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番增资自救 中路保险能否打破七年亏损魔咒

1月4日,中路保险宣布再次启动新一轮增资。

  这已是近三个月来中路保险第二轮增资。2021年11月份,中路保险刚刚完成其首轮增资扩股计划,募集资金总额5.38亿元。

  自成立以来,中路保险便一直深陷收入稳增但亏损不断的尴尬处境,同时偿付能力也断崖式下跌,使得其迫切需要增资自救。

  而接连的增资扩股,能否挽回中路保险的亏损之势,尚需数据证明。

连番增资,急需资本谋求突围

  公开资料显示,中路保险成立于2015年,是第一家总部设立于青岛市的全国性法人保险机构,由国有资本发起设立,注册资本金为14.4亿元人民币,主营产品包括车险、家财险、企财险、工程险、责任险等,已设立青岛、山东、河北3家分公司,铺设分支机构45家。

  1月4日,中路保险召开发布会,宣布面向全球征集战略合作伙伴,采用公开招募的方式邀请战略投资者,参与第二轮增资扩股,计划募集资本规模15亿元左右。

  据了解,去年10月18日,中路保险启动首轮增资,以1.225元/股的价格,通过非公开协议方式,面向青岛国信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青岛国信金融控股有限公司、青岛地铁金融控股有限公司、青岛金胶州资产经营有限公司进行增资。

  此次增资,引入了青岛地铁金控公司、青岛金胶州资产经营公司2家股东,股东数量由8家增至10家,增资募集资金总额5.38亿元,增加股数4.4亿股,注册资本金由原来10亿元增至14.39亿元。

  在首轮增资获批后,中路保险就提出了即将进行第二轮增资。其表示,下一步将适时启动二轮增资,面向社会引入战略投资者。

  此前有媒体报道,中路保险增资扩股或是为提升偿付能力的充足率以发展非车险业务,而发展非车业务对资本的需求更大。

  据了解,中路保险在成立之初便提出了坚持车险、非车险均衡发展“五五战略”布局,并且进行了多次强调。

  但事实上,车险业务一直都是中路保险保费收入的主要来源。2016年,其车险业务占比从上一年的30%大幅提高到66.92%,成为主营业务“扛把子”。直到2020年末,其年报数据显示,车险、责任险、意外险为中路保险营收为前三名,其中,车险业务占总营收超60%。

  然而,自2016年大力发展车险业务以来,随着车险业务收入不断攀升,其亏损额呈现出不断扩大之势,累计亏损超6亿元,同时偿付能力也逐年大幅下滑。业内人士指出,中路保险此次连番增资,也正是为了补充业务消耗的资本金。

  有专业人士认为,随着近年来车险费改不断拉低车险业务盈利能力,加之车险市场趋于饱和,发展非车险业务、提升非车业务的占比,成为财险公司发展的必由之路。

  值得一提的是,数月前,中路保险刚因拒绝承保摩托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而遭受监管处罚。

亏损6亿,中路保险能否打破七年亏损魔咒

  在保险行业,新成立的公司一般都会先亏损七年,这一现象已然成为业内共识,而拥有国资背景的中路保险的发展,似乎也难逃保险公司七年亏损的“魔咒“。

  成立以来,中路保险的保费收入一直保持逐年上升的趋势。年报数据显示,2015年至2020年,中路保险的保险业务收入1354.5万元、1.3亿元、3.76亿元、7.99亿元、9.06亿元、10亿元。

  但在保费稳步增长的背后,却是连续不断的亏损,利润缺口越来越大。2015年至2020年,中路保险亏损3567万元、1694万元、9691万元、1.46亿元、2.5亿元、6165万元。截至2020年年底,中路保险累计亏损达6.07亿元。

  而2021年上半年154.61万元的微弱盈利,也在三季度被拉回负值。其季报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保费收入为8.99亿元,前三季度净利润-1476.96万元。

  业内人士分析,正因如此,中路保险迫切需要通过增资来补充业务消耗的资本金,拉拽偿付能力指标,从而进一步突围。

  而偿付能力方面也确实不甚理想。自成立以来,中路保险的偿付能力呈大幅下滑的趋势,2015-2020年间,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82842.71%、1000.97%、645.40%、404.64%、206.14%、156.87%。

  今年第三季度,中路保险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均为145.51%,降至历史最低值,较上二季度末的166.61%下滑21.1个百分点。

  银保监会披露,今年第二季度末,财产险公司平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86.8%,平均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58%。可见,中路财险的偿付能力充足率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中路保险曾预计,2021年公司将首次实现年度盈利300多万元。2021年,正值中路保险成立第七年,连番的增资能否挽回其亏损之势,摆脱“七年魔咒”?只等年报揭晓答案。

发布于 2022-01-10 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