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杀慕尼黑》

《绝杀慕尼黑》

这是俄罗斯2017年拍的电影。

豆瓣的简介是这样的:“电影根据体育历史中著名的传奇真实事件改编,讲述了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篮球决赛中,前苏联篮球队打败了保持了36年全胜纪录的美国队的传奇故事。在决赛结束前三秒钟,美国队以一分优势领先。美国队已经开始提前庆祝比赛的胜利了,因为他们相信比赛结果已成定局。然而,一位来自苏联的不知名篮球教练,率领着艰难、困苦、贫穷中的苏联国家队,比赛结果发生逆转,整个篮球历史也发生了改变。”

一场体育比赛,充其量就就是一场游戏(Game)。固然,在奥运会的赛场上,它间接展现了参与国的国力。比赛的胜负,表现了参与国的体育运动发展水平。胜了,确实能够提振人民的民族自信心。输了,回去努力一把,下次再来。但也仅此而已。我一向不主张赢了球就拿着扫把簸箕满世界游行。更是反对输了球就打人砸车。古语说:胜固可喜,败亦欣然。可实际的赛场上,让体育所承载的东西实在太多了。比如影片中那个西方的转播员就声嘶力竭的叫唤:“我们不仅仅是为了金牌而战,我们为自由世界和民主价值而战。”结果美国队输了,也没见他们的民主价值观有什么变化。

影片中对苏联篮球队主教练加兰津的刻画是很成功的。他不同于当时苏联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大多数官员,而是把篮球运动当成他毕生的事业,把球队当成了自己的家,以全部精力投入了进去。不苟言笑,严格训练球队,借鉴美国训练方法,高强度训练。用霹雳手段,显菩萨心肠。他把辛苦积攒下来为儿子治病的钱全部拿出来为球员看病,给近视的球员买隐形眼镜(这在当时贫困的苏联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他尊重所有球员,体谅他们的心情,无论他是立陶宛人还是格鲁吉亚人。为此他赢得了球员们的信任。这或许是比提高技战术水平更重要的事情。他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在慕尼黑奥运会上战胜美国对手。

我想,大多数观众的焦点一定是聚集在那最后的三秒钟。而我更关注的是在非常局势下人们的选择。

1972年的奥运会注定是个多事之秋。那一年,黑九月恐怖组织绑架了参会的以色列运动员并残酷的杀害了他们。为此,组委会宣布:“任何代表团都有权退出。”此时,参赛还是放弃?这个选择权就交给了影片中的角色们。具体讲就是三个人:随队的官员、领队格里沙和主教练别兰津。随队的官员很自然的想到了放弃,本来赢球就没有多大把握,若强弩着去赛,万一输了,虽不至于去挖煤,仕途肯定受影响。现在正好就坡下驴,巧妙的回避责任。领队格里沙一贯是支持别兰津的。而在当时,外有恐怖袭击,内有一个队员出走未归,使他自己的决断大受影响。因此也产生了“不玩”的想法。于是有了下面的对话:

官员:“你,弗拉基米尔·彼得洛维奇,如果你认为,你的一切都结束了,那就错了,我向你保证。”这里面的意思很明白,加兰津你放弃吧,这不会影响你的收入,也不会影响你的职位的。

格里沙:“或许我们不该玩?”

加兰津:“你什么意思?一切都白费了?”

格里沙:“一点也不,恰恰相反。下届奥运会将在4年内举行。你还是这个队的教练,我向你保证,没人会让你失望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你能原谅我吗?”

加兰津:“你害怕了?你要跑?但是现在你夺走了我的比赛。”

格里沙:“你会输的。”

加兰津:“也许吧。但我们在过去的一年里一直为它而活,而你夺走了我的生命。你偷了我和我的篮球。我们已经一无所有了。所以,格里沙,你是个混蛋。”

官员想的是自己的仕途,想的是政治,想的是与体育无关的那些肮脏的东西。而格里沙担心的是技不如人,在巨大压力下临阵畏缩,怯敌如虎。

加兰津和他们不一样。他对自己有自信,对球队同样有强烈的自信。他有强烈的求胜欲望。但他也并非是个赌徒,也不是拿自己的所有一切去做赌注,他所要坚守的就是自己的信念和自己的责任。面对强敌,他只是想去拼,去战斗。在他身上复苏的是俄罗斯民族的战斗精神。如他自己所说:“没有永恒的帝国。美国队早晚有一天会被打败,我觉得最好是输给我们。”展现这种精神,或许才是影片编导的初衷。

从影片中展现的最后的争夺真的是扣人心弦,让观众紧张万分。场上对裁判的质疑,两队队员们的厮打,拿不上台面的小动作都得到了真实的展现。比赛最终在别别扭扭中结束。人们对那个三秒钟始终存在争议,听说当时的美国队拒绝去领取银牌。时至今日,我们客观的看一看,可能从实际专业水平上,苏联队还是不如美国队。但细想一下,输赢真的那么重要吗?重要的是我们看到了真正的体育精神,看到了面对强手仍然不屈不挠坚持到底的决心。这种精神不仅在体育比赛中,在我们面对各种强权时,是忍受欺凌低三下四,还是从容面对奋力拼搏?影片已经做了最好的回答。

本人评分:7.0。

发布于 2019-05-21 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