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梳理08 || 一文读懂“第三人效果”理论

专题梳理08 || 一文读懂“第三人效果”理论


专题时间到!
及时响应同学们的需求
今天小笃为大家梳理“第三人效果”理论专题
其他专题梳理请查看“专题梳理”合集



1983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W.P.戴维森(Walter Philips Davison)在《舆论学季刊》发表了论文《传播中的第三人效果》The third-person effect in communication,提出 “第三人效果”假说,成为“第三人效果”理论的开端。

他认为,人们在判断大众传媒的影响力之际存在着一种普遍的感知定势,即倾向于认为大众媒介的信息对“我”或“你”未必产生多大影响,然而对“他”人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由于这种感知定势的作用,大众传播的影响和效果,通常不是在传媒指向的表面受众中直接发生的,而是通过与他们相关的“第三人”的反应行为实现的。

戴维森把这种现象或这种影响机制称为“第三人效果”。




一 理论三大要点



①“第三人效果”的理论核心是:“受众倾向于高估媒体对其他人态度与行为的影响”。

②“第三人”的界定:从受众来看,受最大的影响不是“我”“你”,而是“他们”,即“第三人”;另一方面,从宣传主体看,第三者则是那些直接关心信息的人。

③理论的两层内涵:认知层面上,“与感受有关,人们认为大众传播的消息对其他人会比对自己有更大效果”;行为层面上,“与效果有关,因为有了这样的感受,人们会采取各种行动”


二 理论特点

①它指的是一种普遍的感知定势。我们在评价大众传播影响之际,通常会认为最大效果不是发生在自己身上,而是发生在“他人”身上。即人们在判断大众传播影响时存在着双重标准,倾向于“高估”媒介传播对他人的影响而“低估”对自己的影响。

②它是一种宣传说服技巧。追求“第三人效果”的说服性传播,定位的有效人群并不是作为内容对象的“表面受众”,而是与他们相关的“第三人”。

③它指的也是大众传播的现实影响的一种发生机制。对大众传播内容产生实质性反应的,往往不是“表面受众”,而是他们的相关者。




三 “第三人效果”产生的影响因素



①媒体偏见。即一个议题的两方都会认为媒体是带偏见的,倾向于反对他们一方的观点。

②多元无知。即在不知道其他人的意见情况下,如果个人假定他们实际上是孤立地持某些特定态度和期望,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假定其他人都被大众媒介“洗脑”了。

③“自我强化”偏见。人们往往表现出明显的“自我-他人偏见”,即在进行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时,认为自己比别人更能抗拒说服性信息。



④信息的性质。由于“自我强化”的作用,人们在评估负面信息的影响之际倾向于认为对别人影响大,容易产生“第三人效果”;而在评估正面信息的影响之际,则会出现相反的倾向,即认为信息对自己的影响大。对于后者,有学者称为“第一人效果”或者“反转的第三人效果”。

⑤信源的性质。信源的性质对“第三人效果”的影响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信源的可信度,围绕低可信度信源提供的信息,更容易产生“第三人效果”;二是信源的说服动机强弱程度,越是说服或宣传色彩强烈的信息(如广告或竞选宣传),越容易引发“第三人效果”。

⑥社会距离。社会距离指的是人们感觉与他人远近亲疏的社会关系或联系的密切程度。“第三人效果”研究表明:人们倾向于认为媒介信息对与自己社会距离大的人影响较大,而对自己比较熟悉的人或群体影响相对较小。



⑦专业性和相关知识程度。对于与我们关系紧密的议题,我们都是“专家”,因为我们比其他人更方便获得信息。对事件越关注的人,在感知事件对自己和他人之间的影响时差异越大。



四 “第三人效果”后续行为研究


“第三人效果”有两个层面的内涵:①认知层面,认为别人会比自己更受媒体的影响;②行为层面,人们会根据这种 “认知偏差”而产生相应的行动。总的来说,有两种行为:

第一种是与抢购(恐慌购买)、挤兑、移民等社会群体行为有关的行为。戴维森(1983)提到,当商品供应不规律时,会有很多人在听到有关商品短缺报道时去抢购。因为他们担心 报道会影响其他人,所以他们必须在货物售罄前抢购一部分。



第二种是限制媒介内容的现象。戴维森(1983)提到审查限制,比如说各国的书报审查制度,审查官认为是广大受众需要被保护,特别是青年群体和那些“心理比较脆弱”的人。Cohen & Mutz & Price & Gunther(1988)也认为在诽谤法庭审判中,审判者并不觉得这些诽谤对他们产生了多大的影响,他们只觉得这会对社会上那些“敏感脆弱”的人产生影响。


五 新媒体对“第三人效果”作用因素的改变


1“第三人效果”的延迟
“第三人效果”与个人特质、信息内容的负面程度、社会距离、消息来源等因素有关,这些因素共同组成了“第三人效果”的内在心理机制,在网络环境下,这一内在心理机制已经发生了扭曲。

在信息海量化的今天,任何信息的来源都不再只是一个渠道,信源可信度的差异性以及不同受众对这种差异性的识别能力不同,使得信息可信度的确认需要一定时间,从而导致“第三人效果”的滞后性。



另外,个人特质在网络新媒体环境下对信息认知结构的形成过程具有延时性,网络的匿名性也使得“第三人效果”中“为了维护个人形象与自尊”的行为动机大大减弱。网络让距离变得虚拟化,现实中存在的社会距离被传播技术掩盖,在网络环境中变成了纯粹的心理距离,这一系列因素导致了“第三人效果”的延迟。

2“第三人效果”的减弱
在“第三人效果”中影响个人认知和行为的因素主要有个人对信息的认识、个人特质以及社会距离,而这三者会随着新媒体的使用而发生变革。新媒体使得人们接收信息的渠道变得多元化和简单化,提高了受众获取 信息的主动性,提高了公众社会科学认知事物的能力,社会智能普遍得到提高。

“第三人效果”源于自己对他人的不了解,这种不了解导致个人容易误判信息对他人的影响力,但是在社会智能普遍提高的情况下,受众获取信息和获取他人态度的渠道更多,知情权和话语权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空间,媒介与受众、受众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更多,这无形中减少了误判的可能。




参考文献
[1] 沈亚圆.“第三人效果”传播理论研究概述[J].传媒论坛,2018,1(20):119+121.
[2] 武楠.互联网语境下的第三人效果研究综述[J].当代传播,2017(04):25-29.
[3] 申思达.“第三人效果”最新研究现状探析[J].视听,2016(09):148-149.


如果你觉得对你有用
麻烦动动小手点个在看呀
也好让我们有继续做下去的动力
奥力给!



编辑 | 一十六画生
责编 | 白玖

发布于 2020-08-08 1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