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于人文阵线
移民,文化的庞氏骗局

移民,文化的庞氏骗局

移民与悲惨

尼采在考证Misery(悲惨,凄惨)这个词的词源时,发现它最初来源于“living in other country”(活在别的国家)。可以说移民本质上是一件非常艰巨,非常悲惨的事情。

在外很多年,每天都在想,早点回去投入国内水深火热的搏杀中的我,最近经常在各种朋友圈里跳出“趁早移民吧”这样的话语。

与此同时,学院同僚中国女博士,前几天聚会偶遇一个白皮,厚着脸皮跟她开玩笑:你们中国女人是不是都想找个老白男人嫁了留这里?

我听了她转述,觉得非常愤怒,可是想想自己,在那么多夜晚被醉鬼叫:Chink,滚回中国。或者在每次过关,海关盘问带着一副防贼怕你打黑工的语气。似乎白人也都天经地义地认为,每个黄皮肤都是绞尽脑汁也要赖在他们的国家。同样的,中国的同胞,某些贵乎的成功人士们,也是理所应当地觉得移民才是唯一正确光荣的选择。

既然移民本质上是一件悲惨的事情,为什么国人和白人都觉得你中国人就是想着念着必须着得移民呢?

首先,这件事不做道德评价,中国强不强大也还真不是靠着个把移民的升斗小民,你移民跟卖国或者荣誉一毛钱关系没有。移或者不移,都是纯粹个人意志与能力的选择。移民不代表什么,你回国建设边疆也不见的伟大。

其次,我也不想洗地。中国什么样,大家都活了这么多年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看法也非常清楚,不需要我再科普什么空气质量,素质,奶粉之类的话题了。国外,我指西方世界,美国和欧洲的确在很多软硬方面都还强一节。单纯作为一个独立的人,过小日子,西方目前肯定要比中国舒服一些。

但我仍然认为,移民是一件悲惨的事,而且逐渐变成了一场旁氏骗局。


适合移民的三类人

我觉得,有些人是适合移民的。

第一,不同看法的人士。我在国内国外都认识一些,有些人很固执,也很极端,他们做的那些事,确确实实让他们无法在中国生存下去,移了对彼此都好。

第二,国际人才。我说的国际人才,不是指技术移民,或者跨国二道贩子。而是那种在自己领域做到顶尖,把他们扔到清华北大是学霸,扔到一个市医院是头牌,扔去研究数学,没几年研究能解决一个重大猜想……在中国的确池汤太小,局限太多。做科技做学术甚至做商人,像林毅夫这样的人才,只有在大的池汤里才能发挥才能。这样的国际人才,即便不移民在国内也能混到行业顶尖,而在国际上,则做成国际顶尖人。

他们做的东西是有助于全人类的,比如发明一个新的算法,一个新的医疗器械。他们是我们当代文明的建设者的一份子,这样的人才应该哪里能发挥最大值就在哪里发挥,因为他们的贡献是惠及人类的。

西方客观有更好的条件与资源发挥这些人的最大值,回到国内可能真的池塘小不够他们飞的,这些人在西方发展为中国间接带来的效益,可能比他们在中国发展还要大。

很多移民,想要移民的人,甚至做了一些跨国生意的人,都自以为自己是国际人才。实际上,绝大多数人都不是。大多数人都不是我说的“国际人才”。

第三,LGTB。

而大多数移民的人,都非这三种的人,他们是我讨论的主流移民人口。


旁氏骗局

据我在英国的观察(美国情况我不知道,也许那里的移民都是贵乎上的华尔街硅谷精英),这些主流移民人口,大多融入不了本地文化的,仍然混在自己的华人圈里。一种是年纪大点,完全说不好英语,每天最多去去教会,其他时间都窝在家里带孩子,而他们的收入依旧是国内原有的企业,事业重心依旧在国内,生活方式依旧是国内的。移民,在他们口中,一切都是为了孩子的教育。

另外一种是年轻点,留学留下,或者后来各种机缘巧合留下,或者是黑工翻身的。他们完全脱离了中国的生活环境,在英谋生,而他们大多数是找不到非常本土的工作的,比如在英国政府里工作,或者纯粹本地的商业。他们进公司,也都是公司的基层,几乎没有几个本地朋友,或者在做和中国企业相关的服务。

而我见到最多的行业,律师,房产中介,留学中介,会计,旅游,代购……

律师,在帮下一波中国人移民打官司,搞移民咨询。

房产中介,在帮下一波中国移民买房子卖房子看房子。

留学中介,在帮下一波中国人留学,小孩读书,提供监护。

会计,在帮下一波中国移民做投资审计,出各种证明。

旅游,在帮下一波中国人来旅游,做旅游。

代购,在帮下一波担心奶粉的中国人买奶粉。

……

也就是说,他们还是在赚中国人的钱,介绍新一波中国人移民。如果明天中国都不出来移民,都不出来留学,都不出来玩了。这群移民的中国人大部分要没工作了。也就是说,他们的移民以后的生计完全指望着下一波移民。而下一波移民来了,又继续做这个行业。

据我观察,这群人是鼓吹卖房移民,晒朋友圈,把欧洲吹成天堂,或者在各大国内网站把自己包装成跨国精英的主力。当然,他们利益相关,也在所难免。

而这个移民产业,这样看来,怎么都像一场文化上的庞氏骗局。

但这个庞氏骗局是一时半会破不了的,因为只要还有奶粉和空气,还有各种新闻,就是他们最好的广告。


歧视

对了,我忘了说,另外一个移民人口主流,就是开中餐馆的。他们的来源身世复杂,勤劳刻苦……在我看来,怎么说呢?

我上次回家,路过一家新疆烤肉,因为钟爱大盘鸡就进去了。老板是个维族,讲话沟通半天听不明白,一直在沉默寡言的串串子,表情带着生无可恋的神态,结账收钱像是跟我有仇。他老婆也是维族,稍微热情点,我一直对少民比较友善,就闲聊了两句,一问发现他们已经在本地定居了12年了。

12年,却无法说好普通话,也无法和本地人闲聊,生意冷清,做一单是一单。当时我就想到了在外开中餐馆的那些老板们,是否他们生活得悲惨(miserable)?

而这些所有人,大部分在欧洲移民的主流人口,无论他们朋友圈晒得多漂亮,无论他们在英多少年。无疑,全都是社会的边缘,活在文化边缘,活在被歧视的境地。

有的朋友说,哪有什么歧视?你都接触的什么人呐,你自己生活地位low。好,我前段时间去参加了一个小型的学术讨论,在座的全都是博士及以上,全是人文学者,全是你们口中的白左,谁要是歧视,分分钟钟被开除出学术圈。

演讲者是白人,主题是关于“唐人街的中国性(Chineseness)”,反正说的大概意思就是,文艺作品里唐人街舞龙舞狮,甩清朝辫子,耍猴乞讨,卖大力丸……各种表演,是为了满足西方人猎奇的消费心理,唐人街文化事实上是一种文化消费品。

到了提问环节,一个剑桥毕业的金发女士提问:“请问,现在中国大陆的人,是不是也在塑造这种异域风情,为我们表演从而吸引我们去观赏?”

我的天啊,我从小到大就没见过甩清朝辫子,胸口碎大石了,也没见过卖大力丸耍猴的。这些充满义和团式的风光,早就在大陆消失了。这位金发女士无知就算了。

但她的问题里,“为我们表演”,真是洋大人的姿态啊,我们中国人什么不干,就等着你们来这旅游给你们表演?我们中国的GDP难道是靠旅游业?我们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给你们洋大人表演中国性?

如果是中餐馆的路人问这个问题,也就笑笑算了。人文博士能问出这种问题(要知道人文理论后殖民早就分析烂了)简直就是歧视。而在场的所有人,都没有觉得这个问题有所不妥。这种无时无刻全方位的隐形歧视,在欧洲生活无所不在。你不学人文没感觉,读了人文,完了,满街都是隐形歧视,更不要说那些开口闭口Chink的醉酒chav了。


帝国主义与白人至上

为什么歧视是一种必然存在的事?

欧洲近代的成功,是因提早工业革命。而欧洲的工业革命,也不是因为他们人种杰出,而是发现了新大陆随后刺激来的。新大陆也不是人类的曙光,而是几千万甚至上亿无法计数的印第安人土著被虐杀,被天花毒,被绞死烧死而来的。

《唐顿庄园》里的英式优雅与《简爱》里的独立自主是建立在北美奴隶庄园和东印度鸦片公司之上的。欧洲文明的发展,全面进步,是伴随着殖民奴役全球85%的土地来的。今天大英帝国优雅议会上的每一块转,也许就是从圆明园里掠夺而来的白银增盖的。

欧洲文明的核心基石是:帝国主义与殖民。

而帝国主义与殖民的伦理核心是:你们第三世界的人不善于管理与治理你们的国家,我们白人有权力和义务教你帮你开发,我们帮你开发是帮你开化成文明国家。

换句话说,也就是白人天生比你黄皮肤更优秀,更有素质,更聪明,更知道如何把一个国家建设成为文明开化的高尚国家。这逻辑的背后的核心就是:“白人至上”。

不要说“白人至上”是过去式了,时至今日,美国及其附庸依旧在“帮助中东人民走向幸福民主富强”的殖民逻辑中,打了伊拉克,阿富汗……

白人至上就必须歧视,你否认了歧视,就否认了欧洲安逸发达生活的基石。


而我们中国人,亚洲人,必然在这个语境里是一个"他者"。不要说左派有用了,就前几天BBC《Chinese Burn》里,依旧在复制着这种歧视和优越感。

一个中国移民,如果不能接受白人至上,那么他将被孤立边缘出欧洲文化的中心,最终成为边缘人。

一个中国移民,如果接受了这种白人至上,那么他就承认了被歧视被孤立的正当性,别人也就随意边缘打压孤立你。

这就是为什么,你在这个国家必将被孤立被边缘,必将成为“悲惨的”。


而很多人说西方尊重人权,社会福利好……客观的说,这里的福利只是让贫穷变得体面,有饭吃,有病看,有房住,而穷依旧是穷,底层依旧是底层。而能移民的,谁指望吃他们的救济金?谁在国内沦落到看不起病?

资本无处不在,欧洲依旧如此,如果你不够强,在这里依旧是资本手上的玩偶。不过社会福利让你过得稍微滋润点,但这个你,是必须承认“白人至上”的。你一个亚洲人,自然就被边缘被,不可能混到资本的上游。永生永世地成为资本的环节的下游,穷极一生混成小中产。这个瓶颈是牢不可破的。


自我内化歧视

当然,作为一个移民还是有办法,去融入本土文化中的。首先把英语练好,无论是头悬梁锥刺股地练,还是一炮炮打着练。然后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文化换血。也就是彻底拥抱帝国主义与白人至上。白人怎么歧视中国人,你就怎么歧视中国人。还要带着皈依者的狂热,也就是白人骂中国人Chink,你要骂地更厉害,骂支^那^琢。正如澳洲那个老师,通过留学留下来,拿到身份第一件事烧护照,并称呼自己中国学生为支那猪。正如很多留学生在会遇到那种嫁了洋人改姓的女行政,然后见到白人学生春风满面,见到中国学生百般刁难。

这融入的方法难道不“悲惨”吗?

当然,西方某些优点抵消了中国的本来就有某些歧视。比如女权,比如同性恋群体。如果一个女性或同性恋,在西方感受到的人种歧视 < 在中国感受到的性别歧视。那么她自然会觉得无所谓,西方更好。而在英国,留学生留下来的人口大概也是9女1男,LGTB几乎都想留下来。因为可能他们在国内出生遭遇更悲惨。

而这个比例是很少的,更多的是在文化自卑的与白人至上的高压下,立即把后殖民主义给内化了。国内大家都抱怨海外留学生如何风生水起,出了国抵制这种诱惑与高压也就更难了。很多男男女女跪倒在洋人的裤裆下,转而对中国充满仇恨,言语充满诋毁。而他们也是无法融入西方的,依旧在边缘,靠着贩卖中国网上的消息在各种节目和群体里讨生活。

说到底,他们就是那位金发女博士希望见到耍猴,胸口碎大石的贩卖“中国性”的可悲中国人。


最后,关于中国的希望与未来

我自认为作为一个左派,对资本在哪个国家都是没有好感的。我不觉得西方的资本高贵,或者中国的资本就更合理,我同样对某些工业党令人发指的言论深恶痛绝。在国内工作的每一天,我都能感到资本在我身上摩擦的切肤之痛。

作为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面对资本,起而反抗,或者转身拥抱,都是无关道德的选择。而在中国,我至少还能做这个选择,很大的可能是耗费能量一无所获,或者转身拥抱资本,成为一条好犬儒,收一波智商税成为人生赢家,也能有机会在知乎上吹吹牛逼。

总之,如果你像我一样,认知自己不是那种能打破阶级局限的国际人才。就不要听从那些移民做着中介,律师,会计,旅游……的那些"同胞"忽悠什么卖房移民,你只会成为这庞氏骗局的下一环节。

发发牢骚,希望自己早日顺利毕业,早日回国搏杀。



专栏人文阵线,欢迎投稿,接受各种人文科普及观点。

编辑于 2018-12-17 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