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微信」:社交、支付、狂欢和窘境

重塑「微信」:社交、支付、狂欢和窘境

读完这篇文章大概需要 8分钟


小张住在五道口,架副眼镜,上身是浅蓝色衬衫,下身是卡其色休闲裤,背着威戈双肩包,是去年活动上拿的纪念品。这是小张入职这家互联网公司的第二年,他每天要坐地铁13号线到知春路站换乘,然后搭10号线到金台夕照站,虽然有些麻烦,但路上一直玩着手机的小张早就习惯了。

在他眼花缭乱的几屏手机应用里,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微信,准确的说,小张除了睡觉,每隔几分钟就要点开这个绿色 App,看看有没有新信息推送过来,否则就会莫名其妙的焦虑。微信已经成了小张生活的一部分,去7-11买东西用微信支付、付水电费、抢红包、公司群里聊八卦、朋友圈里看动态、上厕所时刷公众号文章...

从北上广深到十八线城市,在微信面前,每个人都是「小张」。

它像极了夏日大作战里サマーウォーズ里的 OZ,构造了全纬度的使用场景,掌控了信息流的分发权。从2011年(微信第一版上线) SOLOMO 的口号喊到现在,创业者们突然发现,移动社交方向的项目,搞不好最容易变成「陪练」。


社交、支付,到最后都是一回事,否则不会有支付宝9.0版本(几乎)照搬微信的设计,也不会有 Messenger 和 Snapchat 争相推出好友间的转账支付功能。

如果时光倒退5年,也就是微信刚刚推出的时候,没有人会想到直接在聊天界面里发生财务往来(哪怕今天看来这再合理不过)。2014年微信支付推出后,这股趋势就再也阻挡不住了。

所以我们总是高估未来两年的变化,低估未来五年的变化。

借用一张 Dan Grover 的图,我们就很容易理解,文本、语音、链接、支付、新闻,本质上都是信息流的组成部分,这张图里至少还可以加上视频(Video)、直播(live steaming,跟视频不是一个类别)、地理位置...




所以,2014年席卷各大科技媒体的 App Yo (是的它还活着)实际上隐约探索出了移动社交的成熟模式,即 一切都是信息流。

人们对于社交的需求,也随之可以抽象成一个信息坞(Information Hub),以它为中心接收所有必需的信息,并通过相应的指令操作完成信息的传递。

Okay,社交、支付全都揉和在一个微信里面,微信就是信息坞,担当所有信息的流通管道。这些点大熊清楚了,然后呢?这对创业者意味着什么。

别急,我们不妨回过头看 KPCB 2015 年的趋势报告,关于移动互联网社交 App 的部分很有意思。对于创业者而言,大熊认为这意味着未来几年:

  1. 移动互联网将会是绝对主流,桌面端的衰退是必然;
  2. 「超级 App 」的重要性将会超过操作系统,后者从一等公民降为二等公民;
  3. 更多服务提供商将不再以独立 App 形式存在,而是在宿主平台(Host Platform)上继续提供服务;

理由支撑如下:

Mary Meeker 每年前瞻性的互联网趋势报告,已然成为 KPCB 的招牌菜,每次更新都会有全球的科技媒体抢着出译文版。且不论 KPCB 自身这几年投的案子如何(相比其他顶级风投),报告里详尽的数据和可靠的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投行券商研报、类似 Quettra 的独立数据机构)总归值得所有互联网从业者好好消化,数据本身就能说明绝大部分问题。2016年的报告还未放出(通常来说是每年五月份),但现在是验证 2015 年报告的最好时机。并且,趋势总在描述事物发展的惯性,2004年 Meeker 复出时,为摩根斯坦利发布了长达217页的《中国互联网报告》(China Internet Report),十分看好中国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到现在过去12年,报告里的大部分内容都已经成为现实。中国的互联网公司确实已经成为全球市场里的超级玩家,总市值TOP 15的公司从1995年没有一家上榜到现如今占了4个席位。


而在2015年的互联网趋势报告中,下面3点很能说明问题。


1,智能手机作为个人助理(甚至生产力工具)的使用习惯早已被培养成熟。

87%的人全天手机不离身,80%的人早上起床第一件事是去碰自己的手机,78%的人每天使用手机超过2小时,60%的人认为未来5年所有事情都可以通过手机完成。数数自己有几条躺枪,如果说2010年以前还将移动互联网归单独拎出来讨论,现在大可以说,移动互联网(几乎)就是互联网,反倒是桌面端降级。

这里面很重要的一个评判标准,就是人们的驻留时间。新旧平台交替,无非是新的平台(Mobile)对人们的吸引力更强,同等条件下,人们更愿意在新平台(终端)上操作,同时硬件厂商为了更好的销量更高的溢价,不断将移动终端做轻做薄。直到两者差距越来越小,老平台(传统PC)优势消耗殆尽,新的生产力工具在新平台产生。也会最终退出历史舞台。


所以移动互联网将会是绝对主流,桌面端的衰退是必然;


2,智能手机上最常使用的软件,超过半数是即时通讯App,它们的使用时长和频率,大于等于其他 App 的总和。

Dan Grover(微信产品经理) 在最近的一篇博客里表达了很有意思的观点:智能手机的操作系统只是扮演着信息的传递方(原文中打了个比喻,称之为墨西哥玉米片),关键在于安装的 App 有没有持续提供有用的信息。

换言之,App 作为信息管道的重要性(对于普通用户而言)超过了操作系统本身

你可以接受在老款的 Android手机 上使用微信(只是体验稍微没有那么流畅),但无法接受用着新款 iPhone 却被告知禁止安装微信(失去和所有微信好友的沟通)

所以,相比「超级 App」,手机操作系统从一等公民降为二等公民;



3,类似 Messenger 和 微信 这样的「超级 App」打通了电商、支付服务,通过开放平台的方式提供大量的第三方服务;



同时,流量分发存在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除非有新的破坏者出现,否则超级 App 上的流量只增不减,成为寡头,其他社交 App 流量的变现能力很难(大部分变现能力都很不足够)支撑持续的研发运营开支,有一天烧完钱关门是常有的事。(把2011年 App Store 上社交类目下排行 Top 20的应用列出来比对一下,仍然在运营盈利的有几个)

创业者就这么陷入窘境。


所以,对于绝大部分的服务型初创企业,放弃研发自有 App,转而接入各个宿主平台「Host Platform」继续提供服务,或许是一个更好的出路。服务本身就像胶水语言,连接各个流量平台,将产品售卖给客户,这是最基本的商业模型。

已经有人这么做了,上线没多久的 Botlist 开始抢机器人应用的流量入口;

结论说完。

咱们接着说前面提到的信息流。比微信更能体现信息流特质的,是这些遵循新的 UI 范式:Conversational UI(聊天即界面)的应用们比如Operator, Mezi, Quartz, Telegram...

Quartz 举例好了,在用它之前我完全不知道新闻可以这样读:

下午 Quartz(以下简称 Qz ) 推送了一条 Apple 投资滴滴的新闻过来,接着让我选择是否感兴趣,注意左侧 emoji 的符号组合准确的传达了这则新闻的大概内容(应该是我见过最短的摘要!),点击确认之后 Qz 马上推送了三条新的信息过来:一条是上述新闻的补充,另外两条跟 Apple 有关的其他新闻。

See?基于兴趣推送,就像和朋友聊天一样。

不过 Conversation UI 如果要避免成为12580,就必须要在产品的使用场景上做大量优化。

否则只会让简单的操作变复杂,如果不是超过4寸的触摸彩屏晃着我的眼,大熊会以为回到了诺基亚1110的时代。原本几次Tap事件可以解决的问题,"人性化"的"使用体验"延长了一倍以上的操作路径,让使用者的心,开了又开。


瞬间出戏,回到10年前的功能机时代...


然而,试图建立自己Bot Platform的IM巨头们明显都在尽力规避这一点,做的好的有很多。

比如 Telegram 的机器人,通过开放 Bot Platform 给第三方应用开发者,同时允许开发者 高度定制聊天面板(遵循交互规范),大大提高了反馈信息的效率。这一点做的比 Magic 纯粹分析语义,需要人工辅助的应用要好得多。

再比如 Operator 首次打开时的注册页面,摆脱了传统 App 设计注册页时千篇一律的布局。用对话的方式轻松完成了用户的输入校验,以及电话号码的认证绑定,几乎将注册的痛苦降到最低。

当然还有 Messenger 为提高机器人界面的操作效率,在推送的信息中加入了简单的布尔判断,仅仅是这么一个小改进,就省去用户输入内容的困扰,优化的方向是对的。

所以,总结我们到目前为止的认知,大熊可以得出这么几个结论:

1,除非是强需求驱动的工具 App 或吸金能力强的手游,其他功能单一的社交应用,可扩展的空间非常有限,成长为主流的可能性偏小;

2,当流量收拢在「超级」App 上时,创业团队(特别是纯服务型的业务)基于这类平台开发业务机器人应用,遇到的阻力相对小得多(扫码关注即获客),试错成本更低,也能得到平台早期扶持的红利;

3,基于 Conversation UI 范式去设计的应用(如果你要做的是移动社交)或许是个趋势,即便目前它有不少缺点:操作效率不高,交互模式略单一,但带来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极低的学习成本,友好的使用体验,更符合人对信息流的认知模型。多费功夫去优化体验,应该能被更多人接受。

​如果准备基于信息流构建一个新的社交产品,你们会怎么做?

欢迎留言讨论


编辑于 2016-05-16 1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