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使巫女》中一些关于日本刀及剑术的常识

《刀使巫女》中一些关于日本刀及剑术的常识

本文不对该片的设定和剧情做任何探讨,仅介绍其中出现的一些日本刀剑常识。

日本刀

日本美术刀剑保存协会(日本刀剑收藏和研究的专门机构)把我们通常所说的日本刀分为太刀、打刀、胁差、短刀。

刃长不满一尺即短刀;一到两尺即为肋差;长于两尺为打刀或太刀。

一般而言,太刀比打刀更长,弯曲的弧度更大,但两者之间并不以长度和外形区分,而是从刀装、佩带方式、刀铭等进行严格区分,不过光这些东西就够出一本书了,也不是这篇文章的重点,这里仅结合动画简要介绍。

  • 太刀的佩带方式是刀刃向下挂在腰间,主要是方便在骑马时佩带。流行于平安時代(12世紀)后期到室町時代初期,当时骑兵盛行,所以太刀主要是马战时骑在马上使用。
  • 打刀的佩带方式是刀刃向上插在腰间,这是打刀与太刀之间一个重要区别。流行于室町時代中期(15世紀后半)到江戸時代末期(19世紀中叶),因在进入江户时代后长期的和平状态,武士们多为步行,打刀遂得以兴盛。
图中女主可奈美(左)使用的是名为“千鸟”的打刀,姬和(右)使用的则是名为“小乌丸”的太刀,可以明显看出她们佩带方式的不同
图中夜见(左)用的是打刀“水神切兼光”,这里她的拔刀方式很奇怪,可能只是想抽刀表个态?紫(右)挂于腰间的两把太刀,分别是“大包平”和“童子切安纲”
沙耶香拔刀,所用刀为打刀“妙法村正”
  • 此外,如今日本人展示太刀和打刀时,也会有不同的摆放方式。和佩戴一样,摆放太刀时,刀刃向下;摆放打刀时,刀刃向上。
图中摆放的两把打刀即是女主可奈美的“千鸟”和她姬友舞衣的“孙六兼元”
  • 打刀在收刀时一般也是刀刃向上收刀,太刀反之。
舞衣收刀
  • 此外,片中的五所的初高中连读的特殊刀剑类从事者训练学校(神奈川的镰府女学院、岐阜的美浓关学院、京都的绫小路武艺学舍、奈良的平城学馆、冈山的长船女学园),其实类比了五处日本刀发祥地,通称其为“五传(五箇伝・五ケ伝)”。
  • “五传(五箇伝・五ケ伝)”本指鉴定日本刀时按其风格制法分成的五大类。按照历史的悠久顺序,五传分别为奈良的“大和传(大和伝)”、京都的“山城传(山城伝)”、冈山的“备前传(備前伝)”、神奈川的“相州传(相州伝)”、岐阜的“美浓传(美濃伝)”。然而五传仅是后人研究日本刀时的分类标准,并非当时的刀工做出的分类。不同地域的制刀风格在当地推广开来、继承并流传至其他地域,吸引新的特性继续发展,才形成了后人所整理出的五传体系。本作中的五所学校也正位于五传的起源之地,故借“五传”之名来称呼。

剑术

这里仅对第一集出现的一些招式做一下简单整理。

隐剑(隠剣 おんけん)

隐剑(隠剣 おんけん):沙耶香的流派是小野派一刀流。一刀流有所谓“架九品(かけきゅうひん)”的架势,其中第九式即为“隐剑”,指持剑于体侧的架势,让身体正面的敌人无法看到剑的位置。

蜻蜓

蜻蜓:这里薰把刀高举在身侧的架势就是薰所承的药丸自显流中著名的「蜻蜓」,这里举在右边的就叫「右蜻蜓」。

鹬返翅(鴫の羽返し)

鹬返翅(鴫の羽返し):姬和所承的鹿岛新当流中“霞之太刀七条(霞ノ太刀七ヶ条)”中的一招,字面意思即为如鹬扇动翅膀般迅捷的一招。

“霞之太刀七条”中的技法有一部分是用来在对阵持长柄刀(薙刀)或枪的敌人时进行防守的招式,因网上找不到其演武等的视频,只能猜测这一招是先张开双臂诱敌劈斩,之后迅速横向击开对方的一式。

正眼(正眼 せいがん)

正眼(正眼の構え):剑道有所谓“五行架势(五行の構え)”,其中中段(中段の構え)又称正眼,以此为远点无论是攻击或防守都能灵活转向对应的架势,攻防中漏洞都较少。

居合术(居合術 いあい)

居合术(居合術 いあい) :柳濑舞衣所承的北辰一刀流有传授居合术。 日本古武术中有所谓“拔刀术(抜刀術)”,指以收入鞘中的状态带刀,通过从刀鞘中拔出的动作给予敌人打击,或是接下敌人的攻击并以第二次挥刀给敌人致命一击。 拔刀术中坐姿(跪坐)状态进行的称为居合,站立状态进行的称为立合(立合 たちあい)。

车之式(車の構え しゃのかまえ)

车之式(車の構え しゃのかまえ) :十条姬和所承鹿岛新当流中有代表性的一个架势。持刀于体侧(脇構え),刀尖向后方下垂,肘部向前凸出,诱使敌人攻击自身的肘部。正面的敌人无法看到刀,注意力会集中在露出的肘部。

一之太刀(一ツの太刀)

一之太刀(一ツの太刀):十条姬和所承鹿岛新当流的开祖——战国时代的冢原卜传(塚原卜伝)所创(一说是向松本政信习得的)的奥义,集全身之力将敌人一击必杀。据传后曾将该奥义传授给足利义辉(足利義輝)和北畠具教(北畠具教)。

编辑于 2018-01-20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