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于简单心理
一招入睡:如何破除「越想睡 越失眠」的魔咒?

一招入睡:如何破除「越想睡 越失眠」的魔咒?

我有个朋友失眠正当年,每晚都很煎熬。

因为体会过失眠有多么痛苦和可怕,所以他总是为入眠做充足准备:喝牛奶,泡热水澡,远离手机,11点准时躺到床上,心里祈祷着:千万别再失眠了!

但越是这样就越睡不着……直到凌晨2点,脑子里各种声音和精彩的画面还在转来转去。而且越睡不着,就越着急,越着急,越睡不着。

他很捉急地问我:失眠到底要怎么破啊?


可能很多小伙伴都有类似的困扰,我就先把最后的答案放出来:

So be it. 那就让自己失眠吧。



大家留步,先别着急关文章……我们先来看一个灵魂拷问:


当你失眠时,你在做什么?


除了那些就是不想睡的晚睡拖延患者,大多数想要睡觉的人,在失眠时都会想一件事:我怎么还没睡着?倒是赶紧睡啊!

于是便开始了漫长的努力入睡过程:

很多人都会先选择尝试比较温和的助眠技巧——像数饺子(越数越饿)、吃褪黑素(药效减退越吃越多)、抹精油(薰衣草就是个骗子)。


这些不管用了,就升级到一些“铁血”手段来迫使自己入睡,比如喝酒、剧烈运动,然后希望倒头就睡。

假如这些方法起作用了,哪怕是安慰剂效应,也都还好。最可怕的是:为了睡觉而做出那么多努力,结果还是睡不着!又累又困又醉但就是睡不着!

这时候简直只剩下焦虑、愤怒却无力的感觉。



接下来我们开始寻求更“科学”的方法帮助睡眠。


小编自己以前失眠的时候,也试过网上很流行的“身体扫描法”,大意就是让你集中注意力到身体的某一个部位,然后使之放松,从脚趾头开始扫,直到扫到头顶。

当我在试着扫描的时候,内心是充满了疑问的:啊我怎么集中注意力到脚趾上?我的注意力应该是一个圆点吗,像激光笔那样?扫描完大拇指了,注意力怎么移动到下一个脚趾上啊?

后来开始联想到以前看网络玄幻小说里那些锻炼精神力之类的情节,整个人的思绪都不知道飞到了哪里。


除了扫描法之外,还有很多看似科学的办法,它们大多具有一套复杂的程序,光是记下来这些步骤,就需要很长时间了,而且还要高度紧张,心里想着:“我做的顺序是不是正确?这一步要持续多少秒来着?”

最后的结果通常是越想越清醒。

无数个失眠的夜晚让我们学会了很多关于睡眠的道理,却还是睡不好一个觉……



为什么我们越想睡越睡不着?

前几年大热的电影《头脑特工队》具象化地展现主人公莱利脑内发生的各种事件。

看过的小伙伴可能会记得,当莱利睡着时,思维列车开到中途就停止了,说只能等莱利醒了之后再发车。

但失眠患者们闭着眼一直在想着“怎么还没睡着?怎么治疗失眠?”的时候,脑中的思维列车简直是风驰电掣跑的飞快,难以停下来,也就自然难以入睡。

我们的大脑会自主地调整睡眠节律,它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不需要人为控制。


而很多人在夜里失眠,就是因为一直强迫自己要立马睡着。

第二天有个重要的考试/面试,前一天晚上告诉自己:“赶紧睡!养足精神!”

但睡着的几率随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而减少,焦虑却迅速增加,“天哪都过去半小时了,怎么我还没睡着!” 这是因为你无法命令大脑去暂停自己的意识。

睡眠就像是呼吸一样,这些身体内环境的事不用上升到意识层面,如果人类需要有意识地去调控呼吸,那么可能几分钟就死掉了。


睡觉也如此,越用力,就越做不到。



入睡的悖论


现在有很多管理睡眠的APP,监控呼吸节律、心跳脉搏,甚至可以记录快速眼动期、深度睡眠时间,给你的睡眠质量打分。

一个朋友曾使用过这类软件,他没有失眠困扰,只是出于好奇。但当他看到APP上显示自己只有少得可怜的深度睡眠时,反而开始焦虑。


之后便总是担心:“我今晚是不是还是只熟睡了1小时?明早分数会如何?”结果他成功地失眠了。

就算有时候第二天起来觉得睡的很好,但一看数据发现分数很差,那时会有种很强的挫败感。


睡觉本来是用于放松和恢复精力,但却变得像考试一样。

且不说睡眠数据的信效度如何,“评估睡眠”这件事本身就足以引发焦虑了,它让人们在入睡前产生怀疑——不知道今天我会睡得怎么样?这时,睡觉就变成了任务。


此外,很多人都追求快速入睡,最好“沾枕头就着”,安眠药药效越强越好,一颗便倒,但“放松入睡”和“追求快速”之间本来就存在一种天然的矛盾。

我们需要做的只是,让睡觉这件事回归身体自然的感受,而不是把它当成一项任务来努力完成。



怎样才能睡个好觉?


已经有大量科普文章从各个角度来剖析睡眠,它们很专业,很学术。但研究这些不能帮助我们在夜晚睡个好觉。


而破除「越想睡 越失眠」的诀窍就是:

别挣吧,允许自己失眠,不要跟自己说“赶紧睡”。不用执着于“这药怎么没用!”或者 “完蛋了,我怎么还醒着……” 这只会让你陷入失眠焦虑的死循环。

不要把睡觉(或者失眠)当成一件很有负担的事情。当你睡不着的时候,就起来做些别的事情。


睡眠的重要性已被强调了太多遍,睡眠剥夺的危害越来越耸人听闻。导致人们一旦失眠,就立刻引发巨大的焦虑和恐慌,并且不断重视自己的失眠问题。

吃什么东西是为了缓解失眠,规律运动是为了提高睡眠质量……仿佛活着就是为了治疗失眠。

这可以理解,因为失眠确实很痛苦,但当“治疗失眠”的愿望强烈到你生活完全围绕它展开时,你也就离「睡个好觉」越来越远了。



事实上,也许我们并不需要过分担心失眠,因为虽然睡个好觉的确很重要,但其实有时睡不好也没事。


首先,失眠并不等于完全失去休息,也不是在浪费时间。其次,研究者发现,与我们常识相悖的是,失眠者的实际表现与正常睡眠的人并无差别(Drummond et. al., 2013)。

因此,如果你前一天晚上失眠,那么第二天也不用过于焦虑,少睡了1、2个小时,并不会对你的成绩、面试表现造成什么“无法挽回”的后果。


我们总觉得只有睡个好觉才能更好地生活;

但其实,可能只有当我们不再为失眠而纠结,转而去关注怎样把生活过好时,才会睡个踏实、安稳的觉。

所以,如果今天晚上你还是睡不着,那么不如忘了这篇文章,也忘掉失眠,睡不着就不睡,但当困意来袭时,让身体好好感受它,然后跟着它入睡。

Nighty night.



参考文献:
Drummond, S. P., Walker, M., Almklov, E., Campos, M., Anderson, D. E., & Straus, L. D. (2013). Neural correlates of working memory performance in primary insomnia. Sleep, 36(9), 1307-1316.
Orff, H. J., Drummond, S. P., Nowakowski, S., & Perlis, M. L. (2007). Discrepancy between subjective symptomatology and objective neuropsychological performance in insomnia. Sleep, 30(9), 1205-1211.
Ohayon, M. M. (2002). Epidemiology of insomnia: what we know and what we still need to learn. Sleep medicine reviews, 6(2), 97-111.



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简单心理(janelee1231),查看更多有趣的心理学科普文章。

原文发布于:一招入睡:如何破除「越想睡 越失眠」的魔咒?

最近看日剧时,一句台词暴击了我的心脏:


你是否也时常有这样的无力感?全力付出却依然一无所获。不由得怀疑:“努力到底有什么用?

当我们尝试过、努力过,但最终仍然徒劳时,很多人开始相信“也许这就是命中注定吧”,于是不再做无谓的挣扎,选择了放弃自己。


习得性无助 ( Learned Helplessness ) 就是这样的过程。它是指个体经历了持续的失败后,感到自己对一切都无能为力,从而对现实感到无可奈何的心理状态(Seligman & Maier, 1967)。

这个概念最初是心理学家Seligman在做动物实验时提出的,他当时做了一个现在看起来非常残忍的实验:

Seligman把狗关在笼子里,伴随蜂音给狗施加难以忍受的电击。狗被关在笼子里逃不掉,于是在笼里狂奔,惊恐哀叫。


在很多次电击之后,只要打开蜂音器,狗就趴在地上惊恐哀叫,却不再狂奔。后来就算把笼门打开,狗也没有选择逃出去,而是在电击出现前就倒地呻吟和颤抖,绝望地等待痛苦的到来,形成了习得性无助(Seligman & Maier, 1967)。

在人类身上,习得性无助往往表现在“付出很多努力,结果却不如人意”之后。我们能想到的一个典型情景就是学业困难——经过多次努力复习,成绩却依然没有提高,那么干脆放弃。

但其实习得性无助也经常存在于生活中那些不被我们注意到的方面:

1.
绝望,我跟父母完全无法沟通

网上曾有一个热门的问题:为什么越长大,越少和父母说心里话?

大家在用不同的答案传达着同一个意思:“因为说了也没用……”

以前上学的时候,同学的妈妈每次打电话都劝他不要读博了:“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啊,回家考公务员吧,在北京奋斗到什么时候才能有房有车啊?”

而他每次都只是沉默,或者立马转移话题然后草草挂了。我问他为什么不跟妈妈说说自己的真实想法。他给了我一样的回答:“算了,说了也没用的。”


因为在他的记忆中,小时候几乎所有试图让父母理解自己的努力都失败了,父母总是会说:“你年轻懂什么,等你到我们这个年纪,你也会这么想的。”

每次和父母的沟通都以冲突告终,他觉得自己永远无法改变父母的想法……渐渐地,他在与父母沟通时开始习得性无助,不再试图取得沟通和理解,而是只能沉默以对。

“算了吧。”


2.
每次感情到最后我都会输

有个朋友谈过很多次恋爱,受过很多伤。

她现在又交了男朋友,两个人难免有矛盾,男朋友说我们好好谈一谈。她都会很抵触地说:“没什么好谈的,不用谈了,我们俩就是不合适。”

她害怕再去面对“我们合不合适”这个问题了,因为过去的每一段感情都在用结果告诉她,发生了矛盾,谈来谈去到最后还是没结果;

所以后来她甚至会一种期待,期待去找到一个和她完全匹配的完美伴侣,似乎这样就能得到幸福。

或许这些在感情中一遇到矛盾就选择放弃的人,并不是情商不够或是不看重这段感情,而是过去太多次尝试解决都像是徒劳的挣扎,根本没能改变什么。

他们暗暗的想,与其去解决问题,不如放手让自己躲过一场伤害,大不了重头再来。


3.
社交恐惧者自白

“我也很多次尝试过去接近人群,可是发现自己实在融不进去。”
“我试过主动跟人说话,可是说着说着,他们开始忘记我继续聊……”

社交恐惧症患者也不是一开始就弃疗的,只是那些试图“合群”的努力导致的尴尬在脑中挥之不去,每次都没有进展,形成了社交中的习得性无助。

对他们来说,与其去面对一场可预见的尴尬暴风雨,不如躲在自己的安全区里,一个人也很好。

为什么我们会认为自己无能为力?

一个人形成习得性无助需要经历四个阶段:

  1. 在沟通中屡次遭受失败,并且认为造成失败的因素是自己不可控的(比如父母的顽固思想);
  2. 感到自己的努力对沟通结果没产生任何作用,形成了“我根本无能为力”的认知;
  3. 认为未来的沟通也同样会失败;
  4. 这些认识和预判对我们产生影响,导致我们对任何要尝试沟通的事情都提不起劲儿。
    此时,如果我们再次面临必要的沟通时,可能会产生情绪抑郁、焦虑和选择逃避。

也许经历了一连串让你无能为力的挫折后,你开始在人际关系中失去了掌控感,开始放弃和沉沦。

但如果想要有所改变,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认识到你过去的失败和挫折并非是命中注定,你对自己的生活也并非无能为力。


命运啊,与其说是注定,
不如说是你忘了是在何时做出了选择。

--《塔希里亚故事集》



如何扭转习得性无助?

1. 随时关注“变化”

当研究者把笼子的门打开时,已经习得性无助的狗不再努力挣扎了,而是自我放弃式地等待痛苦的来临。

有扭转机会,但却视而不见——这是习得性无助最可怕的地方。

心理学家Langer鼓励人们去积极关注身边的变化、抓住可以改变局面的机会(Langer & Moldoveanu, 2000)。

比如,父母或许最近正受到某种新思想的影响,对你的生活和追求有了新的认识;你的下一段感情并不是上一段感情的复制品,这一场的沟通或许有转机;不是每个社交场合都容不下你,下一次聚会或许会遇到一个跟你聊得来的人等等。

很多时候并不是“无法改变”,而是我们太坚信“无法改变”,习惯性地忽略了转机


2. 改变归因方式

归因理论认为,当我们把失败归因为自身的、普遍的、稳定的因素时, 就容易产生无望感,也容易放弃努力。

比如认为自己就是天生情商低,不善于沟通。这是无法改变的特质,所以也没必要努力了。

而如果我们改变归因方式,试着将失败归结于自己的动机不足,也许能够对未来产生积极的期待(Dweck,1975)

在又一次没能融入大家的谈话之后,试着告诉自己:有时候我只是缺乏和别人交流的动力,也许下次遇到我感兴趣的人或话题,我也能够聊得很起兴。


3. 设定合理目标

当你振奋精神,想要重新打一仗时,别忘了给自己设定合理的小目标。研究发现成功的体验将有利于缓解习得性无助,因此从小目标开始,让自己感受一点点成功的滋味。

可以不要求父母立刻就全力支持自己的职业选择,但是至少可以让他们知道你今天的工作都做了些什么,遇到了哪些有趣的人和事。当他们多了解你一点,沟通的成功率就多了一点。


4. 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

如果你还是沉浸在这种绝望和无助感里,自认为无法自救,那么你还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在这种情况下,咨询师与你建立起的关系,会给你一种安全和稳定感。

咨询师会和你一起分析那些习得性无助形成的原因,用非评判的态度倾听你,接纳你的无助感,陪你一起寻找那扇解开无助的门。

习得性无助的改变可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需要你去挑战自己的认知,去重新开始尝试那些你早已认为没有希望的事,这需要很大的勇气。

但就像《杀死一只知更鸟》里所说的那样:


我想让你见识一下什么是真正的勇敢,而不要错误地认为一个人手握枪支就是勇敢。

勇敢是:当你还未开始就已知道自己会输,可你依然要去做,而且无论如何都要把它坚持到底。

你很少能赢,但有时也会。


对了,文章开头的日剧截图是假的。台词是我编的,图片是我从忘了叫什么的日剧里随便找的。如果你被骗到了,那转发一下骗别人吧。


参考文献:
Seligman, M.E.P., & Maier, S. F. (1967). Failure to escape traumatic shock.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74(1) :1-9.
Langer, E. J., & Moldoveanu, M. (2000). The construct of mindfulness.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56(1), 1-9.
Dweck, C. S. (1975). The role of expectations and attributions in the alleviation of learned helplessnes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1(4), 674-685.
Mikulincer, M. (2013). Human learned helplessness: A coping perspective.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简单心理(janelee1231),查看更多有趣的心理学科普文章。

原文发布于:如果每次努力都以失败告终,还要再继续吗?


我们是简单心理咨询预约平台,拥有700+位海内外心理咨询师,只有约10%的申请咨询师能够通过面试考核;目前为止简单心理已为30万+人次提供了高质量心理咨询服务。

寻找属于自己的心理咨询师,欢迎来简单心理咨询预约平台体验哦,戳这里 「jdxinli.cn/2ukmmb

《如何有效缓解焦虑》——7天学会压力管理,简单心理自助训练营,你自己的心理成长基地,详情戳:jdxinli.cn/4hjvyq

编辑于 2019-04-30 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