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6年的印象笔记是什么样子的?

用了6年的印象笔记是什么样子的?

这篇文章是为了在专栏里更新之前还是学生时作答的知乎问题:印象笔记(Evernote)有哪些常见的用途? zhihu.com/question/2041

截止到2018年2月,我已经用了6年的印象笔记,总共6个笔记本组,50个笔记本,存储了7762条笔记,并与女朋友一起使用了三年多。与很多人一样,由于各种原因甚至审美疲劳,都曾想过换一下其他类似的工具来使用,从OneNote、Bear、Keep、Apple Note、Day One到Notion,最长的使用了两个月,最后都逐个放弃了。靠谱的搜索、跨平台的同步、各渠道内容的剪辑、干净的界面以及强大的移动端,虽然每一项都有可替代的,但是没有一款可一次性替代所有项的。

笔记只有从时间的维度上看,才能更快凸显其真正的意义。而反向推理,这些年一直都活跃的笔记本,恰恰更能反映一些生活的重心,用了6年之后,这些笔记本现在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仅供参考。


从一个叫「收件箱」的默认笔记本开始

使用信息管理工具或者数字笔记的人大概都接触过GTD的收件箱概念(不了解GTD的,可以参考之前写的关于时间管理的文章 zhuanlan.zhihu.com/p/20),随时收集零碎的想法并定期清空,这也意味着,虽然这个笔记本用得最多,但是笔记永远最少。有了收件箱,定期清理的习惯可以考虑设置一个提醒,我自己比较喜欢每周一次,而清理收件箱可以有一种打扫完房间的宁静感。

「我的老家」,记录老家的点点滴滴

由于长期从事互联网相关的工作,「不得已」沦为老家的IT管理员,而这带来的另外一个角色意义就是,必须努力承担亲戚们助理式的笔记和照片存储服务,记录着每一家亲戚的WiFi密码,每一次亲戚们发在群里的合照,而且还要精准命名「什么时间在什么地点拍的哪些人的合照」,我喜欢在他们都遗忘的时候,翻出来看一看并分享出去。里面还有两条置顶的笔记,一条是回家需要做的事情,比如需要给谁修手机或者教会谁使用手机,另一条是回家想做的一些事情,每一次回家可以选择一到两件,让回家变得更有意义。


「My Diary」,我在印象笔记里记日记

由于缺少笔记本加密,很多人会另寻其他软件来记录笔记。我曾经用过Day One记日记,甚为喜欢,尤其是可以自动读取照片的拍摄日期与拍摄地点来调整日记的创建时间与创建地点,还会每天提醒历史上的今天,但是我喜欢All in one的服务,并且我的电脑和手机私密性都很好,帐户已开启两步验证,而且对于Day One不支持录音的缺陷一直耿耿于怀。

记日记的方式比较朴实,每天创建一条笔记,标题格式为「2018年02月21日 日记」,这个部分我最喜欢的是配合讯飞输入法,近期也会写一个关于语音输入的博文。经常出现的场景是,我会语音转文本快速记录一些刚刚发生的事情,并在记录的事情前面加上发生的时间(24小时制)。偶尔我也会用标签来标记一下,尤其是与身体状况有关的日记,会在当天的笔记上加上「身体健康记录」的标签。

「联系人资料」,乱中有序的联系人信息

拍一张名片是最为普通的保存联系人信息的方法,不过,但凡与联系人相关的信息都可以放在此处,比如家庭住址,聊天里提到的家庭信息,甚至结婚照、小孩出生照、恋爱照这类重大信息,我都会随手从朋友圈或者QQ空间摘取出来,放置其中。看似凌乱,每次搜索都能发现有意思的东西,毕竟只一个手机号和姓名太单薄。


「XXXX记」,漂流生活的搬家日记

不管是北漂还是南漂,每一次搬家都会有一个新的笔记本诞生,与合租的人一起共享。随手记录着家里的各类信息,比如门窗尺寸、热水器维修记录、宽带安装信息,还有附近可以外送的便利店以及随手拍下的小区重要通知。有时,这像一个共同的合租生活日记本,很多已经存档,成为回忆。


「警长与苏打」,两只猫的世界

养猫真的是一件需要前期投入大量精力的事情,尤其是还有一只领养的流浪猫。尝试更换不同的猫砂、不同的猫粮,培养其好的生活习惯。我会在笔记本中记录猫咪的点点滴滴,不过,由于是近期才开始养,需要等到一到两年才能看出沉淀,等待它们长大。


「博物馆之行」,无聊与干货

好奇心驱使的缘故,我对博物馆这类干货十足但无聊的地方一直抱有兴趣。在这个笔记本里,有一份自己的博物馆待看清单,还有一些博物馆参观的记录,可惜看的太少,至今都无法写出一些有自己想法的观后感。


「怪物世界」,像一个驱魔人的笔记

怪物是人类想象力的另外一个极端,各类文明有着自己的鬼怪传奇。如今,从经典的科幻电影怪物,比如异形,再到看过的电影中的怪物,甚至捉妖记,都会留一份资料在这个笔记本里。


「我的游戏世界」,想认认真真玩游戏

我自己比较喜欢需要一些知识和操作的游戏,老游戏诸如英雄无敌、星际争霸1,新的手游比如刺激战场,王者荣耀等等。每次玩游戏,都会收集一些游戏说明一样的信息,抑或别人的分享的技巧,截屏保留自己每一次的重要突破战绩,当然,最重要的是,要为每一款游戏都开一条「备忘笔记」,不想重复发明轮子,每一次都要总结一下,这样至少不会在游戏里太坑队友。


「播客与收音机」,记录声音和聆听声音

喜欢随手录制一些有趣的声音,不过,更多的是聆听很多有意思的播客,爱屋及乌,那些播客有关的收音机硬件、播客软件以及无线电信息也就组成了这个最早就存在的一批笔记本之一。


「电影与美剧」,电影的台前和幕后

最为愉快的就是在看完电影之后,将票根的照片和观后感放在一条笔记里,甚至将于好友的讨论也截图放进去,在看完豆瓣大神的影评之后,再回顾一次。不过,我不会把想看的电影名字放在笔记本里,这个不符合行动的准则,相反,我会把要看的电影和书籍都统一放在滴答清单里,看完即勾选一个,除了一个特殊的清单「51部穿越电影清单」。最近在笔记本里收藏了一篇豆瓣大神的对于《唐人街探案2》之后秦风的预测,设了一个2020年的提醒,验证一番。


「认真的吃货」,真正属于自己的菜谱

虽然诸如「下厨房」之类的菜谱网站有着丰富的菜谱,但是公共菜谱往往缺少一些自己需要的细节,偶尔还需要视频的补充,甚至,需要在尝试之后按照自己的理解来重新修改,最终形成的菜谱才是自己的,随时拿起来就可以用。由于会做的菜逐渐在增加,最近改为表格来分类这些菜谱。


「软件与硬件」,软件玩家的个人仓库

至今仍然可以在这个笔记本里找到2012年第一台Android手机的刷机记录,2013年首次接触Mac的使用记录,以及自己的第一台iPad,第一台魅族手机,第一台小米手机,第一台无人机,唯一的一台Ticwatch手表。下图为2013年第一次升级到印象笔记 7.0时的截图,满眼的绿啊


「社会与历史」,最荒诞的是正在经历的历史

这个笔记本是我正经八卦的源泉,一直收集着以前的「接近于真正的历史」,以及自己作为见证者所见证的当下历史。我经常会找到一些包含热门事件前因后果的记录放在里面,怕自己被潮流刷新得过快而遗忘。比如有人预言的两岸问题、小蓝单车、翟欣欣事件、薛之谦问题以及中印对峙。与阅读过去的历史相比,那些正在经历的历史才更有意义,如果再加上此刻的个人感受,就可以真正从社会和个人视角更细腻去观察。


「读书笔记」,多看阅读的导出数据

曾经为了阅读《腾讯传》而短暂转移到微信读书,但是有一些404的书籍需要导入外部资源才能查看,还是回到了多看阅读,而大量的读书笔记都来源于多看阅读的划线重点和批注,由于酷爱写批注,也抛弃了不实用的Kindle,而拿起了笨重的iPad。

「存档」,是一个笔记本组

一直都觉得,笔记本实际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从建立之初,就会有一个消亡的日期,只是笔记还在,存在于存档里。「存档」是一个单独笔记本组,放置一些合并后的笔记本,有前公司的工作日志,大学时的记录,大学前的记录存档,以及已经离开的北漂笔记。

用了6年,最大的感受,并不是说印象笔记(Evernote)软件本身有多好多好,而是贵在坚持或者恰好坚持下来了。

编辑于 2018-06-13 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