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央行下发中国首张个人征信牌照!不学美帝,效法欧洲、日本

刚刚,央行下发中国首张个人征信牌照!不学美帝,效法欧洲、日本

2018年2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在其官网发布《设立经营个人征信业务的机构许可信息公示表》(简称“央行公示表”),标志着中国首张个人征信牌照终于诞生。


此时距离央行2015年1月发布《关于做好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工作的通知》已经过去整整3年时间。从8家个人征信公司试点但始终没有获得牌照,到央行今天发布中国首张个人征信牌照,预示中国的个人征信业务将走出一条具备中国特色的道路。





央行公示表显示,中国首张个人征信牌照所属企业为“百行征信有限公司”,法人为“朱焕启”,营业场所在广东深圳,有效期至2021年1月,许可内容为“个人征信机构设立许可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核准”,许可机关为“中国人民银行”。


个人征信牌照的坎坷诞生之路,体现出央行的用心良苦。


2015年1月,在《关于做好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工作的通知》中,央行申明了允许8家个人征信机构试点的宗旨是:


“培育社会征信机构,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等一系列方针政策的重要举措,对于规范发展征信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具有积极意义。”


央行给8家个人征信机构试点的时间为半年。事实表明,8家个人征信机构分治的局面,以及征信机构过度的商业化,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央行允诺8家个人征信机构试点的初衷,均不合格。


比如,2017年某些利率畸高的现金贷平台,完全没有任何风控,仅仅依赖某几家获得个人征信试点的机构的信用评分放贷。这些利率畸高的现金贷平台带给社会极大的负面舆论影响。回过头来看,某些个人征信公司在其中是推波助澜者,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央行征信管理局局长万存知公开表示,8家机构都想依托互联网形成自己的业务闭环,在客观上分割了市场的信息链,不利于信息共享;在数据极为有限的情况下,根据有限信息进行不同形式的信用评分并对外公布使用,,也会存在信息误采误用等问题。另外,这8家机构各自依托某一个企业或者企业集团发起创建,在业务或者公司治理机构上不具备第三方征信的独立性。因此,8家个人征信试点机构均没有获得个人征信牌照。


2018年1月4日,央行曾发布《关于百行征信有限公司(筹)相关情况的公示》。该筹建信息的公示,标志着官方主导的个人征信平台即将出台。今天央行公布的个人征信牌照,与此前《关于百行征信有限公司(筹)相关情况的公示》中的信息只有一处不同,即,筹建时营业场所是“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通泰大厦C-917”,而今天公布的营业场所是“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深南大道1006号深圳国际创新中心E栋”。


从已经完成工商注册的百行征信有限公司的股权结构和董监高人员构成来看,央行背景的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占据主导地位。另外,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主导的征信平台正在招纳会员,吸收数据。


百行征信和互联网金融协会的征信平台的诞生,预示着中国将走出有中国特色的个人征信之路。


从西方国家的个人征信发展来看,个人征信无非三种模式:以欧洲大陆为代表的公共征信系统模式,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化私营征信模式和以日本为代表的会员制模式。其中,公共征信模式以中央银行或金融管理部门为主导,兼有私营征信机构,不以盈利为目的,强制各方必须参加;私营征信模式完全依靠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和行业自我管理形成的发展模式,以盈利为目的;会员制模式以银行协会牵头建立,征信机构在收集与提供信息服务时通常收费。





目前中国的个人征信之路,已然明朗,即“公共征信系统模式+会员制模式”,主要借鉴欧洲和日本的个人征信模式,而此前8家个人征信试点机构无一获得牌照则宣告了中国没有走美帝的老路。这条中国特色的个人征信之路,已然昭示了当前各路无牌经营个人征信业务的机构和产品的命运:要么选择服务8家获批参股百行征信的公司,要么成为互联网金融协会的征信平台的会员,还有一种选择则是关门大吉——私营的出路前景堪忧。另外,从腾讯信用分的命运来看,形形色色的个人信用分大去之日不远矣!

编辑于 2018-02-22 2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