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于100天行动
提炼后的知识才是力量

提炼后的知识才是力量

出处:提炼后的知识才是力量

今天的话题是个人知识管理,做过很多次个人知识管理方面的分享,但在跟很多人进行的面对面沟通过程发现一个常见问题,有很多人都知道使用印象笔记做为知识管理的工具,但绝大多数人都停留在收集过程中,看到一篇好的文章,会收集到印象笔记中,然后就结束了,收藏的文章很少去再次阅读。

知识并不是力量,在知识管理过程,收集只第一步,信息必须要经过处理和提练才有价值,才会变成力量,分享几种我经常使用的处理方法,并且会在文章最后提供一个粉丝专属福利。


文章整理后才有用?



这个图片出自漫画家HughMacLeod,图中清楚地指出:单一的知识是无法发挥效用的,除非我们能将之与我们过去累积的其他知识加以连结。所以我们一定要知识进行整理并跟其它的知识产生连结,才能真正让知识发生作用。

整理方式

对文章进行整理的方式有很多种,大家可以根据个人情况进行选择,分享几种我平时使用最多的方法,这几种方法的难度和时间依次递增。


1、黄金三分法

以前介绍过一种笔记术叫黄金三分法,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让你的笔记具体“视觉效果、标题、三分法” 这三个要素,只要一扫就能立刻明白上面的内容。我把这种方法应用到在印象笔记中进行加工整理收藏的文章,把文章中的精华整理出来,同时在处理信息时还可以很方便插入链接、图片、附件等内容,进一步对资料进行补充。

“黄金三分法”的基本法则 :


• 法则一:留出空余,行首对齐,用图、画、表等呈现"视觉效果"。

• 法则二:在笔记本顶部3-5厘米宽的空白区域写下标题。

• 法则三:按照“事实-解释-行动” ,这一“黄金三分法”,记笔记。


在印象笔记里做一个黄金三分法的模板,给大家演示一个信息处理的流程:


黄金三分法的模板:


经过模板处理后的文章例子:




看到一篇袁岳写的文章:《如何经营自己的独立人脉》(原文大家请自行搜索一下)很赞同里面的观点,用“黄金三分法”把文章处理一下

把文章中无用的部分丢弃,重新归纳一下,然后根据文章中的建议,总结一下文章对自己有哪些帮助,有什么可以去行动和尝试的方法。


写完之后可以在具体的建议后面插入一个提醒项,提醒自己要去完成的事情。


注:《聪明人用方格笔记本》黄金三分法


2、思维导图


读完一本书之后或者文章,推荐把书中的内容做成思维导图,会让你对这本书中的内容掌握的更加深入。

在阅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之后可以根据按照对书的理解,从整体角度,对书中内容进行从新排列组合,让这些内容更清晰、更有逻辑性。还可以进行删减只保留对自己有用的部分。

一直很喜欢使用Xmind做思维导图,现在Xmind和印象笔记之间互相支持,可以直接把Xmind的思维导图保存到印象笔记中去。

在Xmind的文件中单独有一项【保存到Evernote】,初次使用的时候,需要先进行登录并授权


例子:《零秒思考》思维导图读书笔记


看完书之后,会在Xmind上完成这本书的思维导图,完成之后点击保存到印象笔记,就会把思维导图同步到印象笔记中,然后可以在印象笔记的手机或电脑端查看。

下面是保存到印象笔记之后的样子,会分别保存成三种方式:

(1) 把Xmind文件当成一种附件保存在印象笔记中

(2) 在Xmind里的笔记以图像的方式保存到笔记内容中

(3) 自动把思维导图以文字大纲的方式进行保存


注:


3、六顶思考帽


有些文章还可以在Xmind中使用六顶思考帽这个模板来处理文章:


六顶思考帽是英国学者爱德华·德·波诺(Edward de Bono)博士开发的一种思维训练模式,或者说是一个全面思考问题的模型。


所谓六顶思考帽,具体来说就是红、白、蓝、黑、绿、黄,每种颜色的帽子指代了不同的思维角度:



  • 蓝色:对思考过程和其他思考帽的控制和组织。

  • 白色:客观事实和数据

  • 红色:感性的看法

  • 黑色:指出任一观点的风险所在

  • 黄色:乐观、充满希望的积极的思考

  • 绿色:创造性和新观点


你可以使用六顶思维帽来分析或评估一篇文章,一个观点的各种不同可能性。


4、让知识变成力量的10个问题


有些长篇文章在阅读的时候很难立刻就能理解,我根据大量阅读的经验,列了一个问题清单,只要通过回答这几个问题就能对这篇文章的核心内容进行整理,并且还可以进行深入思考,但这种方式花费的时间比较长,不需要每篇文章都使用,完全根据情况进行整理。


除了用来分析长文章,阅读完一本书之后,也可以用这种方法进行归纳整理。

问题1: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用自己的话,把总结一下文章的核心内容,最好不要超过两条微博的字数:280字。

问题2:哪些是值得记录的重要信息

你必须分辨哪些信息是重要的,值得你把它们写进你的笔记里面,主要的判断依据是你的阅读目的,控制在7点之内。

问题3:问了哪些问题或想要解决什么?

作者在文章中提出了哪些问题,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

问题4:观点是否有道理吗?

文章中的观点是否有道理,如何去验证,对立的观点是什么?


对这些观点必须要分清哪部分是事实,哪部分是观点。


在深入思考问题是一定要注意客观事实是最好的信息源。你的所有判断最好建立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在自己的大脑中研究出专属于自己的经验和方法,才是解决问题的王道。


很多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更善于用自己积累的知识进行常识性的判断,而不是用他们的人生经验来做判断。

你可以将风险最小化,在开始做事之前就彻底地调查事实。通过彻底调查事实将风险最小化,在此过程中我们可以发掘新的可能性。

在调查和分析事实的过程中,常识性的作法有可能并不合理,必须能够发现被周围人视作风险的部分,有意识地规避这些风险,当你的准备工作做好之后,成功的可能性会更高。

一开始的时候,即便无法区分意见与事实,感觉不到明显的区别,也没有关系。一旦播下了分解思考的种子,接下来只需要静静灌溉。也许你会因为质疑为什么种子还没有发芽而停止自己正在进行的工作,也许你希望尝试这样那样不同的方法,但是一旦中途放弃,试图养成区分意见与事实习惯的幼芽也许再无破土之日。

问题5:跟我有什么关系?

读完之后,反思一下文章跟你的关系,回答这四步就可以:

1. 你体悟到什么启发

2. 从这些启发,你接下来要去追查的是什么

3. 讲得出来什么地方看不明白

4. 讲得出来不同意作者哪些地方,并可以指出他讲得不足的有什么地方。

问题6:用图表来表示?

再一次通读笔记,你现在的目标应该是将尽可能多地将信息转化成符号或者图片。

最方便的方法就把文章或书籍做成思维导图或PPT,考虑应该如何用图表来说明这些信息。

问题7:信息的记忆点是什么?

现在你已经对文章的信息进行了处理,而且也开始理解这些信息,你需要一些技巧来帮助你,确保你能够记住文章所需要的信息。

问题8:怎样进行下一步行动或在哪个方面有用

当文章中的观点或建议,可以细化成具体的行动建议,把这些建议在这一步单独列出来,并且在印象笔记中添加一些提醒项,考虑具体的下一步行动和使用场景,在行动之后,考虑这些建议是否适合你自己,应该如何改变和完善。

问题9:如何能跟我已知的知识结合起来?

当你阅读文章时,你应该看看新信息怎样才能够与你已经知道的知识结合起来——不是只关于这个话题,而是关于其他所有方面。

问题10:列出相关度最高的笔记

可以在印象笔记中手动增加几个相关链接,印象笔记的高级帐户会自动推荐相关度最高的几张文章。

最好的办法是花时间把相关度最高的几篇文章中的观点,进行整合或合并成一个系统性的观点。

说明:


问题的顺序并不是绝对的,不管阅读一本书还是一篇有价值的长篇文章,在回答在10个问题时会引发你的进一步思考,有时候你并不能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但重要的是你尝试回答的过程。

答案并不是一成不变,可以随时根据自己的解释去完善和修改答案。

再重复一下提一下知识管理的建议:

不把信息当作知识,不把收藏当作学习,不把阅读当作思考,不把储存当作掌握。 不提炼总结、不应用学习、不深入思考、不实践反馈,就不会变成自己的能力

作业:

建议大家在阅读之后,找几篇文章,特殊比较难懂的长文章,把这几种方法全部尝试一下,多做几遍,看看文章在处理前,跟处理之后,会有什么区别,这种方法是否对你有帮助。

编辑于 2016-06-06 2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