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9 人格障碍——边缘型

089 人格障碍——边缘型

内容提要:边缘型把“环境对我的伤害”重构成了“我对自己的伤害”。


42位型对失依性伤害应激特别敏感、不耐受,对环境中各种现实(或想象)的伤害的泛化性过度“投射”处理,把“环境对我的伤害”重构成了“我对自己的伤害”,这是边缘型人特征性的自杀、自残症状的根源。除此之外,对“冲突事件的发起者和承受者”还有其它各种重构,其中部分将表现为对人际交往对象的极端理想化和极端贬低。

另外,过度地把心理事件的“形式”投射到那些经过重构的、缺乏现实性的事件内容上之后,将导致整个意识活动中整合主体指向与现实处境的错位,表现为自我认同方面得不到现实细节来提供贴切的说明、支撑,而显得不稳定、甚至出现空虚感。

事实上,这个诊断标准是几种障碍症的大杂烩,它们的两维结构特征并不相同、甚至相反。

比如:第1条,是41位型的人格障碍表现;第4条中,物质滥用是12位型的意识障碍,暴饮暴食是22位型的意识障碍;第8条的表现属于攻击型人格障碍;第9条,偏执和分离性症状属于反馈性障碍的表症。

调整后的诊断标准如下:

移民等带来的文化环境突然改变,可能使“自我”边界更为突显,等效于提高自我认同度,更有可能诱发边缘型人格障碍。

随着年龄增长(30——40岁后),因为生活经历使意识系统反馈性有所提升,症状会有所缓和。

冲动性人格障碍在30、40岁后能自然好转,是因为生活经验的累积加强了意识系统的反馈性,使两维结构的失衡得到缓和。相反,孤立性人格障碍却是随着年岁增长不断恶化。因此,偏执型和强迫型人格障碍是最难进行干涉治疗的,挫折打击和情感支持都不起作用,且随时间推移不断恶化。


边缘型与自恋型具有同样的先天两维结构。如果后天的成长环境是良好的,比如有充分的约束和关怀,就发展为11位型的自恋型人格障碍;如果早期成长中曾被遗弃、虐待,就极容易发展为42位型的边缘型人格障碍。

有研究报告,91%的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报告遭到虐待,92%的患者认为自己在18岁之前被忽视。(Zanarini等,1997)


自恋型和边缘型两种人格障碍体现了过度“自我中心”的两种分化——自我表扬和自我伤害。(相比这两型,反社会型则专注于“自我实现”。)

编辑于 2018-02-14 1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