今湖北省蕲春县、浠水县一带)。“麻桥”应该是他的诊所所在地,至今浠水县仍然有个麻桥村;“清泉寺”也确有其地,所谓“王逸少洗笔泉”是指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墨池”(王羲之字逸少)。不过王羲之的“墨池”基本上都是传说的,清泉寺这里的“洗笔泉”是否当真也无从考证。

闲话休提言归正传——《游沙湖》非常清楚地告诉我们,苏轼病了,并且还专程去找当地的名医看病。

现在的问题在于:《游沙湖》里记载的“相田得疾”,与《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里记载的“雨中装13”,有没有必然联系?

我认为是有的。

《游沙湖》创作于元丰五年三月,而《定风波》所述事件也发生在三月七日。如果苏轼是先“游沙湖”再《定风波》,那意味着当时的他病愈不久。一个年近半百、大病初愈的人居然还敢淋雨吹风,那苏大学士简直就是作死了;

反过来则合理得多:三月七日,苏轼与朋友一起到沙湖一带游玩+看田(打算买田置地),途中在暴雨里装13并口占《定风波》;回去后病得不轻,遂前往麻桥村寻找名医医治,治好后又去清泉寺一带逛了逛,再创作《游沙湖》。

所以说,文豪也是人,淋雨了也生病,装13一样遭雷劈。

最后再多说一句:看来那位“麻桥人庞安常”想来医术是真的很不错,因为那年的苏轼不仅写出了《赤壁赋》《后赤壁赋》,还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满庭芳·蜗角虚名》等一大票经典词作,即使对苏轼这样作品颇丰的超级大家来说,元丰五年也算得上是他的创作巅峰时段。

所以说,有这个水平,装一装13读者也能理解。

编辑于 2021-04-09 1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