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于吴佩频道
首试全新宝马1系运动轿车:前驱宝马还是宝马吗?

首试全新宝马1系运动轿车:前驱宝马还是宝马吗?

本文为吴佩频道原创,作者:吴佩。

如果不要脸一点,我还打算把这篇稿子叫《全人类首试》、《全宇宙首试》,因为这台1系目前为止只接受了第一批媒体测试,而《吴佩频道》是这一批测试媒体里的第一拨,所以首试是当之无愧的;而华晨宝马这台代号F52的1系运动轿车是为中国市场打造的,别的市场并不存在,因此即便是慕尼黑的媒体,也并没有见识过这台车。

​简单介绍一下这款1系,UKL平台,前驱为主(可拓展为四驱),与2系旅行轿车、X1、MINI等车型共享平台;搭载B系列发动机,四缸2.0T调教出141Kw和170Kw两个版本,三缸1.5T调教100Kw,搭配的是8AT和6AT。今天10点,首批测试的几家网络媒体就要陆续放出更为详细的图片内容了,而我的文章会针对网友们深度关心的几个问题,做点感性的评价。

Question1:前驱的宝马是宝马吗?

宝马的驾驶乐趣一直是建立在后轮驱动基础上的,长久以来这几乎成为了宝马驾驶乐趣的核心关键词。而今从后驱变到前驱,算不算是宝马自打嘴巴?一开始去试车的时候我是带着期望值的,但是这个期望值并不太高,你懂的,前驱……

啰嗦几句我理解的前驱和后驱,在我看来一台中小马力的车子是无所谓前驱后驱的,前驱车同样有乐趣,也能很快,而后驱车的特性也只有一具大师级的底盘才能发挥出来。但对于消费者来说,后驱的脑补作用真的很大,如果在一台1系上还能保留后驱,那就像是腕表有颗机械机芯那样让人舒服。

很显然,后驱对一台入门级高端车来说是奢侈品,很多人开始疑问:前驱会不会推头?尾巴跟不跟得上?50:50平衡还能守住吗?还很宝马吗?驾驶乐趣呢……

推头吗?

一一来说,首先要说的是所有车都是推头设定,而这台车真的不太推头,即便是开着车头更重的125,冲进高速弯也并不推头,S001轮胎在零下10度的地面上尖叫,但依然有抓地力;而在调头弯这些地方,如果车速过快,推头还是不可避免(什么车都会),一旦出弯给油,DSC系统还是能放出一些力道的,而此时虽然能听见响胎,但依然是有力气在往弯外走。

甩尾吗?

这个问题让我非常意外,原本以为这台车会调得跟A3、A260那样四平八稳,事实上这台车的尾巴非常活,在进弯时尾巴是会“走”的,刚刚进去一个角度,尾巴突然就“扫”进来了。我们常说后驱车的尾巴是“活”的,1系这台前驱车的尾巴一样“活”。所不同的是,后驱车的“活”会更加体现在出弯时强大动力带来的转向过度,而1系的做法是入弯时前轮咬得很近,靠后轮的灵活性来摆正车身姿态,提前开油门出弯。这无疑是一种更快的出弯方式,而且会有极大的乐趣,因为出弯时我还在一边果断给足油门一边反向修正方向盘。

工程师的解释是1系少见地用到了后轮距>前轮距的设定,通常这种设定只出现在M2等高性能车上,但为了提升1系的乐趣,他们也用到了这样的设定。在我看来更可能是对后轮的束角、倾角做了相应调整所致。

为什么?

捕捉到一个小细节:1系的测试团队里包括几个法国底盘工程师,瞬间就理解了这种设定。如果我们开过法国车跑山,就能对这种感觉了然于胸,例如标致206等前驱小车的驾驶乐趣都在这台1系身上得到保留,法国人喜欢让尾巴灵活起来,而1系的感觉就非常接近。

如何开?

和宝马驾驶学院的董威教练聊了聊,我们认为这台1系列在弯道里最合适的开法是大胆冲进弯心,利用前轮足够的抓地力和尾巴的佯动,稍等半秒车尾就摆出来了,这时候稍微修一修方向就可以朝着出弯点而去,有参与感,最重要的是很快!

冬天的金港赛道不适合做圈速,但我估计它的圈速比后驱的老款1系还要快!

平衡吗?

另一个让宝马很尴尬的地方就是自己说了很多年的50:50的配重比例做不到了。没有了后桥、传动轴等这些部件,车子的前后载荷就不能像以前的宝马那样教科书了(事实上前驱车也应该让前轮稍重)。

这是否意味着这台车不再平衡?

判断起来也很简单,我挑选了金港的高速连续弯道让车子处在高速过弯的状态,车子是整体向外滑出的,而不是车头或者车尾摆动。这个动作很判断工程师对赛车的理解,只有这样的车身姿态才是快的、安全的、安心的,也就是我们说的稳定。

悬挂软不软?

软!在日常驾驶的时候真的很软,我这样爱驾驶的人甚至会觉得太软了一点。但到了弯道,避震被压缩到后端,就感觉到它是托得出车身的,和奥迪A3前段偏硬后端偏软的调法截然不同。

此外还要表扬的就是DSC电子稳定系统并没有因为这是一台1系就强行介入,它的管理程度和3系差不多,也就是说当我们需要一点乐趣的时候,他会保留相应的乐趣,而不至于像丰田、奔驰那样强行介入,阉割乐趣。

能把1系调成这样,我能给出90分,扣掉几分的原因是我还贪恋MINI那样更直接的驾驶乐趣。MINI在我看来是条小宠物狗,随时都是精力充沛,不停跳来跳去挑逗主人;而1系也有这样的灵性,只是工程师们把握尺度的时候更加理性一些。这么说吧,MINI是一部小品,不严肃但是有乐趣,而1系更像是个学术派,一板一眼都是跟着大师来的。

再啰嗦一句,这台车颠覆了我对前驱车的一部分理解,即便是我这样对前驱车很开通的人也多少受了经验主义的理解。车是人调的,而不是跟着工程手册调车,所以背后的工程师太重要了。

Question2:动力够吗?

问这个问题的多是针对3缸1.5T来的,100Kw的输出,伴随更多的问题应该是:“发动机抖吗?”

很遗憾的是,这一次我只开到了4缸高功率版的125,至于118我没能开到,对125来说动力肯定是够用的,在出弯点甚至会有打滑的出现(*当天气温-10°)。

此外更多的疑问来自变速箱,宝马和ZF是关联企业,多年来一直用ZF的8AT,但UKL平台需要的是横置变速箱,鉴于ZF的9AT反响不好,宝马转而凑够了日本爱信的6AT和8AT(求ZF内心阴影面积)。

爱信变速箱倒是几乎零差评,但多数时候这台变速箱搭载的都是丰田、沃尔沃、通用、标致雪铁龙等动力输出偏中性的品牌,疑问随之而来:爱信变速箱能否跟上宝马的激烈驾驶?

变速箱这东西倒是不能短时间给出太详尽的点评,初步来看,在4-3-2的低挡位降档时多少还是没有3、5系的ZF 8AT来得干脆,要稍稍等一下,但这是以宝马自家高端车型为参考系的,如果用其他同级车型来比的话,这一反应也算是更快的。此外,宝马3、5、7系可以完成的8挡直接降2挡的“野蛮动作”,在1系身上也可以完成,而118车型则可以完成6挡直降2挡的动作。

吐槽一点的是,这台8AT变速箱不具备电子模块,因此“电子挡”这一炫酷技术就没能出现在1系身上,取而代之的是一条大鸡腿,这多少有点遗憾……

Question3:空间够吗?

别问我了,你问问度娘就好了,广州车展的时候很多家媒体做了静态评测,几拳几指的照片他们拍得非常详尽。

对了,这台车2个设计很符合我的喜好:一是后排挖了一块头部空间,发型不会蹭乱,二是我很喜欢前排坐姿,可以调到很低,让腿尽可能伸直,方向盘向后拉出,一股开跑车的坐姿……

在这个级别里还有这样坐姿的,我真挑不出来了。

吴佩频道:由车评人吴佩创立,和他的朋友们一起,专为深度懂车、玩车人群、意见领袖打造的一个高端受众品牌。

发布于 2017-01-24 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