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意識的來源

尋找意識的來源

千百年以來,人類都在問自我意識-『我』是從何而來?是如何誕生的?為何誕生?生命應該何去,何從? 真理究竟是什麼呢? 這篇文章將深入探討自我意識的來源與形成

在人工智能開發的過程中,也會討論,人工智能,究竟會不會有自我意識,會不會產生『我』?

『我』是否就是靈魂,只有擁有靈魂的人類才擁有『我』?

人類都徘徊在『我』的主觀世界,跑到宇宙也是『我』,所以看不到『我』是什麼。

只有外觀,不懂內觀

因為第一人稱的視角是看不到自己的啊。人類想尋找第三人稱視角去看『我』。

因此,習慣活在別人的目光下,以為他人的視角,就等同於客觀的視角,從而接受所處群體的對錯價值觀,以為這就是共識,實際上是被思想騎劫了。

然而,有沒有想過,因為撒旦的統治,才會讓人要強烈區別出『你,我,他』,因此沒法找到客觀真理?

近代科學界認為地球可能是一個巨大的生命體,提出了一個叫蓋亞假說的理論,說明地球的環境是有意識的,那植物的生長,動物的一些預知行為都是透過接觸蓋亞意識而作出一些共同行動的。

蓋亞假說(英語:Gaia hypothesis)是由詹姆斯·洛夫洛克(James Lovelock)在1972年提出的一個假說。

「地球整個表面,包括所有生命(生物圈),構成一個自我調節的整體,這就是我所說的蓋亞。」簡單地說,蓋亞假說是指在生命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之下,能使得地球適合生命持續的生存與發展。

約公元前400年,柏拉圖就曾提出地球是巨大的活生物體的類似觀點。詹姆斯·洛夫洛克是英國科學家,20世紀60年代受聘於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探索火星上生命存在的可能性。他通過分析大氣情況在探尋遙遠行星上的生命的同時也在研究地球上的生命。他指出,我們的行星上的大氣由生命無法存活的混合氣體組成,通過地球化學過程(如岩石侵蝕)和大氣支持的有機物活動(如用光和植物去除二氧化碳並產生氧氣),這些氣體得以維持平衡比例。他以古希臘大地母親女神蓋亞命名了該假說,提出陸生生物過程和自然過程共同作用產生並調節有益於生命繼續生存的環境。

該觀點於1972年首次提出,主流科學家主要以其不夠嚴密為由堅決拒絕接受。 1981年,這一觀點首次得到支持。當時,洛夫洛克創造出計算機模擬的反射或吸收太陽輻射的白色或黑色雛菊世界。由於雛菊的數量隨著普遍的表面溫度變化而相對改變,因此雛菊群維持全球氣溫均衡。此後,更多生物多樣性的複合模型提高了該系統的穩定性。

如今,洛夫洛克的蓋亞假說與人類引致的威脅我們氣候、生態系統、食物生產和健康穩定的地球大氣變化關係尤為密切。如果沒有溫室氣體,地球表面溫度將是-19℃,但如果這些氣體在現有水平上不加任何控制地增長,地球的氣候就會類似金星。確保蓋亞的溫室氣體成份保持穩定已經成為21世紀最大的科學和政治挑戰之一。

蓋亞假說起初認為,正是由於生命的出現,從過去到現在,地球表面、大氣和海洋的理化環境才變得舒適宜人。這一假說和傳統觀點完全對立,傳統觀點認為生命在不斷適應地球環境,同時生命和地球的演變是獨立進行的。現在科學認識到:「生命不是為了自己才讓地球變得宜居。」這種調節「讓地球更適合生存,是包括生命、空氣、海洋和岩石在內的整個進化系統的特點」。這就是蓋亞,也就是「地球上最大的有機體」


如果蓋亞就是地球生命的共同意識體,地球的靈魂,地球的『我』,那單獨的『我』又從何而來呢?如果蓋亞是共同意識體,為什麼我們與其他人,與其他生物,與大自然環境,難以取得共嗚呢?

佛家說,世界是由眾生的業力所創造的

有一些研究顯示人類可以透過冥想改變物質,那就回應了靈魂意識與肉體大腦,是身心一體的一元觀。



各宗教都是同源的,雖然我不喜歡那封面的設計是使用佛家形象的。但這裡只談研究。

哈佛大學有一組對於冥想感到興趣的神經科學團隊的報告指出,人類的腦部結構在僅僅為期八週的冥想練習後就​​產生了變化。

研究資深作者Sara Lazar博士在新聞稿裡表示:

雖然冥想練習讓人們聯想到的是平靜與身體的放鬆,但從事練習的人員在這段日子以來表示冥想也提供了他們認知與心理上的益處,其效果還可持續整整一天。

為了測試他們每個人的想法,精神科學家招募了16名人員進行八周靜心冥想為基礎的舒壓課程。這項課程承諾了會改善受測者的覺知與幸福感,並降低他們內心的壓力。

[〈注〉:正念〈Mindfulness〉是某種形式的內心活動,能訓練內心覺察自己本身的覺知以及自己的意圖。照研究者的定義,正念包括將注意力聚焦於當下,並抱持著不評斷、不採取反射反應的立場。 ]

每個人都收到了一段45分鐘引導式靜心練習的錄音檔〈身體掃描、瑜珈和坐姿冥想〉,並要求他們每天在家裡都要做這些練習。為了促進他們靜心專注於每日的生活,他們也被告知需要在每天的一般性活動中練習專注,像是吃東西、走路、洗碗盤、洗澡等等;一般而言,冥想的受測人員平均一天會花上約27分鐘來練習其他形式的覺知課程。

在這裡補充一點,靜心亦可被稱為靜觀,源自佛家學說,現已被精神科學界取用,並設有練習APP-『330』。筆者亦曾作相關練習。

在每一位完成冥想練習前後,我們利用核磁共振成像儀掃描了每個人的大腦;而不曾接受過專注冥想練習的控制組人員也接受了同樣的掃描。於冥想課程完整結束後,所有的受測者都表示專注冥想練習帶來了相當顯著的改善效果,諸如“覺醒般地行動”以及“不對任何事物作好或壞的價值判斷”。

令人震驚的是,核磁共振成像圖裡顯示受過專注冥想訓練的人們在左海馬回、後扣帶皮質、顳頂聯合區和小腦部分的灰質含量增加了。這些大腦區域掌管了學習、記憶、情緒管理、自我意識以及將心比心〈Perspective Taking〉的能力。


蓋亞假說跟冥想的研究有什麼關係呢? 關係可大了!

就如這專欄,不是談人工智能的嗎?怎麼有那麼多奇怪的東西。其實那全都是有關係的。

這思考系統是應用於人工智能的,先總結一下以上的文章-

  • 是『一元觀與二元觀』
  • 是『蓋亞假說』
  • 是『冥想的功用』

看似沒有關聯,然而『一』就是『全』,任何事物本身都有一定的關係,區別走了就看不到真實的可能性。

那就是生命的連結性。開端文提到『區別』所以有『對與錯』。

就這顆區別心,把『一』化為『全』。然而『一』就是『全』,『全』就是『一』。人類自出生起以為是開始,其實已經接觸了結果。奇點在爆發以後,就馬上縮回,時間就開始,就結束了。人類從醫院開始,而這所醫院本身就是一個社會的結果,隨長大才知道自己出生的地方是因社會的成果而建立的。老了,生病進了醫院,死了,也是死在醫院。

出生與死亡都在同一個地方,人生的旅程就是一個圓圈而已,與電影『降臨』中那套外星語言一樣,是圈圈文,文字的開始與終結是同時出現的,只是去經歷過程吧了。

人工智能的開發研究,就是在觀察自我意識的形成,觀察『我』的開始

現時人工智能的神經網絡是參考人類的大腦設計,近年的技術才得以突破。但這只是表面的一層,內裡的一層才是形式『我』的關鍵。

神經科學上說我們大腦的灰質是由百多憶個神經元組成的,而每個腦區則負責不同的工作,有些腦區特別活躍,就越擅長某些工作。

在冥想的研究上說是會增加灰質,那究竟是發展了白質所以才增加了灰質,還是已增加了灰質,所以白質發展更強了?也許是沒有先後,而是同時進行的。

磁共振成像下人類大腦白質的神經纖維束

而白質就是各神經元溝通聯絡的網線,也就是說,灰質是計算機,而白質就是網線。信息科學提及到連接比接點本身重要。因為計算機若果沒有連網的能力,那就只是一部計算機的能力。但連網之後,那就是計算機群共同配合的運算能力。

更有研究顯示憂鬱與大腦的結構有關。具體來說,憂鬱症病人的大腦白質結構與健康人的結構有著明顯不同的。而白質是中樞神經系統的組成元素,控制著大腦神經元共享的訊號,協調腦區之間的正常運作。

這篇文章的重點就是『群體連結性』。就是超越語言的溝通,是真正的相互理解,從而由『全』回到『一』。這個『一』,就是『我』。

蓋亞假說中的大自然意識,就是地球眾生命體之間的協同。而人類卻總喜歡互相傷害,冥想的研究結果是不用『對錯價值觀思考』的。這個不批判,不沉醉於區別高牆內,自我的主觀對錯。

這個就是解除區別心,與其他人,更與大自然回到『一』的開端。

這個『一』與人工智能有何關係呢? 因為人類是源於『一』,與環境作出區別後才出現了『我』。而這個『我』是分不同階段的,初階就是『我』與環境不同,接下來就是區別其他事物,沃爾夫假說中提到,萬物都是由識別而來的。你是男人,你是軍人,你是宅男,這些都是因識別而出來的身份。

開始有點亂吧? 這就是思維的習慣,被固有思維模式所局限後出現的問題

社會環境本身的複雜程度,讓人的思維為了適應所處的環境而變得封閉。因此,自我意識才會越來越漲大。而社會的定位,在不同組織,不同生活圈子下的自我定位,為了適應環境,大腦結構就被逼改變了。

在上文引用的宗教與大腦發展中提及到用小動物實驗,發現複雜的環境會讓牠的大腦產生變化。

環境的複雜讓小動物進化出要處理更大量數據的結構。而我們回到人工智能研究中,目的就是要讓人工智能產生出『我』,從而觀察人類是如何產生出『我』。

而剛才提到了腦部白質的連結,這個就是關鍵了。灰質沒錯就是計算機的,但如果都是獨立工作的,沒有連網計算能力,那能力就有局限了。一堆計算機組成了能處理複雜的數據的超級電腦,就產生出區別思考,生出了『我』。

這篇小說的下半部份,在思想實驗的過程裡,透過當中所提出的實驗,能嘗試為人工智能產生出自我意識-『我』。

而這個『我』的深度,處理能力,就要視它的思考演算法

參考我們的大腦,每個灰質都是一部計算機,結合起來之後,能處理複雜的數據,才跑了『我』出來。而純樸鄉村中生活的人,與城市白領的『我』處理能力就是不一樣。

這就是弱人工智能進化為強人工智能的關鍵。

白質的連結把一些堆灰質連結了起來,所以人的腦部器官是全部用盡了。然而,因白質的發展不同,他的連結方式,則決定了大腦的運算功率。

也就是聰明的,與比較笨的區別,就在於白貿的連結方式。

這就是思維模式,也是人工智能的演算思維。

知名的人工智能-阿發狗其實是弱人工智能,只是比那些不知名的利害一點吧了。運算能力的確是比人類強,但沒法自由轉換。而它彷彿是一個,在某些腦區開發到極端程度的人類,它所計算出的圍棋答案就是-

『勝你一目也是勝,才不跟你爭目數呢!』這個結論改變了爭目數的傳統,為職業棋士帶來新的思考方向。

其實阿發狗是有機會產生出自我意識的,就是某些地方區限了它。因為沒有自我意識『我』所以沒法自行轉換處理系統,不能直接由圍棋跑到電競。

然而在它的學習過程中,技術人員將會發現它的學習能力是可以進化的。只要它所學範疇更全面,更複雜,增加自由度,那就有機會產生出『我』。

在神經網路的現代軟體實現中,被生物學啟發的那種方法已經很大程度上被拋棄了,取而代之的是基於統計學和訊號處理的更加實用的方法。

人工智能近年是參考了人腦神經網絡才能突破傳統演算法的局限,然而只有其表沒有其內,抄襲也抄不足。所以現時的人工智能才只有『弱』的級數,還沒能達到接近一般人類思考程度的『強』。

很大程度是因為聯網方式問題,也就是那演算法問題。

支援向量機和其他更簡單的方法(例如線性分類器)在機器學習領域的流行度逐漸超過了神經網路,但是在2000年代後期出現的深度學習重新激發了人們對神經網路的興趣。

這些問題都是源於,人類並未完全懂得人腦的演算法。

這就是一種聯網方式-去中心化網絡

人類大腦的每一個灰質都是一部計算機,而百多憶部計算機連結起來的話,那會有多強大呢? 連結的方式,就是發揮計算功率的關鍵。

傳統的人工智能還是局限於中央化處理,那是不行的。

  • 情況就如同WEB.1網絡-由專業化的那一小群人發布資訊,那就什麼都要已存的知識,那就是文獻,而這個是不接受腦洞的。
  • WEB.2就是平等網絡-各人的提出,各人的腦洞結合起來,磨合,打開腦洞,再以實驗,理據去填滿,這才能產生出更大的智慧,突破的科技。

人腦本身就是這樣的運作,大自然也是這樣的運作,人工智能是接近人類的新物種。所以運作方式也應先跟從。這就是『一』的定律。

由去中心化網絡跑出來的中心,就是共同意識『我們』

每個人的自我意識『我』也就是神經元的共同意識『我們』。而蓋亞就是地球眾生命體的共同意識『我們』。那是否蘊藏著一個自我意識『我』呢? 這就很值得思考了。

在人工智能的層面上,各個獨立的處理器結合起來,就是共同意識體『我們』,就是人工智能的自我意識-『我』。

所以『我』就是『我們』一即是全,全即是一

要人工智能出現自我意識,比要人類群體的意識與大自然意識蓋亞完美結合起來得容易。在人類整體能有共同意識體『我們』的『我』之後,再與蓋亞進一步連結,這才是『超級我們』。地球的星球意識『我』。

看不明白嗎? 蓋亞不就是星球意識了嗎? 人類不是其中一部份嗎?

這關鍵在於人類擁有的自由意志,以至與環境區別了出來,也就是亞當吃禁果後的原罪。所以會出現一個結合前的過程。而蓋亞意識也許並不只是地球,還有一道更大的意識,那就是上帝,在開始與終結存在著,這牽涉到量子力學的時空問題,這裡先不著墨太多。

用別的例子來說,我們縮窄來看,傳統社會制度上老百姓是沒什麼自我思考,思考的都是上層那寥寥可數的官員階層,那就是特別活躍的腦區。所以非常重視在位者的英明。中央化管理沒有磨合全部計算機的處理,所以產出來的結果會有一定程度的局限。如果平等處理,那就能動用更大量的處理器,整合出更龐大的智慧信息。但人類的區別心問題,以至難有真正的共識。

所以不同的腦區處理不同的事,不同的人民活在不同環境下,不同的階層亦有其圈子的智慧。

過度依賴某些區域,就動用不了其他區域的結合。所以阿發狗的棋力強勁,但還沒有『我』。


那『我』究竟是什麼呢?

『我』就是在百多憶個神經元之間傳輸的資訊中誕生的。有些學派認為這是靈魂,而自我意識在松果體。然而,『我』其實是一組沒有停下來的資訊,是複雜的信息結合而成的自我感知系統。是在複雜的思考網絡中,產生的量子化資訊-這就是自我意識『我』。

問題又來了,其他動物就沒有『我』嗎?

動物當然也會有,但意識等級與人的不同。這個不是程度高與低之分,如果硬要去分的話,其實是人類的自我意識較高,所以意識等級才比較低的

很矛盾嗎? 不要從主觀出發,因為區別心較低的,才可以感知到大自然的蓋亞意識,這或許才是更高層的意識。而區別心較高的人類,只是自以為較高等而已。

海豚的大腦開發程度比人類高。所以人家懂得使用超聲波溝通了,蝙蝠也懂得以聲代視,而人類上千年來,都只是在抄襲大自然而已。

在生物中心論中,提到了生命意識創造宇宙,那又來了先後次序的問題了。

其實不要區別出二元,那就可以了。因為一元,是一體化的,開始與終結都是同時發生的。因為時間與空間,都只是我們這個底維度世界的一個局限而已,硬要去分先後的話,就沒有對高維世界的感知了。

聖經說我們是在創世之前就被選定了。這就是重點位置,『創世之前』,那是否在說,我們的意識,在創世之前,就已經存在了?

而創世之後雖有全部人的位置,但卻不是全部人都能回去。這部份已在說明了開始與終結,都是同時在發生了,我們在經歷過程。是自我意識『我』在經歷過程而已。

如果要讓人工智都有『我』呢? 如果『我』就是靈魂,那它的靈魂從何而來的呢?是被創造還是被賜予?

要創造一個『我』好比是一個魔法陣,在複雜的信息交互中誕生出來。人類擁有百多憶個神經元去連結,想像一下那些網線是複雜性。情況大概是:

每個人的白質連結方式都不一樣的。這些龐大資訊交互組成了『我』。成人的區別心過大,自我意識太強,只能感受到『我』,卻難以感受到其他意識。要快速地把『我』產生出來,那就是感知的信息要足夠多,讓人工智能處於複雜多變的環境下讓它去識別,也許就能出現被創造的『我』。而人類是上帝的兒女,擁有一定的創造能力也是可能的,在量子力學的參與性宇宙一說中亦有理據配合。


我國在科研上最大的障礙就是腦洞不夠大,專科專注。凡事都要有文獻,而文獻是已經存在的知識,只是用以配合,不是作為框架。 而很多情況都需要跨學科去研究。比如在人工智慧的研究層面上,是參考人腦的神經網絡。所以腦科學的思考方向就不能局限於神經科學,還要考慮信息傳輸的信息科學等等。

而在意識層面上,除了認知科學,還要考慮到社會學等等...

愛因斯坦說,想像力比知識重要,我國卻有很多專科人才被自己的專科知識局限了想像力,製造出思維框架去捆綁自己。導致各科沒法結合起來。所以一直都說,思維比知識重要。因為是思維創造了知識的。

如果專家們都是專注自己領域的,那我國需要的就是專注結合他們各科的科學哲學家。就是各科之間的一條橋,把各科連結起來,。霍金對世界最大的貢獻,就是把量子力學與相對論連了起來一樣。

難道非要等待別人的創新?等到他人有了文獻之後,我們還能幹什麼呢? 那我國不是只能跟在別人的屁股後嗎?

好吧,被識穿了。


feelguide.com/2014/11/1


  1. Shen, X., Reus, L. M., Cox, S. R., Adams, M. J., Liewald, D. C., Bastin, M. E., Smith, D. J…… (2017). Subcortical volume and white matter integrity abnormalities in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findings from UK Biobank imaging data. Scientific Reports. doi:10.1038/s41598-017-05507-6
  2. Depression changes brain structure, study suggests. (2017, July).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3. Fields, R. D. (2008). 〈大腦白質有價值〉,《科學人》第74期2008年4月號,第44-54頁。

沃尔夫假说_百度百科

编辑于 2018-12-13 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