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让传统行业难以信息化的臭毛病

那些让传统行业难以信息化的臭毛病

有人认为,传统行业的信息化服务是一片蓝海。也有人认为,传统行业的信息化服务是一片天坑。今天结合作者的一些见闻来八一八让传统行业那些难以信息化的 臭 毛 病


有人认为,传统行业的信息化服务是一片蓝海,存在着大量的信息化改造空间,简单到仿佛做个SaaS就能收购x宝x猫x多多。

也有人认为,传统行业的信息化服务是一片天坑,被建站、App公众号和小程序收割过多次的传统韭菜长势已经黄台之韭怎堪得割了,艰难到连听传统行业的名词都不想听就要迫不及待地投入一个又一个互联网新风口的怀抱。

无论是蓝海还是天坑,给信息化行业带来成功需要靠项目开发实施团队和传统行业从业者共同参与。码农和不靠谱的IT团队今天不提,今天结合作者的一些见闻来八一八让传统行业那些难以信息化的 臭 毛 病


传统行业臭毛病 001: 太穷/ 太富

一般来说传统行业的资金门槛相对都要更高一些,而人均创造价值又相对更低一些,特别是制造业要买机器设备,服务业要承担大量人员工资,而利润在相对充分的市场竞争后基本会达到一个相对固定的比例,这就导致了大量的传统行业流水额度很高,但是实际纯利很低。就形成了既有钱,又没钱的尴尬现象。

现金流投入再经营是不太需要思考的,多滚几次才有更多利润,但是要从里面(可能是再投资的本钱,可能是员工工资福利,可能是老板自己的收益)抽一块出来去投入信息化项目改造,那就成了五个手指头砍哪一个的选择题了。

比如眼镜相关行业,从出厂到销售,价格至少翻10-20倍,甚至还有50倍的,但是除掉库存压货的资金成本和存货卖不掉的成本之外,实际也剩不了太多。

据说深圳横岗有一位传奇人物,三五年间自掏腰包两三千万做了眼镜行业的新业态尝试,AR/VR自动化都上了,结果在市场上响动都没有砸出来。

  • 太有钱,就会摆谱,就容易拥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就会说“我们行业平均工资就6k,授权你涨薪30%,月薪8k找几个码农帮我做个xx行业的百度/淘宝/谷歌出来”。结果回头被知乎百万年薪的码农piapia打脸,或者被一波萌新码农拿来刷带薪的项目经验。
  • 太穷,就会导致不敢持续投入,还没被蛇咬就缩手回去了,“IT项目已经投入xxx了,怎么还没看到效果?是能力问题还是态度问题?”


总结:IT项目虽然摸不着而且经常看不见,但是跟盖房子一样是需要挖地基和拌水泥的,最后一个馒头最管饱但是前面的不能不吃,而且在吃饱之前谁也没法预测还需要吃几个馒头。


传统行业臭毛病 002: 行业门槛太高/ 行业门槛太低

传统行业在面对IT行业专业人员(码农或者产品经理)的时候,最喜欢强调的就是“我们行业门槛很高,新人入行没有的三五年/七八年 吃不透的”。或者“行业门槛太低,竞争太激烈”


  • 门槛高:这个臭毛病,在企业领导者手里有时是个好东西,可以让后来者难以参与竞争,但是在信息化项目的参与者手里,反而很多时候会变成逃避责任的避风港。

举个我熟悉的水果行业的例子来说,光是把市面上的常见水果按照季节吃一遍,就至少需要一年时间,每年还有老品类淘汰和新品类上市,还会有各种移花接木和挂羊头卖狗肉,以及实打实的各种水果在生成运输储藏销售阶段的不同特性,想要入行不被骗不被忽悠的确是需要不少时间的投入。

面对一个即将到来的信息化项目:

有些人会这样表达:

“有个电脑高手来帮我做艾屁屁啦,快来看看我现在的流程多牛X,你必须一模一样的做出来,否则有X原因Y原因Z原因,我们就会丢失订单丢失客户最后饿死,三天够不够? 不够?那别来烦我做事,我还有ABCDEF客户要服务呢”

另一些人会这样表达:

“有个电脑高手来帮我做艾屁屁啦,你想改我流程?没门,don't make me think 懂吗?我是用户所以我是你爹,不要让用户思考懂吗?流程你不明白?走,去跟我搬两天货你就明白了”

  • 门槛低:这个臭毛病,一般会被企业领导者用来杀价和遐想市场空间,“因为门槛低,所以所有人都可以成为我的客户,我的项目会成长特别迅速”


总结:传统行业从业者普遍倾向于用高行业门槛、经验积累来体现自身的资历和价值,而忽视对流程规范的总结和梳理。又会用低行业门槛,来遐想自己自己增长率而产生不切实际的预期。这导致了最高的门槛存在于一个个从业者的脑子里,取出来比挤出最后一段牙膏还费力。而当IT系统稍有产出的时候,传统行业从业者又会用低门槛来做市场预期得到不切实际的增长率。最后从业者只能蹲在井里望着天空觉得自己萌萌哒。


传统行业臭毛病 003: 老狐狸太多

传统行业的老狐狸,都是商场上身经百战的高手,从漫天要价到就地还钱无一不精。上知国家政策,中明行业动态,下晓客户心情。同时嗅觉敏锐,间不容发的机会都不会被老狐狸错过。

但是在信息化过程中,这些在传统行业内相当有竞争力的特质并不一定会带来好的帮助。

  • 就地还钱的习惯是一个问题: 花小钱办大事在传统行业不容易实现,在IT业同样很难,但是老狐狸总希望把特例变成常规,导致经常花了钱也做不成。
  • 对政策的把握是一个问题: 传统行业的老狐狸中,喜欢打擦边球的居多。刀头舔血是赚钱的方式,但是尊重市场规律才是信息化转型的正道。赚快钱的项目几个月就被取缔了,目标都没了还转什么型。
  • 对客户的把握也是一个问题: 信息产业面对客户的时候强调的的是共性,是批量操作,是抓大放小先解决核心问题在处理个性化问题。但是老狐狸为了服务好自己的上帝客户,会提出各种破坏规则的需求,导致项目最终失控。

总结:传统行业的商业思维很多时候在企业信息化领域是不适应的。而传统行业的从业者通常只希望享受信息产业带来的新优势,却不愿意接受信息化产业的新成本和风险,导致巨大的沟通成本和项目风险。


传统行业臭毛病 004: 胆子太大/ 胆子太小

传统行业在看到“新风口”的时候胆子都特别大,即使这个风口在互联网圈已经成了臭大街的资金盘和套路盘,但是总有某些细分领域的“领军人物”敢于在本行业尝试复制某些先行者的成功经历。有砸大钱的,有砸小钱的,但是胆子一定是够大的。

传统行业面对本行业的痼疾的时候一般胆子都特别小,传统行业数十年的演变导致了业务流程复杂,人为因素多,难以规范化和信息化等等痼疾。面对这些亟需信息化改造的问题,传统行业从业者反而会胆子变得特别小。

前者不用具体举例子,只用说几个所有行业都热议过的关键词大家就都懂了:微信营销,大数据,区块链

后者也不用举例子,因为除了少数规范化程度较高的行业之外,大多数我们日常接触的传统行业都还没有出现杀手级别的信息化服务企业。衣食住行中:服装、餐饮、装修、汽车服务对应的柔性供应链和按需定制其实都停留在纸面和口头上。

总结:传统行业的积累有可能是历史包袱,也可能是沉睡的资源,但是在赚钱的欲望和对亏本的恐惧的有色眼镜下两者随时会互相转换。而在实施信息化项目的时候,这些转化让信息产业从业者看到的不是损益、机会和风险,而是无休止的需求变化


传统行业的臭毛病是门槛也是机会,是机遇也是风险。在传统行业信息化改造的过程中,传统行业从业者本身和IT系统开发者各自承认自身问题,是项目成功的第一步。


题图来自于:sketchport.com/drawing/
本文由知乎用户jetwaves 于2019年10月16日23:45【GMT+1】首发于知乎。
转载请联系授权。

发布于 2019-10-17 05:44