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介」今 敏访谈:「Perfect Blue」

「译介」今 敏访谈:「Perfect Blue」

编者按:今天是今 敏导演的五十四岁冥诞。

1998年1月及2月,今 敏导演曾多次接受外媒采访,畅谈自己对当时刚上映的导演处女作「Perfect Blue」(未麻的房间)的感想。这篇译稿即为这两个月份的访谈记录集成。


翻译:范克里夫大尉

问:是什么契机促成了您与大友克洋先生的共事?

答:起初我是作为一个漫画家出道的,当时我一边发表短篇和连载漫画,一边隔三差五地帮大友先生的连载漫画「AKIRA」打下手。我能投身动画业界也是托了大友先生的福。我初次涉足动画片就是在他策划和编写剧本的作品「老人Z」中担任美术设定和分版设计的工作。从那以后我便漫画动画两头跑了。

问:今先生您在「MEMORIES」中担任了哪些工作呢?

答:我担任了「MEMORIES」中「她的回忆」这一作品的剧本创作、美术设定和分版设计。尽管我之前从没写过剧本,但由于大友先生的邀请还是接下了这份活儿。

问:您是如何成为「Perfect Blue」一片的导演的?您当导演是受大友先生的影响吗?

答:那是四年前,也就是1994年的秋天的事儿。起初是「Perfect Blue」的原作者也就是小说家竹内先生想把小说拍成影像作品,计划几经周转就找到了我。尽管我没有读过小说原作,但看过故事大纲后觉得这种内容并不适合我来拍。原作描写的是「原本是偶像歌手的女孩由于转变形象而惹怒了精神变态的粉丝,并遭到袭击」,内容非常血腥。与后来完成的动画相比,小说原作中的动作和变态惊悚要素更为直接,但之前已经有很多类似主题的作品,而且这些元素也并不适合用动画手法去表现。于是我便从原作中抽取出一些具有鲜明特色的要素:日本特有的「偶像歌手」、对偶像疯狂入迷的御宅族粉丝,以及后者的极端化身—跟踪狂。以我和剧本作家村井先生为中心,剧组拿出了多种多样的创意。

就这样我们拿出了一个比原作更容易把握的剧本,我根据剧本画了全部情节的分镜,同时还担任作品的作画。我记得作画的工作花去了将近一年时间吧。

接到这份委托时,我手头还有连载漫画的工作,正是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但面见制片人和原作者后,他们允许我在拍片时自由修改作品的内容,加上我无法抵抗「导演处女作」的诱惑,因此一时冲动就接了下来。尽管大友先生的名字作为策划协力人员出现在演职员表中,但我成为导演这件事儿和他并不相关。

问:关于PB这部作品,导演您能否谈谈关于故事情节的构思?

答:我前面也说过,为了将原作搬上银幕,我们大幅度改订了故事情节,其中的第一步就是要先把握住核心思想。这部分的工作自然不能交给剧本作家,必须得由担任导演的我自己来摸索,真是搞得我很辛苦呢。

当时我手头还有漫画连载的工作,只能见缝插针地构思动画的点子,此外我还从过去为漫画准备的创意中汲取灵感。就这样一个构想逐渐明晰起来:在剧中主人公未及察觉之时,从互联网诞生出了一个「对于周围的人们来说,比自我更为真实的存在」。对于主人公来说,它就是「过去的自我」,本应是只存在于网络上的虚拟人格。但在外部因素(对这个虚拟人格抱有极度渴求的粉丝的意识)和主人公自己的内部因素(她对自己的选择时常后悔,认为过去的生活比现在更好)的双重作用下,这个「过去的自我」也就是主人公的「另一个自我」竟然变成了真实的存在,并要和主人公一决雌雄。这就是我对整体剧情的构思,当这个创意酝酿成熟后,我才确信这部动画将成为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影像作品」。

虽说本作涉及的话题是日本的演艺人士、她们身边的业界人士、被称作「粉丝」的特定人群和跟踪狂、凶杀这些极端事件,但核心还是放在了「心灵的摇摆不定」上,我觉得不管是谁,多多少少在成长历程中都会面对这样的问题吧。

人面对新生活总是或多或少地会感到不安,加上时常遇到的压力、工作问题与人际关系,我认为这些因素总是会导致当事人连自己的日常生活都无法控制。为了勾勒出这种「心灵摇摆不定的状态」,我意图在故事的前半段描写了「稳定的日常生活」,之后随着事件的发生和事态的进展,让她本应稳定的日常生活逐渐崩溃混乱,这也是全片的大致走向。

如果观众能在观看过程中体会到主人公在日常生活逐渐崩溃的过程中所品尝过的那种接近眩晕的「醉乱感」,我身为作品的主创人员将倍感欣慰。

问:您原本就是一位动画迷吗?若真是如此,您喜欢哪一部动画作品呢?(动画电影或电视系列动画都可)

我很喜欢动画,到上高中为止一直在电视里和电影院看动画片,我沉迷于「宇宙战舰大和号」、「银河铁道999」和「机动战士高达」这些作品。我也很爱看宫崎骏导演的「未来少年柯南」和「鲁邦三世•加里奥斯特洛之城」,从这些作品中我学习的不仅是动画技法,更学到了很多影像作品的拍摄手法,它们对我来说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问:「Perfect Blue」的故事情节是由谁构思出来的?是今导演您自己吗?还是大友先生?还是由剧本作家写出来的?

答:尽管有小说原作,但如前所述,电影和原作的内容差别还是很大的。

决定要把小说拍成影像作品时,制片人和原作者答应在保留「主人公是偶像歌手」、「有疯狂迷恋她的死宅歌迷出场」和「保留恐怖惊悚作品的要素」的前提下,导演可以按照自己的构思修改剧情。

那么制作「Perfect Blue」电影版本的第一步就是要先把握住核心思想。这部分的工作自然不能交给剧本作家,必须得由担任导演的我自己来摸索,真是搞得我很辛苦呢。

我构思的宗旨是要在原作的思想基础上写出一个全新的故事来,我从过去为漫画准备的创意中多方汲取灵感,总算让新的剧情成型了。一个构想逐渐明晰起来:在剧中主人公未及察觉之时,从互联网中诞生出了一个「对于周围的人们来说,反倒比自己更为真实的存在」。

对于主人公来说,它就是「过去的自我」,本应是只存在于网络上的虚拟人格。但在外部因素(对这个虚拟人格抱有极度渴求的粉丝的意识)和主人公自己的内部因素(她对自己的选择时常后悔,认为过去的生活比现在更好)的双重作用下,这个「过去的自我」也就是主人公的「另一个自我」竟然变成了真实的存在,并要和主人公一决雌雄。这就是我对整体剧情的构思,当这个创意酝酿成熟后,我才确信这部动画将成为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影像作品」。

前面我提到过,原作的的主要情节是「原本是偶像歌手的女孩由于转变形象而惹怒了精神变态的粉丝,并遭到袭击」,但我对影片剧情的构思却变成了「面对环境的急剧变化和跟踪狂的骚扰,原本是偶像歌手的女孩自己逐渐崩溃失常」。

问:剧本是由你前面所说的三人共同创作的吗?今先生您是在剧本完成后才参与到制作中来的吗?

答:我想您如果看过我之前的回答就应该很清楚了。整体的故事情节都是先由我构思出来,然后交给村井先生编写成剧本的。此后再由我、原作者和制片人一起进行润笔和修订。剧情构思、内容和大友先生完全没有关系。

问:制作用了多少时间?本片的制作是否比其它动画片更费时呢?这是一部高预算的电影吗?共有多少人参与了制作过程呢?

答:从我接受委托起,一共用了三年不到的时间,要是从剧本完成开始算的话,也用了一年半左右。我觉得在近期的动画电影中,本片的制作时间算是比较短的。再说这部片子最初是计划做成OVA的,因此我才觉得自己有能力把它做好(否则就不敢接了),预算方面也是OVA的额度而已。

作为动画电影,本片无论从制作时间、预算还是工作人员数量来说都属于小规模低成本的。至于参与制作的人数我不太清楚。因为像动画和加工这些特别耗费人手的工序都是外包给韩国的动画工作室去完成的,所以其中很多工作人员我都没有见过。

问:作曲家是如何挑选出来的?(您觉得本片的配乐水准如何?)

答:因为这次的合作单位里就有唱片公司,所以是由他们来物色作曲家的。结果找来的那位,我也不知道他具体的工作背景,只好从我手头的CD里选出和配乐概念接近的曲子,请他据此进行创作。我原本是想用电子音乐和环境音乐风格的配乐,但和作曲家的沟通确实非常困难。

我觉得本片的配乐并不成功。也不知是到底是因为作曲情况恶化还是音乐负责人工作不够尽责,反正我还没说OK呢他就擅自给配乐那边敲了个「完成」的戳。

问:大友先生是以何种形式参与到这个企划中来的?他负责哪方面的工作呢?

答:如前所述,他和本片毫无关系。只是小说原作者刚开始策划拍动画片、四下问询的时候,大友先生曾就动画业界的一些情况为他提供过建议,仅此而已。

问:本片的故事情节是否受到了其他作品的启发?您是受到了达里奥•埃尔盖托作品的影响吗?

答:其他人采访我的时候也多次问起相同的问题,但我从未看过这个达里奥•埃尔盖托导演(译注:Dario Argento,意大利导演,精于恐怖片)的任何作品,甚至根本不知道他都拍过些什么电影。当然,本片故事情节的基础来自小说原作,但如我前面所说,影片的「核心思想」还是源自我过去曾想用于漫画作品的创意。

问:声优是如何遴选出来的?主角是由谁配音的?在拍摄出片前,台词就已经全部录好了吗?

答:主角的声优是通过听样带来决定的。我想我大概听了有二三十人的带子吧,反复地听来听去,我从中选定了岩男润子小姐,请她担任未麻这个角色的配音。

台词是拍摄完成后再录制的。尽管如此,但当时我们的制片状况极度恶化,在几乎还未出片的时候就开始录制配音了。录音时已经上色完成的胶片只占全片的二成到三成,我们只能临时制作一些用于说明画面情况的画片把全片剧情串起来。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演出家的我们自然也不好再对声优提出什么细节要求,但是声优们的工作非常用心努力,他们真是帮了我们的大忙了。

问:参加策划的主创人员都有哪几位?

答:我不明白您说的「主创人员」是指什么,所以没法回答这个问题,不过您看一下演职员表应该多少能有所了解吧。

问:在日本的动画片里,「Perfect Blue」是不是一部独特的作品?

答:我认为确实如此。在此之前没有哪部动画曾经涉及过相同的内容,而且描写手法应该也是比较少见的吧。

「Perfect Blue」也并非是顺应日本动画发展潮流而生的作品。它的策划案和传统的动画策划有很大区别,正是这样一个史无前例而本应胎死腹中的策划案偶然被人拿了出来,又偶然找上了很想做一部个性作品的我,而我找到的剧本作家又正好和我口味相近。我认为本片是在多种偶然因素的偶然碰撞下才得以面世的。

一想起后来那糟糕透顶的制作状况,我就会被这多得有些不正常的「偶然」压得两眼昏花背后发凉。这部作品真是做得太艰苦了。制作过程的后半段真是比作品的剧情更加恐怖!

问:本片的主创人员都是恐怖电影迷吗?今导演您是电影迷吗?若真是如此,您喜欢哪个种类的影片呢?

答:我想原作者竹内先生是个恐怖电影迷吧,但其他工作人员似乎没有这个爱好。我自己虽然也挺喜欢看恐怖电影,但也没到迷恋的地步。

我爱看电影,观片量也很大。尽管后来越来越忙,没法去影院所以只能看录像带,但我观片的范围很广,从卖座影片到以前的名作全都网罗,要让我列举自己喜欢的电影导演的话,那说起来可就没完没了了。说到我特别喜欢的电影类别么,就是像特里·吉列姆的「THE ADVENTURES OF BARON MUNCHAUSEN」(吹牛大王敏豪森男爵历险记)和让-皮埃尔·热内的「THE CITY OF LOST CHILDREN」(童梦失魂夜)这样借用幻想剧情反映现实题材的影片吧。

问:您是否考虑到影片分级的问题而有意淡化了凶杀镜头的写实程度?日本人对内容血腥的电影看法如何?

答:我并未淡化情节的写实程度。

我觉得要是过度拘泥于这类问题,首先拍摄这些镜头的目的就会变成纯粹的贩卖暴力场面,而且要是淡化了这几个镜头,我觉得就很难表现出剧中人的情感要素了。

尽管观众中肯定也有人排斥这种描写方式,但我认为相比于随随便便地杀死剧中的角色,如何表现暴力的沉重和痛彻感才是更为重要的。

问:本片锁定的观众群是哪一类人士?据说在日本,SF和奇幻类的动画较受欢迎,那么这几类动画迷能接受本片吗?

答:我拍片的时候没有特意锁定观片人群,只是想拍出「自己想看的东西」。

目前我还不清楚观众是如何看待这部作品的,但不管观众是不是动画迷,他们总是希望看到「前所未见」的作品。但反过来说,像本片这样无法用常理评判的作品,说不定也会引起他们的反感呢。

他们究竟能否接受这部影片呢?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也十分期待。

问:本片已经在日本的电影院上映了吗?观众的反响如何?

答:本片刚在东京的两家电影院上映了一星期左右,不过就目前情况来看,反响比我们预想的要好。不过至于总体反响究竟如何,必须得等到在日本全国范围公映结束后才能说得准了,再说动画作品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录像带和激光影碟的销售情况,所以现在一切还都不好说。

问:今导演您的下一部作品是什么题材?

答:如果「Perfect Blue」能被广大观众接受,在商业上也获得成功的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其实是一部比较猎奇的作品),我可能还会接受类似这样风格的作品策划案吧。就我本人来说,是希望以「Perfect Blue」为基础,拍出更加个性化的作品,但新作的内容目前无可奉告。

问:今导演是画漫画起家的,那么您到目前为止都在创作哪一类漫画呢?

答:这个问题很难一句话就说得清楚,不过我总是着力于创作出「真实的生活与幻想相融合」的作品。不过究竟是不是做到了这一点,可就不好说啦。

问:日本电影(真人电影)的现状如何?动画片的现状呢?(比如,是否还经常公映剧场版动画?)

答:日本的电影产业一直被繁荣的电视产业压得抬不起头,也缺乏对抗好莱坞巨资大片的有效手段,因此长久以来一直是死气沉沉丧失了活力。

在这种窘境中,动画电影却异军突起。动画片的制作成本相对较低,但却能在保证低成本的同时自由发挥主创人员的想象力而描绘出绚丽的动作要素、宏大的场面和机器人装置;而且动画片也不需要借助造价高昂的布景设施,此外它背后还有丰富的漫画作品市场支撑着。美国真人电影所涉及的一些题材在日本也只能通过动画片的形式来表现。换句话说,相比迪斯尼那样的全动画技术带来的「为了动画而作的动画片」(重点在于发挥动画这一手法的魅力),日本动画片的成本低得多。然而日本动画却在故事性、世界观、构图概念、摄影机位这些方面孕育出独特的创作手法和理念,这也正是拜低成本的有限动画所赐。凭借这些独特手法,日本也不用再去模仿美国动画,而是形成了独特的日本动画文化。

但同时这种文化特色似乎又限制了我们的眼光,结果日本的动画业界死抱着「机器人•美少女•SF」三个要素不放,将这「三神器」奉若圭臬的后果便是雷同的作品被大量粗制滥造出来。

社会上总是先入为主地认为动画就是给儿童观看的东西,加上一些动画制作者也为了迎合这种既成概念而去制作小儿科的作品,这就给动画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这种不自重的行为也造成了一种现象:在日本国内,动画和真人电影相比时总是被当做劣等文化。

这种状况最近略有改善,社会上对动画的偏见不再像以前那样深,而无论程度如何、作品所涉及的题材范围也总算是扩大了一些。比如本作「Perfect Blue」这样孩子大概看不太懂的作品也出现在市场上,亦证明了环境正在好转。

此外,最近数字技术也被积极地运用到动画制作中,我认为这将进一步拓展动画作品的表现手法。而我也希望业界对作品内容的开拓不要落后于技术的进步、在技术发展的同时也能产生更多超越现有概念的作品。从作品数量和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来说,目前日本的动画产业正处在一个空前的繁荣时期。或许这也是一个决定性的阶段,我们将在这几年里看到业界是否能抓住这次机会巩固并拓展自己独特的日本动画文化。

1998年1月及2月

发布于 2017-10-12 0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