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于读书有疑
《洛丽塔》式性侵

《洛丽塔》式性侵

我一度非常怜悯亨伯特·亨伯特,我觉得他基本是个病入膏肓的废人了。

对女童的渴望将他折磨到发疯,这使他摧毁了洛丽塔年仅十七岁的一生。亨伯特所有的一切都令人不堪重负,充满无法辩解的污秽,又无耻地企望赎罪,总叫你两难。欲望是有原罪的。

《洛丽塔》最初问世于1955年,由法国巴黎奥林匹亚出版社发行,由于小说内容尺度与牵涉的道德准线问题,三年后才终于被美国出版社获准出版。大学时代第一次读到这部小说,心里觉得非常地爱。

放在社会新闻里,和台湾作家林奕含以及总被人提及的各类性侵案一样,这就是个腥晦扭曲、德行败坏、触犯法律的丑恶事件,放在小说里却有一种难言的美。因此我在内心里隐秘地爱着它。这不是一个对的故事,却是一个好故事。

怎么讲,这个故事里一个继父诱奸了他的养女。

亨伯特·亨伯特在他老不死的一生里,一直都十分清楚自己犯下的罪愆,却又永远被欲望钳制而步步为营。优秀的猎手追捕猎物时逻辑缜密,对自然法则了如指掌,但最终被猎物吞噬。死囚的自白,恶龙与深渊。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因为这部小说而后半生饱受非议。《洛丽塔》为他带来巨额财富,也为他带来永无宁日的争端。1958年原稿在美国甫一出版就招来无数抗议与谴责,纳博科夫本人一时跃居全美新闻热点。《洛丽塔》爆发式的畅销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热议,美国文学批评界一片压倒性的指责,集中在艺术家的社会责任问题与小说带来的负面影响。

尽管读完全书结尾的最后一个字时,你会后怕而又舒心地合上末页,告诉自己还好这只是个小说,但你又不免心惊,它过于逼真而像是对某种真实癔症的模仿。

虚构与真实之间有一百层悖论,其中之一就是,纳博科夫在故事中以第一人称为一个性变态者抗辩,用喋喋不休的欲望历程的追溯,试图模糊道德谴责与法律罪行,但现实中他却是个文学世界中少见的完美爱情践行者,一辈子只有维拉这一个爱人。

出生于俄国圣彼得堡的纳博科夫,俄国二月革命爆发后曾流亡西欧,1925年与律师之女维拉结婚,四十年代移居美国。他精通多国语言,曾任教常春藤名校,是了不起的昆虫学家和象棋学家,可谓履历辉煌。

纳博科夫人生的最后十六年与妻子定居在瑞士费尔蒙蒙特勒皇宫酒店,花不完的版税为他买来了湖光山色,享尽阿尔卑斯山麓宝蓝天光,1977年因严重支气管疾病逝世于日内瓦湖畔。

仿佛一个镜像,现实中有多完美,梦境中就有多破碎。

纳博科夫是个操纵幻觉的魔法师,以至于读者对亨伯特本该抱有的恶恨或多或少转为了同情。“洛丽塔,我生命之光,我欲念之火。我的罪恶,我的灵魂。”就像是祷辞。

洛丽塔是令人痛心的,属于少女先天的那一点迷人的放荡不足以使她招致这样的惩罚。尽管亨伯特为她疯狂并为她复仇,也不能更换洛丽塔十七岁难产而死的噩运。他杀死了洛丽塔的情人,在大雨中胡乱闯荡,尚未等来最后得偿所愿的宣判,就因恶疾病死狱中,或许是一种慰藉。

林奕含就没这么幸运了,在她那里现实与虚构平行,小说里房思琪流过的血正是她本人身上可以触摸的痛处。《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所谓乐园,是她林奕含的梦魇,造就了她也毁灭了她。

洛丽塔式性侵被换在了房思琪身上,施暴者不再是继父而是老师。两个故事里叙述者刚好是两个对立角色,施害者与被害者,事件的两方,一个闭环。

而创作者纳博科夫和林奕含,一个是强势的美国文学界伟人,在多个学术领域均有建树,尽管一生动荡却始终创造力充沛,晚年平安富足。林奕含自小受抑郁症缠绕,两次退学,在苦闷中独自生活了很多年,不久前自杀离世。

纳博科夫在26岁结婚找到一生所爱,林奕含在26岁离世,永远告别了人间的苦与痛。当纳博科夫将这一切虚拟的精神活动以文体家的笔触撰写成名著,林奕含却是掏空了自己的一部分血肉,去展示所身受的屈辱,并用死亡换一点宁静。

很难说房思琪的老师对她只是性的需求,也许他也有爱,不像亨伯特一样把自己害得落花流水的爱,只是一点点轻微的施舍的爱。房思琪却因此而永远地堕入深渊,就像被地狱之火燃烧的林奕含本身。当然也许他甚至并没有爱。

说句触犯女权的话,女子本弱,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奥普拉。为林奕含感到不值,但又很难说更好的结局是什么。一个人自出生起经历的每一件事都会深嵌在体内,伴你成长,将你异化改变,或许变好或许变糟。

你的初吻,初恋,初夜,被你珍藏的和难以启齿的,会一直紧紧跟随着你。因为美好而爱,或因痛而爱,都是爱,各种各样的正直卑微或被曲解的爱,也都是爱。也是这个世界之所以纷呈莫测的原因。

我记得当年刚读完《洛丽塔》时跑去学校的弘文书店玩,和老板娘曾阿姨聊起自己的感受。我说,真是个了不起的故事,好喜欢纳博科夫的笔触,为什么会有这么可怜的人,总是追逐毁灭人的东西。

曾阿姨沉默着,半晌开口道:“这或许是个好小说,但如果它是真的,我永远不敢想象。”

当年我只是将它当成一个伟大的故事,而如今此刻,初懂当年阿姨话里的意思。为母之心,不会考量施害者出于多么无奈的欲念而施暴,她只会想到,如果我的女儿受此侮辱,我一定会成倍地要回来。

如今林奕含已不在人世,只剩她飘零的只言片语。被毁坏的无法再修复。无论亨伯特和李国华后悔与否,洛丽塔和房思琪也不会再回来。

=======分割线哦=======

最近这篇关于“性侵”的文章忽然又被赞上来,原因我大概知道,针对几年前疏于回复的评论这里统一回复一下。

1、很多人说小说里明明是洛丽塔勾引亨伯特,所以责任在女孩一方?我想说,这段关系里两个人的地位是不对等的,即使小姑娘再作出勾引行为,成年人也没有权利对她进行侵犯。要知道洛丽塔与养父发生关系的时候她还没有成年,没有对自己行为负责的能力,作为一个被监护人,她没有得到正确引导,反而的身体被侵犯,监护人责无旁贷,甚至罪大恶极。

2、《洛丽塔》这本书并不是在讲性侵,纳博科夫想说的也远不是这个事?每个人对这个故事都有不同的解读,你说他写的是爱,是隐喻,是升华的文学艺术。无论被如何美化,成年人的恶、少女身受的苦、性侵本身,都是不容置疑的存在,没有任何说辞能改变它。无论读者要怎么样理解它,无论我自己有多喜爱《洛丽塔》,在我这里,它永远都是一个少女被性侵的故事。

编辑于 2020-04-11 15:09

文章被以下专栏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