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釉里红

元代釉里红

元朝初年,连年战争,各地各大窑场在战火中残息。北方地区瓷窑逐渐衰落,但南方瓷窑却有很大的发展,以浙江龙泉窑、江西景德镇窑为代表的制瓷业,开创了元代制瓷工艺史上划时代的变革。在短短的一个世纪里,继宋代崇尚青白瓷之后,又创烧成功白瓷、青花瓷、釉里红、青花釉里红等新品种,而釉里红瓷器的烧制成功,成就了景德镇瓷业的傲然业绩。釉里红瓷器的烧制难度极高,稍有偏差,便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一抹艳红。色彩鲜艳的釉里红难得一见,颜色为浅红、黑红、灰黑色的较多。这也是元代釉里红瓷器的鉴别要点。

元代釉里红瓷器的胎质一般呈灰白色,因为采用的是麻仓土。元代瓷器的白釉,色白闪青,莹润透亮,但施釉有厚薄不均现象,厚的地方能看到明显的蛋青色(卵白釉);浅釉中往往显淡牙黄色。这种以青白釉为主的釉里红瓷器产量非常稀少,能流传到今天的器物也就更加少有了!元代釉里红有时能看到极少的淡淡的绿色,并以它独特的风格和别具匠心的工艺显示出元代釉里红工艺的风采。

元代釉里红瓷器属于创始年代,又属于成熟年代。说它属于创始年代,是说成熟的釉里红到了元代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釉里红瓷器。早期的元代釉里红瓷器,采用铜作为着色剂,烧成难度大,由于窑温不易控制,多有烧飞的现象发生,亦有铜绿发色出现。其釉里红绘制方法有三种,一是线绘,二是涂绘,三是拔白。

江西高安博物馆出土的四件窖藏釉里红制品当中,有一件线绘开光花鸟纹罐即属于线绘制品,从中也可以看出釉里红的装饰手法由涂绘拔白向线绘过渡。到元代晚期,釉里红的发色日趋稳定,出现铜绿与烧飞的现象逐渐减少,为明代洪武时期的发色纯正的釉里红制品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永乐和宣德时期的更为纯正的釉里红瓷器的出现做出了贡献。根据相关研究资料,朝代更迭时期,瓷器的制品亦相应有一个更迭过程,甚至有迟缓的现象,就如同城里不知季节已变换一般,窑工依然按着既定的工艺干活。此件釉里红带盖鱼藻纹执壶,其发色稳定,属于线绘制品。整个造型精致,美观!展现出元代晚期明代早期的特征,其釉里红还没有洪武时期的鲜红特征,或为过渡时期的制品。纹饰绘画与同时代的元青花有异曲同工之妙!尤其是桂鱼的表现手法,呈凶猛状,这种形状在明代的瓷器装饰中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桂鱼的画法逐渐向温顺转化。

这件釉里红执壶的胎土是典型的麻倉土,与官窑制作的元青花用的是相同的胎土,这种麻倉土到明代中期已经用罄。麻倉土看起来粗糙,但手感滑腻,也就是那个年代官窑制品的胎土特征。

整件藏品彰显高贵典雅,圆洗口直颈、细颈、扁腹、底部扁足,直颈灵芝枝纹两面大圆周圈,尤其是绘画一流,执壶的两面各绘制了一条鱼纹作为主体纹饰,鱼纹的绘制表现了元代的特色,同时也体现了画师的高超技艺,水草的画法亦很是讲究,密实而不乱,灵动而有韵致,同时也注意上部与下部的颜色关系,下半部颜色稍微深一点,上半部则稍微淡一点,很能体现大画家作画的那种山水画的意境,或为宫廷画师的杰作亦或是按照宫廷给出的样稿所作,整个画面给人以高贵和谐的感觉,桂鱼的描绘亦是蕴含传统的富贵有余的良好寓意!该执壶釉色温润如玉,做工一丝不苟,且带原盖,非常罕见!或为宫廷用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

发布于 2019-02-22 1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