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静好,也有她们负重前行——巾帼不让须眉的“铿锵玫瑰”

岁月静好,也有她们负重前行——巾帼不让须眉的“铿锵玫瑰”

哨声夹杂在街头嘈杂的汽笛里,标准的动作在闪烁的红绿灯旁整齐划一……在天津市河西区友谊路与宾水道交口,每天都能看见几名女警在路口街角指挥过往车辆、行人,护送孩子、老人过马路,为困难群众充当“活地图”。她们来自天津市公安交管局河西支队东风里大队友谊女子警区,是我市交警系统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全部由女性组成的警区。

近年来,她们被群众誉为“友谊路上亮丽的风景线”,每天站在川流不息的车流人海中,纠处交通违法,维护交通秩序。平凡的三尺岗台,承载了这群姑娘们超于常人的辛勤付出,以及太多的记忆和故事。
友谊路是本市重要迎宾道路之一。几条主干道的车流从此路口分流,道路上车水马龙,而警区的8名女民警和15名女辅警始终坚持规范标准执勤、严格文明执法、热情周到服务,在方寸岗亭里演绎着别样青春。
在友谊女子警区,23位“铿锵警花”全是“90后”,年龄最小的只有23岁。她们平均每人每天转体600次,打出手势近1200次,每天7个小时的站岗执勤工作,用奉献为“交警”这两个字添加最生动的注解。
“哪个女孩不爱美呢?特别是看着各式各样的裙子,说不心动是假的。不过穿上这身警服,精气神一下子就提起来了,它不仅是一套衣服、一种职业标志,更是一份荣耀。”今年24岁的刘艳宏在友谊路与宾水道交口已经坚守了近3年。
冬至已过,天气越来越冷,保暖背心、秋衣、毛衣、口罩、“暖宝宝”……把这些“御寒良品”通通穿在身上后,再套上冬季执勤服,佩戴警用装备,警花们上岗了。
“考上警校交通管理专业,是因为被交警制服所吸引,白警帽、蓝衬衣、反光背心,多潇洒呀!”刘艳宏回忆着。
女交警张宇航和齐晴都是2019年来到友谊女子警区的,“我第一天上岗是大年廿九。”面对疫情,她们主动请战,坚守城区疫情管控一线,本想着过年回老家的齐晴,这一拖就拖到了现在,“疫情期间虽然车少、人少,但我们依旧不能放松,做好交通疏导,让群众安全畅通出行,面对未佩戴口罩的行人,除了及时劝导他们,同时也向他们发放口罩。”
据统计,疫情期间友谊警区的女警们共发放口罩300余个,提醒、帮助群众800余人,既得到了群众的感谢,也为疫情的防控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展现了巾帼不让须眉的责任与担当。
“我们大学刚毕业就到这里工作,上班时也很辛苦,轮岗时就在岗亭里聊聊天,大家处得像一家人。午饭经常是同事帮忙打来,在警务车里休息时吃。”张宇航说,民警和辅警每天都要轮流站正副岗,但配合着手势,双脚要不停地动,一个岗下来,个个脚疼胳膊酸。
“我们的‘装备’都带齐了,足足得有10多斤,腰间盘突出最疼的时候走一步路都疼,一到休息的时候就要去推拿。”张宇航腰有旧疾,是医院的“常客”,但是在工作岗位上不叫苦不叫累,从来不要求特殊照顾,执勤时转体有力,指挥标准,从来不打折扣。
“能坚持下来就是榜样的力量吧!”张宇航说,警长连捷已经怀孕已5个月了,她依然坚守在岗位上,操心受累,站岗、巡查,“她给我们的感觉就是干劲儿十足!”
最近友谊路地铁施工,连捷和姐妹们共同奋战在一线路面,“那年,选拔青年女警成立了友谊宾水女子交警示范岗,我是第一批来到这里的。”连捷回忆着,如今身为人母,在褪去那份稚嫩的同时,多了一份成熟和坦然。
“说不辛苦是骗人的,但帮助市民解决问题,那职业自豪感油然而生!”女辅警程思萌的儿子不满3岁,“我们和男警一样也需要值夜班、做笔录,孩子离开妈妈睡觉肯定舍不得,但工作同样需要我。”
“现在孩子看到电视里的女警,他都会指着电视咿咿呀呀的喊‘警察妈妈’,我想等孩子长大后,他会理解我的。”程思萌说。
警花们除了站岗执勤,做盲人的眼睛、残疾人的拐杖、外地人的向导,还立足岗位,邀请周边学校的小朋友走进东风里大队,将过去枯燥的课堂教学搬到户外,将单纯的课上讲解变为有趣的实物展示打开了交通安全宣传的新途径,更创新了交通安全宣传模式。
万丈高楼平地起,全国“巾帼文明岗”“天津市工人先锋号” “天津市人民满意公务员示范岗”“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状先进单位”“天津市三八红旗集体”“天津青年文明号”……一项项荣誉的背后是每位女警的辛劳奉献。
车水马龙堪有序,亭花玉立在街中。友谊女子警区的警花们,用她们的忠诚和汗水,增添了这个城市的美丽,她们从家里的“小公主”成长为友谊路上的“铿锵玫瑰”,把青春献给了公安事业,向人民展示着天津女警的巾帼风采。
她们放弃休息时间、放弃陪伴家人的机会,每一名女警都用自己的一技之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城市平安通畅添砖加瓦。
何为英雄?就是每一个平凡人的挺身而出。然而,英雄从来不分年龄、不分性别。为了岁月静好,也有她们在负重前行。

发布于 2020-12-25 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