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X Coffee播客#1(上):和Google设计师曾浩聊聊 作品集、面试、硅谷vs西雅图、设计工具

UX Coffee播客#1(上):和Google设计师曾浩聊聊 作品集、面试、硅谷vs西雅图、设计工具

大家好,UX Coffee又给大家带来新东西啦!我们为产品设计师和所有关注用户体验的同学准备了一档全新的播客节目UX Coffee 设计咖》。我们会邀请业界大咖、各色嘉宾聊聊和用户体验相关的事。这是我们的一次全新尝试,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第一期节目的嘉宾我们邀请到的是曾浩(曾浩的知乎Google用户体验设计师,负责Google Cloud旗下产品。在加入Google前,他曾在Amazon担任User Experience Design Lead。在这期节目中,我们和曾浩讨论了很多设计师朋友关心的问题:

  • 留学申请和找工作的时候应该怎么准备作品集?

  • 在面试中有哪些值得注意的点?

  • 创业公司和大公司的面试侧重?

  • 面试官对应届毕业生和跳槽的同学的期待有什么不一样?

  • 做企业产品的设计和做消费者产品有什么不一样?

  • 在硅谷和西雅图的生活和工作有什么异同?

  • 设计师该学Coding吗?

  • 怎样选择设计工具?



大家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订阅收听我们的节目:



我们录完这期节目后觉得这期节目实在是干货满满,为了方便大家回溯内容(也为了防止大家嫌弃两位主播诡异的声音),我们特意将本期节目也转录成了文字稿,以公众号文章的方式发给大家~~




以下是本期节目的文字转录的上半部分:


UXCoffee设计咖 访谈第一期 曾浩riceman: 欢迎大家来到ux.coffee。这是我们第一次用播客方式来跟大家做设计分享!今天非常高兴地请到了我们第一位嘉宾曾浩,现在在西雅图Google工作,是我的同门师兄。请他来介绍一下自己。

曾浩:大家好,我叫曾浩,在谷歌西雅图工作。很高兴和大家交流自己的想法和经验!



你本科是在浙大学的英语专业吗?

我是浙大06级,专业是英语和创业管理双学位,我在这两个专业里都学到了不少东西,但好像又没学到什么。英语专业更多的是让我有了一种英美的思维方式,每天做research proposal、presentation,写hypothesis,做problem solving的东西,整个人的思维比较偏英美。创业管理让我学到了产品和business side的东西,知道了很多牵制的东西,对运行一个项目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我一直对设计很感兴趣,在本科的时候做了很多设计相关的小东西,虽然现在看来觉得「当时做的都是什么呀」,但是就以此为契机,想在研究生的时候学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并且将专业转换为工作的动力,所以就申请HCI专业,进了密歇根大学。



HCI是个大杂烩,有不同背景的同学,这个转专业的过程其实是很艰难的。你当时申请有做作品集吗?

有。当时申请时是我的第一版作品集,现在回想很庆幸当时录取我的人没有很好的审美(笑)。



你当时是转专业申请的,那么你的作品集是怎样的呢?

当时对HCI专业理解比较懵懂。当时我自己用wordpress设计、维护一个博客,作为一个project。当时我也接学校校团委、学生会的平面设计,做一些宣传海报、小册子之类的。另外当时我有同学做桌游代理,但规则太难懂了,于是我帮他们做了一点讲解规则的小册子,也算是面向用户设计的开端。于是我把这些故事杂糅起来,就说我不是科班出身,但我有这个思路和兴趣。英语专业给了我比较强的把语言融合起来的能力,我觉得可能我当时的PS写得挺好,改了很多版本,把自己的故事讲的比较好。我觉得可能当时我的PS起了比较大的作用,而不是portfolio。



时光如梭,两年后你找工作的时候,对作品集进行了改版。我们后来申请都是看着你的作品集学习、「临摹」的,当时就觉得做得很好。你后来找工作的时候,作品集是怎么准备的呢?

我毕业之后先在Amazon做了两年,然后转到了Google,中间作品集改了一版。其实我没有觉得自己的作品集有多精美,现在很多作品集都非常赏心悦目,长江后浪推前浪。总体来说,作品集不是一个project listing,我把作品集看作是一个正式的design project,以设计思维来做从用户和客户的思路出发,想象访问我作品集的人有什么需求,想访客都关心什么,他们会花多少时间、重点在哪儿?比如HR可能会关心我的教育、我的GPA;一个designer面试官不会有时间看我全部的作品,可能只会选一个项目去仔细看,如果感兴趣会继续看,如果碰巧不喜欢你这个作品那你就挂了。我也会结合我自己想展示的东西,比如visual design,逻辑思维等等。我感觉其实做作品集和做真正的产品设计的方式很像。



你对作品集项目的数量有建议吗?

要看阶段,早期没有什么代表作品的时候可以多放一些,但宁缺毋滥,每一个项目最好都是一个完整的项目,如果你作品集上一个项目打开只有一张海报,我觉得对UX Designer来说这个项目算是减分的吧。如果你是从学校毕业刚开始找工作,那基本只能放学校的项目,但如果你是在跳槽,可以适当减少学校的项目,移除不重要、拖后腿的项目。

我觉得更重要的是怎样安排你的项目,一定要把最好最拿手的项目放在第一个。可以把小项目集合成一个,比如可以把平时的小画和visual design集中在一起,让人看到你的创造力和visual skills。



之前讲的是怎么呈现作品集,那么怎么呈现每一个作品、怎么讲好故事?

作品集是个story-telling experience,最重要的是要引人入胜。不要每一个都是完全按照process从problem statement、prototype、user interview到hi-fi这样下来,像流水账一样,同质化很严重。一定要引起观看者的同理心,让他们有兴趣读下去比如你有一个作品,帮别人找到机票上的登机口,一上来就说干巴巴的problem statement「大家觉得很难找到登机口」,虽然也可以,但没有讲故事的模式。比较好的是堆几张老的机票,然后提问题「这种场景你一定遇到过无数次,在你着急要登记的时候,却找不到登机口在哪里,也看不清楚登机口什么时候关闭」,这样比较引人入胜,能够唤起同理心。接下来就是提出你要解决的问题,以problem-solving的方法和内容来组织一个项目,问题是什么,有哪些解决方案,为什么某些解决方案不行,某个解决方案可行,然后怎么深化这个可行的方案。要用内容来呈现process,而不是用process来装内容。核心思路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试错,最后怎么验证和收尾,中间要辅以有逻辑的起承转合。



作品集是万里长征第一步,面试是让很多同学困惑的地方,你有什么建议吗?

面试官对应届生和跳槽的人期待是很不一样的。

对于第一次找工作的同学,我觉得首先找UX职位要避免纯粹展示你的设计,炫酷的效果和showcase看上去挺赏心悦目的,但可能并不能给你加分,如果面试官是有经验的UX设计师,他可能会知道这是模板,或者这是你设计并不太成熟的表现。如果我们把设计抽丝剥茧,把最外层的视觉设计的壳拨开之后,人们更关心的是你的functional design、interaction design、information architecture。

第二点是流程,有的经验不是很丰富的设计师会像流水账一样平铺直叙,把容器的结构讲出来,但是没有突出容器里装了什么,我觉得更要突出你作品内容。

第三点是要提到你具体的contribution是什么,一定不要夸大自己做了什么。

面试的时候还会有很多behavioral questions。我一直觉得设计是50%是在电脑前做设计,另外50%是communication,、presentation等等。面试中有很多这种问题,比如假设PM不同意怎么办,engineer说不能implement怎么办,怎么在组织里sell your design,如果你在工作里有实践经验,回答这些问题会更加得心应手。



工作经验较少的同学应该怎样回答这样的问题?

面试官的expectation是不一样的,他们知道刚刚毕业的人没有很多经验,你投的岗位也不一定需要很多的经验。我觉得首先要be honest,编出来的东西,久经沙场的人一听就会觉得很别扭。然后可以从自己身边的小例子入手,在叙述中把问题引到自己比较熟悉的problem-solving skill上来。比如如果被问到business stakeholder不喜欢你的设计,你可以说你没有这方面的工作经历,但是你有一个school project中,有一个同学不喜欢你的设计,你会问为什么他不喜欢,刨根问底,在叙述中把问题引到自己比较熟悉的problem-solving skill上来。其实设计就是要每一个从小到大的decision,都有理由来支撑,在回答中展示出这样的逻辑就可以了。

对自己设计项目的每一个细节都不要放过,全盘思考。比如有一次我被一个面试官问你这里为什么要有阴影。工作中也你一定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做设计的时候多思考,这样就不怕在面试时被问到了。有时候如果你实在没有想过,那就要现场想理由,这也是设计师胡扯的重要能力之一。

对于跳槽的同学,是case by case的,跳到大公司和start up是不一样的。对于大公司,面试官感兴趣你是怎样在复杂的环境中发现和分析问题、怎样面对模棱两可的情景、怎样sell your design,怎样manage自己的project。他们也特别重视和不同角色的沟通,因为大公司很少有full-stack designer这种角色, 他们会问你怎么和researcher交流,怎么说服engineer实现你的设计,怎么和visual designer沟通等等。如果你之前没有这种经历,可以诚实地说没有,因为确实很难编。



对于想从start up和agency跳槽到大公司的小伙伴,你觉得有什么可以注意的?

在start up和agency你可能会做很多事情,但不一定每一件都很细致、很专。在小公司里你可能要经常defend yourself。大公司更重视分工合作,注意沟通、良好的工作氛围。你的scope会变得很小,你可能会不太习惯把你的东西交给别人来做。至于准备,大公司挺看中完整的设计过程,你的思维过程、工作流程,但小公司可能很agile,在startup/agency的你可能会在day-to-day的工作中淡忘了设计流程(但其实你还是用的差不多的方法),在面试前可能要多补一补这方面的功课,把遗忘的基础知识复习一下。

......



下周我们会发布本期播客下半部分的文字转录,如果你等不急的话,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订阅收听本期完整节目:


在App中搜索「UX Coffee」就可以啦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者搜索UXminion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账号,你会收到

  1. 「硅谷设计师周报」推送,还能查看往期
  2. UX Coffee 设计咖播客
  3. 原创设计教程
  4. 我们平时做设计工作的心得感悟
  5. 漫画设计狗的日常
  6. 更多惊喜内容!



我们是谁

我们是几个混迹在旧金山湾区的年轻人,这个公众账号是我们记录设计、用研工作的日常碎碎念、反思和成长的空间,希望能与大家共同进步。

编辑于 2016-04-25 0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