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散装台州的成因:海城还是山城?千年以来,这是一个艰难的抉择

现代散装台州的成因:海城还是山城?千年以来,这是一个艰难的抉择

一、郡治州府的变迁:海城还是山城?

从章安到临海,再从临海到椒江。

海城还是山城?

千年以来,这是一个艰难的抉择。

想要解读台州千年格局之变,就必须先了解台州历史上郡州府治的变迁。

在17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台州(临海郡)曾三易治所。而每一次郡治、州治的变迁,带来的往往是地域政经格局的改变和地方人文版图的重组。

1、临海之城:章安

公元257年,三国吴少帝孙亮置临海郡,他把郡治设在了位于灵江出海口的章安。从当时孙吴统治者的角度来看,选择章安作为地域政治中心有其深刻的必然性。

章安,西汉时称回浦,是灵江北岸靠海的一座边城,它是当时中原汉人进入瓯越地区的一个军事据点。

从西汉开始,汉人就不断沿海岸线向南军事推进,他们从甬江口的句章,推进到灵江口的章安,再到瓯江口的永宁。

句章、章安、永宁,是这条海岸线上三个重要的节点,在军事地理上占枢纽地位。

句章、永宁,后来发展为港口城市宁波、温州,而居于中间的章安,却在隋唐之后变得籍籍无名。对标今日之东南大都会宁波、温州,章安失落的突然和彻底。

章安,一个有潜力成为东南都会的城市为什么会突然退出了历史舞台了呢?这一切都要从唐武德五年(622)说起。

那年,刚刚平定江南的唐王朝,重划江南各州县,以天台山为名置“台州”,并把治所设在远离海岸的临海城。

三年后,朝廷又把章安并入临海县。章安县这个存在了400余年的古县,在历史上彻底消失了。自此之后,章安由东南海疆都会迅速退化成一个边缘的海边小镇。

2、从此,台州只能以“山”名而不能以“海”名

隋唐之际的这次“治所”迁移,其实就是台州千年历史上的气运和格局之变——临海郡由三国两晋以来的“临海时代”,步入了内敛的“台州时代”。

从此台州只能以“山”名,而不能以“海”名。

临海能成为州治,得益于隋唐越州、台州、温州,陆上驿路的全线贯通。

汉代、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海岸线与现在相比差异很大。尤其是浙东到浙南沿海,几乎都是丘陵崎岖的半岛、海岬(那时温黄平原还没有出现)。在陆路没有打通的情况下,进入台州只能从句章(宁波)入海,沿海岸线到达章安。

隋唐之际随着海侵期的全面结束,浙东南的陆上交通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越州(绍兴)至台州、台州至温州陆上驿路全线打通,而临海城正处于这一驿路的中间节点之上。

虽地处要冲,但在唐代,临海城是没有什么存在感的,只能算“边鄙郡城”,寂寂无声。只会偶尔接纳安置一些政治失意者与流放贬谪之士。

这种尴尬的处境一直持续到了两宋之交,临海城终于迎来了赵宋宗室与勋贵的垂青。

靖康二年(1127),北宋灭亡。康王赵构南渡,大量随行的赵宋皇族、朝廷勋贵以及中下级官吏进入台州,他们多数定居于临海城。

宗室与勋贵迁徙的主要动因,是躲避战乱。所以,这批南下的中原士民,刻意寻找能够远离战争的、交通阻隔的边缘地区。而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的台州,就是这个理想的避乱之地。

南宋初年,这些勋贵家族和赵宋宗室的迁入,对台州政治地位的提升,以及文化的繁荣有着直接的原因。台州因此也由偏远僻州一跃成为南宋的“辅郡”之州。

临海步入盛局始于南宋。

在明清两代,临海继续维持着台州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地位。

明清由于朝廷海禁政策的存在,台州沿海地区根本没有发展的机会。而临海,以它位居台州正中的地理位置,呈现出一种超然的地缘稳定性,持续辐射着全州一府六县。

临海的衰落,源于清末至民国。

经历宋、元、明、清,近千年的风流之后,临海府城在晚清明显后劲不足,所幸底蕴深厚,还足以支撑。但随着近代“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降临,作为一个内陆城市,临海在海洋贸易时代里,逐渐开始落幕:

1877年清廷在海门设海关分关,海门港正式开埠。
清末至民国,海门成为台州的商贸中心,有“小上海”之称。
民国时期,温岭县的人口规模超过了台州府驻地临海,成为台州首位……
1949至1980年,由于国共双方在东南沿海的持续对抗,台州沿海几乎又回到了闭关锁国的年代。其间台州两度被宁波和温州肢解,又两度恢复建制。撤并之间,作为千年台州府所在的临海竟毫无话语权。
1980年成立海门特区、1981年改椒江市,1994年设台州市于椒江区。
1300多年后,台州又回到了“海洋时代”,只是行政中心由章安变成了对岸的椒江。


二、人文版图的变迁:从文化高地到文化洼地

1、东晋南朝隋唐:文化高地天台山

西晋永嘉年间,由于五胡乱华、八王之乱,北方汉人大批南迁,晋朝从洛阳迁都至建康(南京),即所谓的“衣冠南渡”。

伴随士民南迁的,还有北方的“神仙侨民”,像“王子乔信仰”就被中原移民从洛阳附近迁至天台山这座“不死之福庭”。

东晋南朝,修道与隐士文化在天台山一直就很兴盛。天台山为俗世的逃离者和隐修者提供了一个可以避世的场所——东晋后期从朝廷名利场退场的王羲之与道士许迈同游天台山;名士孙绰畅游天台并作《天台山赋》;名士褚伯玉、沈越、徐则在此隐逸修道;名士顾欢在此开馆聚徒授业……

陈隋以降,天台山又成为重要的佛教中心,在东亚佛教史上产生很大影响。

隋代高僧智顗选择天台山作为修行之地,他与时为扬州总管的杨广关系密切,智顗背后是隋王朝政治和文化地理的影响。至此,被孙绰称作“不死之福庭”的天台山,正式成为一个文化符号并在唐代成为文人骚客的向往之地。

现代人提出的“浙东唐诗之路”,指的就是浙东运河、曹娥江、剡溪直到天台山这段驿路,它也串联起了会稽山和天台山这两座文化名山的联系。

2、南宋:“永嘉事功学派”对台州的影响

台州南部的温黄平原与温州山水相连,西汉时同为东瓯乡,东汉时又同归永宁县。两地,山相连,人相亲。而历史上多次政区变动,互辖,又形成相似的地域性格,这是一种特殊的历史的亲缘关系。

两宋以来,随着海岸线逐渐东进,温黄平原面积不断扩大,这块土地的地缘潜力才被再次发现,人口也随之不断增长。台州的文化重心开始从北部的山地向南部的平原地区倾斜。

南宋中期,温州“永嘉事功之学”开始兴起。其中以陈傅良、叶适为代表的“永嘉文体”在科场上所向披靡,几乎创造了一种科举文化的奇迹。同时这一科举文化之风也深深影响了台州南部地区。

宋代温州进士数1172人(其中南宋1076人),两宋进士人数仅次于福州,位列全国第二。

宋代台州进士数607人。其中南宋561人,在南宋进士人数仅次于温州、庆元(宁波),位列两浙路第三。

公元1208年,罢职还乡的叶适定居永嘉水心村,开始闭门讲学。大批来自台州的士子拜于其门下受业,永嘉之学开始从温州直接影响台州南部地区。

永嘉之学主张“经世致用,义利并举”,提倡功利之学,反对虚谈性命。

道德学问,只有超越时代的局限,经受住历史的大浪淘沙,才能显出其真正的价值。那时永嘉学派的追随者虽然不如“朱熹理学”与“陆九渊心学”那么众多,但它的生命力是顽强的,深深扎根于温台这片山海之地。

千年之后,我们可以这样说:永嘉学派务实而不务虚的事功之学,对今天的温台地区,影响依旧十分深远。

南宋时期,台州的学术主流是永嘉事功学派,他们主要兴盛于台州南部。所以在文化和科举上,台州南部明显要压过北部一头。

宋元之际,由于饥荒和战火,给台州南部地区的人文带来了极大的摧残——“故家遗族耗灭尽矣”。至元代,永嘉事功学派已经不显。

3、明:宁绍地区的“心学”对台州的影响

朱明开国,台州经历海禁和两次大规模人口外迁。其中洪武和永乐年间的两次外迁多是南部温黄平原地区的居民,外迁人口当中相当一批是被控“通海”的富户和文化阶层,这对迁出区域来说,向外移民的同时意味着本区域文化的衰落。

而此时,有“明之学祖”之称的宁海人方孝孺,开始在宁海聚徒讲学和著书立说。可以这样说,明初台州的文化中心在宁绍二府接壤的宁海地区。

而南部温黄平原幸存的一些文人只能隐于山林,组织怡老诗社,他们之中没有出现读经立说的雅士。直到近百年之后,到弘治、正德年间这一地区文学的生机才逐渐恢复。

明代中期之后,出自宁绍地区的“阳明心学”成为主流。宁绍二府以其优势的文化地位,对台州产生了持续的影响。

在宋明两代,台州基本上是处于一个文化洼地之中,深受温州和宁绍文化圈的影响。其中南部受温州的影响大一些,而北部则受宁绍的影响更多一些。

这可能也是台州南片和北片文化割裂的起源。

4、清:台州的人文再一次走衰

兴衰,与历史偶发事件绝对是有关联的。

清初,在台州临海县发生了一起“白榜银案”。因为“欠”了官学三两白榜纸银,生员赵齐芳被官府刑讯致死。临海、黄岩两地近400名学生,认为官府“凌辱斯文”,要求从府学、县学退学,以示抗议。然而此案却被地方官以“诸生近海,谋且叵测”,“挟制官长”,“抗粮鼓众,退职造反”等理由,做成“书生造反案”。

为首的两名生员被绞杀;60多人被杖责、充军;牵连被捕者将近400人。朝廷责令台州停试三科。

台州最优秀的读书人在这一案中几乎被一网打尽。在之后的25年里,台州竟无一人中进士;临海县进士绝榜102年;宁海、太平两县近百年绝榜。这是台州科举史上的至暗时刻。

整个清代,台州既少封将拜相之达官,亦乏读经立说之雅士。

随着科举文教事业的凋敝,民间则尚武之风日盛。至晚清,最终酿成“台州十八党乱”与“长毛乱”(太平军入台州)。台州的社会、文化、经济遭到重大打击,城乡残破、百姓流散、财力匮乏。

其中黄岩县受害尤其严重——遭到长毛(太平军)屠城,居民被杀者将近两万,街上尸横枕籍。

黄岩,曾经的东南名邑、小邹鲁,经此一役,几乎奠定了在近现代衰落的格局。

上世纪90年代,台州易地设市,有着1300多年县治历史的黄岩,辖区被分割,自身被并入台州市,成为一个区级政区。


三、割据时代:现代散装台州的形成

地形上,台州可以分为南片和北片。南片低地,多平原;北片为高地,多山。

如果按明清传统的台州一府六县来讲,南片包括黄岩县、太平县;北片包括临海县、天台县、仙居县、宁海县。

自古以来,台州的南北差异就一直存在,包括方言口音、文化习俗。

其中南片受闽文化的影响多一些,而北片更偏向于吴文化。

1、失去宁海

49年建国之后,台州迎来了新一轮政区变动。

其中有个重要的事件就是宁海县被划入宁波。

宁海是“台州式硬气”的发源地。代表人物柔石、方孝孺,都是宁海人。

元明清,乃至民国,宁海一直是台州重要的文化输出地,出了好多文化名人:方孝孺、胡三省、潘天寿、柔石……

然而进入民国后,宁海文化界就有一种摆脱台州并入宁波的呼声。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宁海学界连续发起请愿,要求把宁海县划入宁波。因为宁海的读书人希望到更近的宁波参加联考(民国的联考,相当于现在的高考),而不是到临海。因为从宁海到宁波,一马平川,路非常好走。而去临海,往南几乎全是山路,非常难走。

在这群请命的读书人里,有个叫赵平复的,上访省政府,表现得非常积极,他就是后来被鲁迅称为“台州式硬气”的柔石。

经过宁海各界不懈的奔走,1940年三门县从宁海分出,宁海脱离台州的条件渐渐成熟。虽然因为抗战,迟缓了宁海归并宁波的步伐,但最终还是在1961年被划入宁波地区。

这真是一群死硬的读书人改变了历史。

其实,宁海回归宁波地区,是有历史缘由的:

西晋太康元年(280年),宁海县从会稽郡的鄞县(今宁波鄞州)和临海郡的临海县分出,在人口上鄞县占3/4,临海占1/4。

这样看来,1940年宁海舍弃三门,就是为以后回归宁波埋下伏笔。

作为失去宁海的补偿,1962年中央把温州的玉环划给台州。

2、南北隔阂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初,台州是整个浙江省最没有存在感的一个地区。建制两度被撤消,北三县(临海、天台、三门)划属宁波,南三县(黄岩、温岭、仙居)划属温州。

直到1962年,才复置台州专区,辖临海、黄岩、温岭、仙居、天台、三门、玉环7县。

建国之后的一系列政区变动,对台州的影响是巨大的,它进一步割裂了地域文化的认同感。

政区和文化应该是相辅相成的,文化(包括习俗)是最能体现地域性的东西。

失去宁海,北部台州失去了一条与宁绍“吴文化圈”直接交流的通道,千年府城临海逐渐走向自闭。由于玉环的加入,“闽文化”的影响力在南部台州日渐加深。南北台州进入了一个文化割据的时代。

改革开放之后,由于台州南北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更加剧了下属各县的不认同感。

3、让人看不懂的府治迁移

上世纪九十年代,台州来了一次市府搬迁——市府由临海迁到了椒江。

府治迁移之后,文化意义上的台州市是不存在的,因为椒、黄、路三区根本就没有产生共同的地域认同感。

20多年后椒、黄、路还是三个县城规模的互相独立的城区。搞三区融合吧,内环还隔着一大片的山……这也太难了。

与此同时,临海是最失落的;而北三县(天台、三门、仙居)与南部台州的关系更加疏离,因为它们离府治椒江实在是太远了;南边的温岭、玉环则继续独自坐大、各自为政。

发布于 2020-11-12 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