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术会议经验分享 SIGGRAPH/UIST/CVPR/ICCV

开学术会议经验分享 SIGGRAPH/UIST/CVPR/ICCV

到目前为止去过十次学术会议,包括五次SIGGRAPH,一次SIGGRAPH Asia,一次UIST,一次CVPR,一次ICCV,和一次SCA。十分感谢本科到博士的教授一直都特别鼓励且支持学生去开会。

最近刚去完UIST,和以前的SIGGRAPH和Vision会议相比,UIST规模比较小,很紧凑,也十分的多元多样化。SIGGRAPH一般有一万五左右的参会人数,UIST基本每年就300左右。尽管人数差别悬殊,尽管是稍微不同领域,这些会议都有很多共同点,都有顶级的论文报告和酷炫的demo展示。就连开会过程中的经历也是十分的相似。

以下这些是我总结出来觉得对于开会挺有用的经验(主要适用于SIGGRAPH,但是其他会议也都大同小异):

  • 和朋友聚团。作为新人去开会,可能会不知所措。初来乍到,你谁也不认识,也没有人认识你。每个博士生应该都经历过这个阶段。这个时候应该和朋友聚个团,可以是一个学校一个实验室的同学,也可以是之前一起实习过的老朋友,也可以是在开会的时候刚刚认识的新朋友。和朋友呆在一起有两个好处:1. 有个伴可以一起聊天,讨论一下开会的见闻之类的,能缓解紧张的情绪。 2. 通过朋友,你有机会能认识朋友的朋友,这样能够慢慢一步一步的扩大朋友圈。
  • 不要和自己实验室的同学一直聚团。一开始可能会陷入一个误区,会觉得和一个实验室的同学很自在,也就很自然的呆在自己的舒适区了。可能就像平常在学校一样,你们之间的对话很轻松,无需特别的努力和新的陌生人沟通。但是这样舒适的同时,你也忘记了来开会的最大的一个好处 -- 就是见到其他的研究人员,交流讨论彼此的研究项目。我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 给自己留一些放空的时间,就一个人呆在会场里。如果碰不见新的愿意聊天的人,那我就用这个时间来休息一下,毕竟开会也很消耗脑力和体力。如果这时有人可以搭讪的话,我就很自如的融入其中,很容易加入饭局或者各种活动。我也发现当我独自一人的时候,别人更会愿意上来聊天有。我想有一部分原因是他们不觉得会打断我的对话(因为我是一个人在发呆)。换句话说,不要一直聚团也就是在强迫我和平时我见不到的人去打交道。
  • 少食多餐。我一般都吃很多,我特别忍不了饿肚子。但是开会的时候,我一般都吃很少,因为:
  1. 吃饱容易犯困。而我在饭后和人聊天时候希望自己是100%的清醒。
  2. 不吃饱的话,方便和不同的人各种吃饭/喝下午茶/咖啡/甜点,不会因为太饱而不想去。增加与人沟通的机会。
  3. 吃少点也能一定程度上避免吃坏肚子。下面是真实案例,几年前的SIGGRAPH,我有个同学因为吃坏肚子而被迫呆在酒店修养了一两天,错过了大部分的会议。
  • 挑好的演讲者,不挑演讲的话题。一个好的演讲者通常都会给出非常好的报告,因为他们演讲能力本身就很厉害,而且他们会做的很用心(比如我们组以前的博士后 Keenan Crane)。如果不太了解一作学生的话,可以参考论文里的导师,因为同一个组里的报告风格会被导师影响。我原来会选择和我研究方向相关的论文报告去听,可这有几点问题:1)听完报告也很难了解细节,因为时间有限,只有15-18分钟;2)我很有可能已经认识这些演讲者了,我也会有机会在派对或者其他场合和他/她私聊;3)既然这些论文和我研究相关,我十有八九之后也得精读这些论文。因为以上这些原因,我现在开始选择比较给力的演讲者。像我现在做的研究是声音仿真(sound simulation)和计算制造(computational fabrication),如果我发现某个做渲染(rendering)的演讲者很给力的话,我很愿意去听,从中学习。我可能并不能听懂全部的技术贡献,但是我能学习如何给很好的报告。
  • 找演讲者聊天。如果听完报告觉得很感兴趣,等到结束应该上前和作者们聊聊天。每次我做完会议报告,我都特别期待提问环节,很多问题我都预想不到,但都特别的有意思。同时,能和其他研究人员在私下讨论更多我论文里的细节,我也觉得特别开心。我的几个研究项目是3D打印相关的 -- 所以我经常带实物来做演示(见上图),这也会吸引很多人上前把玩。我有时会说一些做这个项目当中有趣的事情,没写进论文也没在报告里提到的。我觉得多数人演讲完都是希望有人能上来多交流互相学习的。所以下次听完报告,上去和作者聊聊,提些问题。
  • 观察,学习,尝试。开会中可能有很多细节,讲究我以前不太了解的,甚至可能现在我都还不了解的。比如一开始的时候,假如我要和别人介绍我的研究,我会想,只说一两句话会不会太简短?如果说太多会不会太冗长。比如说我怎么和陌生人开始搭讪,是直接走上前去自我介绍?还是有其他更好的办法?这些问题现在看起来都很简单了,但是当时的我是不懂的。第一次参加SIGGRAPH,完全就被震慑到了。我就是慢慢的观察别人怎么做的,然后总结,学习,尝试。这个过程要循序渐进,逐渐的就轻车熟路了。
  • 一半的会议在会场,另一半发生在派对(party)里。没人告诉我这个道理。我傻傻悟了多年才发现为什么大家晚上都不见了。有各种各样的派对,有大学实验室组织的,有大公司赞助的,也可能就是一大帮老朋友组织的。至于想要知道具体有什么活动,就得靠朋友,靠同学,靠关系了。在这些各种晚饭,派对,酒吧里,娱乐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借着娱乐的机会和在这个圈子里的其他朋友玩熟了,以后接着在这个圈子里混也会顺利很多。
  • 放轻松,享受会议。以上这些经验分享可能一时半会不好消化。得亲身经历参加多次会议之后才能融会贯通。像开头所说,我十分幸运,已经去过十个会议了。最近我才开始感觉自己知道怎么好好开会毕竟享受会议了。要是能给几年前的自己一个建议,我会说,“慢慢来,轻松点,开会这种事情就是需要时间的。前几次参加会议,吃好玩好,享受洛杉矶的晴朗天空就好。”

大家如果有建议也请留言分享讨论。

PS:我尽量避免中英文夹杂,可能有些词或者语句翻译的有些奇怪,要是有不通顺的地方大家也可以我写的英文版对照看看。

编辑于 2018-03-01 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