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模型课程笔记——单点破局模型

创新思维模型课程笔记——单点破局模型

在说单点破局模型之前要引入一个S曲线的概念:原模型S曲线,一线两点三阶段,过破局点就到了第二阶段。

所以单点破局模型里说的破局,就是突破破局点。

破局点有个特点,到达破局点之前需要付出很大风险,失败率很高,但是过了破局点,它就能够有正反馈、自增长,不需要太多外力也能持续成长。

目前,有95%的企业没有过破局点,95%的人一生当中都没有过破局点。而不能突破破局点,就永远只是低水平的重复而已。

那如何识别破局点?

因特尔前CEO安迪·格鲁夫在它的著作《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中提到了拐点的概念。并提出企业所遭遇的所有战略转折点,都会伴随着某种10倍速的变化,但凡遭遇10倍速变化的时候,都是重大的机遇点来到了。

安迪·格鲁夫:每一个企业所遭遇的所有的战略转折点,都会伴随着某种10倍速的变化。
美团CEO王兴:一个行业某一个关键要素发声5到10倍变化的时候,行业就有可能是百倍的爆发。

单一要素发生10倍速变化时,整个环境并没有明显变化,这是滞后效应,也是机会窗口。

可以通过供需连模型发现任何一端发生的单一元素的10倍速变化,这就是破局点。

如何击穿破局点?

这里需要再补充一个概念:阈值。阈值是个临界点,99%=0,101%=1。

没有击穿阈值,所有的苦劳=0,击穿了阈值,才是1。

所以,击穿破局点,就是要击穿阈值,靠的是垂直深挖,而不是抢地盘。

击穿阈值的关键点,是找到那个10倍速变化的单一要素,持续投入尽可能多的资源,将它做强,直到击穿阈值。

华为主要创始人加CEO任正非:任何一个企业资源有限,如果把最核心、最主要的战略方向确定之后,那就要把所有的精兵强将、资源调上去,饱和攻击,聚焦在一点上,先在这一点上取得突破。
查理·芒格最大化模型:取胜的系统在最大化单一要素和最小化其他要素上走到”近乎荒谬的极端”。

可以看出,任正非和查理·芒格说的都是单一要素最大化的必要性。这是战略的选择,关键在于放弃,而放弃往往是最难的。

这也是单点破局模型的精髓所在。

单点破局案例Netflix

Netflix将内容创造作为单一要素持续投入可以作为单点破局模型的一个经典案例。

通过上图可以看到Netflix已经经历过两次创新突破,这个案例主要讲它第三条曲线的形成。

Netflix原本做的是流媒体平台,在接收到影片版权方要求涨价10倍时,Netflix的创始人里德·哈斯廷斯识别了这个10倍速要素,于是果断大力投入资源进行内容创作,将原本的10倍速变坏的要素变成了10倍速变好的要素。

以上就是Netflix在内容创作和技术上的投入对比,已连续多年大笔投入资金进行内容创作,不惜借贷。

在Netflix的商业模型中,它几乎只关注内容创作,不打广告,不建立其他盈利模式。收入的单一来源就是用户付费。

Netflix的市值增长也证明了,这种单一要素最大化的模式获得了成功

个人总结

我觉得,单点破局模型能为,我们提供相当简洁有效的战略指导方向,课落地性很强。我记得经常听说“小孩子才做选择题,成年人当然全都要”这可能就是感性思维的典型代表吧。贪婪可能是人的本性,但是在贪大求全的时候,我们要付出的精力、时间、资源也是很多的。

像里德·哈斯廷斯可以理智而坚定地抵抗本性,多年坚持在同一件事上投入,拒绝其他诱惑,对我们来说可能真的是太难了。但是我们至少可以先理解求大求全未必是最好的出路,当遇到那个10倍速变好的要素时,敢于选择、敢于放弃可能是我们到达突破点的捷径。

发布于 2021-02-14 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