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者最大的护城河——有效勤奋思维

创业者最大的护城河——有效勤奋思维

曾经看过这么一个故事。

美国一个叫芭芭拉的社会学家,一直想搞清楚一件事,那就是“处于社会底层的穷人,能不能通过勤奋改变自己的命运”。

她去到一个很少有人认识她的地方,变成了一个底层的劳动女工,整天和工人们生活在一起,体验工人们的真实生活。

在这期间,和她关系不错的一个女工,每天能赚40-50美金。

但每天的房租就要40美金,还需要日结。

她很奇怪,问这个女工,你为什么不攒点钱,租一个好一点的、便宜一点的公寓呢?

这样每个月剩下的钱就能去学习一门技术,不就能赚更多的钱了吗?

这个女工跟她说,租公寓需要1000美元的押金,我没有啊,这笔钱对她来说是一笔巨款。

但我们想想,一个成年人,想攒够1000美金,就算有点困难,但也不是不能实现。

在接触了大量的不同背景的底层民众,做完这个实验后,芭芭拉得出一个结论:穷人想要摆脱自己的命运,非常难,几乎不可能实现。

到这里,肯定有很多小伙伴要问了,这是为什么呢?

想想,工厂拧螺丝的工人和工地搬砖的工人,勤奋不?

足够勤奋!我们每个人都自叹不如!

但有几个人能在这样的环境里突出重围,靠着勤奋改变命运呢?

很少很少。

因为大家的勤奋不够高效,可替代性太强了!

简单说就是在既有的认知体系下,我们所有人的勤奋都被限定在了这个认知框架之下,认知越低,则勤奋的效率就越低。

就比如上面故事里的女工,她不够勤奋吗?很勤奋。但她的认知决定了她的动作,很多突破困局的点她看不到,所以就一直处在低效勤奋当中!

与低效勤奋相对应的我把它叫做“有效勤奋”。


什么是有效勤奋?

很简单,就三个字:不瞎忙。

如果非要给它下一个定义,我觉得是这样的:

通过一个能够不断升级的认知体系,指导我们把事情做得更快、更好。

就比如训练营里的小伙伴。

最开始进营,对如何开始自己的创业之路并不是很清楚,这是因为在这之前大家就没有构建过关于创业的知识架构,不知道创业该怎么做。

这样的认知就导致大家一开始是懵的状态,但慢慢地,随着我的节奏,建立起自己领域的创业架构之后,大家的方向也就清楚了。

也就知道了该朝哪个方向去努力,在执行的过程中又有不断的反馈,经过大家一起复盘来优化执行流程,最终就给自己打造出了一个高效的执行体系。

这个体系就保证了伙伴们的执行力越来越强,勤奋也越来越有效!

叔本华说,世界上最大的监狱,是人的思维意识。

我们中国也有一个成语叫做“管窥蠡测”,就是指竹孔中观天,所见有限;以瓢量海水,所得无几。

的确,当我们的认知体系处于低水平的时候,我们所作的决定,所付出的行动,都是有所局限的。

而如果能够不断地提高认知水平,更新认知框架,我们勤奋付出后,所能实现的效率也就会越来越高!


01

为什么我们总是不能有效勤奋呢?

上面我就说了,我们的动作、决定,是由我们的认知体系决定的,认知体系整体的水平高低会影响到我们的勤奋效率。

那它是怎么影响的呢?

这里有个词叫范式。

范式这个词在《走出思维泥潭》这本书中是这样解释的:范式就是一系列紧密相连的预期。

什么意思呢?

就是当我们对某件事,或者某个领域非常熟悉的时候,不用多想,就会有一定的预判,而且这个预判大家几乎都一样。

就比如下象棋,高手之间对决,最开始你来我往非常快,为什么?

就是范式!

创业也一样,就算我们在创业前对创业没有什么经验,但总会有自己形成的一些范式。

范式的好处是,我们能够快速反应,节省沟通和行动的时间。

但也有坏处,就是它一旦形成就不好打破。

比如一说创业,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是开店,或者开公司,大家没想过不开店也能做生意。

比如开餐馆的,你一问他如何获客,他能随口说出“上美团啊”,他没想过不用美团也能获客。

比如现在这个阶段,一说互联网创业,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短视频,很多人从来都没有深度思考过还有音频和软文这样的互联网创业方式!

如果在低水平的认知下,我们形成了一系列的范式,想打破它就很难。

就像文章开头的那个故事,女工就认为自己想攒一笔1000美金的钱是不可能的事情,她认知不到自己可以,她就做不到。

就像王阳明说的“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在电影《1942》中,有个片段我比较记忆深刻,片中的范殿元是个土财主,当时的他家破人亡,但他却给长工说了这么一段话:

“等我到了陕西,立住了脚,那就好办了。我知道怎么从一个穷人变成财主,不出十年,你大爷我还是东家。”

这就是认知体系中的范式在起作用,范殿元在一个新的环境中,他能迅速地靠自己形成的这一套范式,重新变成一个财主。

而长工是怎么回答的呢?

他说:“好啊,东家,我到时候还给你当长工!”



这像不像现在的老板和员工之间的对话?

很多人说,既然知道了范式是影响我们有效勤奋的最大因素,那打破它不就行了吗?

是应该打破它,但你打破它就会带来一个人情绪上的强烈波动。

想想,当我们给一个从来没有创过业,但特别想创业的人去讲创业原理的时候,难不难?

很难!

为什么?

因为范式并不是简单的一种逻辑,而是带有情感的一种逻辑思维,一旦形成一种范式,我们就会不断地去强化它。

总结来说,我们之所以不能有效勤奋,就是因为我们在低水平的认知体系下,形成的范式影响了我们的思考,这些范式就是我们思维的“监狱”。


02

作为创业者,我们怎么才能在创业的过程中做到有效勤奋呢?

有三步:


第一步当然是从认知框架下手了。

从认知框架下手,势必会与范式争锋相对,怎么办?

找个认知层次比自己高的人,用自己能够接受的方式去提高自己对当前认知框架的认识,然后做出改变。

这个很好理解。

就像小伙伴们看到我的分享,比较认可我,然后和我一起并肩作战,这个过程中就会有认知的重新认识和不断提升。

当我们不断地进步,认知框架也会跟着不停地更新,我们就能做到有效勤奋了。

有小伙伴要说了,我不想找老师,不想找别人帮自己,我有社交恐惧症,怎么办?

还有两种方式——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

读书我们都清楚,就是和作者进行跨时空的交流,这是成本最低的认知提升的方法。

行万里路就是我们出去游学,开拓眼界,有人喜欢,也有人不喜欢,按照自己的喜好自己选择。


第二步是形成成长闭环。

啥叫成长闭环?

首先,我们要清楚,我们的成长不是你坐在那里,躺在那里不动就能成长的,它一定是在执行中,在行动中不断成长的。

那我们成长就要有执行的参与。

而执行和成长之间的关系是这样的:



执行的越好,反馈的越多,复盘总结吸取的经验也就越多,成长的也就越快。

而成长地越快,又会反过来促进执行的高效,勤奋的高效,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成长闭环。

就比如有的小伙伴创业需要拍短视频,最开始肯定拍得不好,但慢慢地,进步的速度就会越来越快。

同样的,地推、写文、录制音频都一样,最开始的速度是不怎么快,但只要你开始执行,慢慢地加速度就会上来,就会越来越快。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会有这样的感叹“某某人最近几年就像开挂了一样,太厉害了”,其实这就是成长闭环的效果!


第三个,要能深度思考。

这一点我其实想说,不要伪勤奋。

真勤奋和假勤奋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是不思考。

我相信一个人不管他最开始的认知水平有多低,但只要能勤于学习和思考,认知也会慢慢提升上来,认知体系的水平一样会慢慢地提升,最终一定会改变命运。

但大部分人是不愿意主动思考的。

虽然这与人类进化时形成的“不消耗能量”基因有关系,但我们创业,我们要改变命运不就是要和人性对抗,和基因的规则对抗吗?

如果不能主动地进行深度思考,有效勤奋是很难做到的。

就像咨询过我的很多小伙伴,有很多人也按照规划去做了,但当他们遇到困难后,立刻选择了投降。

为什么?

就是缺乏深度思考的能力,缺乏这个能力,就不会主动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更别说继续执行了。


03

所以,创业,想要做到有效勤奋,就得从自己的认知体系下手,不断去更新。

更新靠什么?

靠日复一日的坚持,让执行有反馈,让反馈有复盘,让复盘有收获,让收获助力成长!

如果你能具备这样“有效勤奋”的思维,实现创业目标有何之难!

发布于 2022-06-27 1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