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于循证健康
新冠患者康复1年后仍有症状,哪怕不是重型也不例外

新冠患者康复1年后仍有症状,哪怕不是重型也不例外

随访1年后,武汉市金银潭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中心、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和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公布了新冠患者幸存者的结果:

仍未完全恢复。

我们一起来看看研究说了些什么?

研究中的新冠患者都是重症吗?

这些患者来源于2020年1月7日至5月29日期间从金银潭医院出院的实验室确诊COVID-19患者。

排除了这些患者:

(1)在随访前死亡的患者,

(2)因精神障碍、痴呆或因基础疾病重新入院难以随访者,

(3)因合并骨关节病而不能自由活动或出院前后因下列原因不能活动的人中风或肺栓塞等疾病,

(4)拒绝参加者,

(5)无法联系到者,

(6)居住在武汉以外或疗养院或福利院的人。

纳入研究的患者中,住院期间不需要补充氧气的占比25%,

备注:

(1)HFNC-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IMV-有创机械通气,ECMO-体外膜肺氧合

(2)非IMV一般指无创机械通气,比如面罩吸氧。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重型指氧饱和度较低,是必须吸氧的,因此有25%不需要吸氧的患者不能被称之为重型。

一年后恢复情况如何?

之前我写了研究人员随访6个月的随访结果:

与6个月的随访结果相比,至少有一种后遗症症状的患者比例从6个月时的68%(831/1227)下降到12个月时的49%(620/1272),且在具有不同疾病严重程度的所有三个亚组患者中均观察到这种降低。说明几乎所有长期症状都在随着时间消退。

最常见的后遗症(长期症状)依然是疲劳或肌肉无力,但该比例从6个月时的52%下降到12个月时的20%。

但也有例外:

  • 呼吸困难患者比例从6个月随访时的26%(313/1185)轻微增加到12个月随访时的30% (380/1271);
  • 焦虑或抑郁的患者从6个月时的23%(274/1187)变为12个月时为26%(331/1271),其中轻度焦虑或抑郁占多数,只有1例患者在出院后去心理科就诊。

同时,研究人员也招募了3383名未感染SARS-CoV-2的社区成年人作为对照组,在年龄、性别和合并症方面没有显着差异,但症状方面,幸存者们明显高于对照组。

随访结果显示,有88%的人在12个月后回到了原来的工作。


所以我也一直在说,长期症状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事,也应向新冠康复者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并不是某些人说的没有见过。早就不只是中国说了,英美等国同样有所报道。

《柳叶刀》也发表了社论:

  • 科学界和医学界必须合作探索 COVID 长期症状的机制和发病机制,估计全球和区域的疾病负担,更好地描述风险最大的人群,了解疫苗如何影响病情,并通过随机对照试验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
  • 与此同时,卫生保健提供者必须承认并验证 COVID 长期症状对患者造成的持续症状的影响,卫生系统需要准备好实现个性化、以患者为导向的目标。

也希望平台上的一些创作者们,真的能客观看待这个问题:

  • 一是不要否认新冠感染后长期症状的存在,这种论调我在一些医务工作者的发言中都能看见,有些难过;
  • 二是不要把存在长期症状就直接等同于生活废了,或者等同于人彻底完了。

编辑于 2021-08-29 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