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性贪食症】贪食症/暴食症的关键在于“心瘾”

【神经性贪食症】贪食症/暴食症的关键在于“心瘾”

有贪食症患者说:“我觉得自己吃的不是美食,是毒品”。这句话说得并非没有道理。

在国外,已经有研究人员将神经性贪食症和暴食障碍划分为“食物成瘾”,对此我非常认同,贪食症和暴食障碍患者的行为和心理活动与成瘾疾病患者的如出一辙。在临床上,我从成瘾性疾病的角度出发实施治疗,效果的确非常显著。


暴食行为的“心瘾”是怎么来的?

“心瘾”是成瘾性疾病中一个常用名词,主要指患者对成瘾物质或者行为心理渴求。神经性贪食症和暴食障碍的形成过程,其实就是患者对暴食行为的“心瘾”形成过程。


很多神经性贪食症或暴食障碍的患者有心理创伤,经历过一些让他们非常痛苦、焦虑甚至恐惧的情景,暴食行为是他们用来排解这种不良情绪的手段。


起初,他们可能只在遇到特定的情景时才有暴食行为。可当反复体验过暴食带给他们的放松、愉悦或者安全感的感觉后,他们“上瘾”了,无论是焦虑恐惧,还是开心兴奋,甚至是无聊、空虚的时候,他们都很可能想大吃一顿。


可是,暴饮暴食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为此他们更加焦躁难安,可能随之出现催吐行为,陷入难以自拔的内疚和恐慌之中。


我以前治疗过一个女性患者,她的父亲是警察。小时候,她非常害怕父亲执行任务时会出事,只要父亲晚上不回家,她就很恐惧。她发现,每当这时候吃些美食就能让她平静下来,获得一种安全感。从此,她一发不可收拾,无论是什么原因,只要烦恼、焦虑就猛吃一顿。


另外一些患者则并没有明显的心理创伤,而是出于对体重、体型的过于敏感,尤其是青少年、年轻女性。很多女孩子追求瘦削的身材,但太极端了,明明身材匀称,却仅仅因为同伴都在减肥、或者身边人说自己“胖”,她便认为要减肥。


她们往往缺乏健康的减重计划,又想在短时间内减重,便选择“跳崖式”的节食——强迫自己在一段时间内什么都不吃,又或者只吃非常、非常少的食物。


这种不科学的节食对身体和精神有很大伤害。部分个体会发展成为神经性厌食症,下意识地对食物感到恶心。另一些个体则可能引发暴食行为。饥肠辘辘时,人对美食的欲望是很强烈的,即使能暂时强忍,但极容易出现“报复式反弹”,冲动一下子爆发,狂吃、吃得更多。


因此,心理创伤和对体重过于敏感都是导致神经性贪食症的主要因素。他们为了减少暴食后的罪恶感便学会了催吐,既能满足口腹之欲,又不会发胖。时间长了,这成了一个死循环:进食冲动----暴食----懊悔----催吐(或滥用泻药,过度运动等)----进食冲动……


很多贪食症的患者称自己为“兔子”,而且,她们发现吃得多更容易吐,她们便放开了吃,胃口越来越大,催吐的次数越来越多,对身体的伤害越来越严重。


有的人不想催吐,也没有滥用泻药、过度运动的行为,则发展为暴食障碍。他们可能在拼命节食后,忍不住暴吃一顿,心里丧气,进而自暴自弃,吃得更多;也有可能强迫自己运动,或者再次节食,变成神经性贪食症或神经性厌食症。


因此,神经性厌食症,神经性贪食症和暴食障碍三者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交替出现的,关键在于患者的心理变化。


还有小部分患者并不在乎体重、体型,也没有明显心理创伤,只是单纯喜欢美食,暴食后没有后悔情绪,这也是典型的“食物成瘾”状态。这样的个体一开始并没有心理困扰,但随着体重暴增,肥胖症等一系列问题出现,才会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可以看出,神经性贪食症和暴食障碍患者的心态与成瘾性疾病(如毒瘾、赌瘾等)非常相似,都是控制不住地去追求某种物质或者行为带来的快感。


患者体验过吃美食带来的快感,就像毒瘾患者体验过毒品带来的快感一样。他们只要一接触到美食相关的信息,就立马想到进食的愉悦感;或者感到心烦、压力大(甚至是高兴时),就想到吃美食,还有催吐之后身心放松的感觉。想到这里,他们就会马上产生去吃东西的冲动。


这一连串心理活动是非理性的,病理性条件反射一旦出现,患者很难控制。冲动产生之后,患者才会恢复一定的理性思考:吃还是不吃呢?在早期,暴吃的危害还没有显露,患者往往会选择吃;就算忍住了,下次也容易“反弹”。


到了已经上瘾时,理性思考已经没有办法与欲望抗衡了,“吃或不吃”的思考可能只是一闪而过,身体已经“诚实”地向美食前进了。



解决心瘾和创伤问题,才能彻底康复

对于神经性贪食症和暴食障碍,目前有效的治疗方法并不多。在药物治疗方面,最常见的是使用抗抑郁药或者抗强迫药物,对于少量患者,能使病情有所缓解,但并不能完全治愈,更多的患者是没有效果。


另外,因为患者在暴食时心情好,胃口好;暴食后又陷入后悔、低沉,这分别与“躁狂”和“抑郁”的症状很相似,但内心活动是不一样的。可是,很多精神科医生问诊不够仔细,便错误地把患者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


在临床中我遇到很多这样的患者:明明是进食障碍,却被误诊为双相情感障碍,长期服用情绪稳定剂和抗精神病药物,有的毫无效果,有的对控制情绪有一定帮助(药物作用因人而异),但仍然无法解决“失控吃”的问题。而且,部分抗精神病药物(如奥氮平)有体重增加的副作用,会令患者快速发胖,反而使他们内心更焦虑。


在心理治疗方面,最普遍的方法是认知行为治疗(CBT)。这种方法是有效的,很多患者的确对减肥、健康和外在美等方面有错误认知的问题,对体重和体型太在意。对于这样的病人,CBT 的效果是比较明显的。


可是,很多患者明知道自己的行为有害,可就是控制不了自己。对于这种情况,认知行为治疗的效果就很有限了。


我们的临床研究和实践证明,用治疗成瘾性疾病的方法去治疗贪食症和暴食障碍,能取得很好的疗效。


我们通过“深度催眠下的程序植入技术”(PITDH)和“深度催眠下的创伤处理和修复技术”,消除患者对吃美食的过度欲望,并修复患者的心理创伤(如果有的话),疗效比药物和认知行为疗法好很多。


怎么理解“深度催眠下的程序植入技术”(PITDH)?患者对美食就控制不住的冲动,通过这种技术,我一般会在患者的潜意识里“至少植入”两个程序:一是让患者再看到美食的时候,内心是平静的,没有冲动和渴求;二是当患者感到心烦、压力大或者高兴时,不会首先想到通过吃美食来发泄,而是学会如何平复情绪,又或者选择运动、阅读等更积极的排解方式。


对于有心理创伤的患者,甚至有抑郁症、焦虑症甚至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患者,则必须修复他们的心理创伤,让他们想起创伤事件时,内心也是平静的,坦然的。否则,就算他们不暴吃了,也可能会用其它不当的方法来排解情绪。


修复创伤非常重要,可以说“创伤”是病症的根源。创伤处理通常涉及家庭治疗,因为患者的创伤往往源于不健康的教育,恶劣的家庭环境、亲子关系等等。如果家庭环境不发生改变,非常不利于患者康复。


而且,很多家长并不理解孩子的进食行为和心态,总是催促患者“多吃多吃”,或者指责他们“少吃少吃,再吃就变猪了”,这反而会让患者心理压力更大,加重病情。


另外,还要引导患者如何积极地面对生活压力,设立人生规划等等,这就涉及到认知行为治疗。


所以,整个治疗过程以深度心理干预为主,如有需要,还会有一些运动和营养治疗等辅助手段。如果没有出现精神症状,情绪相对稳定的话,患者基本不需服用药物;就算服用,也只是辅助性的。


下一篇文章中,我将会结合真实的治疗案例,呈现详细的诊断、治疗和患者的心理康复过程。

https://www.zhihu.com/video/903554210702983168

编辑于 2017-10-17 0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