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于书·评

死-浅谈乔伊斯的《死者》

如果以质,而非以量取胜,窃以为詹姆斯.乔伊斯可以归为世界上最优秀的短篇小说家之一。《都柏林人》的15篇短篇小说,真是个个经典。当然最体现他功力、也是小说集中的最丰富、最饱满、最打动人心、最富有艺术性的小说便是这篇《死者》。

《死者》是前面14部短篇在情感和思想上的升华。在这篇小说里,主人公终于在精神素养上达到一个可以代表都柏林知识分子的一个人。他的心灵遭遇也代表了对都伯林生活最后也是最有力的审判。

本文将从许多方面来分析这篇精彩之极的小说。

故事的情节十分简单,一位敏感、幽默、富有教养和绅士风度的高级知识分子加布里埃尔携妻子参加姨妈家的一场晚会。在晚会上他的精神遭受到两次打击。晚会结束,离开姨妈家,他想和妻子做爱时,精神上遭到第三次打击。这最后一次打击,让他顿悟生与死的真实秘密。小说有两条主线,一条主线是姨妈家热闹、欢腾,却也庸俗、无聊的聚会。另一条主线是加布里埃尔的自我欺骗意识的破产,最终对生死的顿悟,并即将开始新的征程。

1、加布里埃尔心灵所遭受的三次打击

第一次打击非常微妙。

“喔,那么,”加布里埃尔高兴地说,“我想最近某个好日子我们会去参加你和你那年轻人的婚礼了,对吧?”
女孩回头瞥了他一眼,苦涩地说:”现在的男人全是骗子,千方百计占你的便宜。“
加布里埃尔满脸通红,仿佛他觉得自己做了什么错事.....

理解这段对话的关键词是骗子。这个词击中了加布里埃尔。但是加布里埃尔并未欺骗女性。从小说后续的发展来看,他欺骗的是他自己。他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和他内心真正想过的生活并不是一回事。此外,他还在欺骗自己,相信妻子很爱他。

这段话同时还揭示加布里埃尔是一个非常敏感、具备自省意识的人。

第二次打击要来得更广,更有深度。这次的打击者也换成在精神素质上与他更为接近的受佛丝小姐。他与爱佛丝小姐跳舞时,爱佛丝小姐质疑他这个知识分子在精神上疏远自己的国家。为此,他一时冲动说出了他对自己国家的真实态度。

”哦,说实话,“加布里埃尔突然反驳说,”我讨厌我自已的国家,讨厌它。“

在这儿,我们有一个问题,加布里埃尔为什么会讨厌自己的国家都柏林?讨厌都柏林什么?从小说中,我们可以略知一二。爱尔兰的都柏林是一个落后、封闭、死气沉沉、平庸的城市,它的代表人物是朱丽娅姨妈、弗雷迪.马林斯。小说中有关于加布里埃尔妻子的套鞋一段谈话,朱丽娅竟然不知道套鞋为何物。此时,康洛伊太太说,”是用'古塔’胶做的。现在我们俩各有一双。加布里埃尔说欧洲大陆上人人都穿它们。“都伯林似乎被欧洲遗忘了。其实从《都柏林人》整本小说集中,也可以看出这个国家存在的问题。国家没有希望,人民的精神处于瘫痪状态,爱与勇敢等好的精神品质已经消逝。

敏锐的加布里埃尔察觉到了这一点,因此他更向往的地方是其它国家,而不是自己的祖国。内心深处,他厌恶都柏林,并且私底下已经开始疏远它。但在人们面前,他在掩饰和自我欺骗。甚至刻意去迎合都柏林死气沉沉的生活。不过,这接二连三的打击渐渐地撕开了他精神伪装的状态。

第三次打击,是小说的高潮。这次的打击换成了与他共同生活多年,在情感方面与他最为亲密的妻子。

加布里埃尔发现这么多年,妻子心里一直装着一个死去的恋人。而他这个活着的丈夫,在她内心深处其实没什么位置。他也突然意识到在都柏林浑浑噩噩活着的自己,在人格上,在精神上,远远不如那个为了爱情而死去的那个勇敢的年轻男孩。

这里出现了一个许多作家都曾触及或者说终将抵达的主题,即生与死的意义。这也是困扰我们每个人的终极问题。加布里埃尔最后的顿悟可以帮助我们从某个角度理解它。加布里埃尔对死的感受也代表了作者对死的看法,即精神的死亡才是真正的死亡。男孩真的死了么?其实并没有,他的生命在妻子的回忆中得到的延续。有这样的一个人在内心深处还在想念他,他是受到祝福的。用纳博科夫的话说:肉体的死亡其实是灵魂的分娩,那些死去的人也并未真正死去。

“最好在某种激情全盛时期勇敢的进入另一个世界,切莫除着年龄增长而凄凉地衰败枯萎。” 他的灵魂已经接近了那个居住着大量死者的领域。他意识到他们扑朔迷离忽隐忽现的存在,却不能理解。他自己本身也在逐渐消失到一个灰色的无形世界:这个实在的世界本身,这些死者曾一度在这里养育算生息的世界,正在渐渐消解和缩小。

这第三次打击让加埃布里埃尔获得了重生,从另外一个意义上说,也是让他走近那些死者的世界。而接下来便是开启新的生活。小说最后一段话里说”时间已到他出发西行的时候。“,西行,也许才有新的人生。

2、“死与雪”的主题

小说中出现最多的意象是死与雪,这两者纠缠在一起,并且随着小说的发展死亡和雪的主题在逐渐深化,变得越来越复杂。

2.1 死

小说中第一个出现的死者是凯特和朱丽亚的哥哥帕特。因为他的死,造成朱丽叶一家的迁移。你可以理解为死者正在驱动活人的生活。接下来开始接二连三的出现死的意向,而且越来越密集。阴暗萧条的房子,头发灰白的朱丽娅姨妈,虚弱的凯特姨妈。喝得醉熏熏的弗雷迪.马林斯(这个已经在某种程度是被生活判了死型的行尸走肉)。

不过,我们需要将注意力特别的集中在朱丽娅姨妈身上,她是最接近死亡的人。文中反复描写和强调了她的肉体和精神状态。留意下面加粗体的部分。

凯特和朱丽娅立刻摇摇摆摆从昏暗的楼梯上走了下来。

对朱丽娅姨妈外貌的描写。

朱丽娅姨妈大概略高一个英寸。她的头发低垂,覆盖着耳朵的上部,已经灰白;她那宽而松弛的脸,由于较暗的阴影也变得灰白。虽然她身体壮实,腰板挺直,但她那迟钝和眼睛和微启的双唇,使人一眼便看出她是个上了年纪的人,不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也不知道该去什么地方。

对朱丽娅行动迟缓和精神状态的又一次强调。

这时,加布里埃尔正想问他姨妈几个问题,她却突然中止了谈话,注视着她姐姐朱丽娅慢悠悠地走下楼梯,把脖子伸出栏杆外探视。
他们刚走,朱丽娅姨妈慢悠悠地走了进来,一边回头向身后望着什么。“怎么啦,朱丽娅?”凯特姨妈急切的问道。“是谁呀?”朱丽娅拿进来一卷餐巾,她转向姐姐,好像这问题使她感到惊讶....
可是凯特姨妈和朱丽娅姨妈仍然围着桌子摇摇摆摆地转来转去。

最后,加布里埃尔意识到朱丽娅即将成为一个死者。

可怜的朱丽娅姨妈!不久她也会成为一个幽灵,和帕特里克.莫肯以及他的马的幽灵在一起的幽灵。她唱《盛装待嫁》时,他曾在瞬间看见过她脸上憔悴的面容。或许不久他就会坐那同一个客厅里,穿着黑色的衣服,丝帽放在膝上。窗帘被放下来,凯特姨妈坐在他身边,痛哭流涕地告诉他朱丽娅姨妈是如何死的。

这是加布里埃尔的想象,这是点睛之笔。死的意象得到凝聚和升华。

朱丽娅姨妈是死亡这个意象一个活着的载体。第二个活着的载体是弗雷迪.马林斯。他的死是精神状态上的。小说中有一个细节出现了两次,揭示了或者说暗示了这一点。

由于他在楼梯上给加布里埃尔讲的一个故事,他尖声地开怀大笑,同时用他左拳的指关节来回揉着他的左眼
他一边放下尚未尝过、晃得溢出来的杯子,一边又开始用左拳的指关节来回揉他的左眼

这个细节让人联想到他总是一副未睡醒的样子。而睡其实在某种程度就是死。

第三个活着的载体是幽灵般的布朗先生。在聚会上非常活跃,但似乎又让人猜不透他是谁。作者也没有介绍。小说中也有许多次要的角色未有背景介绍。但在小说中占有如此分量的布朗先生,我们却一无所知。这实在有些突兀。

布朗先生以问问题的方式牵引出了小说中的大部分话题。关于谁是更好的歌唱家和修士生活的讨论,关于加布里埃尔那位死去的外公的有趣回忆。后两个话题和死的意象联系在一起。

关于布朗先生,玛丽.简和凯特姨妈一段对话。

“布朗在外面,凯特姨妈。”玛丽.简说。
“布朗总是乱跑,”凯特姨妈说,压低了她的声音。
玛丽.简听了她说话的语气笑了。
“其实,”她狡狎地说,”他倒是非常殷勤。”
“整个圣诞节期间,”凯特姨妈以同样的语气说,“他就像煤气一样被装在这里。”

布朗先生的名在英文中叫Brown,是棕色的意思。而在乔伊斯的小说中棕色有特别的含义。(棕色就是死亡的颜色。)

第四个活着的载体是加布里埃尔的妻子。她内心装着那位死去的年轻恋人。

另外在将目光转回到加布里埃尔身上。在小说中,加布里埃尔看见墙壁上的画,想起自己死去的母亲。同时,想到生前,母亲对妻子的态度。心中隐隐作痛。这是乔伊斯在被死者纠缠。也为后来,被妻子心中的死者第二次纠缠埋下了伏笔。

因此,死者这个意象一直在引领故事的发展直至结束。这才是故事真正的内在脉络。

2.2 雪

故事发生在一个冬夜,外面下着雪。雪有很多寓意,雪可以象征纯洁、也可寓意新生活新气象的开始(中国谚语瑞雪照丰年、一年的结束和新一年的开始、同时雪也有净化作用。

我们可以看看书中提到雪的几处:

  1. 他站在门口的垫子上,搓去套鞋上的雪污。(加布里埃尔很爱干净和体面。)
  2. 他继续使劲搓他的双脚,三个女人高兴地笑着上了楼,向女更衣室走过去。薄薄的一缕雪像披肩似的盖着他大衣的双肩,套鞋头上的雪像是套鞋的包头。(聪明的读者应该可以看出端倪,加布里埃尔在努力摆脱雪的纠缠,这预示着他也将受到死者的纠缠。雪和死者的意象奇妙的联系在一起。)
  3. 加布里埃尔温暖颤抖的手指弹着冰冷的窗玻璃(作者特别关注加布里埃尔的手指)。外面该是多冷啊!独自一人出去散散心,先沿着河边走,再穿过公园,那该多么的愉快呀!雪会聚积在树枝上,会在威灵顿纪念碑顶上形成一个明亮的雪帽。在那里一定比晚餐上愉快多了。(加布里埃尔虽然身处在这场聚会中,但内心向往穿外的雪景。雪和真实、纯洁的精神生活联系在一起了。)
  4. 也许有人站在外面码头上的雪地里,仰首凝视着灯光照亮的窗子,倾听华尔兹的音乐。那里的空气纯净。远处是压着积雪的公园。威灵顿纪念碑戴着一顶闪光的雪帽,耀眼的白雪覆盖着西边“十五亩地”的原野。(雪帽出现了两次。加布里埃尔脑海中一直有这个印象。)
  5. 玛丽.简和凯特姨妈关于下雪的讨论。玛丽.简提到爱尔兰三十年没下过这样大的雪,寓意已经十分明显。加布里埃尔思想上今年也必有一番大的转变。
  6. 小说最后一段,雪和死者、生者彻底交织在一起。一切都得到了净化。

3、乔伊斯写作的一些惯用手法

3.1 重复

作者会利用重复描写来使一个细节富有深意,或者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比如朱丽娅姨妈走路总是慢悠悠的。比如布朗先生那张枯萎的脸。比如马林斯总是喜欢左拳的指关节来回揉着他的左眼。

3.2 拟声词的大量运用,以及通过不断重复某些字眼,使叙述变得更有节奏,更有音乐感。

他解开大衣上的钮时, 被雪冻硬的粗呢子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
他在客厅门外等候华尔兹舞结束,听着裙子的摩擦声和脚步的踢哒声。
马车的窗子一路上咔哒咔哒响个不停。
“喔,欧洲大陆上,”朱丽娅姨妈咕咕哝哝,慢慢地点了点头。
接着他听出了弗雷迪.马林斯的笑声。于是他咚咚咚地走下楼去。

”落“字的重复使用。

在阴晦的中部平原的每一片土地上,在没有树木的山丘上,轻轻地在艾伦沼地上,再往西,轻轻地进山农河面汹涌澎湃的黑浪之中。它也在山丘上孤零零的教堂墓地的每一个角落,迈克尔·福瑞就埋葬在那里。它飘落下来,厚厚地堆积在歪斜的十字架和墓碑上,堆积在小门一根根栅栏的尖顶上,堆积在光秃秃的荆棘丛上。他听着雪花隐隐约约地飘落,慢慢地睡着了,雪花穿过宇宙轻轻地落下,就像他们的结局似的,到所有的生者和死者身上。

3.3 色调的运用

《死者》这个世界主色调是黑灰色和白色。明暗对比分明。我们可以细细分析一下乔伊斯是如何给这个世界上色的。

  1. 阴暗萧条的房子(暗色调)
  2. 头发灰白(朱丽娅姨妈)
  3. 凯特姨妈和朱丽娅姨妈立刻摇摇摆摆从昏暗的楼梯上走了下来。(暗色调)
  4. 她身材细长,是个正在长成的姑娘,面色苍白头发呈干草似的黄色。餐具间的煤气灯照得她的脸更显苍白。(白色夹杂着黄色)
  5. 她的头发低垂,覆盖着耳朵的上部,已经灰白;她那宽而松弛的脸,由于较暗的阴影也变得灰白。(暗色调)
  6. 他静静地站在昏暗的前厅里,试图捕捉那声音唱的曲调。
  7. 一个女人站在楼梯的阴影里。(暗色调。需要注意的是乔伊斯总喜欢让他的人站在阴影里。可以看《阿拉比》这篇小说。)
  8. 他本身也在逐渐消失到一个灰色的无形世界。(作者不断塑造的这个阴暗色,在此完成最后的升华。)

4 、总结

乔伊斯关注人物的精神状态与生活。在乔伊斯看来,都柏林的生活是糟糕的、阴暗的、压抑的。人们没有信仰,粗俗,功利,萎靡不振。

编辑于 2022-06-29 1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