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大教授坠亡,官方回应:庹继光夫妇抗拆是阻碍项目推进主因

注:下文成稿于1月20日。虽然做的是网稿,依然希望能够穿透个案,厘清个案反映的普遍问题及问题背后的症结所在。一如受访者所言,“拆违代拆迁,拆危代拆迁”,是近几年来出现的一种伤天害理的拆迁模式,2015年以来被各地政府大面积采用。


1月18日8时许,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庹继光在校园内坠楼身亡。

四川师范大学于当天发布情况通报,确认了此事,称“具体情况正在进一步调查中”。同日流出的四川省教育厅的一份值班报告,向四川省委值班室汇报了这一事件,报告称:“目前四川师范大学已处于放假状态,一切秩序正常。死者家属情绪平稳。”18日晚间,我拨通了庹继光家属电话,对方表示庹继光妻子陷于悲痛之中,“还不知道该如何告诉儿子这个噩耗”。

公开信息显示,庹继光夫妇自2011年起遭遇拆迁困境,多次举报维权未果。围绕庹继光坠亡引发的拆迁争议,成都市成华区城市更新局接受我的采访时回应称,庹继光夫妇抗拆是阻碍相关项目推进的主要因素。“青龙场的项目,原计划是2012年动工改建,然而直到2016年完整拆除后,才进行立项、整理土地,到2018年正式动工,已经推迟了6年。另一处万年场的项目则推迟了两三年。”如今两个项目均已改建完成。

未谈拢的拆迁补偿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系教授展江与庹继光相识多年,据他描述,近年来每次在学术会议等场合相见,庹继光总是一脸倦容。“现在回想起来,很可能就是因为长期受拆迁这个事情的困扰。”展江告诉我,2020年10月他首次得知庹继光遭遇了拆迁,并帮助转发了庹继光实名举报成都当地官员滥用职权、部署暴力强拆的材料。

根据这份举报材料,庹继光坠楼的诱因需要追溯到十年之前。庹继光和妻子李缨在成都成华区原有两套房屋,分别是位于青龙场的西南石油大学青龙校区的职工宿舍,和位于万年场的云祥公寓住宅,均持有房产证。2011年10月起,成华区陆续对两处住宅项目实施模拟搬迁。由于认为拆迁方给出的房屋经济补偿极端不合理,庹继光夫妇始终拒绝搬迁。

一名熟悉成都情况的本地人士告诉我,庹继光遇到的模拟搬迁,与成都“北改”的大背景有关。2011年,成都市推行北部城区老旧城市形态和生产力布局改造工程,简称为“北改”工程。“北改”规划总面积约195平方公里,总投资约3300亿元,当地政府形容其为成都市最大规模的民生工程。工程涉及金牛、成华、新都三个区,前述庹继光住宅即在此范围之内。“北改过程中利益纠葛复杂、拆迁矛盾突出,发生的强拆事件很多。”这名人士表示,因为有些住户不愿搬走或觉得赔偿不合理,政府采取了逼迁手段。

据受访的成华区城市更新局工作人员介绍,前述位于青龙场的房屋模拟拆迁属于成华区旧城改造项目,于2011年启动,计划改建为成都市实验中学新校区;位于万年场的房屋模拟拆迁于2013年启动,计划改建为玉双路东延线道路。

2011年10月18日,成华区统一建设办公室(下称成华区统建办)委托中介机构公布了对青龙场职工宿舍的评估价。根据庹继光早年在四川“麻辣社区”的发文,他认为按照国家和成都市的政策,模拟搬迁中可以采用协商定价的办法,而非必须接受评估价。前述成华区城市更新局工作人员告诉我,庹继光夫妇位于青龙场的住宅面积为75.71平方米,按照当年评估标准,货币补偿价为87万元,每平米单价约1.1万元。“当时周边房价大概六七千元,87万元可以买周边楼盘100平米以上的房子。不过庹教授他们不接受,而是提出290多万元的协商价。”

根据庹继光前述文章记录,2011年12月14日下午,庹继光夫妇与成华区统建办在成都市人民公园展开协商,统建办否决了协商定价的可能性:“补偿方案必须以评估价格为基础,没有松动的余地。”此后近10年,双方围绕补偿价格争议相持不下。

成华区城市更新局提到,按照当年成都市的模拟搬迁政策,超过96%居民同意便可启动项目,而青龙场职工宿舍住户的同意率高达99.4%,项目得以迅速推进。截至2012年11月,庹继光妻子李缨成为156户住户中唯一未签约者。

李缨此后被视为“钉子户”,并承受着来自其他已签约业主的压力。我获取的信息显示,成华区统建办为了鼓励住户接受模拟搬迁,设置了每户3万元的“栋奖”,奖励发放的前提是搬迁同意率达到100%。为此,2012年11月李缨所在楼栋的其他住户联合向成华区统建办提出异议:“如果因‘钉子户’影响3万栋奖,实质上造成每平米单价被降低估值的问题。”

“模拟拆迁”的灰色地带

2013年11月,庹继光夫妇另一套位于万年场的住宅被认定为棚户区,同样遭遇了模拟搬迁。庹继光不认可“棚户区”的说法,并且考虑到青龙场住宅的问题尚未解决,再次拒绝签约、成为最后的抗拆者。在前述发文中,他对模拟搬迁这一拆迁模式提出质疑。

“模拟拆迁不是正式拆迁,不能发布拆迁通告,不能印发拆迁通知。”华律网整理的一篇文章对此介绍:政府在旧城改造中,确定拆迁区块之前,先了解居民的响应程度;如果绝大多数居民有拆迁的意愿,则政府将此地块作为拆迁地块,将拟安置房屋地块的价值、位置、面积、社区的情况明确告知居民,由居民决定是否拆迁;签订模拟拆迁协议的比例达到90%以上或100%,则再发布正式的征收公告;若在一定期限内还未发布正式的征收公告,则模拟拆迁协议自动失效。

“模拟拆迁没有法律依据,在没有行政许可之前,即在征收决定作出之前,模拟签订协议在法律上是有争议的。”北京京康律师事务所主任、西北政法大学物权与土地研究所联席所长史西宁曾分析模拟拆迁中的种种问题。“模拟拆迁协议约定条款简单,所附条件无法准确界定,模拟搬迁提前退出机制几乎没有实施的可操作性,导致矛盾并未化解。”史西宁认为,所谓的民意调查无法体现真正的民意,签约率是人为制造的,最后从“逼你迁”演变成“逼你签”。

北京市才良律师事务所律师王才亮则告诉我,模拟搬迁本质上属于协议拆迁,多出现于棚户区项目的实施。“2011年庹继光遭遇拆迁时,适逢《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出台,征迁程序更为规范而复杂。一些地方于是利用棚户区名义改造,采取协议拆迁办法,变相绕开条例规定的流程。”王才亮表示,协议拆迁虽然看上去是自愿,但实际操作时往往采取胁迫手段。

“整个搬迁过程中,全体工作人员坚持阳光、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做到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文明搬迁。校区已签约住户送来锦旗,赞扬区统建办工作人员‘执政为民办实事、阳光搬迁树新风’。”成华区统建办提道。然而庹继光在举报材料中表示,“从2011年开始实施的模拟搬迁成为我们家噩梦的开端”。

根据庹继光的说法,他和妻子李缨拒绝签约后,遭遇殴打、堵锁眼、扎轮胎、围追堵截、断水断电等情形,一度被迫和家人前往外地躲避。颠沛过程中,李缨母亲旧疾复发,骤然离世。此外,李缨受到单位打压,从2012年3月起被停发工资,正常申报教授职称也受到干预,失去了正常从事教学、科研的权利。我就这些暴力逼迁情节向前述成华区工作人员求证,工作人员表示时间过去十余年,对当时情况已无法核实。

我注意到,多年来庹继光持续在网上就拆迁议题发声。他在2014年的一则博客中写道:“最近国内许多地方违法拆迁、暴力拆迁情况严重,成都市成华区更是重灾区,严重危害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有小区甚至导致了业主自杀的先例。

强拆“D级危房”

根据成华区方面介绍,庹继光夫妇的两套住宅被拆除时间均为2016年。

由于成华区统建办职能转变,拆除工作改由成华棚户区惠民改造建设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成华棚改公司)负责具体实施。

去年10月,成华区智慧城市治理中心向庹继光夫妇如此解释拆除动因:“因该两套房屋长年无人居住,后经鉴定其两套房屋为D级危房,基于此可能存在的危险隐患,区棚改公司为了排除此危险而对该两套房屋实施了拆除。”

接受我的采访时,成华区城市更新局工作人员进一步解释了政府的“难处”:“青龙场住宅一共156户,除李缨外,其他都在2012年清空搬完,此后闲置了4年,风吹雨打,成为危楼。和它一墙之隔就有1900多实验中学的师生在上课,所以确实是出于安全考虑。另外,这些住宅原计划改建成食堂和宿舍,但因为没拆成,只能搭建临时板房作为食堂,学生家长们意见很大。”“万年场的房子一共11栋400户,399户搬出去之后都拆了,只剩下庹教授房子所在的一个单元没拆,耸立在断头路上。房子对着地铁4号线的出入口,人流、车流量大,为此政府也是承受着比较大的压力。”

政府认定是“危房”,但在庹继光看来,本质就是“强拆”。庹继光在举报材料中描述称,成华区政府是在没有签署拆迁协议、没有启动征收程序、没有申请司法强拆等前提下,指使该区棚改公司对两套住宅进行了暴力拆除。

两处住宅被拆除前后的数年间,庹继光夫妇与成华区双方的沟通近乎停滞。前述工作人员表示,沟通停滞原因在于庹继光夫妇拒绝谈判;政府方面为推动问题解决,曾多次建议庹继光夫妇,“如果觉得不合适可以走法律途径,大家公对公。”据其了解,迄今为止庹继光夫妇尚未发起过行政诉讼。对此说法,截至发稿李缨未答复我的采访请求。

重回谈判桌

庹继光在举报材料中表示,他和妻子直到2020年9月才得知两处住宅已被拆除。这成为他们近10年维权历程的新节点,他们多方投诉反映情况,曾试图寻求媒体帮助,后来学者展江帮其转发了举报帖。

2020年10月,双方终于重新回到谈判桌上。“我们与自称‘成华区方面谈判代表’的成华棚改公司工作人员曾会谈,他宣称我们家住宅的拆除,都是经过成华区政府常务会议讨论决定后部署实施的。”庹继光在举报帖中提到。

双方谈判的焦点依然是补偿价格。据前述受访工作人员陈述,从去年10月到今年1月,双方经历了数十次沟通,虽然在赔偿款上尚未达成一致,但已取得一定进展。即便如此,据李缨向媒体介绍,庹继光自得知两套住房被拆除后,变得焦躁不安,精神压力极大。今年元旦前后,他曾拉着她的手反复对她说:“我们学新闻也好,学法律也好,都救不了自己。”

展江最后一次见到庹继光是在2019年12月的一场学术会议上,会议主题关于如何维护记者权益。在他的印象中,庹继光机智幽默、发言犀利,是个很开朗的人,也是个有深切社会关怀的学者。“我们一起说说笑笑,觉得他一切都是正常的,在学术上很积极地去跟大家交流。”

四川师范大学网站资料显示,庹继光(笔名马知远)生于1971年,文学博士,新闻传播学博士后、法学博士后,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四川师范大学251重点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入选者,主要从事传播理论、文艺与传媒研究。2004年,庹继光完成四川大学文艺学专业文化与传媒方向的博士学业,获文学博士学位,后进入四川师范大学工作。2005年9月进入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科研工作,2007年6月出站后再度进入西南政法大学法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科研工作,2010年6月出站。2009年9月以优良成绩通过国家司法考试。

学术生涯中,庹继光曾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多项,曾出版专著、合著和编著《法治视野下的司法传媒和谐论》等,还相继在《国际新闻界》、《现代传播》等学术期刊发表各种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北大核心期刊论文超过130篇。进入高校前,庹继光还曾在多家报社担任记者。

“大学教授,执业律师,前记者,新闻传播学博士后、法学博士后,一个努力追求真理和正义的人。”这是庹继光在博客的自我介绍。

庹继光夫妇住在四川师范大学狮子山校区。1月18日这天清晨,李缨起床后发现丈夫不见了,随后在校园内寻找,意外发现丈夫已发生不幸。“他前几天跟我讲过,觉得没有希望了,说他已经拼尽全力了。”李缨向媒体提道。

“得知消息,我不是震惊而是悲愤。我认为他是维权无门,长期处在巨大的压力之中,最后才走上绝路。”展江说。

王才亮律师告诉我,两年前庹继光曾向他致电咨询如何维权。“当时他就说已经穷尽了所有维权手段,无疑是失去希望了。”他认为庹继光之死应该引起省思:“从当事人来讲,再苦再累再难,财产是身外之物,千万不要以命相搏,毕竟生命是最重要的。从执法者来讲,要保护公民的财产权,让民众有安全感。”

成都市成华区城市更新局称,目前成华区由城市更新局牵头,统建办、棚改办、宣传部门等多部门参与,正在梳理庹继光事件所涉的拆迁情况,接下来将进一步推动和庹继光家人的沟通工作。

编辑于 2021-01-30 1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