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30上海疫情数据追踪

20220330上海疫情数据追踪

今日观点

今日建议

  1. 应该更加重视确诊病例增速的变化,尤其是控外确诊增速的极速变化
  2. 建议延长浦东浦西全域封控时间
  3. 建议继续增加后备集中隔离收治点
  4. 建议设立隔离封控居家补贴,提高对应检未检人员惩处力度
  5. 建议增加在线诉求提交渠道,缓解热线电话接听压力,切实提高民众求助接待、分配、处置效率。
  6. 建议求援调拨后备负压车及医护人员、司机,用于阳性病例转运。建议建立疾控中心-交警-社区(居委、物业、志愿者)三级联动体系,最大程度提升转运效率。

今日预测

  1. 2022-3-29,预测本轮累计阳性病例恐将在4.1突破40000例。
  2. 2022-3-30,预测静安、长宁后续几日无症状感染增速可能加快。
  3. 2022-3-31,预测目前日核酸检测能力和扩大的风险筛查范围仍然不足;新增阳性病例的处置资源匮乏情况将会持续。


0330上海疫情数据更新

本土每日管控外阳性占比与每日本土阳性总人数趋势

在疫情的持续监测过程中,最核心的指标应该是非管控渠道阳性人数每日占比的变化趋势,也就是上图中的蓝色折线。3.30非控阳性占比再次超过20%!但是这一指标的震荡目前看,较3.8~3.14期间起伏放缓,全域静态管理应该开始产生积极的效果了。预测单日阳性病例数增长速度进一步被控制,如果能持续一周,应该能避免日增上万情况的出现。如过早放开管控,则无法避免。

2022-3-25上午,张文宏医生在第133场新冠防控新闻发布会上提到这个指标(非管控区域的病例数比例)已经比3-10的高点大幅下降,在10%左右,因此判断“指数级的上升这个趋势被打断”;事实上,在他说这个论断的时候,数据已经又反弹到21.51%(3-26公布)。上海发布公布的数据可能有1-2天的延迟,根据实际发布数据计算,管控外阳性占比峰值出现在3.16~3.19,这期间发生了什么?市政府及时在3.16对重点区域开展2日筛查,3.18对非重点区域开展3日筛查。正是这个扩大范围的举措,把更多潜在的传染链条重新纳入了监管的视野。

本土管控内外累计阳性人数趋势

2022-3-30,在新闻发布会上吴寰宇表示:

我们在开展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调查处置时,扩大了风险人群的筛查范围,在这类人群中发现了更多的阳性感染者

这里应该指从2022-3-29开始,就扩大了风险人群筛查范围,因此29日数据才出现了明显地增长,也意味着更多潜在传染源纳入了管控。

但从这张指数趋势图看,控内控外增长分离趋势改变有限,控外增长仍在控内上方运行。很可能意味着新增的日检测能力及扩大的风险人群筛查范围在目前情况仍不足够;照此下去,日增阳性上万的局面仍然会出现。

隔离管控内外阳性病例增长速度趋势

控外确诊增速有所回落,但仍居于60.15%高位,新增阳性病例的处置资源匮乏情况将会持续。

控外无症状病例增速再次超过控内,意味着封控区域增加,缩短了一部分病毒领跑的距离。

累计管控人数和累计阳性人数趋势

预期阳性病例增长尚未到拐点,建议继续增加后备集中隔离收治点。

累计管控人数的增长放缓,可能意味着应收尽收遇到巨大挑战。

浦东和浦西

浦东浦西占比交错幅度收窄,意味着援护力量的到来,让浦江两岸检测排摸不再捉襟见肘。感谢浙江、江苏各省市对上海的及时驰援!

上海各区每日新增阳性数量占比变化


上海各区封控区域分析

本轮疫情从2022-3-1通报普陀区第一起病例,2022-3-6开始每日发布疫情数据开始通报阳性病例涉及地址,至2022-3-17,上海16个区均报告本土阳性病例。

至2022-3-29数据,上海16区共计公布阳性病例涉及地址6723处(已去重)其中,浦东新区2634处(占比39.28%),闵行593处(占比8.82%),嘉定513处(占比7.63%)。

------------------2022-03-31 08:59:38-------------------

至2022-3-30数据,上海16区共计公布阳性病例涉及地址7778处(已去重)其中,浦东新区2979处(占比38.30%),闵行648处(占比8.33%),黄浦554处(占比7.12%)。

黄浦区扩散明显!

------------------2022-03-31 08:59:38-------------------

目前,同一地址在多日出现阳性情况的共计2361处,出现6957(日*次)。

对同一地址,出现第一例阳性就会对该地址代表的小区/场所采取相关封控措施;目前,对临时管控区域采取先封控2日,对升级后的阳性区域采取的一个完整的管控周期是14天。

病毒传播并不是一个能够精确测定的过程,所以14天这个数值,只是基于已有数据和防控经验,确定的一个合适的量,用以描述这样一个周期内,如果没有新增阳性病例(假设这个周期内能够足额及时通过核酸检测测定区域范围内所有人感染与否的情况),则表示该区域的疫情传播已经得到遏制。

很多人会疑惑,为什么这么多阳性,但是这次中风险地区的认定并不多,而且似乎一直有中风险地区被调级成低风险地区呢?这也是这轮疫情中被很多人嘲讽上海的地方。

根据百度百科的解答,结合上海精准防控的实际需求,上海认定中风险地区是在充分流调的基础上,找出疫情传播最关键的点,认定为中风险等级地区的。比如奶茶店,它应该是综合了多个阳性病例的轨迹和密接人群活动轨迹与行为(比如戴没戴口罩),综合认定的。认定中风险等级地区肯定是一个复杂而严格的过程,在20220329上海疫情数据追踪(见往期回顾)中,我已经通过数据分析和解释了上海即便有最强的流调队伍,也在疫情爆发仅仅一周后,就无能为力了。2022-3-6,上海政府开始公布阳性病例涉及地址,根据经验,这些地址主要是以居住地址为主。很多市民、包括我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这意味着什么,在真的仔细了解之前,我一直抱着侥幸心理,以为划定中风险地区的地方不要去就能基本安全,实际上当一地列为中风险后,其内部人员通常已经转移走,内部做终端消杀——没有人了,还有啥不安全呢?就算有消杀残留,放置14天,没有存活基础,基本就可以宣告此地调低风险等级了。

比如2022-3-18,嘉定区马陆镇宝安公路3705弄1号由中风险地区调整为低风险地区。

1号应该是个独立的区域(上海包装城大楼),而这个地址周边(3705弄是个街区)阳性病例是2022-3-14最后一个。

真正危险的不是中风险地区,恰恰是阳性地址涉及的区域,只要有阳性病例地址在你附近,你就应该尽可能不再在附近出入——如果就在你的小区内,主动的自我居家隔离是最稳妥的保护自己的手段。出去散个步、带孩子拍拍皮球、买个菜、理个发、喝杯咖啡,都是人之常情,只是病毒从不留情。我不想争辩压力的问题、工作的问题、吃饭的问题,现在说的是,如果你想避免自己和家人被感染,最佳的策略是什么,其他内容首先衡量优先级是否一致,假设条件不同的问题是没法讨论的。

这种自我约束性质的保护,即便是政府的封控尽量做到最小(以楼为单位封控),每个不想感染的人也应该自觉施行。那时长怎么控制呢?

如果我们以14天为一个传播周期来看待,同一地址如果出现阳性病例间隔14天以上,认为该地区发生了2次疫情。则在2022-3-6~2022-3-29公布的所有阳性地址中,仅有一例出现第2轮传播:

如果把14天往下压缩,现有数据中,压缩到11天为一个周期出现3处地址有两轮传播;如果压缩到7天一个周期,出现15地2轮传播:

如果极限压缩周期到2天,则在不到一个月时间内有91地出现2轮传播,3地出现3轮疫情反复。

所以,自我隔离的安全期限,最好也能保持14天,以安全为限最低也应该保持10天。

从这个数据上看,考虑到在疫情已经爆发出来的当下,流调只能以查漏补缺的作用辅助精准防控,因此建议上海市政府能够考虑延长浦东浦西全域封控时间

而所有控制疫情的策略模型,还有个潜在的前提条件:应检尽检!只要目前居留于上海的本地常住人口、外来人口(无论国籍),均应该承担疫时服从政府组织的强制性检验检疫。考虑到封控居家实际需要的时长和民众生活压力,建议政府同时考虑设立隔离封控居家补贴,提高对应检未检人员惩处力度

往期回顾

编辑于 2022-04-01 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