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

在跌跌撞撞中终于读完了《如何阅读一本书》,为什么说是跌跌撞撞呢,首先,这是一本论述类的书,而论述类别的书读起来又是最难,最烦的。而且,此书还属于外国著作,本身文化之间的差异和语言习惯的不同就会加大阅读的难度。在加之翻译中客观存在的误差和翻译者本人的遣词习惯,让我读起来更是难上加难。但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可以说是收获颇丰。

这是一本指导阅读的书,更准确的说是一本强调如何阅读论述类书的著作。虽然其中也对阅读小说,故事,哲学,历史,科学等类别的技巧介绍,但我觉得,作者的主旨是在指导读者如何阅读论述类作品。

读完之后,对本书的架构总结了一番,并将其中自己认为有道理的段落摘抄了十几页,目的是为了对其加深印象。摘抄完之后总觉的应该自己再写点什么,也算是真正完成了与作者之间的有效沟通,就像作者在书中提到的“读书就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沟通,它开始于作者,终结于读者”。如果不写点什么,或者说是不把作者的观点用自己的语言转述出来,就算不上是一次真正的沟通,并且不能说自己已经读懂了。

就像听一个人说话一样,听完之后我们总应该有点反应的,对吧,或是嘴上或是心里,如果一点反应都没有的话,那是很不正常的。还好,经过检验,我绝对是一个很正常的人。。。。。。

开始吧。。。

首先,读者将阅读分为四个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注意:为什么说是层次而不是种类呢,用作者的话说,种类意味着各有不同,相互毫无相干。而层次则是代表着一种渐进和被包含的关系。也就是说检视阅读中包含了基础阅读的要素和能力,同理,主题阅读则包含了之前所有的阅读层次,体现了阅读的最高层次和读者较强的阅读能力。

无论是基础阅读还是主题阅读,都强调了一个最基本的要素-----主动阅读。阅读是一个特别强调主动性的活动,完全被动是读不了的,那么专注力就是必不可少的了,但是专注力并不代表理解力,于是思考就是主动阅读的第二个要素。如果单单是为了阅读而阅读,那么一定是双眼停滞,头脑昏睡,即使没有被动到如此,如果阅读仅仅是停留在文字表面,而不是站在整体框架之上,带着一边思考和一边提出问题去阅读,或者说,由于仅仅对书中钟情的表达和语言很感兴趣,却没有耐心去了解整本书的框架结构、逻辑和内容等实质性的东西,那么,便是单纯的玩味文字,算不得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理所当然地,这本书给予你的回报也就局限于摆弄文字上,对于个人在这方面的提升是没有多大帮助的。

现在想想小时候为了写出“漂亮”的作文,被记忆大量的优美词句,真是一种坑人的写作启蒙。

阅读本身就是一个从了解到理解,并且从中实现个人提升的过程。如果读完一本书有一种破茧而出的感觉,并对自己之前的行为有所反思,那么阅读一定是主动和有效的。

要通过阅读来实现个人的提升,除了主动以外,还有一些技巧是很重要的,如,敏锐的洞察,可靠的记忆,想象以及分析,同时,这些能力也会随着阅读经验的提高而提高

说了这么多关于主动阅读的重要性,说白了,阅读就跟学生听课一样,所有的学生看似都在阅读着课堂,而主动学习的学生一定是在不断产生问题和提出质疑,随着老师讲解和自己思考的深入,通过自己的洞察,想象、分析,问题在大脑中出出进进,脑细胞在沟回中忙忙碌碌,最终,老师与学生的沟通完成,并且最终达成了一致。

基础阅读------终身阅读过程中的最初级阶段

它分为四个阶段:阅读准备阶段、包括有良好的听力,视力,起码的认知能力,口齿清晰,以及个人准备,包括能够与其他孩子一起学习的能力,保持注意力,有耐性以及服从等等。这些准备应该在幼儿园时期就完成。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一个孩子如果没有做好以上的准备就开始教他阅读。他可能会不喜欢这样的经历,以后的学校教育和阅读过程会留下很多痛苦的阴影。尽管大多数孩子的家长都会担心“输在起跑线上”,但是比起鲁莽地提前阅读来说,延后接受阅读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第二个阶段就是认字阶段,这个阶段要求能够理解词句的发音,含义,能够阅读简单的读物并且很喜欢阅读了。

第三个阶段,要求孩子有一定建立字汇的能力,就是能够下从上下文中,猜出不熟悉的字词。除此之外,因为孩子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从而为了“扩大视野”而读。

第四个阶段,在这个阶段,阅读的人就应该被称之为读者而不是孩子了,这个阶段应该能准确的读出书中的主要观点,并且能够与同主题的书进行对比,并且得出结论。这样的阅读能力应该在初中毕业时形成。

很遗憾,我们很多人并没有在不同的年龄段有这样渐进和系统的阅读训练,原因很简单,社会甚至学校从来都没有开展一门这样的阅读课程,明确而又系统地培养不同年龄段孩子的阅读能力。

老师在抱怨家长没有从小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家长在抱怨孩子没有读书的耐心,学生在抱怨没有人给他开一张适合的书单。

总之,都将原因归结于除自己以外的相干人等。。。。。。

我们或作为家长或作为老师,应该何时开始,如何怎样培养孩子们的阅读习惯和能力,我想这是每一个认识到阅读对于一个人终身重要性的人应该补上的一课。课题就叫《如何阅读一本书》,教材就是《如何阅读一本书》。

检视阅读------系统的略读或者粗浅的阅读

让我们先来分享一下阅读前常常出现的两种情况,一,你很纠结你到底想不想读这本书,或者是这本书到底值不值得花费很长时间阅读,你怀疑这本书在花费很大精力读完之后是不是对你有一定的提升。二,你确实没有时间进行仔细的阅读。

这样的情况下,检视阅读中的系统略读就会排除纠结或者帮助你在短时间内汲取其中最最精华的养分。

系统的略读应该不会花费我们很长时间,也必须在短时间内完成,否则它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那么下面便是一些建议,其中的部分内容正是我们在平时阅读的时候容易忽略的。

首先,先看书名页,这样你会很快的把这本书在脑海中分类,并且联想到你读过的类似的书。如果有副标题,那定是极好的,因为副标题的作用就是对主标题的补充,会让读者更加具体地了解书的内容。如《在那颗星子下----中学时代的一件事》。从中我们很容易了解到,这是一本小说类的书,书中作者一定是叙述了一件中学时代发生过的事情,当然,这只是一个很简单的例子。

第二,研究目录页,这就是我之前提到过,人们(包括我在内)常常忽略的内容。这样做得好处就是对整本书的架构有了深入的了解,就像要买一个房子,我们进去之后一定是先看看整个房子的结构是否合理,客厅是阳面还是阴面,餐厅是否是独立的,等等。如果这一步直接省了,直接就看房子的质量,那就不是很理智了。

第三,读一读序言和后记,因为很少有作者不会在序言中将自己整本书的架构和主旨进行说明的,也会在后记中将整本书的主旨或者论点进行再回顾。

第四,挑看几个跟主题相关的篇章来读,尤其是开头和结尾。但凡有学习经历的人都会这么做的。

让我们来总结一下系统的略读吧,短时间内,有选择地阅读,了解整体架构和主旨,确定这本书是否值得花费很长时间仔细阅读。

再者便是检视阅读的第二个技巧-----粗浅的阅读。让我们再来从实际情况出发,来阐释一下什么时候需要这要的阅读技巧。

我们经常会遇到一本很难读的书,接下来,或是不断地停下来查阅工具书或是由于烦躁直接放弃。因为我们从小就被教育,阅读中遇到困难要努力查阅资料去解决它,这样第一个或者就成为了诱发第二个或者的重要因素。

但在这一点上,我觉得不应该是绝对的。如果对其中的字词不懂,还是很有必要查一下手机的。

所以,粗浅的阅读针对的问题是,当遇到一本很难读的书的时候需要用到的技巧。前提是这本书确实值得我们读,也确实对我们会有一定的提升。

那么如此这般,当我们遇到一本难读的书,并且真正值得一读的书的时候,粗略的阅读会对我们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这个规则很简单,“第一次面对一本难读的书的时候,从头到尾先读一遍,哪怕遇到不懂得地方也不要停下来查询或者思考”“与其强迫人们接受装模作样的读法,不如鼓励人们一次性不完整地读完,然后讨论在第一次快速粗浅地阅读中所获得的东西”。这样就为下一步的再一次研读做好了准备。相信我,在第二次阅读中,我们一定会有更深入的理解。因为第一次阅读已经有了相当的了解,第二次阅读就是站在另一个新高度上开始了的阅读。

是时候该开始分析阅读了,这也是本书最重要的章节,最难懂的章节,最容易让人放弃的章节,但是在开始之前,作者又分享了几个常用的阅读技巧和经验。就像在出征前的誓师大会一样,这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准备,可以看出来,作者是一个逻辑性很强且很细致的人,绝不是图财坑人的角儿。

一,一个主动的阅读者会提出的四个问题:

1.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

2.作者细说了什么,怎么说的。

3.这本书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

4.这本书跟我有什么关系。

二,如何让一本书真正属于我们自己

首先,对于阅读来说,在树上做笔记是不可或缺的事情,好处无需言表。前面说过,主动阅读一定是伴随着思考的。所以,读完一本书之后,应该倾向于用自己的语言写出自己的感想,或者总结出一本书,如果浑浑噩噩地写不出来,那便算不上是真正的理解,通常也是因为根本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么。

三,如何做笔记

作者认为笔记有3个层次,结构笔记,概念笔记,辩证笔记(同主题书之间的观点比较),我认为第三种也可以是读后感。只要是表达自己思考的内容,都可以是第三种。

四,培养阅读习惯(读书笔记)

习惯首先是建立在了解行事规则的基础之上,如果不知道规则是什么,就不可能按照规则来行事,自然就谈不到习惯了。这里的习惯绝不是简单意义上的习惯,而是一种按照某些系统的,能达到良好效果的规则,继而终身持续。

“要养成习惯,除了不断地练习和运用,别无他法。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从实际去做中学习到如何做得道理。在你养成习惯的前后,最大的差异就在于阅读能力和速度的不同,经过练习之后,同一件事情,你会做得比刚开始好很多,也就是熟能生巧,一开始你做不好,慢慢就会得心应手,像天生自然一样,这也就是为什么习惯是人的第二天性的道理。”

分析阅读----将一本书生吞活剥

让我们还是先从一本书的开始来开始分析分析阅读吧。(此处足够绕口)

书名,就像我们之前说过的,从书名上看,我们大致可以将这本书分类,那么分类为什么这样重要呢。书中并没有过多的论述。但是作者举了一个很实际的例子。大体意思是这样的,弄清一本书的种类,如同进入一间教室听课一样,你必须得先搞明白这是一节什么科目,因为不同学科之间的学习技巧是不同的,例如,英语课,我们必须时刻背靠在一种外国语言习惯和文化背景上去学习它,否则听起来真是“黑白颠倒”。再如,化学课,我们应该站在微观的角度去看待它,如果站错了角度,哪个老师又能从口袋儿里掏出一个氧气分子来给你看看呢?仔细想想也确实是这样。如果我们以读议论文的方式去阅读一篇散文,想想真是痛苦。。。。。

这就是分析阅读的第一阶段,用书名分类。

接下来,我们就应该把一本书放在X光下面了。

开始我一直疑惑,这个阶段是在检视阅读之后,还是在仔细阅读之后。后来我终于理解了,是在读完一本书之后,所谓的读完,或是仔细阅读,或是粗浅的阅读,总之,是在第一次阅读之后,毕竟任何一本值得分析阅读的书都不是只读一次可以合上入柜的,一次阅读绝对不可能了解全面。也不可能做到分析阅读,至少应该再一次的翻看。

一本好书,绝对不会像是一堆肥肉下面埋藏着一堆发育不良的骨架,也绝对不会是一个瘦到皮包骨头的人。而应该像是一个正直壮年的人,骨骼健壮,肌肉发达,全身没有一块儿赘肉。

同样,一本好书一定是有整体感,前后连贯。并且架构清晰,有血有肉。架构清晰是一个优秀作者肯定会做到的,而血肉又为整体内容添加了深度和广度。如果说,架构是一本书的生命,那么血肉就是一本书的营养。

在X光下面看清楚一本书的架构之后,我们必须将整本书的大纲自己罗列出来,就像书中所说的,作者列出大纲是为了写好一本书,而读者自己列出提纲则是为了读透一本书。

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写出整本书的摘要。对于整本书的内容,如果只是一个模糊的认知是不够的,你必须能清晰的表述出来并且告诉自己或者别人。如果在读完之后,你说:“我说不出来,但是我已经完全了解了”。估计连你自己都不信吧。

这就是分析阅读的第二阶段,列出大纲,写出摘要。这是一个检验自己阅读效果的绝佳方法。也是训练逻辑思维和总结概括能力的技巧。如果不巧,你与作者写的八九不离十。那真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一场完美邂逅。

第三阶段,找出贯穿全文的关键字词,通过这些字词,了解作者的思想。在阅读的时候,我们常常会发现出现频率很高的字词或者观点,这就需要我们紧紧的抓住了。这样,我们便能与作者中途会合,搂着肩膀,听他诉说衷肠。

第四阶段,找出主旨和相关的论述,任何一本论述性的书籍,其中任何一个主旨,都应该是有理论支持的,如果只有主旨,却找不到相关的论述,那就只是作者在抒发自己的想法罢了。想想我们常写的议论文就知道了,论点是需要论据支撑的。这样,我们就了解到了,作者的主旨是什么,以及我们是如何被说服的。

主题阅读---阅读的终极目标

主题阅读是一种针对同一主题,在一定时间内阅读大量书籍的方法,它可以有效避免零散阅读所造成的知识遗忘,思考重复而不深入的问题.

同时,由于在短时间内大量阅读相关内容,可以有效加深记忆,多角度、更全面的理解同一主题思想,最重要的好处是,当完成阅读之后,有效的形成框架性思考,非常利于将实用性书籍中内容应用到实际中来.

1、找到相关章节——记住,自己的主题才是重点,而不是在读的书。把所有书目粗略略读一遍,找出相关章节。
2、带引作者与自己达成共识——创造出自己的一套词汇,把作者的专业词汇转化为自己的。
3、理清问题——确立中立的主旨,按顺序列出和自己主题目的相关的问题,让作者回答。
4、界定议题——确定同一个问题的不同意见,整理出来。
5、分析讨论——把问题和议题按顺序排列,以突显主题。保持对话式的梳理和客观,及对某一议题,要从书中引用原话。
注意:主题阅读前,粗浅阅读是必不可少的,通过略读可以确定书目,从而进一步简化书目。

后记

这本书读了两次,准确的说是1.5次,因为第二次并不是从头读到尾,只是翻看和回顾了重要的论点及其论述以及下划线部分。但就是在这0.5次中又收获了更多,对这本书的结构和之前不甚理解的内容有了认识上的新高度。

很庆幸自己坚持下来了,让我对阅读这件事,第一次有了系统性的认识。

当读完内容之后,又一次回顾它的目录时,对其结构的逻辑性以及对作者本人严谨的治学态度肃然起敬。就像遇到一位本就倾心的女孩子,结果又发现其内在更美,真是幸福的没谁了。

然而,作者也并不是只对阅读进行乏味的指导,关键还针对读者不同时期的困难和心理障碍揭露的淋漓尽致。正是这种“揭露”,让读者感觉作者不是高高在上,而是与我们感同身受,或许曾经与我们同病相怜,这样就大大增加了读者的好感和自信。这便是良心作家的用心良苦。

这是一本实用性很强的书, 主要针对论述性书籍,但是作者也好几次提到,虽然不能完全适合其他书籍,但其中的道理是共通的。而且作者也简单叙述了各种类别书的不同阅读技巧。其中最令我同意到极点的便是关于工具书的使用和小说类书籍的阅读。

这也让我想起,大学时期的一位老师说的话,不是谁都能拿本字典学会英语的。当时不懂,现在想想也确实是。

书中提到“毕竟工具书对矫正无知的功能是有限的,它也并不能帮助文盲。” 我的理解是,使用工具书的前提是,你必须先对自己的问题是很明确的,并且知道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工具书,什么样的工具书能解决这类问题。否则,在完全迷茫的状态下,即便是拿起了工具书也无从下手。当然了,当今工具书的使用已经越来越少了。毕竟,这本书初次出版于1940年。作者是绝对不会想到,多半个世纪后,一个叫被做“internet”的东西竟能代替无数的工具书,而且查阅起来是如此的方便,快捷,而且只要稍加筛选,比对,便能得到需要的资料。

但,即便在internet已经基本囊括了所有工具书的时代,书中的两点我认为还是绝对靠谱的,那就是你必须问出一个明确的问题,并且了解你要借助的工具书。

另一个感通深受的便是关于小说的阅读,首先是速读,保证情节在自己大脑中的连续性,以免出现断点。其次,让角色进入你的心中,你进入角色的世界,相信其中发生的事情,不要怀疑。只有这样,才能最终评判这个故事是不是符合常规和理智,再决定是否领悟他的领悟,借鉴他得经验。再有便是,即便对其中的人物不能一一记住,那也没有什么大不了,只要记住主要的人物及事件就可以了,因为很多人物与事件的出场,本来就只是用来映衬主角的心里和行动的,或者说是,他们的存在就是为了让你更加了解主角。最后,作者对小说的不可或缺性做了分析。

“小说能满足我们潜意识或意识中的许多需要,比如,我们总是怀疑生活的不公平。为什么现实中好人受苦,坏人却成功?这个事实在现实中也遭到了千夫所指。但是在故事中,这种混乱又不愉快的情况被矫正过来了,于是,我们感觉格外的爽。对于,书中的角色来说,作者就像是上帝,依照他们的行为,公平地给予奖励和惩罚。这样的小说能满足人们,给人们一些想要的东西,平息心中的愤慨。我们不能确定真实的世界是美好的。但在伟大的作品中,世界多多少少是美好的。在一个好故事中,能满足我们的故事中,至少应该做到这一点。关于一个坏故事最惹人讨厌的一点就是,一个人受奖励和惩罚一点都不合理。真正会说故事的人绝不会在这一点上犯错。

“大悲剧也是如此。可怕的事情发生在好人身上,我们眼中的英雄不该承受这样的事情,但最后也只好理解命运的安排。而我们也非常渴望与他分享他的领悟。”

所以,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大众喜欢的电视剧总是千篇一律,从白马王子爱上灰姑娘、好人好报恶人天谴、英雄出场力挽狂澜、再到近几年很红的主题---草根逆袭成功上位,无不迎合了大众的心理需求,满足了大众在现实生活中难以达到的期望值,也矫正了现实生活中令人焦虑的现象。

今年暑假一口气读了《曾国藩三部曲》,大约100余万字。这是一部关于曾国藩官宦生涯的长篇小说,从其意气风出山发操办团练,中途遇挫,灰心至极,回乡丁忧,到再度出山力挽狂澜,成功镇压太平军,继而官至极品,官场生涯也达到了巅峰,再到天津事变,背负卖国骂名,悔恨病倒,身心俱疲。最终,在一个黑雨滂沱的夜晚,灯枯油竭的曾国藩,紧闭双目回顾一生后,最终,也无法逃脱是非功过容后人评说的无奈。

书中出现了大量的人物,说实话,到现在我依然能记住的并不多,但对于其中的重要人物及事件还是很清晰的。很多人物的出场映衬着曾国藩识人相面,知人善用的独到之处。书中大量的引用了《道德经》,儒教,佛教的精髓及具体运用。并描述了曾国藩一生清廉为官,严格约束家人的高尚人格,尤其,对于自己的子女更是严格到苛刻,其家训在本书中也收录不少。

这是一套历史小说,也就是说兼备了历史和小说两方面的事情,我们知道,历史是被记录下来的,就像传话一下,那么多少还是会出现纰漏。但这并不意味着作者完全是在杜撰。历史小说是作者从看待历史事件的某个角度出发,结合作者了解的史实并推测、猜想而来的。而我们需要读出作者的角度和其中的观点。至于史实,又有谁能检验呢?如果抱着一种打假的态度去读历史,会是很可笑而且没有收获的。就像在5毛超市搜寻经久耐用的东西一样,心态错了。

毕竟,历史前面是没有证人的,而所谓的证据,谁又能保证所有的历史事件都有强有力的证据做支撑呢?

就像,上面提到的书一样,作者很倾向于黄老学说,否则,他也不会通过这本书,从自己的角度诠释《道德经》。这就是作者的角度和偏好,读出来,读懂了,便好了。

从小便听说,书由厚读薄,再由薄读厚。这其中的真谛和感受对于我来说姗姗来迟。但又何尝不是不早不晚呢?

毕竟,读书这件事,无论从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迟。

好了,合上,入柜。

编辑于 2016-09-24 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