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陌生人有关的安全问题——综述

与陌生人有关的安全问题

虐待儿童的往往是孩子认识的人,但从 1980 年代起,绑架和贩卖人口就已经成为中国的两大顽疾。其它国家对此类案件的估测情况各不相同。据中国政府统计,每年被绑架的儿童少于1万人。而一些独立机构的统计结果甚至高达7万人。

这种情况并不少见。1980 年代,美国失踪和受剥削儿童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Missing and Exploited Children)报告称,每年有 5 万名儿童遭到绑架。目前,这一数字已经降为每年约 100 人。

讨论这些是因为家庭和儿童心存忧虑,而我们也必须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尽管“陌生人危险”课程已经教了数十年。但所有迹象都表明,儿童愿意跟着陌生人走。为什么呢?因为大人说的话孩子并没有真正听进去。

传统方法

过去,我们告诉孩子,陌生人有好坏之分,孩子要警惕坏人。当然,就连我们大人也不可能做到这一点。尽管成年人认可这套陌生人理论,但孩子却总会产生误解。这让他们处于危险境地。被绑架的儿童多是被一个举止“和善”的人引诱进一个看似无害的场景。由于儿童是自愿前行,当察觉错误时,往往为时已晚。

对陌生人的普遍误解还存在着另一个同样重大的隐患。孩子会害怕,他们的生活也蒙上了一层恐惧的阴影。孩子必须知道陌生人到底是谁。他们需要准确的信息和具体的指导,在保护自己的同时,又能让自己有能力在生活中自由行动。

儿童安全课的方法

儿童安全课程的设计理念是,为儿童提供陌生人教育,但不向他们灌输“世界充满想要伤害他们的坏人”这种理念。儿童学习自救的愿望十分强烈。这也是自然的成长过程之一。诚然,和儿童在一起时,成年人要对他们负责,但当儿童独处或是和朋友在一起时,他们能够也必须对自己的安全负责。儿童安全课可以帮助孩子实现这一目标。

吓唬不管用。吓唬只会让孩子胆怯、麻木,而不能保护孩子,使他们安心。举个例子,你警告孩子:“不能要陌生人给的糖,糖里可能有毒。”这是一种可怕却无效的做法,因为孩子不理解这句话的真正含义。结果,孩子不是因为觉得“一个好人不可能对我下毒”,要了陌生人的糖,就是反应过度,谁给的任何东西都不要。

我们教孩子如何在游泳和过马路时不害怕。我们不会为了保证孩子过马路时的安全,就给他们讲粗心司机撞死小孩的恐怖故事。相反,我们教育孩子基本的准则,以应对潜在的危险情况。儿童安全课采取的正是同一种理性的办法。

孩子们需要明白,陌生人不过是自己不认识的人,他们在生活中每天都会遇到陌生人。当儿童在没有成年人看护并遭遇陌生人时(如在外面或公园里玩耍时),儿童没必要害怕,但应当遵守必要的安全准则。遭遇陌生人时的安全概念和准则既简单又直白,成年人在进行教育时,切勿惊吓儿童或加入恐怖故事。儿童从3岁起就应开始使用这些准则,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准则做出调整。这些准则包括:

基本概念

  • 陌生人包括儿童不认识的任何人。
  • 儿童无法分辨好人和坏人。
  • 当成年人不在场时,只有孩子能对自己的安全负责。
  • 孩子负责照顾的是自己,而不是成年人。需要帮助的成年人应当向其他成年人求助。
  • 大自然赋予了儿童以本能。我们应当允许儿童听从内心的声音。

四大原则

如果儿童在没有成年人看护时遭遇陌生人,儿童永远都要遵守四大原则:

  • 与陌生人保持一米远。
  • 不和陌生人谈话。
  • 不要陌生人给的任何东西,就算是自己的东西也不要。
  • 不和陌生人去任何地方。

切记:如果以上原则和概念只是说说而已,那么它们没有任何意义。孩子通过实践来学习。所有研究都表明,只有将这些原则转化为技能,才能从真正意义上保护孩子。这就意味着需要实践、角色扮演、以及用“假如”游戏来模拟日常情景。

原则 1——与陌生人保持一米远

要想最大限度地保护没有成年人照顾的孩子的安全,首先要使陌生人触碰不到孩子。一米远原则可以实现上述目的。一米远是指成年人手臂的长度加上成年人弯腰后能够碰触到的距离再延伸一点点。

儿童和陌生人保持这种距离不是因为陌生人可能伤害儿童,而是因为儿童必须保护自己的安全,而保护安全的最佳方法就是让陌生人触碰不到儿童。一米远的距离不但为孩子提供了安全标准,也使他们能够在必要时从某一场景中迅速脱身。一米远的距离也暗示罪犯,这个小孩不容易搞定。

大一点的孩子可能会觉得尴尬,或者认为一米远原则很“幼稚”。他们对“事情看起来怎样”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在决定是否要追随自己的本能时往往会犹豫不决,因为他们觉得:“如果这个陌生人其实是个好人,而我又错怪了他/她的话,那就太糟了。”

和孩子讨论这种矛盾并分享成年人的经验十分必要,特别是在什么情况下,我们大人会因为觉得相信本能很傻,而没有跟着感觉走。有时我们必须在尴尬和安全之间做出选择。

原则 2——不和陌生人谈话

这条原则并不新鲜。它看似平常,但对多数儿童来说却大有深意。举个例子,如果有人走到院子里打招呼说:“你好,我叫XX,你叫什么名字呀?”恐怕多数孩子马上就会给出答案。很简单,因为我们教育孩子要懂礼貌。我们可能不假思索地告诉孩子,和陌生人打招呼没问题。结果孩子就认为礼貌比安全更重要。要改变这种情况,我们必须让孩子知道什么时候不理睬陌生人。

请记住,本条原则仅适用于没有成年人看管情况下独处或与朋友同处的儿童。事实上,就算有成年人在场,这条原则也能帮助儿童更好地与陌生人交谈。因为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教孩子学会恰当的行为举止,同时还能解决孩子在面对各类人时,感觉习惯或不习惯的情况。当孩子不确定要不要和陌生人交谈时,就算家人认识这个陌生人,家长也应该支持孩子的选择。孩子需要知道,家长相信自己的本能和个人偏好。

孩子长大以后,我们可以逐步放宽原则来适应孩子的能力。到七、八岁左右,孩子可能会觉得自己可以在大街上与陌生人打招呼了。但一句“你好”不能扩展为一次攀谈,也不能转变为一场问答。

到九、十岁左右,孩子可能觉得给一个坐在车里的陌生人指路没什么不妥。但在指路时,孩子仍应站在离车 3 米远的地方,如果陌生人让孩子看一个地址,或者查看一张地图,或者提出任何需要孩子靠近车的要求,孩子应该立刻结束对话。

必须让孩子知道,他们可以在任何感觉不对的时候停止帮助陌生人。这样做看似无礼,或许还有点情绪化,但孩子必须相信自己的直觉,为了自己的安全,孩子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采取一切他们认为必要的做法。

原则 3——不要陌生人给的任何东西,就算是自己的东西也不要

这条原则同样看似寻常。实则不然,因为孩子觉得这句话的意思是不接受陌生人给的糖果、玩具、小动物等一些常规物品。这条原则的意义在于,我们选择的例子必须能反映孩子在没有成年人看护时发生的日常情况。

在有成年人陪同的情况下,如果有人给孩子糖果、赠品或其它食物,要教导孩子在接受任何东西前先征求大人的同意。玩“假如”游戏很有意义。在游戏中会用到孩子喜爱的玩具。举个例子,“假如陌生人走进院子,捡到了一个你最喜欢的玩具,然后想递给你,你会怎么做?”

在做这个“假如”游戏的过程中,尽管拒绝并不容易,但也必须强调孩子比玩具重要得多。一种有效的做法是,告诉孩子“假如你的玩偶出问题了,我们能不能去商店买一个新的呢?我们当然可以买个新的。但如果是你出事了,我们能去商店再买一个你么?当然不能,那太傻了。所以虽然你很爱你的玩偶,但你比她重要得多。”在明白这个道理后,孩子就能较为轻松地不拿陌生人给的心爱玩具,而是去告诉大人了。

7-12 岁的儿童也需要一些能引发他们矛盾心情的案例。例如:“假如你在院子里做作业,有个你不认识的人走了进来,在你后退的时候,陌生人拿起了你的作业,你会怎么做?”要提醒孩子,作业固然重要,但孩子更重要。

原则 4——不和陌生人去任何地方

多数儿童都会背一条规矩:“如果你不认识,就别跟着走。”但如果孩子用惯性思维想问题,那么这条规矩就不管用。必须让孩子有机会了解,就像不要以貌取人一样去判断陌生人,孩子也不要以陌生人请求的理由去判断是否要跟随陌生人。

我们举几个“假如”的例子来帮助孩子消化这条原则:

“假如有个你不认识的人说你的狗受伤了,让你马上跟他走,你会怎么做?”

“假如你在玩球时来了一个陌生人,他说我的车胎没气了,要带你去加油站找我,你会怎么做?”

“假如一个邻居或者一个陌生人说,我让他来接你,但我并没有和你提过这件事,你会怎么做?”你会跟着走么?“

本能或“感觉滑稽”

比上述原则还重要的是本能或“感觉滑稽”,尤其是对更大一点的孩子来说。一旦孩子身处险境,本能肯定会引导他们做出逃生决定。对儿童而言,可以这样简化本能的含义:本能是大自然赐予你,保护你安全的天赋。

儿童所说的本能千差万别,就连成年人也很难给出一个标准的定义。但基本上,孩子怎样描述、何时、如何感受本能都没问题。关键是他们意识到了本能,并且知道如何“听从”本能的指引。

万一他们还是抓住我了呢?

有时孩子可能会问:“万一他们还是抓住我了呢?”除非是由孩子提出这个问题,否则成年人不要讨论可能会发生这种情况。这时我们就要谈谈本能的作用。要帮助孩子明白,不可能用一条原则就能指导他们应对全部场景。只有当孩子明白发生了什么,并且判断出他们应该做什么的时候,原则才能为他们提供指引。

研究清楚地告诉我们哪种做法最有效。吸引注意力!一旦被抓住,孩子要踢打陌生人,并且用具体内容大声呼救。“救命啊,我被绑架了。”“救命啊,他不是我爸爸!”

还要告诉孩子可以找谁求救。要确保孩子知道家庭住址、重要的电话号码以及如何求救。家长应该让孩子知道,不管别人说什么,你永远都想知道他们在哪里。

如果在谈到被绑架时,孩子表现出担忧,那么就一起演练直到孩子觉得有把握为止。

目录索引

官网地址

编辑于 2017-02-18 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