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EN3怎么玩?!——5800X使用半年小记

ZEN3上市差不多半年了,首发入了5800X,使用到现在,一路上各种更新BIOS,换散热,换机箱,也算是历尽风霜了。最终,也算了摸透了手头这颗5800X的体质,弄明白了ZEN3的玩法,在这里就跟大家分享一下经验。

1、 ZEN3的硬伤——积热

关于ZEN3的结构,大家都知道,ZEN3处理器是由7nm的CPU核心和14nm的I/O核心组成,然后封装在PCB板上,顶盖和核心的空隙中间是钎焊连接。虽然是钎焊,但是ZEN3的工作温度依旧很高,这就是传说中的“AMD处理器积热严重”。“积热”并不是发热量大,而是积攒大量的的热量,散发不出去,毕竟台积电7nm的功耗并不高,5800X跑到发烧也不过才140W左右的功耗,同样8C16T的9900K可是默认状态就轻松180W。至于为什么积热,我猜原因之一是7nm的CPU核心和14nm的I/O核心因为制程不一样导致高度不一样,两个核心和顶盖之间的间隙不一样,最终导致热量散发不及时,大量堆积在7nm核心上。之所以这么猜,是因为AMD有前科,Vega64刚发布的时候,GPU核心和HBM显存之间也存在这样的问题。

“积热”是硬伤,这点无法根除,所以在拷机的时候温度很容易撞墙,所以想更好的发挥ZEN3的性能,就要更快的将积累的热量散出去,散热越快,效果就越好,这里牵涉到散热问题,稍后再说。

2、 关于“PBO”

“PBO”是AMD在“ZEN+”处理器时代引入的自动超频功能,简单讲就是在散热足够的前提下,努力提高CPU核心电压,拉高CPU工作频率,从而提高性能,也算是超频的一种,属于“自动超频”。但实际上, “PBO”没有那么智能,为了保证稳定,CPU的电压会经常冲着峰值冲刺,导致功耗和温度都提高了,但是性能提升有限,能耗比不佳;而且,还会因为负载降低后,电压突然降低导致系统不稳定出现蓝屏。所以在“ZEN3”中,AMD首次提出了“PBO2”,可以调节电压曲线,用精准的功耗控制,最大化提升性能。但是,这个“PBO2”调节起来实在太麻烦,如果不是深度DIY玩家,真的就建议定压定频,踏实稳定。

此外,在PBO选项中,有一项是PBO+XXXMHz,很多玩家为了追求极限,上来就是直接拉满到200MHz(之前的BIOS版本最大可以拉到500MHz),可惜,并不是所有的CPU都能直接拉到那么高的频率,更多的是在这个频率下开个机,跑个分,离稳定适用还有十万八千里的距离。比如我手里这颗5800X,哪怕是PBO+100MHz电压都很难控制,跑分可以,但是跑游戏不行,动不动就重启,PBO2的曲线也很难调,Negative到0都不稳,但是稍微调整一下,PBO+75MHz就可以Negative 10左右稳定运行,所以不需要一味地追求高频,稍微降低一下频率,让多核性能拔高稳定性会提高很多。

3、 关于内存

AMD的ZEN系列处理器直到ZEN2开始才优化好了内存控制器,可以上高频内存。但是因为分频技术,从ZEN2到ZEN3,受内存控制器(IMC)和CPU的FCLK影响,Auto模式下,内存频率超过3600MHz就会自动分频。手动超频可以根据IMC的体质摸一下频率上限,否则,3600众生平等!

4、 关于散热

真心的建议ZEN3玩家使用一款水冷散热器,哪怕是5600X也建议使用一个至少是120水冷散热器。前面说了,ZEN3积热严重,因为温度墙的存在,会严重影响CPU的性能,CPU散热越快,性能发挥就越充分,而时下,散热效率再好的风冷散热器也不如水冷水泵带走热量的效率快。我自己试过利民的银风T8和Frozen MAGIC 240,一个是8热管双塔,一个是240冷排,按理说散热规模相当,但是两者拷机温度能相差7°,游戏温度更是能相差13°。不过遗憾的是,测试截图没有了(超内存多次重启导致系统崩溃文件丢失这种事情我是不会说的)。

此外,如果选购水冷,一定要选相对知名的品牌,而且要看好质保年限,一定一定要在质保到期前更换水冷,否则漏液……你懂的。

5、关于使用

“小白”玩家使用方式

如果是没有很多硬件知识和经验的“小白”玩家,建议一切“Auto”就好,CPU全“Auto”,内存直接买个DDR4 3600,开AXMP或者D.O.C.P之类的,几乎不会有CPU的瓶颈。总之,“Auto”最高,如果实在点背,开“Auto”还会导致蓝屏重启和报错,那恭喜你,你可以选择售后换新了,不过不是所有的都可以换新,毕竟“Auto”是开启PBO模式的,PBO和XMP都算是超频,官方可能会因此不予换新,此时可以尝试两种解决方案:第一种,关闭“PBO”,在Precision boost overdrive选项中选择【disabled】;第二种方式,开防掉压,把防掉压的等级设置到3级就可以,这样可以防止电压过低重启,至于选项吗,一般是“CPU Load-Line Calibration”,不过也有不一样的,可以看下主板说明书。

“进击”玩家

稍稍摸一下CPU的体质,然后定频定压使用,既能提升整体性能,又可以降低功耗,唯一的不足之处就是无法发挥“ZEN3”牛逼的单核性能,但是这是最省事的稳定方案。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定压定频下,对内存控制器影响比较小,可以最大化内存效能,手动去摸索内存的极致性能。

这一代的ZEN处理器,CPU核心电压、IMC电压、SOC电压等之间,有非常复杂的联系,而且不同BIOS版本对各方的侧重也不一样,换一个版本的BIOS可能内存和CPU之间的性能就有偏差,这也是为什么同一颗CPU在不同品牌不同型号主板上发挥的性能不一样。

比如我手上这颗CPU,主板是MSI的B550I刀锋,BIOS版本是1.2.0.0,定压定频下,内存双面16Gx2,可以稳定在3800@CL18,3866可以开机,再高直接不启动,早期的测试版BIOS则是可以4000@CL18开机,但是没有PBO2选项。然而,开启PBO2之后,内存只能3600@CL18,再高一点点或者延迟再低一点点都会玩游戏重启(果然游戏是测试稳定性的最有力手段)。

使用PBO2内存频率就上不去

所以……

“不折腾不舒服斯基”の玩家

一定要摸清楚CPU的一切,体质、IMC、FCLK等等,折腾过定压定频、PBO2、CTR等各种方式,了解CPU每一个核心的频率表现,具体的折腾方案网上有很多,就不再赘述,不过折腾完了,比起默认,的确性能上是有提升的,直观表现在测试数据,看到数字增加,愉悦值+1+1+1……

我这颗第一核心很挫,但是多核性能可以看齐11900K了吧
R20的单核成绩就能比较体现正常水平了
R23的单核成绩也很好看

“骨灰级”玩家

我不是、我没有,我……穷,就这一颗U,折腾好久了,多了折腾不起,分体水也要很多钱,镁光内存也换不起,我就这样用了,就看你们冲击CPUz单核700+、内存4000+……

以上就是我这半年的ZEN3使用心得,我从1700一直用到5800X,每一代ZEN都是首发,也吃了很多首发的苦。但是说,AMD处理器不稳定,这句话我一定要反驳一二。

ZEN1首发的时候的确是遇到了内存不稳定的问题,甚至是默认都不稳定,这跟第一代内存控制器和首发BIOS不完善有关,但是后来,优化BIOS之后,至少低频下(3200MHz以下)几乎不会出问题了,而在ZEN2之后,内存控制器就已经完善,更多的不稳定则是超频超出来的,不要忘了,PBO和XMP都属于超频范畴。Intel的稳定在于,B系列主板在500系之前都不支持内存超频,CPU超频更是不用想,内存最高2666和2933这个频率,哪怕是ZEN1时代,这个频率下的内存也很少有问题。从B350到现在的B550,AMD一直开放内存超频,不稳定因素大增,但是如果一直auto,那我相信只有极个别的U会出问题,Intel的处理器的合格率也不是100%,只不过:

Intel平台出问题:一定是系统有问题

AMD平台出问题:这CPU兼容性就是不行

如果,你在BIOS关闭PBO,内存不开启XMP,我相信AMD平台的重启概率会非常非常低。当然这也属于市场策略问题,AMD的ZEN上市之前,市场份额几乎只剩下那些AMD铁粉,在这之前我也是用着Intel的E3和E5。那时的AMD自己都没有冲击品牌机的信心,所以先要抓住DIYers的心,就把所有的功能都对玩家开放,但与此同时,就带来了稳定的隐患。可也只有开放更多的功能才有更大的可玩性,并不是它不稳定,是它的一些功能调整不好才不稳定,Intel的K系CPU和Z系主板也没少出问题,怕被杠,我提一句,我之前单位用的是5820K,技嘉X99-UD4,也没少折腾,包括最初主板的BIOS也有问题。

如果真的不稳定,或者问题太多,也不会有那么多人用AMD不是?市场就把它淘汰了,我折腾来折腾去也是为了稳定运行,只不过是想在一定的温度、噪音和功耗下,压榨一下CPU的极限性能和频率而已,这是我今晚上工作的时候CPU的状态,温度真的很高吗?这个温度下,噪音会很吵吗?你们觉得呢?

发布于 2021-05-07 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