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 什刹海畔,你不知道的故居逸事

北京 | 什刹海畔,你不知道的故居逸事

从元代开始,什刹海的自然风光引得不少名人在这里定居。

他们有的在湖边安家,有的在胡同深处筑巢,要是能花一天的时间把这里的故居走一遍,想必是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情。

今天给大家提供一条探访名人故居的路线,从积水潭站开始,由西向东沿湖游览,穿过著名的定阜街和护国寺街,最后在平安里站结束。有时间,有心情,不妨选其中一段去走走看。

郭守敬纪念馆

从积水潭站 C 口出来,不到一分钟便走到了汇通祠内的郭守敬纪念馆,探访什刹海名人故居,这儿很适合做第一站。

引用侯仁之先生的说法,什刹海旧称积水潭,如果没有积水潭,很难有今天的北京城。当初建造元大都时,无论是城市的位置还是具体的设计,都充分考虑到水的重要作用,从西部山区、河系汇聚而来的水,经积水潭进入京城,供应城中的用水需要。

旧时的什刹海,包括西海、后海、前海三个部分,如今基本上仅限于西海。在西海的西北边缘上有一座种满树的小山,那便是郭守敬纪念馆了。纪念馆的馆址是汇通祠,于明永乐年间起建,原名法华寺,后改汇通祠。上世纪七十年代因修地下铁道,汇通祠被全部拆除,1988年得以重建,祠内被辟为郭守敬纪念馆。

这里算得上是什刹海地势最高的地方,站在纪念馆前俯瞰阳光下波光粼粼的西海,不远处小桥卧波,林荫掩映,特别惬意。


作为一个纪念馆,严格来说郭守敬本人从未在此居住过,虽与“故居”二字无关,但要了解什刹海的历史,首先你得知道谁是郭守敬。

他是元朝的著名水利专家、天文学家、仪器制造者,对元大都的水利建设是郭守敬对北京最大的贡献,他不仅解决了元大都的生活用水问题,还完成了京杭运河最后的贯通,当时的积水潭是水路运输的终点码头,元大都城内最繁华的商业区。

不仅如此,郭守敬在天文、历法、水利和数学等多个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他制订出的《授时历》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一种历法。1977 年,国际小行星中心将小行星 2012 命名为“郭守敬小行星”。

这位难得的天文学家,创制了十二件天文台上用的仪器,包括简仪、高表、浑天象、仰仪等,这些发明在你去往纪念馆的路上都能看到,仪器书籍、成就事迹,纪念馆将实物与历史相对应,为你还原出一个丰富真实的人物形象。更重要的是,积水潭不再只是一个普通的地名,它是你了解这座城市与自然、历史之间,不可或缺的第一环。

所以说,把这个纪念馆当做故居游览线路的首展,是一个极好的开始。

地址:西城区德胜门西大街甲60号
开放时间:9:00-16:00(周一、周二闭馆)
门票:免费开放,参观需提前三天电话预约
电话:010-83224626

宋庆龄故居

曾被周恩来总理赞誉是“国之瑰宝”的宋庆龄先生,在北京的故居亮点颇多,光是宅子本身就曾几度易主,从今天这座秀丽的园林庭院内,细心的你可以找到不同时期、不同主人留下的痕迹。


追溯历史,最早在此建宅的是康熙朝重臣纳兰明珠,如今还能在故居里看到明珠之子、著名词人纳兰性德手植的明开夜合树;乾隆年间易为和珅别院,嘉庆年间为成亲王永瑆王府花园,后为光绪父亲醇亲王奕譞府邸花园,清末又变身为末代皇帝溥仪的父亲醇亲王载沣的王府花园,即摄政王府花园。因此在这里有清朝遗留下来的箑亭、听雨屋、瑰宝亭,充满着中国园林式的雅致。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想为宋庆龄在北京修建寓所,她以国事为重,一再逊谢。直到 1961 年周恩来总理将旧王府花园重新规划,葺旧更新,新建一座仿古式两层主楼作为宋庆龄的住宅,她自 1963 年乔迁于此,在此生活了 18 年,直到 1981 年去世。

游走在宋庆龄故居是一种让人身心愉悦的感受,院子里那座方便工作人员的孩子玩耍的小秋千,好玩的葡萄架子,以及那棵闻名遐迩由她命名的“凤凰国槐”都还在,这里既保留着王府花园的布局和风格,又融入西方别墅的特点,处处洋溢着祥和宁静的气氛。

当然,最不能错过的自然是南边的宋庆龄生平展,那里展出了大量珍贵的照片和实物,与孙中山先生的合影、“宋氏三姐妹”的合影等,从她的出生到离世,展厅回顾了她与中国命运紧密相联的一生。实物展出里还有不少宋庆龄穿过的衣服与用过的器具,从中可以了解民国时期的风俗特色。

地址:西城区后海北沿46号
开放时间:4月1日-10月31日9:00-17:00,11月1日-3月31日9:00-16:00
门票:20元

醇亲王府

从宋庆龄故居出来往左没走几步,就能看到醇亲王府的大门。

说起醇亲王府,在清朝史上可算是一个很特殊的存在。最初醇王府位于宣武门内的太平湖东岸,光绪在那里出生,后来当上了皇帝,原先的住所按惯例被称为“潜龙邸”,家人就不能再在此居住,于是慈禧把什刹海的这座府邸赏给光绪的父亲老醇亲王,为方便区分,老醇亲王府为“南府”,新醇亲王府为“北府”。

让人意外的是,在北府出生的溥仪最后也成了皇帝,于是“北府”又成为了潜龙邸,就在准备于中南海一带再建一座新醇王府时,辛亥革命成功,清朝被推翻,溥仪的家属就此失去了乔迁新居的机会。因此醇亲王府的地位十分荣耀,两度“潜龙”,一度理政,三修府邸,类似的事情在历史上还从来没有发生过。

如今看来,醇亲王府是现存清代王府中保存比较完整的一处,被辟为国家宗教局,不对外开放,若路过这里,只能在大门外看上几眼,怀想在此出生的最后一位清朝皇帝,以及关于他与清朝最后的故事。

地址:西城区后海北沿44号
开放时间:现为国家宗教局,不对外开放

其实,相比什刹海旁名声响亮的故居,更吸引你的也可能是胡同里那些不起眼的四合院。这儿不会有人特意竖个牌子,告诉你谁曾经在这里住过,那些胡同深处的故居,只能凭借过去的故事或口述,穿街走巷,亲自探访。

由于没有人专门管理和维护,这里反而更真实一些,但对于那些早已破败、惨遭毁坏的困境,又会使人心生惋惜。走寻这些不放牌子提示、不被特意保护的名人故居,心中总是带着一丝复杂矛盾的感情。

田间故居

与坐落在湖边的故居不同,田间故居隐身在什刹海寻常人家的胡同里,虽然离醇亲王府不太远,但要是不知道确切的门牌号,几步路才是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田间,原名叫童天鉴,著名爱国诗人。18 岁的时候就出版了个人第一部诗集《未明集》,之所以笔名叫“田间”,是因为他一生里所有作品都与中国的土地,以及与这片黄土地上辛苦耕耘的农民紧密相连。22 岁时正值抗日战争爆发,田间决定回国,在回国的船上巧遇郭沫若,志同道合的两人聊得格外投缘,随后田间搭乘挤满难民的轮船前往武汉,那首在轮船上写就的长诗《给战斗者》就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在诗篇上,战士底坟场,会比奴隶底国家要温暖,要明亮。”

这间故居,是他与夫人葛文靠自己的能力买下来的,据传原先的主人是清宫里的太监,院子里的那口大缸就是那时候留下来的。因为饱经文革的摧残,这对夫妇与他们的孩子在这里经历了最沉重的岁月。田间的诗作一度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不少著名音乐家如洗星海、吕骥、马可、李焕之等人都曾将他的诗作谱成歌曲。

去之前听说田间的家属还住在这里,等亲自去看时却发现大门紧闭。不过没关系,站在外面依旧能发现有意思的东西,故居的门属于北京四合院宅门中典型的如意门,乍看低调朴素,仔细一瞧,上面的两个门簪别致地写着“诗风”两字,实在契合主人的性情。

地址:西城区后海北沿38号
开放时间:民居,不对外开放

马海德故居

如果你知道马海德这个人,相信你也会被他的故事所吸引。

马海德,原名乔治·海德姆,祖籍黎巴嫩,1910 年出生于美国,1933 年取得日内瓦医科大学医学博士学位。马海德之所以与中国结缘,本是为了研究当时中国正在流行的东方热带病,没想到自此永远留在中国,直至去世。

在延安时期,马海德曾是毛泽东的保健大夫,一直致力于性病和麻风病的防治和研究。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顾问,1950 年他正式加入中国国籍,成为了新中国第一位具有外国血统的中国公民。

作为那个年代的高富帅,马海德还找到了一位漂亮的中国媳妇儿周苏菲。想一想上世纪 40 年代,中国姑娘嫁给外国小伙儿,别说在延安了,整个中国都是件新鲜事!尽管遭到不少意料之中的反对,苏菲还是义无反顾地嫁给了马海德,婚后马海德一直按陕北的叫法唤她“妹子”,这一叫就是 48 年。这一对儿跨越了半个世纪的红色恋人,不论情比金坚的爱情,还是为人民的健康服务的事业,都让后人动容不已。


1949 年,卫生部买下了后海北沿 24 号的一座小四合院作为马海德夫妇与其他三户人的住宅,不久三户人家相继搬走,这里便成了马海德一家独门独户的小院。1988 年,马海德病逝。1989 年,苏菲捐资成立了“马海德基金会”,致力于表彰、奖励有关麻风病防冶的杰出人士。如今,基金会会长由马海德的儿子周幼马担任,而基金会的地址,就在马海德故居的这个小院里。

地址:西城区后海北沿24号
开放时间:民居,不对外开放

萧军故居

不少人知道萧军,是因为箫红。不过,位于鸦儿胡同 6 号的萧军故居和两人的故事没有什么关系。萧军在搬来此地之前便与箫红分手了,这所故居里只有关于萧军和他最后一任妻子王德芬的平凡生活。

萧军与王德芬的父亲王蓬秋曾是好友,二人一见钟情,但因为年龄足足差了一轮,遭到了父母的反对,在无人看好的前提下,这段闪电式的爱情足足持续了半个世纪。

故居所在的鸦儿胡同,往前走几步便是烟袋斜街了,胡同里有不少漂亮的四合院和荒废的老房子,还有一所小学,走在胡同里能清新的听见孩子们下课后的喧闹声,到了晚上,胡同里的日式居酒屋开门营业,偶尔能看到三五成群的外国人闪身进了酒吧。

在胡同里兜兜转转了半天,苦寻6号门牌却一直不见踪影,直到看见一个警务工作站,正想习惯性地走过,不自觉扫了一眼旁边的门牌号,正是6号!这才意识到,原来萧军的故居已经被改造成了工作站,大门紧锁,想进去一睹故居真容的目标泡了汤。

若幸运的你在探访萧军故居时正好有机会进去看看,记得找一个开在墙上的月牙形窟窿,那里正是有名的“蜗蜗居”,当年萧军写作的小屋。这个书房小得可怜,宽约一米,长不足二米,但正是这样一个“夏暖冬凉”的地方,却让萧军喜欢得不得了,他在这里先后完成了《萧红书简辑存注释录》、《鲁迅给萧军萧红信简注释录》及《萧军近作》里收集的几十篇散文和诗作。

地址:西城区鸦儿胡同6号
开放时间:警务工作站,不对外开放

张之洞故居

说起张之洞,不少人是认识的,在腐朽没落的清末时期,有这么一批爱国之士试图挽救国家,其中就有他,对当时中国的纺织工业及交通、邮电、教育事业的发展,张之洞可谓功不可没。

之洞晚年生活的地方,当时七十多岁的他奉旨调回京,担任大学士及兼管学部的军机大臣,还担任了粤汉铁路督办大臣,因此有这样占地面积大,房间众多的豪门宅院,也就不奇怪了。

要想进入宅子的前院,得先绕到白米斜街,如果你是从什刹海一侧进,先看到的是后院,楼门上欧式风格的窗棂和木雕楼梯扶栏是当年的旧物,高大的照壁虽早已摆放于胡同一角,但多少能看出当年的荣贵。

宅院面积不小,白米斜街11号院是府邸,7号院是张府花园。府邸门前石板铺地,颇具大臣府第的富贵气势,不过现在院子里多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翻盖的房子,已经变成某单位的宿舍,只是厅堂的古树,青砖月洞门,仔细观察还是多少能从想象中复原当时的模样。

地址:白米斜街11号
开放时间:大杂院,可进入,注意别打扰在那里生活的居民

郭沫若故居

这里曾是清朝末年恭王府的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变为蒙古驻华大使馆、宋庆龄住所。1963年,自郭沫若搬到东侧的中式四合院后,这儿便成了郭沫若晚年写作、生活的地方,他在小院里度过了人生的最后15年。


四合院大门上的“郭沫若故居”五字,出自邓颖超之手,纪念馆把当年的会议室、秘书办公室及家人的住房辟为各个展室,大致从文学、历史和生平三个方面全方位地表现郭沫若的一生。

关于郭沫若,值得讲述的地方太多,历史上对他的褒贬之词不少,本文不在此赘述,但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参观郭沫若的书房时,你可以仔细看看他的书桌,上面整齐地放着一摞封面无字的册子,那是郭沫若抄写的儿子们的日记。“文化大革命”时期,他的两个儿子民英、世英被迫害致死,郭沫若内心的压抑和痛苦可想而知,而那些日记本,正是表达一个父亲对儿子们的无比想念。

另外,放在一旁的访客留言也颇有乐趣,随手一翻,你会发现不少访客除了赞美郭沫若的文笔,还会由衷地赞叹他写的字。

在纪念馆内红绿相间的中式回廊里,摆放着郭沫若为各大著名胜地题字的牌匾的照片,包括现在的“故宫博物馆”、“北海公园”、“中山公园”、“中国银行”等等。原来那些让人熟悉的字,都出自郭沫若先生呢!

地址:西城区前海西街18号
开放时间:9:00-16:30,周一闭馆
门票:20元

恭王府

从郭沫若故居出来,步行 3 分钟就能到达恭王府,如果你从未来过恭王府,建议还是另外安排一天的时间,好好逛一逛这座王府。

恭王府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王府,最早建于乾隆四十一年(1776 年),府主中有两位曾声名显赫,权倾一时。一位是乾隆皇帝的宠臣和珅,一位是同治皇帝的议政王、恭亲王奕䜣,当年就是他与慈禧太后联盟赢得北京政变,帮助太后获得垂帘听政的大权,恭王府正是由于恭亲王奕䜣的入住而得名。

因基本未受到太大的破坏,恭王府是现存王府中最精致的一座,加上园林本身的设置精美,保存至今,堪称经典。最有的逛的是后花园,西洋门、蝠池都是亮点,还有著名的福字,这里绝对衬得上风水宝地的美名。

王府积演着历史的年轮,蕴涵着清代王府文化的精深与璀璨,怪不得人们说“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在北京,要想要想强烈地对比贵族人家与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方式和环境,了解满清的贵族管理制度及其世袭制度,体验王爷的奢华生活,沾天下第一的福气,来恭王府,绝对是不二选择。

地址:西城区前海西街17号
开放时间:4月1日-10月31日8:00-17:00,11月1日-3月31日9:00-16:00
门票:40元

丁玲故居

大翔凤胡同,依着王府的北墙而建,从恭王府出来穿过胡同,就能看到丁玲故居了。

丁玲是我国著名作家,早年受五四运动的影响,经瞿秋白介绍入中国共产党创办的上海大学中国文学系学习,不久完成《莎菲女士的日记》,后来创作了更为有名的《我在霞村的时候》、《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作品,其中《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获得“斯大林文学奖”。

建国后,丁玲曾任中国作协副主席、《人民文学》主编等职。如今,大翔凤胡同里的故居成为了《民族文学》杂志社,外面的橱窗里放满了他们的出版物。

故居很是干净清爽,青灰色的砖墙、朱漆大门,说不上气派,但能看出维护状况不错。

有一点很不可思议,故居位于胡同尽头,后面就是热闹非凡的后海,但你只要不再往前走,仅仅停留在故居门前,就会感觉周围出奇地安静,仿佛有一层看不见的结界,把纷扰的世界挡在外面。也难怪当年丁玲把这里当作她复出文坛的创作基地。

与北京的住处相比,丁玲在上海住处的经历要更惊心动魄。1933 年,她在上海的家中被国民党特务绑架,成为轰动文坛的一件大事;幸而隐藏在北京大翔凤胡同的这处故居,承载的是那段相对风平浪静的岁月。

地址:西城区大翔凤胡同3号院
开放时间:今为《民族文学》杂志社,不对放开放

陈垣故居

与其说是走访陈垣故居,借次良机拜访一下辅仁大学的旧址,收获更多。

陈垣先生是史上公认的史学大家,在中国宗教史、元史、中西交通史及历史文献学领域有开创性的贡献,被公认为世界级学者。上世纪30年代以后,他与陈寅恪并称为“史学二陈”。

同时,陈垣也是一位大教育家,曾任国立北京大学、北平师范大学、辅仁大学的教授、导师,历任辅仁大学校长和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先生的故居位于兴华胡同13号,胡同出口对面正是大名鼎鼎的辅仁大学旧址。而他的命运也与辅仁大学紧紧联系在一起。

任谁走过定阜街上的这所过去的辅仁大学,大概都是要驻足细看的。今天这所大学在高考志愿表上已经没有了,早在新中国成立后,它便与其他院校合并成为北京师范大学。但这一切丝毫没有减少它的传奇色彩。

在北京,一般高校都会把校址选在海淀区,而辅仁大学却偏偏落户风景如画的后海。这里曾是晚清民国时期大名鼎鼎的涛贝勒府,1925年罗马教廷派要员来华,以16万现大洋永租涛贝勒府,筹建大学,由此拉开辅仁大学的序幕。

这所大学虽身处前清王府中,实际却受罗马教皇的指令;奇怪的是,学校虽然强调中西合璧,但依然把论语定为校训。辅仁大学在第二任校长陈垣的管理下迎来了最辉煌的时期,在短短27年的办学历史中,这里培养出了11位中外科学学院院士。抗战时期,辅仁大学成为北平唯一不挂日伪旗大学,在新中国的近代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如今,辅仁大学旧址是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每每从它的面前经过,人们都会讶于它那座精致的主楼,用汉白玉做成的须弥座,典雅的木制窗框,墩柱上的石狮,无不显露着它过去的辉煌。

地址:西城区定阜街1号
开放时间:现为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不对外开放

庆亲王府

从辅仁大学旧址沿着定阜街往前走不多久,就能到达庆亲王府。

说起这条定阜街也是有点来历。明永乐初年,徐达之子徐增寿被追封为定国公,其子袭定国公爵,将府第建于此,于是街以府称,清代称定府楼街,民国时期称定阜大街,1965年改此名。

定阜街3号的这所宅第原来属于道光朝大学士琦善,后来由于害清朝割让香港被革职。待到奕劻迁入后,王府按规制改建,他本人也于1894年晋升庆亲王。

现在的庆王府被北京卫戍区后勤部占用,里面住着不少军队干部,并没有作为一个正式的景点对外开放,要不是外面竖着一个牌子标明庆亲王府,估计路过的人们压根不会意识到,这里曾是显赫的王府。

地址:西城区定阜街3号
开放时间:现为北京卫戍区后勤部,不对外开放

梅兰芳纪念馆

说起这条长约600米的护国寺街,可算得上当时的明星一条街了。

最开始,护国寺街称崇国寺街,因寺而得名;崇国寺始建于元代,明成化年间因更名为“大隆善护国寺”,民间便简称“护国寺”,街亦随寺改名为护国寺街。护国寺街值得看的东西不少,除了梅兰芳故居,还有人民剧场和护国寺小吃店。

这所故居,陪伴梅兰芳度过了人生的最后10年,标准的四合院里,有不少图片和文字资料,详细的介绍了梅兰芳一生的艺术生活;内院东房里,陈列着梅兰芳使用过的部分戏装与道具,其中就有那件著名的《霸王别姬》戏服:鱼鳞甲、女凤斗篷和如意冠。

沉下心认真看,你还会发现一些京剧知识,梅兰芳创造的身段手势等示意图,都是很珍贵的学习资料。

在他的故居里,你会收获一个多才多艺的梅兰芳。先生不仅戏唱得好,中国画也很有造诣,四合院里有一个展厅专门展示他的画作其中一幅名为《天女散花》的国画更是引人注目。

地址:西城区护国寺街9号
开放时间:9:00-16:00,周一闭馆
门票:10元

蔡锷故居

位于棉花胡同66号的蔡锷故居,与其他开发成纪念馆的故居相比,显得毫不起眼。

既没有上马石,也没有像田间故居那样的门墩儿,简朴至极,就像一处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北京老房子。但难得的是这里基本保持了旧观,寓居于内的居民也早已对蔡锷以前住在这里习以为常。

1913年至1915年,蔡锷在此蛰居了两年,虽“京缘不深”,但这段时间却是他命运中最跌宕起伏的两年。在这里,他经历了被袁世凯软禁的荒唐岁月。

蔡锷的故居门前有两颗郁郁葱葱的老槐树,相传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了,见证了不少院子里的人和事,其中最动人的,莫过于蔡锷和小凤仙的故事,上世纪初有一部电影《知音》讲述的就是两人在蔡锷寄居北京时的爱情故事。只可惜蔡锷只活了34年,再回想起小凤仙的那段“谁识周郎竟短命,早知李靖是英雄”,院落里,高山流水的琴声似乎还在哀怨流转。

地址:西城区棉花胡同66号 
开放时间:大杂院,可进入,注意别打扰在那里生活的居民

老舍故居

或许你会觉得很奇怪,老舍故居不是在东城区的丰富胡同里吗?离蔡锷故居一点不近呀。但这里要提到的,其实是老舍在北京的另一处故居,位于新街口南大街小杨家胡同8号,一个他出生和成长的地方,现在称作老舍旧居。

尽管知名度远不及丰富胡同里的故居,且这里的大门紧闭,已几度易主,站在门前,你根本没法看到老舍童年时期生活的室内环境。但是外面的环境依然相似,从老舍先生的多部作品中,如《正红旗下》、《四世同堂》等都有对小院和这条胡同及周边环境的描写,能看得出这里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例如,在《小人物自述》中他就曾写下“院子东西长,南北窄,地势很低,每逢下了大雨,院中便积满了水。”《宝地》中曾述“每逢伏天夜里下暴雨的时节,我们就都要坐到天明,以免屋顶突然塌了下来,同归于尽。”

老舍先生还曾把小羊圈胡同(小杨家胡同的旧名)比喻成一个葫芦,“葫芦胸”是个圆圈,周围住了六七户人家,5号院(当时的小羊圈胡同5号即现在的小杨家胡同8号)就在“胸”的南头。

从大杨家胡同到小杨家胡同,你要拐不少弯,你会看到不少房子,这也算是北京胡同的一个特色,每一处环境都会成就不同的人。当人们还在追逐老舍成名后的环境时,我们已经从胡同旮旯里寻着到了他成长的最初足迹。

地址:西城区新街口南大街小杨家胡同8号
开放时间:民居,不对外开放

曾在后海两岸居住的名人实在太多了,不少集中在上世纪 50 年代到 80 年代,住所之间虽然相隔不远,然而主人的际遇却各不相同。一路走下来,你或许也会像我们一样感慨唏嘘。

除了这些“隐秘着”的故居之外,北京还有很多更著名的故居和数不清的其他好玩的。如果感兴趣的话不妨去我们的 “穷游锦囊”App 里看看我们的《北京》锦囊,除了那些一直呆在那里的景点和餐厅,还有很多丰富的活动可以充实你的生活。

文:穷游锦囊作者 李慧婷elise



----------------------------------------------------


欢迎关注:

知乎机构号:@穷游锦囊

知乎专栏:对世界上瘾(国外) &锦绣山河走遍(国内)

穷游锦囊微信公众号:qyerguide

下载有用、有趣、能救命的 “穷游锦囊App”,获取全新的旅行灵感及实用的旅行指南。

编辑于 2017-10-27 1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