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05 博士之后:大学老师?博士后?还是就业?

vol.05 博士之后:大学老师?博士后?还是就业?

研究生的确挺辛苦,但是还得是考虑毕业之后的出路。

在这一期,我们继续聊聊那读博士之后选我们有哪些选择。虽然说选择很多,但是无外乎教职、博士后、以及投身于工业界。在这次内容里,我们从自己的角度谈一谈每个方向内为外人所不知的一些体验。

ps. neurotree真的很有意思!!

---

【本期成员】

华沙,心理学博士,高校青年教师(知乎: @华沙,微博:Dr华沙 ,b站:华沙_Warsaw)


Feitong Yang,心理学博士,搜索引擎公司软件工程师(知乎: @Feitong Yang


赵思家,牛津大学神经科学博士后(知乎: @赵思家微博:@赵思家Scarlett)


---

【提要】 工作之外的社交a:通过做义工来适应当地的英语口音,结交当地的朋友 实验室里的社交b:如何与(不同文化背景的)科研同事相处 别忘了“研究社区”!它对博士培养也至关重要 趣闻:如果从基本建设来看,欧美国家相当困难。我们离开中国这种基建大国,出国留学完全就是一种“制造困难也要上”的奇葩行为。 不要忽视“附近”,它会决定你的学术观点 最后,那我们该如何选择?追逐潮流?顺从本心?还是排除法?

---

【后期剪辑、视频制作】华沙

【文案、音频转文字、视觉设计】赵思家

【互动方式】 如果你有啥想法和建议,或是想加入我们,随时私信、去知乎专栏上留言或是直接给我们邮件:keyanshenghuo@gmail.com。

【收听/收看方式】

知乎(视频特供!)

b站:

喜马拉雅fm:

网易云音乐:


---

最后,这是知乎特供的文案!

华沙:大家好,我是华沙,
思家:我是赵思家。
华沙:欢迎来到今天的科研这种生活方式。可能对于很多朋友而言,博士已经是一个遥不可及的位置,对于我们这些真的拿到博士的人而言,博士只不过是未来工作的一个开始,工作有很多可能会有人接着做博士后,也有人如果运气比较好的话,可以直接去做教职,而且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博士投身于工业界博士到底会有什么样的去向,这些去向到底有什么好有什么坏?正好我们三位代表了这三种传统的去向。
思家是现在正在做博士后,我直接是回国作者教职,而Feitong已经投身于工业界,绝大多数的博士如果想要留在科研界的话,在现在的科研界情况下,很多人都会去做博士后,博士后到底要不要做?它有什么意义?我觉得这里肯定得要听一下sijia来说了。
思家:从神经科学的领域来讲,对于博士毕来说,想要留在学术界,做博士后是一个标准答案。真的是没有人读完博士就能够去做教职的。而且我要提醒一点,对于很多人来说,因为我很多时候跟大家说我在做博士后,他们第一个反应你是在读博士后,很多人还以为这还是个degree。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博士后是一个职位,它并不是一个学位。
华沙:其实我挺好奇两个问题,第一个就是说我们为什么会把博士后要当做读呢?为什么很多人都会说你是不是在读博士后,为什么给大家这种错觉在?
Feitong:因为别人不懂。
思家:我也觉得。是因为很多人以为博士后跟博士博士是一个学位,博士后是另一个学位,因为它们俩听起来太像了。
华沙:这倒是。但是都已经加了一个后,按理说应该不是那么想了。
Feitong:没有,你看硕士和博士差什么差一个字对吧?博士和博士后又差一个字。那再读一个。
华沙:我觉得其实这个可能是大家的一个误解,如果能解开就最好了,不过我觉得这个问题我是真的想问思家这点我很清楚,神经科学,尤其是做偏bio的neuroscience那些人的话,如果不去做一个博士后,或者说甚至不做两个博士后,基本都找不到很好的教师,但是这样的一个分歧到底是从什么时候来的?从神经科学真的是很早很早以前,100年前还是说50年前就已经要开始要做若干个博士后?
【附:神经科学neuroscience其实根据研究对象,分为Human,Animal,以及偏bio的方向】

思家:我不知道,我也没有专门去调查这个事情。但就算你现在给我个教职,我也不会接受。因为我知道自己还不够的 independent(独立自主),我还没有到水平能够自己经营实验室。从我个人角度来看,做博士后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我是想扩展见识,到神经科学的其他领域去学习一下,需要从其他的实验室吸取一些经验和知识。那么博士后对我来说很重要,这是如果我已经变成一个PI了,那就不可能了,对吧?
第二个就是更实际的问题,我实在是找不到教职的。这个阶段,你没有博士后怎么首先没有足够的研究,没有足够的publications。我还没有想好我的比如说再过10年我进入 p I得到一个教职之后,我就要开始去试图攀爬怎么讲教职的塔了对吧?
华沙:我要插一句英国的Reader应该不在这个不是一个完整的说是一个踹,你可以从senior lecturer直接到 Professor,也可以senior lecturer reader,Professor这两个并不是完全并列。
思家:但是reader是跟其他国家相比的话就是个副教授的阶段。英国的科研路径是这样子的,lecturer(讲师),到seniorlecturer(高级讲师),然后是Reader(等于副教授),然后是教授。但也有很多人没有当过讲师,他们进学校的时候就没有教学任务,直接就是研究人员,就从reader开始。当然每个学校也有不一样的规则,但大致的来讲,整个线至少也要爬10年。我的导师爬了10年,从博士毕业后爬到professor花了十年时间。十年不算长,但对于很多人来说,你要是在某一个阶段,还没有拿到professor,那一辈子都拿不到professor了。(非升即停)
【华沙附:我还是觉得Senior Lecturer更对应副教授一些】
Feitong:你们都不考虑还有没有 professor的空缺吗?
思家:我的印象是英国这边没有像美国和德国那么的恐怖,并不是得等那个教授“哦豁”了才能够让你去当教授,英国这边不存在这个问题。我知道在德国当教授很严格,真的是坑少萝卜多,大家都等着前面那棵萝卜走了,把那个坑腾出来,才能轮到你去申请教授。英国这边没有那么难,可以说英国的大多数学校得到教授职位相比于美国和德国是比较容易的,其他的国家我不了解。
Feitong:美国你tenure track就排6年到7年,还只是拿到一个tenure track,然后可能拿到一个associate professor,你就能不能到professor那就是之后的事情。
思家:是的。我导师产量不高,但她的研究质量比较好,同时也得到了很多同行的支持和学校的支持,才能在毕业10年后就拿到教授的级别。但她拿到教职也早,差不多做了一个博士后就拿到职位了。40岁左右就是正教授了。
华沙:而且还是UCL的正教授。
思家:是的。但就以她这样很成功的姿态,她也认为不做postdoc是不大可能的,至少现在不大可能了。
华沙:好,那么思家的意思其实可以说是两点,就是不是简单的而言,别人都做,所以我也要做,而是在这个领域真的想要做pI无论是你的硬的录取的条件就很高,同时对个人的要求也很高,就是你拿到了他,假设你并不能做得足够好,其实还不如再晚一些拿到。
思家:对,我的理解是这样子的。
华沙:那么其实这可能对很多听着这个节目的一些念本科或者念硕士的小朋友会听起来非常的惊讶,因为可能在他们的观点里面已经受过了一次冲击,就是上了大学之后就一切都轻松了,没想到可能还需要再做一方面的研究,必须得再接着往上爬的博士,但博士完了之后可能觉得已经是工科的一个攻克的一个高峰,其实只不过是下面科研生涯的开始。
思家:上一期节目里Feitong说了一句话:“做博士之前就要想清楚到底自己到底要干什么。”我很认同,做完博士之后,我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更加清晰了,但是博士毕业后的我还要把它变得更加清晰,而博士后就是一个阶段,让我得更让它变得更加清晰的一个过程。
除了博士后,实际上我还有一个选择就是做fellowship,就是申请自己的资金,我可以拿着这笔钱去其他的实验室学习和工作。(比如英国神经科学有“Wellcometrust”)
华沙:有点访问学者的味道,或者说有点Co-PI的味道。
feitong:不一样,fellowship自由度高很多,而且它的这个钱是给自己的,确实有点像访学的味道。
华沙:那就是更像一个访学,就这点我可能得跟听众说我自己没有做post doc,所以我可能对它本身是有一定的误解的,就有点类似于我在第三期节目里面说的一样,我想象中的科研可能还是那种我喜欢的不是我想象中我很清楚科研是什么样,我喜欢的科研可能还是100多年前那种味道,所以说自我的观点我不得不承认有点狭隘,就是说如果我有能力拿到教职,为什么我就不直接去拿教职,所以说我有offer的时候,我就直接去拿了教职,而没有选择做post,到当然也跟我的领域有关系,我的领域虽然跟私家我们三个可能都有点沾所谓的认知科学,但是我们的子领域差的还是挺大的,尤其是我的领域跟你们其实差的挺多,所以有很大的特点是在于我自己研究的领域,就是我们认知心理学也有很多人是需要做postdoc才能找到好position,但是我做的领域,至少我个人感觉做postdoc,除非我要换方向,否则对我的提升意义不大。
思家:但是要说明一点,如果咱们俩同时去找教职,我们两个去的系都不一样,对不对?所以说不一样的系的教职对申请者的期待是不一样的。所以说不能够完全的做一个比较。但是我至少对于很多很远的人来说,这是个值得讨论的一个问题,因为很多人就会automatically认为我读完博士后就应该去当大学老师了。实际上中间还是有一些其他的选择可以去试试看。但我还要说明一点,就是在你刚才说就是要换领域或者转专业,对我的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我需要我想去其他的领域里面学习一下,所以说博士后是个很好的机会。可能有人会说,直接多读一个博士嘛,但其实做这样选择的不多,因为可以直接做博士后来取得这样的知识。直接给我论文就可以了,我不需要再来一个degree。
华沙:你就不想要一个MD,PhD这样的title,这个title我觉得是最硬的title。
思家:我是得不到MD-PhD这个title的,因为我开始的track就不对。我身边很多人都是MD-PhD,你先得先是一个medical student,在成为医生的这条路上了,然后你中间在第4年第5年或者甚至更晚一点的时候,去做research,然后顺便拿个博士学位。一般医学院训练过程中,也会要求学生去研究所做一年的研究,而有一些学生就会申请延长这个研究的时间,尝试读一个博士,暂停他原本的医学学习。等博士拿到以后,在回去继续读医学。如果我能够拿到md-Phd,那我就太了不起了,我就专心学术完全不干其他事情了。
华沙:我要你还要做postdoc吗?就MD-PhD完了之后。
思家:还是要做的。我现在同实验室的博士后同事都是MD-PhD。也有人是先做完phd,现在做博士后,马上回去在读md。
华沙:反正就是说他们需要更多的training。
feitong: MD-PhD 很强的,人家residence(住院医师)那个时间比post-doc的时间长多了。
思家:他们完成了这些训练之后,虽然辛苦,时间很长,但因为他是医生又是科研工作者,比我们这种只有Phd的博士路子更广,能做很多需要有医生certificate才能做得实验和研究,比如说给被试用药(如,研究多巴胺对一个现象的因果关系)。比如我现在在牛津的导师就是牛津当地JohnRadcliff 医院的神经内科医生,他每周花两天在医院里看病人,剩下时间做研究。
华沙:其实我们说到现在都在谈的是学术背景的一部分,就是postdoc可以对我们的学术方面有更大的提升,甚至可以教给我们一些我们在PhD里没学到的东西,但是思家刚刚其实在一开始提了一个有趣的点,就是在于他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你刚刚开始说了一句说如果现在给你做平安,你都不一定会接,因为PI(principle investigator)本身是还需要另一套skill set,PI可不只是一个高高级版本的博士生,或者说叫就是说更高级版本的博士,他应该是需要要申请funding统筹管理这些能力,我相信思家想说的是这些部分对吗?
思家:也不止如此,虽然那些我没有准备好,但很多时候不需要准备好再去做这个事情,我拿到教职之后再去学习也是可以的。从我的角度来看,我做博士后并不是随便去为了找份工作,而是能让我的职业天花板更高一点。我认为做完这个博士后,我应该能够得到一个更好的教职。
Feitong:我觉得这里有两个问题我们可以说的。第一,博士后它的产生可能是由于现在学术界有很多博士,但教职少,然后这导致教职的要求水涨船高,所以博士们需要通过更多的这种时间和training来得到更好的资质。第二,不同人的选择不一样。比如说你想去MIT或者是哈佛这种地方拿到教职,那你就必须要有postdoc,但如果你去别的学校可能就不需要postdoc了。如果思家现在以她UCL PhD的工作成果回国找工作,她其实也可以找到一些学校需要这样的 postdoc经验,也可以找到教职或成为独立的PI的,但是这可能不是思家想要的。博士后它有主动的一面,也有被动的一面。
华沙:对,没有那么多position给我们了。
Feitong:就是说你找不到工作是吧?你就只能够去找 postdoc把我们的简历填的更满一些。这确实是和学术领域有关的,比如说神经科学这种领域。认知科学曾经也不需要,但是慢慢的要一些,然后像什么金融领域其实也不需要做postdoc,但是最近也有开始做的。还有像物理、数学这种,现在也开始要了。
华沙:我其实特别担心的一个点也在这,比方说postdoc的时间内,你postdoc发的论文的数量没有赶上这三年的学术通货膨胀岂不是亏大了。
Feitong:对,但你也可以这么考虑:你的postdoc去一个比你博士更好的lab,在有相当程度的独立研究的能力后,把postdoc这三到五年当成是冲刺的过程。然后还有一部分是向思家说的,你再给自己准备一些内容,然后使得你在将来的接下来的tenure track或者是 professorship的这条路上走的稍微轻松一点。你不会把所有的postdoc的工作都在postdoc期间发掉,你需要等留一些东西,然后等你要冲击tenuretrack时再发。
思家:我补充一点,做博士后还有个好处就是可以让你的学术混血,强迫让你的独立起来,扩展合作范围。如果我在其他地方做了博士后,很自然的,我就有另一批的是研究是和其他人做的。这让你的学术家族谱更加丰富。
华沙:思家你在neurotree上吗?
思家:我在。neurotree是一个网站,大家把自己的博士导师的名字写上去,然后你就看到这个博士导师的他们的导师是谁,进而看到自己的学术祖先是谁。
华沙:还挺有意思的,第一次发现的时候其实不只是neuro-tree的,甚至别的领域都有什么psychology tree,Physics tree,又很多的tree。我们只是都跟neuroscience有点关系,所以都放在这儿。我看到你(思家)的tree了,Feitong在上面么?
思家:你应该在我在我们实际上都可以算一下,我们到底各自有多远,有些时候是可以发现自己都是远亲,但有可能我们不是因为我们的领域差别有点大。
华沙:思家我大概看了一下,你往上4代的family没有跟我有share,所以我觉得可能有点够呛。
思家:但是比如说拿neurotree(来说),我们在去参加听觉的同行业同行去开会的话,基本上大家都是远亲都是亲戚,你一个领域的基本都是。
华沙:对了,思家,我跟你的第一这边的main distance是16.31,我不知道这个差的多大远是吧?
思家:有点远。
华沙:好的,我再看一下Feitong,不知道Feitong和我距离如何,实际上你其实也可以看一下我的。
Feitong:但反而我觉得各个国家的不是看哪卡天哪,但是我觉得博士后在不同的地方还差别蛮大的,比如说在美国的话,博士后还挺长,就3~5年,不知道我是不知道是不是对的,也不一定3年应该比较多了,5年那种有点挺多的,两每年一签2年,然后一个然后完了之后再看你需不需要,第二个特点就是两年,但是很flexible的你可以继续续每年签。
因为这个和jobmarket有关系,你今年没有opening,比如说像今年这种covid-19,大家往整个市场就惨不忍睹。你就多做一点了。
思家:这种我所知道的post DOC基本上都是fix time,就是说大家就要意识到一点,就是博士后实际上是一个合同工的状态,是一个很惨的状态,非常的不稳定,然后也不能叫是不稳定,对,我觉得可以用惨来说,你想想我都28岁了,我都不知道两年之后我在哪。
华沙:天我都多少岁了,
思家:我们俩差不多大。
华沙:在tunnel track上更惨。
Feitong:我觉得不同的时候有不同的压力,不同的时候有不同的惨法,对。但是博士但是博士后期间确实有这个问题,就是说你合同结束之后,这就像你去读一个硕士一样,就是说在短暂的时间内你就会有换另外一个身份或者是另外一个地方去生活。当然除非你成为千年老博后是吧?但是没有一个人他是主动愿意这么做的。
思家:所以对这个肯定不是一个理想的状态,可能大家都是希望。实际上就说到说回去,实际上,就是Feitong说的总结特别好,有些是主动的,有些是被动的,也不是说有些人是主动,有些人是被动,而是说某些选择是主动,有些某些选择是被动的。
华沙:科研其实也是在时代的大潮之下,就像学术的领域跟学术的理论有兴衰一样,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或者科研上的选择,有的时候也由不得我们,就像我们说的,如果job market不太好的话,有的时候真的由不得我们。
有点残酷,今天好像说的有点大家都有一点,但是对有很多不同选择,博士后只是一对有不同的选择。我们来说点开心的。Feitong,你现在在跟我们的选择就不太一样了。你现在去选择了相当于是工业界。对于我跟思家而言,我们都会还是算在研究大的领域里面,所谓的传统的研究领域,我不否认科学术界就工业界也需要研究,我们俩还是在一个传统的比较经典的所谓的科研的道路上,而你好像并不是在这条道路上,你觉得你的选择现在而言可能还是比较少数的,尤其是在我们这个领域而言,但你能说说你的选择和你当时为什么做这个决定吗?
Feitong:我觉得也不算少数了。
思家:觉得50%了。
Feitong:你去想现在教职越来越少了,那还不得就做我们这种选择。
是这样,大家读大家对于博士的期望还是处在一种你读完博士之后,你要从事这种科研的这种职业很多人又把科研的职业带简单的等同于去大学,但是实际上这条路是只是多条路之一,对吧?
你做科研的话,其实你还可以去研究所,现在在我说工业界的工作之前,我先说一下研究所,现在国内国外私立公立的研究所有很多公立的研究所,比如说中科院它有一些研究所,他研究所的话,你的科研生活就和你在学校里面的科研成果是完全不一样的,你就不存在教学的这样的一个压力,你直接研究就可以了,你的代理生活研究,你这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科研人员。
华沙:不一定也有些研究所也是有授课任务的,并不是完完全全的可以屏蔽掉,
思家:ok,现在少嘛。
Feitong:对的。你如果说你做科研的话,你终究还是要带下一代的科研人员,所以你的教育任务是还要有的。那么只是这一个范围问题。大学的话你会有给给所有人开课这样一个,比如说开开一个500人的课或开一个800人的课,这样的一些其他的要求吗?现在还有一些私立的这种研究所,国内现在也在逐渐有,美国就更加明显,比如说adam institute对吧? HHMI这种institute,这种他们会有一些资源的资金,然后你就直接做科研,这个也是很纯粹的,你是纯粹的科研人员,你没有什么教学任务,你就你的资金也足够丰足足够充分,这样的话给走向科研的人有很多的选择,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要走tenure track,然后profession这条路,有些人适合教学,就是不适合教学,所以这些都是大家都可以了解的,对吧?
然后的当然像我们这种其实工作的日常工作的重心就已经不是科学研究了,所以我们就会选择去工业界,然后就工业界为什么就是说因为我们现在发现在一些公司曾经其实也有,比如说药厂什么之类的,但是现在很明显的是更多的是科技公司,还有一些应该主要是科技公司,然后他们就会招很多样各种各样不同的人,进行一些研究和工作,然后现在有一个好处就是大家对于这种学科背景的要求越来越低了,所以你转专业也就比较简单一点,你为什么要去?
华沙:你的意思是说在这样的工业界工作反而并不需要过高的,或者说我们理解的里面那么要求高吗?
Feitong:对于我应该说大家是这个时候其实大家对于博士这个阶段的训练就要有有新的看法。如果你是继续从事教职工作,那么你的博士训练就会你的domain expertise和这种专业知识能力本身就会被carry on到你下一个阶段。
但是你如果觉得博士训练是一个通识教育的训练,就是在某个具体的领域对你有一些具体的深入的训练,但是你同时获得了一些其他的这种 general ability。那么你就可以用这些generality去做,去找别的工作,就是说这个时候对你来说最大的问题就是你可能要放弃一些你在博士研究过程中获得的这种专业知识,比如说我是做视觉的,那么我在今后的工作可能不直接用我对视觉研究得到那些知识,但是我在做视觉研究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别的能力,比如说我会变成比如说我这种思考问题和如何应对和解决一个open question的这种问题的能力得到了训练,这些这些能力本身它其实是在今后的这种工作中和别的领域都是有好处的。
还有一个最简单的就是你读完博士之后,你的开发能力就可能比一些硕士开销能力要强,你在工作的时候你可能就会更加能够保持心灵的平衡。就类似这种。
华沙:对,不得不开这个说的其实挺怎么说,并不是我们真的想要那么抗压,而是不得不在学术界里面就抗压起来了。Feitong,我想问一点,你现在在工业界你还在做科研、科学研究吗?
Feitong:我个人没有,但是并不代表我不可以,只是我现在我的选择是我暂时不想做open question的这种研究。
华沙:也就是你的公司允许你做这样的,但是你没有选择这个track,我可以这么说吗?
Feitong:我们公司有不同的组,有很多组是做跟我之前研究很相关的,但是当然了,转组什么之类的,这也是要看机遇的,不是你想转过去就可以转过去的,因为不同的其他的人也想转过去,对吧?比如说业界有很多很牛的这种大神,在deep mind的,还有在 Google research的,然后他们有一些很好的研究组,并不是每个人你想转过去就可以转过去了。
华沙:原来如此,那就相当于在这边可能会比学术界拿PI没准都要更残酷,因为大家都只就相当于因为它的位置太少了。

编辑于 2020-09-16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