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苏小姐 的 游记 —— 当新媒体艺术变成旅游景点

了不起的苏小姐 的 游记 —— 当新媒体艺术变成旅游景点

12月初,我和朋友去纽约看展览。一直很想去这几年很火的纽约新当代美术馆(New Museum),恰巧这时是我十分喜爱的新媒体艺术家,皮皮洛蒂·瑞斯特(Pipilotti Rist)的一个大展,号称是纽约的首场survey show,于是跟小伙伴二话没说就去了。

展览网站:Pipilotti Rist: Pixel Forest

时间从2016年的10月26到2017年的1月15日,喜欢新媒体艺术和装置艺术的朋友,推荐你们还是在展览结束前去看看。

我之前做过一次知乎 Live,讲的是 如何体会装置艺术,在里面我讲了一些为什么我们需要到现场去看展览的原因,还有哪些作品,尤其是装置艺术这个门类里,是必须去展览现场才能最大程度地感受到艺术家的创作心思和表现手法的。我举了很多例子,但是忘记了说Rist,后来我每次想起来,都觉得是一个莫大的遗憾。

讲真,我隔着屏幕看过很多Rist的作品和展览图片,但是当我走进新美术馆的二楼展厅时,看到眼前的景象时,还是忍不住Wow了出声。

整个展厅里是黑的,但是多部大面积的投影给展厅里提供了足够的光源。投影里出现的画面是巨大的鲜艳花朵,巨大的嘴巴慢镜头吃着鲜美的草莓,洁白的羊群穿过绿油油的草地,等等,这些移动的画面有的投在墙上,有的迷离地流动在地板上,更多的是投影在从天花板悬挂下来的白纱上。这些白纱还层层叠叠,人们穿梭在其中,既改变了画面的内容,也改变了白纱流动的形态。

怎么说呢,以一个很俗气的第一印象来说,就是——走进了仙境。

最要命的是,这展厅里还放着音乐。

一种类似于吟唱的,很民谣,很迷离,很梦幻的感觉。所以说,批评家用“沉浸式”的体验来形容Rist的作品是很准确的。我之前只知道她是喜欢大面积投影,多部投影,参与式互动,没想到她的视频还是有声音的。

当你看见小羊群走过草场,就有风吹过草丛的声音;当你看见巨大的郁金香花瓣绽放,似乎就有手触碰花朵的声音;当你看见带胡渣的男人张开他的嘴,就好像听到了草莓汁流进他嗓子眼的声音 —— 其实,我并不确定我真的听到的那些风的声音、树林的声音、流水的声音,但是,伴随着那迷幻得要命得吟唱背景音乐,还有这些让人挪不开眼睛的巨大流动图像,我觉得我听得比任何时候都清楚。

在这种迷幻的,好听的,好玩的,又好看极了的环境里,各种对新奇事物抱有极大热情的艺术观众开始流露出“世俗化”的本性。

手机不离手,各种自拍,摆拍,延时拍,然后赶紧上传照片去FB和Instagram,一定要带上此处的地址标签。

其实这种“世俗化”必须要打上引号,因为在这一个标榜着当代艺术、新媒体艺术、新艺术形式的“新美术馆”里,本来的目标受众就是年轻一代的艺术观众,而拍照对他们来说,就和呼吸一样正常。

与游客扎堆儿的大都会和高冷专业的MoMA比较起来,新美术馆里的很多观众都是20岁到30岁的青年人,从穿着打扮和言行举止来看,也是比曼哈顿上东区一带的美术馆里的人们显得更加嬉皮和自由。这一批标榜着个性和新潮的人类几乎是生活在网络世界里的,各种社交媒体对他们的影响和控制应该是达到了人类历史的最高潮。

纵然Rist在作品里用镜头放大和慢动作让人们沉浸在了“美”的海洋里,各种鲜亮的颜色,树林、花朵、阳光,给人无限的美感。但对于很多在这些画面前自拍和凹造型的年轻人来说,一张照片里的作品美不美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的还是要自己美。

我也不能免俗,摊手。

遇上了这种精心设计好的光影舞台,还有once in a lifetime的观赏体验,再加上Rist的名气,给我一个镜头,我还你一个360度的到此一游纪念照。

其实,人的参与,有意或无意地改变着投影的形态和内容,未尝不是Rist的本意。在她以往的作品里,她就有点自传性质地带领观众进行了一次在她的“视界”里的旅行,展露了自己的身体/人体内部。她喜欢放大特写各种皮肤的纹理,微小肌肉的皱纹,腿毛遇水时所产生的图案。

她的画面甚至是有点直白地让人不好意思,随着镜头,我们可以看见“抚摸”、“吞咽”、“揉推”等私密性的动作,人体肌肉的不同纹理和那些花朵一样,在巨大的投影画面中绽放。这些身体的图像还常常与自然的特写镜头重叠,就像是那迷幻的背景音乐一样,这是艺术家Rist故意模糊自我与外部的分别。

如果说Rist她的投影作品旨在探索人体内部与生活外部之间的关系,探索个体是如何与自然界交流的,那么大体上,她也营造出了这样一个“景观”式的作品氛围,让人们有意无意地像来到高山流水的自然景点之中,忘情地去用自己的身体组织去与这些视觉信息进行个人化的互动。

在二楼的另一侧的一角,(Pipilotti Rist, “Ever is Over All”),声音视频装置,投影画面和投影内容与Rist2014年在伦敦Hauser & Wirth画廊举行的展览“Worry Will Vanish”(2014)相类似,人们可以脱掉鞋子,自由地睡在、坐在地毯上,或是靠在一起,观赏这个作品。

二楼的另一角,Rist制作了一个迷你的居住场地,模型上还有路灯和树木,背后的墙面上巨大的投影画面模拟着各种天色的变换,前一秒还朝霞满天,后一秒就要日落西山。

走过模型那一区,接下来的这一段装置设计让我眼前一亮。这可以说是整个展览中最不像“旅游景点”的部分了,人们要自己站进去特殊设计的“观赏台”才可以看到里面的显示屏播放的内容。而这种剑三角状的外观设计又十分有未来感和科技感;同时,这一段也是这次展览中,唯一的一次你可以一个人好好独享一段视频的体验了。

正因为人们的参与和对于投影内容的一定程度的变形,Rist的影像装置才显得更加变化多端。如果说二楼的这个层叠白纱的投影形式可以用“飘逸”来形容的话,那么,三楼的布置则可以用“闪烁”来总结。(是的,这个展览规模不小,整个新美术馆的二楼、三楼、四楼都被Rist包了。)

刚进入三楼的这个展区的时候我误以为自己走进了春晚的录制现场,红红绿绿,花枝招展,一时间我感到自己的身在一个热闹的庙会,过一会儿又想起来七岁那年去桂林参观过的七彩溶洞。总之,我还没见过哪个美术馆变成这样子的。

这些发光变色的塑料灯,从天花板掉下来,密密麻麻,层层叠叠。你甚至需要像唐三藏走进盘丝洞那样的,拨开云雾才能走进到展厅的中央。

而这一设计,由于视觉冲击力过于密集,过于强大,也让三楼的这部分成为了自拍行为的重灾区。各种姑娘们,汉子们,汉子帮姑娘们,拍的不亦乐乎,忘乎所以,时常有长发挂在了灯泡上,男友退后撞到了身后的一大片作品的诸如此类的事件发生,搞得美术馆不得不每隔两米就安插一个保安,以确保Rist的展品不被破坏。

可以说,这个作品充分体现了Rist的展览核心,Pixel Forest,我们在这盘丝洞一样的眼花缭乱里,被各种人为的、科技的、数码的色彩和图像包围,就像是一个茂密的丛林,盘根错节,仿佛是阿凡达里的画面一样,会发光、会变色的花朵和小昆虫把自己的眼睛占满。

在这种真的4D阿凡达森林里,说着各种语言的少男少女们都欢聚一堂,甜美的笑容透过闪烁的塑料灯,永远滴留在了数码的记忆里,和云端的网路上。

这种作品受欢迎的程度是我这几年看过的展览里数一数二的。人数的爆满,在各种社交媒体上的自发性宣传,景色的逼人超越了艺术的哲思,这些并不是贬义词;相反,这样的受欢迎程度是有他的原因的,艺术家知道人们爱看什么,爱怎么看;而新美术馆在选择举办这样一个精心策划的展览时,也当然喜欢和希望自己的展览受到了门庭若市的宠爱。

除了这些如嘉年华和圣诞节一样迷人的灯具装置之外,Rist的影像片段,一块大面积的投影作为此片“森林”的远方天空,也同时满足了人们对于现实千变万化的重塑的期待。

这些忽明忽暗,颜色千变万化的灯的藤蔓,就像是热带雨林里闪烁的蜘蛛网、滴着露水的叶子、或者人们眼球里倒映出来的天色,配合着后面背景墙上的流动图像,让人们在大量诱人的图像中感到头晕目眩。不过还好,身体不适的话,就可以席地而坐,或者干脆睡到Rist给观众准备好的懒人沙发上去。

都说新媒体艺术,尤其是影像艺术(短片、视频、投影艺术)因为其图像、动态以及声音等因素,在跨越语言的障碍和语境的限制方面要比其他艺术形式显得更为容易成功一些。而这些东西似乎在Rist的作品中似乎完全不会被考虑进去。

在Rist的这个展览中,一切她管用的技法都被放大了。视觉效果之成功让人几乎就要忘记这是一次美术馆里的体验。什么语言、语境、语法、寓言,关于这些艺术手法的解读,和有关这些解读而障碍和限制了艺术的担忧似乎完全不适用在Rist的身上。

相反,到Rist这里,这些大写的艺术的障碍和限制完全消失了——因为她的作品仅和体验有关。

在展览的最后一部分,新美术馆的四楼里,Rist给拍照拍累了的“游客”们准备了一个十分温馨的休息区。

观众们在进入这一展厅时,需要先脱掉鞋子,然后选择一个床铺,或者考虑要不要和一个陌生人同床,睡上去,选择自己喜欢的舒适姿势,观赏天花板上的投影画面。

这是一个全新的,观看艺术的角度。

同时,这种象征着亲密关系和暧昧空间的设计,似乎表达了艺术家有意释放的某些关系——一种存在于我们的世界中的社会抑制物,一种与陌生人共处一室的尴尬,一种面对艺术二字大写的迷茫和恐惧。

刚进入展厅时,观众会首先看到横七竖八地睡在一起的人们,他们看上去很放松,很享受,身上还有五彩斑斓的流动投影;然后找下一处空位,抬头便可看见天花板上的两块巨大的投影。它们像是两个水洼,或者是两块小小的池塘。边沿呈现出荷叶的模样。

这两片大荷叶里充满了水塘里的世界,有水草,有玩水的脚丫,有翻滚的气泡,一切都被放大了,都变清晰了,都感觉缓慢了。我们在床上躺着,看着天花板上的水中故事,就像是小时候妈妈给讲的床边童话,又感觉是人在滑入梦境前一秒里看到的景色。一切都是迷离的,美丽的,诱人的。

如果说在二楼和三楼的奇观异景中,人们几乎要忘记了自己的观众身份,而整个场所似乎也要从美术馆变成到此一游的旅游景点,最后四楼的这个ending piece到似乎是又把人们拉回了正轨。

在这个不可以触摸,不能直接互动,不适合拍照留念的作品设计里,人们选择乖乖地放下手中的自拍相机,开始变得安静,开始变得心平气和。

人们躺着,闭着眼睛也能听到那潺潺的水声,眯起眼睛来就能看到满眼的碧绿,一种舒适和安全的心情改变了本是严肃和官方的美术展览场;人们变成了可以亲密接触、但也不会尴尬的“家人”,共享着一个梦境。

终于,在这个部分,人们选择用自己的亲身体会,全身心地投入到一个“体验”的过程里。这个过程不需要记录,不需要证明,不需要炫耀,这个过程就像是一个甜蜜的梦境。

编辑于 2016-12-21 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