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眼里的“滑板文化”,可能压根就不存在

你眼里的“滑板文化”,可能压根就不存在

2016年春,三月

32岁的演员王珞丹准备上班,她在演艺圈的地位不太稳当,因为和白百何撞型而日渐式微。好在,王珞丹依旧是滑板圈绝对的“大众女神”——2016年3月22日,她踩着滑板出街,日落,又踩着滑板回家。然后顺手发了一条微博,给自己3898万粉丝秀了一把。

王珞丹脚上的鞋是耐克Max90系列,后掌气垫鞋。踩着的滑板是帮噶(Bhangra),紧凑型舞板的一种。她微博发出后,大家都在调侃“我的滑板鞋”、“要去霍格沃兹学院吗?”。但很快,事情变得微妙起来。

“天津警方”“平安成都”接连转发道:

“行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处警告或者5元以上50元以下罚款。”

两天后,王珞丹又发了一张上班的图片。她的交通工具,从滑板变成了自行车。

她及时“纠正”了。

2016年夏,八月

王珞丹是幸运的。她滑板上街的时候,公安其实处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状态。但到了2016年八月份,一切都变了。各地交警部门都接到了新通知,新通知里强调在道路上驾驶电动滑板车等滑行工具是违章行为,交警部门要依法对其进行坚决取缔,违者进行罚款。

“看新闻上,北京和上海警方都搞了集中整治啊,连啥消协也说滑板、电动平衡车不能上路。” 阿木跟我说这些时,口气有些不解,“滑板倒受影响不大,但以后谁还买平衡车啊哈哈哈。”

阿木并不是刷街上班族,她还在念书,平日呆在广州体育学院。有时候夜里闷了,便会拉着几个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去刷街,从广体滑到华师,大概花上半个钟头。

“唉,刷街都是暑假前的事情了,那时候没这么严。我也不知道新学期会怎么样。” 阿木说道,新学期她打算把新建的滑板协会做好,滑板社招新很顺利,但玩滑板向来是凑热闹的居多,坚持下来的少。

9月份交警上线之后,国内滑板应该会遇到更多阻碍,所谓的滑板文化在大众心目中也会变得更加光怪陆离。

阿木和她的朋友们一同刷街

2016年6月份,Vogue杂志花了一整周的版面,向大众介绍滑板文化。它给这一周起名叫做“滑板周(Stake week)”。

Vogue的套路是我们所常见的,找一个帅哥做一集名人滑板传记,找5个Instagram上身材火爆的女孩做一期板女探秘,然后传统的介绍一下有名的滑板,最后扯一下滑板文化如何影响主流时装。

Vogue想用滑板文化砸出点水花来,但这样一份滑板文化宣传的周报发出之后,美国的滑板青年不太舒服。

“我他妈的觉得Vogue傻透了,他们对滑板文化一无所知,他们对这方面的认知和解读很愚蠢。”匿名受访者还说道。

时装杂志和滑板者的距离很远,滑板青年面对聚光灯和摄像机,多数是词穷的。因为场面的套路话,他们说不出口;而真心话,滑板青年们知道,Vogue不会收录其中。后来Fashionista也披露过,一位匿名受访者在接受并看过Vogue的采访后表示,Vogue拍摄的过程也非常乏味,而且会经常提醒他们注意言辞。

“我们喜欢滑板只是单纯因为喜欢滑板,我们不想要自己被添上这样那样的标签。”这是很多滑板爱好者的心声。

对此,田军也可以作证。

英雄滑板店老板,田军

偶然踏入滑板江湖时,1976年出生的田军才16岁。他当时在兰州,暑假里看到一本美国滑板电影叫做《危险之至》,立刻被里面的滑板招式吸引了,实际上那部电影里的滑板替身都是当时的美国职业滑手。

16岁的田军就开始到处找哪里可以买到这个滑板,终于找到一家秦皇岛的公司可以邮购滑板。在上世纪90年代,找到一块滑板不容易,而得到后,田军就彻底入了坑。

没有玩过滑板的人很难懂得这种“瘾”。滑板是一种略带魔性的运动,摩擦摩擦,脚下的滑板变会在月光下和你的身体合为一体。田军之后参军,做军官,但是一直没有放下滑板。

忍不住瘾儿,田军便开了一家滑板店。在广州的较场西路中心地带,因为位置靠近于英雄广场,他给自己的滑板店起名为Hero滑板店。当然还有一层意思,田军说道:“每个玩滑板的都算是英雄啦。”

店是2006年开的,最开始的时光最难。田老板白天当军官,由父母打理店铺,晚上骑摩托下班回店里,忙到夜里一点钟再回家,第二天白天继续做军官去上班。

两年后,他觉得这样太消耗体力便打算辞职专门来弄滑板店。“爸妈觉得我疯了,他们不同意,军官是很稳妥的职业。”田老板说当时父母对于开滑板店是持反对态度的。“我花了一周时间来说服他们,整整一周,他们最终同意了。”

2008年,田军32岁,他终于拥有了一家自己全职的滑板店。此时距离他第一次触摸滑板,已经过去了16个年头,他生命的一半都属于滑板。

滑板少年的身影,有时很远,有时很近

如今他的滑板店已经发展为广州最知名的两家。从2008年到2016年,我们能看到的是,田军把自己的爱好融入到了生活中,他有完善的队伍、店员、滑手、媒体还有摄像,自己的网站也建立的很好。

交谈过程中,我发现田老板有一个六位数的QQ号,他留存了这个QQ号,一直用了很多年——滑板也一样,在他心中呆了许多年。

一直没变。

在我眼里,田军是个幸运儿。他入行的时间不算早(和他同期开始滑板的朋友当时已经开店10年左右了),但是他入行时,正处于互联网BBS论坛发展最兴盛的时期。上面说过,田军早年有过做滑板网站的经历,他对互联网传播相对熟悉——这就让他的滑板店线上线下的模式能走通。

与此同时,早年在上海的时间,让他对滑板的专业性认识比较充分。田军刚入行的时候,北京奥运会结束,滑板行业也进入了一个转型期——需要极限店铺走正规化,田军就在这样一个互联网大爆炸期进入了滑板正规化的道路,然后一路把自己的Hero滑板店扩大。

但整个滑板行业的发展,似乎有些停滞,论坛的地位下降后,滑板青年们挤进了一个个滑板群中,而滑板店则重新变成了“口口相传”的东西。“滑板”似乎永远迎不来自己的黄金时代。

2016年8月末,上体篮球公园举办了一场名为“滑出威望”比赛,赛事是由G-SHOCK赞助的,在参赛的37位选手中,34位都是90后,最小的只有14岁——这种年龄格局注定了滑板的消费市场,上限不会太高。

市场的确变得不太景气。

滑板之家的帖子在2013年之后就陷于停止,如今已经被小广告淹没。拥有13956名板友的“豆瓣滑板小组”,如今也门口罗雀。豆瓣组首页,还停留在12天前。

我第一次看到这个滑板组小组时,觉得他们的介绍很酷——“整天在电脑前,已经失去户外活动的理由,但滑板是一个不错的借口。”

只是,组长知识分母跟我说:“现在,这个借口我也很久不用了。”意思是,他也很少滑板了。他在2006年创建了这个小组,如今10年时间过去了。年近而立的他因为工作、家庭的关系,渐渐疏远了滑板。

但依旧有源源不断的人进入这个圈子。

2014年8月份,阿君刚毕业,踏上社会的他每天重复着“家-单位-家”的路线。有一天,他路过一家卖玩具板的店,忽然就想到小学时学的滑板英文,觉得当时印象最深的就是这个英文了。第二天,他买了个150元的玩具板。

于是,他就中毒了。

中毒迹象包括:把自己的微信名字改成了Vans君,一个以滑板为主体的品牌,包括每个周末泡在板场,包括缠着高手们带你学新的技巧。

这种情况发生在很多痴迷滑板的朋友身上。二狗今年16岁,已经在上班。他对待滑板的热情达到了这种程度,“刚接触滑板的时候,每天要玩到凌晨1点再坐车回到番禺,回到家已经是凌晨3点钟了,第二天还要上班。”

于是,二狗想了一个办法:搬家,搬到离自己平日的滑板广场更近的岗顶地铁站附近。

二狗正在brt站检录口进行练习

每个人接触滑板的理由都不一样。华仔与滑板之间也算是一场美丽的邂逅,他某天看到途径广场,看到别人跳Ollie而入坑。在华仔眼中,滑板是一个帮助过他的东西。他出身于单亲家庭,认识滑板前,他是个宅男,而滑板带她走出了电脑虚拟世界。

练习滑板是个漫长的过程,喜欢者居多,但能有闲暇花几个月入门,然后磨出好技术的人少。华仔提醒我,这运动的确有些危险,自己已经扭过3次脚。淘宝上面每个卖滑板的都会搭售护具,但通常这些滑板高手们不会佩戴,我问华仔为什么,他立刻回答道:

“佩戴护具的话,刷街的时候会影响刹车的。”

华仔在夏天参加过Vans举办的比赛,他的下一步是尝试去做个职业选手。我翻看华仔朋友圈时,发觉他更新的内容不多,但 8月份有一条转发的内容:“滑板、跆拳道等五个大项正式入选 2020年东京奥运会。”

这个消息,很多体育迷可能都不会特别注意,但这是滑板群里最高兴的事情了,或许,这项运动的“黄金时代”就要到来。

滑板将出现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上

这的确是个挺有趣的路线,A君因为爱好滑板而开了滑板店,B君路过滑板店而买了滑板,在广场上玩,C君看到了广场上的滑板少年,于是也心动了,去买了滑板。

一场美妙的滑板瘟疫。

但是如你所知,滑板这个爱好基本会停在27岁、28岁的时候。因为家庭、因为生活。

“滑板不赚钱。” 已经漂泊过很多城市的健哥对我说.他每去一个城市就会带着滑板,已经去过很多的城市。我问他街拍过商业拍摄没,他说:“一场商业拍摄只给500块的价格。我一般不会去做这个。”

健哥说的都是实在话,如今的广告片拍摄行情就是这样,一个女模特也许能拿到很好的费用,但你一男孩子,即使有着高超的滑板技术,也不吸引眼球。
而且滑板和轮滑,存在一点微妙的差别。我们都见过社区里教少儿轮滑的,但教滑板的,从来没有。

“这是一种文化。”健哥说道。“现在滑板里接受不了这个,没人这么干,基本上都是我可以教你,但是别给我提钱。”

健哥说自己唯一见过看这种方式挣钱的是北京一个滑板店,那家伙找几个学校谈说给他们每周加两节滑板,上滑板课多数学生就会去他那里买滑板。但是上课,是免费。

这种谋生方式挺好,但想赚大钱,难。

所以大部分的滑板少年滑板,从16岁、17岁就开始萌芽,止于27岁、28岁。滑板更像是一场长达十年的梦。

但在这场梦里,他们会很专注,会很用力。

依旧会有公安来阻止孩子们用滑板上路,理由是不安全。在这个年纪,除了滑板不让上街以外,他们还会面临很多的限制,父母的限制,学校班主任的限制,当然还有互联网墙的限制。

这群孩子们还会遇到更多的诱惑和更加不安全的东西。

而滑板始终无法被撕去它叛逆、妖魔化标签。

天河的时尚街区中心的广场,每到暮色降临,便会被滑板覆盖。这是属于他们的驻地,路人和相关部门心照不宣。每晚11点20分,他们中的大多数会离开,赶这座城市的最后一班地铁。记得,在9月1日之后,走出广场,你需要把滑板放在手里,不能踩着上街了。

百度指数上,连续三年“滑板”这个词的高峰期都出现在8月份,接下来的秋冬季节,滑板会渐渐降温。

滑板是个冷门的运动。

这个圈子很小,但很单纯。滑板甚至和轮滑都有很大差别,滑板很单纯,不是赚钱的工具,倒算的上交友的一张名片。滑板只是一种爱好,一种生活方式,仅此而已。

大部分的滑板青年都有些固执和坚持,在这一点上,他们比我们更牛逼,能日日滑行到深夜。我们知道分明对错,但在棋盘格内,我们会比他们更全心全意投入一件事情吗?


我很怀疑。
也就在这时候,我有一点点知道什么是滑板文化了。

编辑于 2016-09-08 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