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店迷人的可不止香气

咖啡店迷人的可不止香气

不知道大家喜不喜欢喝咖啡

果子我可是个十足的咖啡迷


作为建筑师,我们光顾咖啡店可不止为了味蕾的享受

今天就跟果子来看看几个特别的案例

分别从不同方面展现了建筑设计的魅力




悄然融入场地的店面



阿尔德克咖啡馆是一个翻新项目,位于西班牙穆尔西亚。这个项目从80年代末就存在了,并且与穆尔西亚的市中心的文化和休闲生活密切相关。客户都希望能够扩大酒吧的范围,能够大到露台相接,与罗密欧剧院广场相邻,并且能够更新其外观,使其看起来更具有现代感。



要建造露台咖啡馆的连续空间,就要应用架构的机制来模糊建筑与公共空间之间的边界。设计者从第一张设计草图开始就设计了一个胡同的布局,从而更好处理这些异构条件。



设计团队为了把建筑的正面设计的尽可能的高而设计了一个连续的垂直线表面,这个包裹的外层与建筑本体几乎没有接触。垂直线面转入室内,则形成了有序,旋转的空间,并提供座位,其本身作为格架区分不同的空间。最后回溯到吧台处,回到建筑的正面,在不知不觉间完成了一个循环。



为了加强建筑内外环境的一致性,设计团队延续使用了城市路面的纹理,从罗密欧剧院广场一直到咖啡馆。这样一来,可以将整个建筑与城市空间完美的融合。新的阿尔德克咖啡馆成为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用听觉展现个性的咖啡馆



区别于传统咖啡店的慵懒背景音乐,在“补时咖啡”我们能听到时而磅礴时而细密的海浪声。这来自于空中悬挂的艺术家作品“海浪”,是一件通过采集世界各个海域海浪声以钢珠晃动碰撞呈现的新媒体艺术装置。侧墙面则有大型LED屏幕同步播放海域音响,给人视觉听觉的双重撞击。



项目平面呈凸字形排布,设计者选择了沿户外靠近海岸的长条空间作为咖啡及知识分享区,凸出的方形作为艺术空间,链接海上文化中心中庭。顾客由建筑中庭进入纯白的艺术空间,户外自然光透过高而窄的弧形门洞指引顾客前往探索,穿过门洞,挑高6米的全落地窗大空间跃然眼前。




空中悬浮着10个巨大发光圆盘,灵感来自于设计师儿时的记忆,坐在窗边看雨水打在水塘中泛起的层层涟漪,因时间的推移呈现出大小不一的圆圈,意图抓住这个瞬间与大家分享。



吧台以银色不锈钢灯带勾勒,悬吊于上方的镜面不锈钢盒子藏住各种设备同时映射出空间圆盘;厨房以半透渐变玻璃包裹形成一个发光盒子。








从旧时代诞生的新情怀



南秀村是南京文艺青年聚集的热点之一。这里近邻百年学府南京大学,随着外国留学生和年轻人生活方式西式化后,形成南秀村“晓得了”和“What's up”融合的氛围。Pause 咖啡坐落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居民老楼里,为文艺青年们提供了一个聊天思考的场所。



设计团队的建筑师们既是 Pause 的老客,又是项目改造的设计师;由于对这里的了解和熟悉,一致认为应该用传统和现代材料的对比来表达当地的氛围。设计采用了浅色的竹木地板与深黑色的印花钢板为主材料。



设计中,横向空间(地板和咖啡桌台面)为传统竹木材料,纵向空间(墙面和柜台侧面)为深色现代金属材料。暗示传统任然是这个空间的载体,但是随着岁月的变迁,接受不同甚至截然不同的新事物的融入。



整体空间设计虽然精小,但层次丰富。入口设置半露台,在南京夏日雨季里,很多客人喜欢在这里听雨想心事。主空间近四米的吧台,晚上经常聚集着理想青年,喝一杯谁也不服气谁的侃大山。




次空间设置灵活的小卡座和投影仪,平日午后,商务人士喜欢在这里点杯咖啡会见客户。无论是南秀村,Pause 和建筑师们都希望提供一个场所,进而丰富大家对生活的体验。







后现代美学的冰冷碰撞




在Black Drop,咖啡变成了一种体验——一种基于城市空间的交流体验。马赛克墙面成为了互动装置,向前来品尝的顾客展示咖啡艺术的发展。黄铜、水磨石地面、暴露在空气中的混凝土和朽木面板,锈迹斑斑的墙面让你感觉这里更像一个实验室——可以自由地在这里创作。



木制的平台呈阶梯状堆叠,朝向“Kapnergaton”广场,这里是咖啡厅面对城市的公共空间。参数化设计的木制结构呈现了一种优雅——顾客可以坐在这里闲聊或者享受咖啡。


老墙的壁龛里是精美的艺术作品,诸如用瓦片制作的雕像或是三角形的犀牛摆设。Black Drop,一次后工业现代化城市美学和咖啡爱好者的“碰撞”,咖啡体验在这里变成了一种社交的艺术。









木材质的暖调山水


项目位于北京竞园艺术中心东侧,业主想利用办公楼一、二层做一间“自由的咖啡馆”,让顾客可以随意的逗留,自由的沟通。



“山咖啡”第一家店位于北京香山脚下,所以在市区的这家店也希望能够闻到“山”的味道。



做这样的咖啡馆预算有限,所以只能用常见的材料来建构该空间。有趣的地方是一层层高有3.8米,做单层太高,两层又比较紧张,怎么构思这样的空间倒是充满挑战。由“山”想到苏轼的一首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于是突发奇想地在空间的中央部位向下又挖了一米,然后在上边建立一个夹层。



当顾客通过夹层向下步入挖出的“负一层”时,营造出来一个“进山”的空间体验。另一处夹层空间较矮,顾客只能在里边坐着或躺着,三两人在这儿聊天也是个好去处。




在通往二层的楼梯下面做了一个小木屋,楼梯就藏在了木屋后面。二层划分了几个小空间,没有实体的隔墙,取而代之的是绿色的植物搁架,随着时间的流逝,绿植调整着自然的形态,风吹过,坐下来,迎着暖阳,非常舒适惬意。





这就是我们建造的一个空间自由组织,灵活应用,可以生长的,有生命的空间。一砖一木都留下了工人劳作的痕迹,与使用这个空间的人有某种隔空的“对话”。







令时间翩翩起舞的空间


此项目的灵感来源于装满了咖啡豆的麻袋。



咖啡吧墙壁的有机外形和色彩就好像由“夹板”类型的木材制成的咖啡袋,中间的柱子上被盖上了纺织咖啡袋。




桌子与悬挂吊灯代表了未能对称排列的咖啡豆,这是为了给人带来一种身处咖啡袋之中的印象。



隔墙拥有双重功能:装饰性和功能性。它的有机形状成为本项目最主要的组成部分,给一种独特的就坐感受,不同于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其他任何一种空间。









不多说了

果子起身给自己冲咖啡去了

祝大家春节快乐!


没看够吗?敢不敢点开下面的链接爽一下?


建筑科技:建·竹之美

趣味案例:龙生龙凤生凤,芬兰的建筑师会打洞?

国外趣闻:细数我的芬兰前任们

热点讨论:“特步男”到底输在了哪里?是否你也这样不自知过?

带勺鸡汤:你永远想象不到,那个被你坚定选择的未来有多美好

语言学习:这一路走来︱我是怎么学芬兰语的

留学干货:阿尔托大学建筑系硕士申请Q&A(1)

娱乐八卦:所谓女神就是不仅人美歌甜,还精通几门外语!——纪念邓丽君65岁诞辰

电影评论:绝口不提我爱你


点赞是个好习惯哦~~

喜欢本文的朋友欢迎关注公众号“北欧建筑诗”,这里是北欧留学旅游的小窗口,会不定期推送留学相关文章,以及欧洲游记和有趣的建筑评论,还有主页菌每日念叨的日常,欢迎来勾搭!

编辑于 2018-02-16 1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