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于百日精进

互联网会走向越来越封闭吗?

前些天,微信开始重拳封杀朋友圈诱导分享的账号,至此,朋友圈裂变增长的时代由此终结。天子一声吼,地要抖一抖,严重依托微信生态“利诱”拉用户的产品,以后的日子可能非常难过。

当区域的流量红利增长乏力,未了实现利益增长,要不开疆拓土,左右开源;要不高筑城邦,持盈守成。互联网高速发展十几年后,守成的音律渐走渐强,封闭性俨然要成为了主旋律。

二十几年前,互联网在中国起步时,免费和开放的理念完全让传统行业的大佬摸不清头脑,新闻免费读;音乐免费听;电影免费看.......当然侵权的原罪和日后广大民众版权意识薄弱,也跟互联网的爆发不无关系。

现在回头看,大部分免费的应用互联网产品,本质基本都是把用户打包卖给了广告商,用户才是真正的商品,是收入来源。商业社会里,不封闭,难道要把自己的收入来源拱手让人?

互联网的开放性本就狭隘,大众获取信息的方式主要通过互联网,可以说现在是一个完全信息共享的时代。个人从网络上掌握的信息基本与他人无异,但如果将中国社会保存现有架构,一切不变的回到2000年前,社会群体立马高下立判,普罗大众照样分为三六九等。

我们从网上得知的信息基本都是一样的啊,为什么现在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差别越来越大呢?

互联网的开放,信息的爆炸,让我们知道了世界原来如此广阔,它就像把一本厚厚的刊例杂志切割成了一块一块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不用再翻阅和架构就知道外边发生着什么。

但真正实现阶层跳跃的核心信息又怎能轻易得知?

1998年,朱镕基总理对王石说:两年内一定要把住宅行业促成支柱产业。

2008年,中央四万亿刺激计划强行拉升中国经济。

2018年,雄安新区千年大计突然立项......

这些改变国运,连带改变千万人命运的信息又怎么轻易在互联网纰漏,等我们知道的时候,改变命运的机会基本已经消逝。殊不知股市中,1秒的信息延迟,就能造成数百万资金的损失。知道这些信息的,永远是那么些少数人。

为什么呢?

互联网是信息的载体和通路,人才是信息的节点,各种各样的人过滤,总结,发布着多种多样的信息,但人是感性的,自私的,对自己有利的信息,谁会轻易泄露给别人呢?

互联网使信息互通更加快捷,拥有相同嗜好的不同个体更加容易集聚成群,各种圈子文化盛行,慢慢形成自我封闭,圈子外的你完全不能理解圈子内这些怪异的个体。喜爱喝茶和爱喝咖啡的两种人之间总会有一种隐隐的鄙视链,这种不同群体间的鄙视关系加速了互联网的割裂,自我意识也使得他们也越来越封闭。

翻开历史,人来几千年的文明不就是在这种割裂和封闭的状态下延续吗,儒家和道家不能共治,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势如水火......

互联网是一种工具,它不会越来越封闭,封闭只是其他意识形态的影射。微信如此,其他商业如此,人类社会也如此。创业守成,创业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当下矣。我们不能总是回望过去,要活在当下嘛,总要画个圈子,把自己保护起来吧。

转自本人公众号浮生题记

发布于 2019-05-17 1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